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罗氏沼虾抗病力较强,病害较少,常见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虾苗白浊病、红腿病、黑鳃病等,其预防方法如下: 一、黑斑病。病虾体表甲壳有小褐点,继而凹陷成小窟窿;随着病情发展,损伤面加深、加大,损伤边缘呈灰白色,表壳患处因黑色素沉着而变褐、变黑。严重感染者的甲壳被损伤、穿透,影响蜕壳和生长。有的病虾附肢断失,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防治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保持水质清新,合理密养,以利于虾生长;其次,加强养殖管理,投喂适口饵料,促进虾蜕壳,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使用“水产保护神”全池泼洒消毒,内服抗菌药物。 二、虾苗白浊病。从淡化到放养1个月内均有此病的发生,主要症状是病虾肌肉变成乳白色。病虾不立即死亡,可存活一段时间。虾苗白浊病,病因比较复杂,与水体、亲虾带毒等因素有关。营养不良、水质恶化、环境条件突然变化等应激因素可诱发该病的发生。 可对育苗场地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及时适当减低育苗的密度;选育优质的亲虾,培育抗病力强的虾苗;虾苗期应投喂营养全面的饵料,尤其富含维生素A、C、E,锌等免疫激活物质的饵料,提高虾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发病时,用“强效消毒王”水体消毒,内服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清的发展。 三、红腿病。病虾躯体与附肢变红,触角微红或鲜红色。鳃部变黄或变浅红色。肝胰和心脏颜色变浅,轮廓不清,溃烂或萎缩。眼睛凹陷或脱落。该病流行季节为7~10月。虾体受伤、营养失调、高密度养殖、水质不良等都可诱发该病发生。可全池遍洒呋喃唑酮,每天一次,连续三次;使用“虾菌清”全池泼洒消毒,内服抗菌药物。 四、黑鳃病。该病初期可见病虾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出现浅黄色斑,逐渐变为桔红色斑,后变为浅褐色或黑褐色的斑块。有明显的黑鳃现象,严重的鳃溃烂,鳃可能脱落。 防治时保持水质清新,切勿投喂被霉菌污染的豆饼、花生等饲料。应投喂营养全面的饵料,促进虾体蜕壳与生长;用高锰酸钾或孔雀石绿消毒,内服抗菌药物。(本文转自【《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罗氏沼虾 白浊病 黑鰓病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