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一文揭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神秘面纱”

2019-4-9 11:48|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74209|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现代集约化池塘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IPA/IPRS)是一项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最早在美国兴起。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一文揭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神秘面纱”
  
  现代集约化池塘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IPA/IPRS)是一项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最早在美国兴起。在渔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IPRS逐渐得到国内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重视,近年来,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修建了多条IPRS系统,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为增进读者对IPRS的了解,本文对IPRS的建造和技术管理进行详细介绍,供学习参考。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关键点
  
  现代集约化池塘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IPA/IPRS),最早是数年前在美国奥本大学、克莱姆森大学,及随后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研发起来的。
  
  图1和图2反映了早期的小规模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模型,是由奥本大学的马萨和拉泽尔开发的。
  

  图1 图示为正确的IPRS系统中水流方向
  

  图2 IPRS系统俯视图,可看到养殖流水槽。该系统设计应靠近塘埂,方便操作。另外可再建设一条相对窄点的流水槽(宽度大约为2.5米~3米),用于鱼种生产
  
  美国阿拉巴马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IPRS)的研发结果展示出了其在商业化养殖方面三倍的产量改善,体现了相同成本下更高的生产效率。要想在世界各地都能复制或达到这个高生产力水平和效率,了解并遵照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非常关键的。该养殖系统在功能上与传统池塘养殖有相同之处,但在设计和管理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从而能达到养殖产量的显著提高。
  
  1.这是一个微流水养殖系统
  
  维护池塘内水体的充分混合和连续流动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加快对由于投饲所产生的污染负荷的有效处理。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最关键的重要原理是通过安装在流水槽上游的增氧推水设备的连续运行,使水体得到最适混合和流动。在整个池塘中保持连续的水体流动和混合,能改变其浮游生物优势种的组成及其稳定性,增加有益细菌的存在,加速污染物被分解的速率,减少传统池塘中容易出现的水质指标的过度波动。
  
  2.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
  
  因为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中鱼类被养殖在某一个特定的空间,因此需要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来保障获得最佳的成活率、产量和饲料转化效率(FCR)。这种养殖系统不适合用低蛋白或低生长性能的饲料。饲料质量已经成为当今水产养殖界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过分追求低廉的饲料成本或原料质量,即使对传统的池塘养殖也会如此。该聚焦的准则应是尽可能降低单位收益中的成本。与廉价、低生长性能的饲料相比,较高质量的饲料,如果能正确投喂,能够使得饲料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3.水产动物的健康管理
  
  与所有其他动物饲养方法一样,水产动物的健康管理也应是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中最优先考虑的因素。IPRS养殖系统内必须放养健康的鱼类(种苗),在池塘或流水槽内永远不要放养健康欠佳的鱼类(种苗),这才是一个好的习惯。因为鱼类被集中养殖在有限的空间内,所以定期的寄生虫和病害预防措施不仅非常有效,也十分便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处理鱼类所在区域的少量水体即可。而且,好几种药材在池塘中使用时非常昂贵,但在用于IPRS鱼类健康管理时,就变得廉价多了,因而能容易被定期使用了。
  
  4.饲料每日多次投喂
  
  饲料每日多次投喂是重要的,既能增加鱼类大小的均匀性,也能提高饲料效率。这种投饲策略在较大规模养殖场就不特别实用,除非投饲系统作适当的改造。要获得最适饲料效率,少量多次投喂法比一天只投喂一次的效果好。这对于从小鱼种到大规格鱼种、再到500g以上规格鱼类的饲养来说尤其重要。虽然依据不同的种类会有所差异,但当鱼体接近商品规格或大于3.5kg时,日投喂2次基本都是合适的。使用这一投饲策略,而且你是在投喂已知生物量的鱼类,应该采用90%饱食投饲法以获得最佳饲料效率。
  

  商业化IPRS系统中人工投喂饲料
  

  商业化IPRS系统自动投喂机
  
  5.每个流水槽放养较大初始规格
  
  每个流水槽放养较大初始规格,如80g~150g(或更大)的鱼种,以使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获得最大效率和载鱼量。这些较大初始规格的放养鱼类能在本场的小规模流水槽里生产出来,这些小型流水槽的设计就是为了培育这些大规格鱼种所用。确保这些放养到流水槽的鱼种具有相同的规格,是在养殖场优化生产效率(饲料转化效率)维护规格一致的重要技术组成。同样重要的是,要使收获的鱼类达到水产品加工厂生产鱼片所需的标准规格,从而能生产出更多的可销售产品,使投入转化成效益。
  
  6.利用人工或开发自动吸污装置
  
  利用人工或开发自动吸污装置,已被认为是IPRS先进生产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充分增氧的池塘系统中,总废弃物负荷仍是决定养殖产量和风险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去除鱼类粪便固体物来减少池塘内的废弃物积累将能使养殖系统产出超出系统本身所能承载的更高产量。为了确保达到这一目标,最好采用自动(连续)收集去除废弃物的方法来优化减污效果。
  
  7.生产出大规格的鱼种来满足初始放养
  
  达到最大产量和系统效率的还有一个关键原理,就是要能生产出大规格的鱼种来满足初始放养的要求。长距离运输从远处的生产基地或系统购买来的大规格鱼种会是低效的。将这些适合放养的大规格鱼种从远方运输至养殖场的成本会非常昂贵。而在本养殖场就地培育大规格鱼种以满足成鱼养殖的需要将会非常高效。在商业化养殖中,成功地运输小规格鱼种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不成问题。在池塘的不同流水槽中以适当的密度放养使其形成不同的放养规格并最终在流水槽中将其养成商品规格是一种最有效的生产方法,这样做能在IPRS系统中培养出了不同时间所需的放养鱼种。
  
  8.多级养殖
  
  采用多级养殖的生产策略可以减少生产季节池塘废弃物累积的风险,因此会在同一个时间内养殖2种~3种不同规格的鱼类。我们认识到在IPRS中放养不同批次的鱼类达到商品规格后连续上市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一套IPRS系统内会养殖不同大小的鱼类,不过就像一个养猪场那样,不同大小的猪是相互分开的。这是因为将不同规格的猪分开饲养,猪的生长表现最佳,牛和禽类的表现也类似。如果将小的鱼种放入较大的鱼群中,总是有较大比例的小鱼被大鱼捕食。因此大小分批养殖就能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集污系统水下视图
  
  9.获得2倍或3倍的产量
  
  众所周知,池塘养殖模式的分型能获得2倍或3倍的产量。单纯讨论每公顷的产量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除非能够明确池塘的平均水深。池塘养殖中水体的容积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如果我们衡量传统池塘的产量,其范围在每立方水体0.5kg~0.6kg。
  
  采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按池水容积计产量可以达到平均每立方米水体1kg~1.5kg。假设按这个标准,那么平均水深1.7m~2.0m、配备了合理的IPRS设备及管理系统的池塘,一年的产量达到20,000kg/公顷~25,000kg/公顷将很常见。在一个多级养殖的IPRS系统中,一年内养殖3茬~4茬将很正常。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规模大小的设计很重要,越精确地知道整个池塘的水体积越好。体积越小,单位体积的成本越高。IPRS大系统的成本在每立方米70美元~80.5美元,与此相比,小系统的成本大约在每立方米280美元~350美元。目前,商业化规模的流水槽的尺寸一般在5m×25m×1.5m(注:包括集污池)。在流水槽中的前22m长的区域内养成鱼类,而余下的3m区域用于收集清除鱼类代谢物。
  
  IPRS系统采用了鼓风机,因为它们在充气、混合和驱动水体运动方面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设备。如果配置合理,它们在22m长的跑道养殖区能有效地提供9次/时~10次/时的水体交换率。配备鼓风机的目的,既是为了优化鱼类的生长效率,也是为了收集和去除鱼类的粪便,并以一定的水交换速率给养殖水体提供充足的溶氧。
  
  10.放养滤食性鱼类
  
  本项技术建议将滤食性鱼类作为其中的一个技术组成部分。我们力图在IPRS系统中养殖更多的吃食性鱼类,不管这种鱼类是鮰鱼还是其他吃食性鱼类,但它们摄入了饲料后就会排泄出大量的废弃物。通常,它们只能把摄入饲料重量的25%~30%保留在体内,也就是说,它们会把饲料中的70%~75%排泄出去。其中有些排泄物质是气态,如二氧化碳,但大部分是液态(溶解态)和固态的废弃物(如粪便)。
  
  我们会尽可能地收集、去除这些粪便类固形物。但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溶解的部分或液体部分是很难经济可行地被收集。此时,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浮游动植物的繁生,从而吸收、固定水体中可获得的这部分养分,然后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来有效地摄取浮游生物。罗非鱼就是这种滤食性鱼类的很好例子,同时又能在市场上出售。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在利用浮游生物方面也是非常高效。
  
  这在生产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技术了。在不增加额外饲料的情况下,这些滤食性鱼类能够提供占吃食性鱼类重量20%~25%的额外产量。所以,养殖滤食性鱼类既能收获额外的鱼类产品,同时还能通过加快水体中未被充分利用的废弃物转化为浮游生物而被重新利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养殖水环境。
  

  池塘内氮循环
  
  IPRS池塘结构的优化改造:用池塘水体容积来提高产量
  
  最适水深——在建设利用IPRS技术进行商业化养殖的池塘时,需要仔细考虑其池塘的结构。同样,在将传统池塘改造成为可用于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池塘时,一些重要的因素也要在设计时加以考虑。目前已知,只要系统内的水体能被充分地混合和增氧的话,那么其水体的容积越大,它们处理养殖鱼类的废弃物的能力就越大。
  
  为了能充分利用这种养殖方式的这一优点,当老池塘的平均水深小于1.5m时,就要将其加深或改造到平均深度1.5m~3.0m。因为IPRS技术是一种流水养殖方式,同时要求全池水体都能参与混合流动,因此池塘深度的增加及由此增加的水体容积将能使其比小容积(浅水)池塘以较小的风险养殖更多的鱼类。
  
  过去人们认为,将池塘深度设计成使阳光穿透到池塘底部的面积最大是一个精明的设计。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没有遵从这一传统的设计理念,而更看重整个池塘有较大的水体积。基于此,只要池塘能被有效充气和不断的混合,那么池水越深,池塘的生产潜能就越大。所以我们推荐的IPRS池塘其设计标准是平均水深为2m~3.0m。IPRS养殖系统水体被不断地混合和充气,能使系统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快速处理的能力得到增强。
  
  池塘结构——池塘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土壤类型、地形、进水点、排水位置、电源接入点、捕捞时的清鱼处、散装或袋装饲料入口、系统的管理及其他一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在美国,现代池塘正在日益变小,虽然较小的养殖单元建造成本较高,但其管理效率会好于大池塘。另外,相对来说小型池塘在建造过程中挖土更多、额外的进排水也较多,从而使得其单位蓄水的成本更高。因此采用IPRS养殖技术时,选择大小适当的池塘是最经济有效的。
  
  如采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1公顷的小池塘就可以有效运行。而当今运行中更有效的IPRS池塘,面积为2.5公顷至10公顷。有些30公顷大小的IPRS池塘生产表现也不错,但暂时不推荐使用。而池塘体积大小也是池塘IPRS养殖系统分类的依据。
  
  池塘的形状也是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方形和长方形池塘都有利于更有效的混合和维护池塘内的水流。不太推荐长窄形的池塘,这种类型的池塘通常需要在结构上进行重新改造才能在采用IPRS养殖技术时更有效地发挥效能。
  
  同样,三角形、不规则池塘或任何其他不利于形成或维持水流的池塘形状都是不鼓励的。当要考虑在池塘的什么位置设计流水槽时,管理人员/设计者需要考虑电力设施的接口、饲料(散装或袋装)搬运、鱼类捕捞及转运、多个流水槽共享一个堤埂的效率、供电和投饲系统、饲料仓储、粪便收集与去除和储藏以及任何临时性管理设施等。
  
  有效的IPRS养殖系统在设计上会考虑两个或多至四个池塘相邻而能共用堤埂的机会。在场地足够大的情况下,这种设计能使设备、电力、备份和管理共享而达到更高的效率。在IPRS养殖系统的设计中还要考虑安装导流设施用来引导水流能绕着整个池塘循环流动。如果不用导流设施,那么池塘内的水流就不会围绕整个池塘作长距离流动,而是会很快回到流水槽的入口,这样水流在池塘中流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减弱了。
  
  导流设施可以用泥土堆成,就像建造堤埂那样,也可以用池塘底泥垒成。其他如塑料编织布、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膜等材料都能提供更长效的导流效果,能够更好地引导池塘内的水体大循环微流动。设置导流设施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池塘内的河流”,使整个池塘的水体在围绕池塘流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混合和曝气。
  

  在池塘中间用帆布、栅栏等材料做导流设施用来引导水流(帆布可用土堤埂来替代)
  
  一个值得记住的重要事实是,由养殖鱼类排泄的营养物副产品,不管其形态如何(固态、液态或气态),最终都会被各种水生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细菌等)利用,这些生物在池塘中生长、发育和死亡都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滤食性鱼类或其他生物能够通过摄食帮助收获和同化这部分由废弃物所产生的各种生物。所以,了解池塘内水循环流动作为一种增强对废弃物同化利用途径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
  
  从这一点上讲,要收集去除IPRS养殖系统产生的非固体营养物是非常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可操作的低成本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利用水体循环流动来加速废弃物被同化利用的方法。
  
  池塘体积大小与IPRS系统的平衡
  
  在IPRS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在一个给定大小的池塘中可建多少条流水槽或多大规模的IPRS系统。正如在前述章节中提到的,整个池塘水体积是主要的设计要素,决定着给定池塘内适宜建造的IPRS系统的大小或数量。可以参阅池塘体积确定这一节,典型的比例陈述如下:
  
  •如果能依据IPRS原理进行管理,1m3池塘水体每年可生产出1kg~1.5kg吃食性鱼类;
  
  •1公顷平均水深1m(体积为10,000m3)的池塘每年能生产25,000kg~30,000kg的吃食性鱼类;
  
  •1公顷平均水深1.5m~2.0m的池塘,可建2条3m×12m×1.5m的跑道养殖系统进行生产;
  
  •2公顷平均水深1.5m~2.0m(体积30,000m3~40,000m3)的池塘可建2条~3条5m×25m×1.5m的跑道养殖系统进行生产(注:25m包括集污区);
  
  •10公顷平均水深2.0m(200,000m3)的池塘可建7条~9条5m×25m×2m的跑道养殖系统进行生产。
  
  相对于运行效率和养殖风险,每个这样的IPRS系统与池塘体积设计比例是保守的。每个系统都应配套一些苗种培育的小规模流水槽,用于在养殖现场的苗种培育。在商业化养殖中建立这种途径使苗种在现场得到显著生长是非常有价值的资产。现场培育苗种很容易能缩短每个生产周期所需的天数,从而在热带和温带地区都能增加一年的养殖茬数。
  
  所以,作为一个基准,在温带地区,一套完整的商业化IPRS流水槽(5m×22m×1.5m)需要6,666㎡平均深度1.5m~2.0m的池塘(目前在中国建议:平均每10亩池塘建一条标准流水槽)。即使是更大的池塘,这个比例仍适用。但必须坚持循环流水的理念,即保证整个池塘的水体不断地混合和充气。
  
  在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可以考虑适当增加IPRS流水槽的比例。我们可用这样一个经验规则,每10,000m3池塘用1.5条商业化大小的流水养殖槽(5m×22m×1.5m)。
  
  如何有效处理废弃物累积?
  
  过去采用静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户多数对不断充气和水体混合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有疑虑,他们总是担心能源消耗会增加生产成本。当然,如果在安装了IPRS养殖系统后所有其他的情况都一样的话,那么在池塘中再用额外的电力充气增氧可能就不值得。
  
  然而,使用IPRS养殖系统在管理上是不同的(即连续充气增氧和增加的水体混合),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这种管理措施来加速对鱼类摄食后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解或同化。此处所指的废弃物当然是指鱼类直接产生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但更为重要的是,废弃物负荷还要包括由池塘环境的富营养化导致生物大量增加,从而产生的生物耗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
  
  调节废弃物分解和同化速率使养殖环境更适宜的主要因素有溶氧、pH和温度。在大型商业化养殖池塘中,不容易改变水温,但可通过增加水深使夏季池塘的水温不至于太高。所以,可采用通过电力来驱动充气和水体混合设施,从而有效和连续不断地处理由鱼类投饲和与此关联所产生的废弃物积累。
  
  在IPRS养殖系统中,使用鼓风机来给安装在水中的曝气管供气,曝气管则把空气小气泡冲入水体中。该曝气管是由橡胶复合材料制成,是非常有效的微孔管,专门用于将空气扩散到水中。曝气管通常布置在0.9m~1.4m深的水中,其布设深度主要依据所用鼓风机的型号。曝气管被成排安装在增氧栅格上,鼓风机向曝气管供气,通过曝气管进一步向水中释放空气。由此形成了大批量的小气泡群缓缓上升,经过导流板形成强劲水流。这很像在水族缸或鱼类孵化场中使用的小型气提式增氧设备,给水混合和充气。这个装置其用途相似,但其规模更大。
  
  这个装置被称为增氧推水设备(俗称“白水花设备WWU”),是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心脏。与其他充气和混合设施相比,该设备的运行效率高,年维护成本极低。低廉的运行成本可以有效地抵消IPRS系统的建造成本,增氧推水设备在每个养殖系统中的配置是低能耗的。
  
  当与传统的养殖系统的充气和混合设备相比时,该系统的运行成本是非常低的。主要的关注点是,IPRS系统要用电力来不断地给池水充气和混合(池水上层与低层的混合),以增加水中的同化生物来分解池塘中的废弃物。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和养殖系统(优质的环境)来养殖鱼类,效率会更高,即其单位产量的成本可以降低。用同样的策略来减少废弃物的积累,以减少对增氧系统和池塘生物的冲击。
  
  注意:充气增氧效率就是要小气泡能在重新进入大气前尽可能长地停留在水柱中得以体现。使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的高效率需要在能量消耗与充气效率之间的最优平衡。对于任何曝气管和鼓风机的组合,都需要计算其标准充气效率(SAE)和标准氧气转移速率(SOTR)等参数,并以此来评价其性能。
  
  增氧推水设备(WWU)—水体交换和池塘水体流动
  
  IPRS技术的核心是要让整个养殖池塘的水体保持更有效和不停的充气与混合,并且让这些经充分充气的池水不断地流经每条流水槽。要使大量水体流动,传统方法通常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但是,新型的增氧推水设备采用低压力、大风量的鼓风机为一组安装在水下限定区域的曝气管输气,其运行效率非常高。因为空气被导入曝气管,它们能把小气泡释放在水体中,并与水体充分接触。这个理念实际上就是用了一种大规模的气提式增氧方法。
  
  这一举措产生的气水混合被限制在底部的导流罩中,从而使上升的气水团在其作用下形成很强的定向水流。这种水的运动很大,从而产生了大的水流和惯性,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能使整个池塘的水在池塘内形成环流。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增氧推水设备的功能来不断地将水体流经每条养殖流水槽和在池塘内大循环。这个作用越大,其驱动的水循环和水的混合速率就越大。
  
  定向的水流运动也提供了一种收集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好方法,能把由鱼类产生的粪便等集中于流水槽下游的集污区(也称滞留区QZ)。集污区在最下游部分形成(一般在流水槽下游的3m~5m处),此处作为废弃物沉淀收集区域。
  
  鼓风机对推水设备和曝气混合的参数需求:(1)鼓风机必须经久耐用;(2)最小指标是170m3/h气体输出;(3)鼓风机的输出功率因型号大小和曝气管在水下的深度功率而变化;(4)一个IPRS系统需要至少3个~4个鼓风机。
  
  推水设备的关键部分——曝气管:(1)建议采用带有Aero-tube商标和蓝彩条的曝气管;(2)该曝气管的效率为2.25m3/m/h;(3)该操作要求适用于特定的曝气管水下深度,最好是1m~1.25m。
  
  固定式和浮式流水槽的描述与建造
  
  从池塘体积与养殖产量的关系来看,商业化规模的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在设计上和大小上都须与大池塘体积相匹配。从这个方面考虑,IPRS系统的大小在设计时要能满足流水养殖的产能需要。数个试验结果表明,如果管理适当,这些池塘的常规产量约为25,000kg/公顷。我们发现,在设计成拥有(至少)2个流水槽的IPRS系统,能够开展连续的多级养殖生产模式,利用IPRS养殖技术的生产成本比传统的养殖减少30%~40%。
  
  通常是采用一套有3个流水养殖槽的系统可使年产量达到最优化。其中的两个主要养殖流水槽放养的鱼类,使其达到最适产量,并在进行收获的时间上至少有3个月的时间差,形成一种错开的生产模式。而第三个流水槽主要是为前两个主要养殖槽提供配套的鱼种。第三条流水槽从大小来说,通常设计得较小一些。因此,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一般为3条流水槽,平均水深为2m~2.5m。
  
  目前,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通常采用不同品种或多级养殖方式,只要把不同规格的鱼类放养在不同的流水槽中养殖即可。像养猪或牛那样,为了确保养殖和饲料效率,饲养动物要分成不同的规格。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在管理上也采用了这一简单的技术。因为鱼类被养殖在特定的区域,通过不断地充气增氧,所以能够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优的摄食效率。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在管理上要遵循其原理,从而保证养殖的成功率和降低生产风险。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构件组装
  
  当养殖经营者采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并要付诸实践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对所选池塘的外形和结构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满足该技术和达到其效率的要求。一旦池塘改造完毕,就要考虑在池塘的哪个特定位置来建造养殖流水槽。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水深、电路接入、鱼类或饲料的运输、设施的管理和养殖流水槽与场内其它养殖设施位置之间的关联等。一旦选定了地点,就要把这个选址准备好用于IPRS系统的建造。如果计划建造一套浮动式养殖系统,那么就要制定出一套不同的设计和建造方案。由于固定式IPRS系统的设施和生产效率高,因此大多数的池塘养殖户都会采用固定式IPRS系统。
  
  IPRS流水槽的池壁位置要定位于池塘内。通常,最靠近塘埂的池壁要紧贴着塘埂而建,并与塘埂平行。然后其它的池壁就以此为起点依次建造。流水槽墙基会略高于土池的池底(高出10cm~12cm)。这些墙基为钢筋混泥土,这样能更好地支撑每一个墙体。
  
  地基的大小依据池底土壤的类型和稳定性确定,但通常要建60cm宽、50cm深的钢筋混凝土地基,其长度要覆盖到整个墙体。要用钢筋(1.5cm)来加固地基。墙体要用砖混砌成或者用混凝土浇筑成直立的墙体。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沿墙体每3m~4m处建一个混凝土柱子来加固墙体结构。在地基的很多处的钢筋末端要留出来延伸进入到跑道池的池底部分,以使墙体地基与池底部分有一个硬连接。当墙体和下游的静水区建成后,再用混凝土在流水槽底部浇筑成10cm厚的池底。
  
  最后再用钢筋网铺设在池底来加固跑道养殖池的底部。流水养殖槽的池底要建成平坦、光滑的表面,并与集污区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连接起来。附录中的图纸提供了一些流水池插槽的结构,这些结构能做在池壁墙体上,用于安装拦鱼设施。建议流水槽的上、下游分别预留2个插槽,其深度为5cm~7cm,宽度大约在6cm~7cm。
  
  集污区作为流水养殖槽底部的一部分由浇筑而成,且与跑道底部在相同的标高。集污区的末端建一个40cm~50cm高的矮墙(在2m以上水深的流水槽中,该墙高度可以为80cm)。流水养殖槽外周的墙体都延伸并与集污区矮墙相连。增氧推水设备在流水槽中产生水流,流经矮墙,在集污区矮墙处形成小的涡流或静流区,这样就可以沉淀和收集鱼类固体废弃物。另外,在流水槽墙的顶部留有凹槽,该凹槽通常深6cm~8cm、宽6cm~10cm,用于安装直径为6cm~7cm的辅助增氧管道。
  

  建好的流水槽示范图本文转自【中国水产】。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循环流水养殖  池塘  设备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