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跑道鱼”不神秘!从成本到效益带你了解这个新兴养殖模式

2018-9-27 19:06|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110883| 评论: 0|来自: 嘉善报社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昨天笔者和一个养鲫鱼的养殖户朋友聊天,他说,流水槽养殖(即跑道鱼养殖)的投资很大,自己想往这个方向做,但是动不动就要上百万,模式不成熟,不敢轻易尝试。那到底这种模式能不能赚钱呢?天凝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昨天笔者和一个养鲫鱼的养殖户朋友聊天,他说,流水槽养殖(即跑道鱼养殖)的投资很大,自己想往这个方向做,但是动不动就要上百万,模式不成熟,不敢轻易尝试。

  那到底这种模式能不能赚钱呢?

  天凝镇爱林家庭农场里,农场主赵爱林正在为草鱼投放食料,池塘内通过机器运转,让水不断流动。增氧设备也为鱼提供必要的氧气,上万条鱼儿为了吃到食物必须不停地游动,好似在“跑步健身”。“鱼通过不断运动增强了体质,肉质也更为紧实,因此我们的草鱼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赵爱林说,这都是池塘循环流水养殖项目的功劳。


  爱林家庭农场设有4条“跑道”,修建“跑道”的池塘占地20亩,所谓的“跑道”就是4条位于鱼塘中部的水槽,由混凝土建设而成,每条水槽面积100多平方米,呈长方形。

  “这些水槽是鱼活动的地方。”赵爱林说,这片鱼塘分为内水槽、外养水区两个区域。水泥槽里面是养殖区,养殖草鱼、加州鲈等鱼类,槽外的大部分水体是净化区,主要套养滤食性鱼类、栽植水生植物。一喂食,水槽内就有密密麻麻的鱼从水下翻上来。


  高密度养鱼会导致缺氧吗?面对提问,赵爱林笑着摇摇头。“当然不会,在传统鱼塘,鱼在晚上尤其傍晚容易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影响鱼生长,采用新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每个水槽前端配建了气提式增氧系统,推动水流与增氧,水槽底部也建有增氧系统,增氧效率极高。”现场看到水槽两端与池外相接,其中水槽末端建有集污区。因为水槽底部经过处理,鱼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会随着水流不断地被推送到集污区。尾水随后被排进生态净化池中接受净化处理,净化完毕再被循环利用。


  “以前为保持水体安全,全靠人工清塘,麻烦不说,清一次塘,鱼苗就受损一次,不划算!”赵爱林介绍,根据传统做法,池塘清理必须将水放干,把鱼移到别的池子,整个过程不仅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影响鱼苗生长和产量。

  如今新鱼塘投用,只要开启推水系统,池塘里的水就能24小时循环流动,实现活水养鱼。“而且产量也高出不少,传统养殖一亩鱼塘只能养殖1500公斤的草鱼,而现在这个新的养殖模式,可以在100多个平方内养殖1.2万公斤的草鱼,这个经济效益可见一斑。”赵爱林说,鱼池水质干净,鱼在水流中觅食与活动,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不停地做有氧运动。“相比普通池塘的鱼,‘跑道’里的鱼‘身材’更好。”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是去年引进的,通过它可以实现渔业养殖生产和环境存载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不仅使养殖成本和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产量也有明显增加。”对于这套投入不菲的养殖系统,赵爱林列出了一串数据:24小时不间断地对多项指标实时监控;鱼的成活率则提高30%以上;增氧机合理开启,可以减少40%的用电量……对于这些漂亮的数据,赵爱林把它归功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在他看来,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农业发展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地学习,农民才能立足土地,发展未来。

  养殖如何实现池塘养殖尾水零排放?经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多方考察,了解到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技术非常符合养殖实际并重点推广,在养殖户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看到这里,大家心里是不是觉得有点靠谱了?虽然跑道鱼养殖模式在前期投入成本较土塘养殖高,但是从它的养殖成果来看,品质的提高就会带来最终效益的提高。加上养殖过程中,减少人力的投资,盲目使用增氧机的电费损耗以及模式提高了养殖品种的成活率,还能是养殖尾水零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的压力……

  您怎么看待跑道鱼养殖模式(单选)

  1、看好,工业化养殖的趋势之一

   2、不看好,成本太高,养殖户负担不了

  3、其他

  【关键字】:   跑道鱼  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