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草鱼出血病的症状和治疗
[打印本页]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25 21:48
标题:
草鱼出血病的症状和治疗
草鱼出血病,主要是由呼肠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水温在20-33度时发生流行,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最易爆发。
草鱼出血病典型症状:“红肌肉”型,肌肉明显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红色;“红鳍红鳃盖”型,鳍基、鳃盖、口腔、眼眶、头顶部明显充血;“肠炎”型,肠道充血发红,内脏器官点状出血。此病要根据病程,分阶段进行治疗。
1、“前趋期”,仅1-2天左右,少量鱼体色发暗变黑,离群独游,停止摄食。处于此阶段治疗方法:
第一天上午8点-9点全池泼洒“Vc应激灵”500克/2亩·米,干洒“粒粒氧”200克/2亩·米,半小时后,全池泼洒“益生醛杀”500毫升/3亩·米,口服“新草鱼四病灵”、“益生肝服舒”、“免疫多糖”,每公斤料分别添加10克。
第二天上午8点-9点全池泼洒“益生醛杀”500毫升/4亩·米,从第二天至第七天口服药同第一天。
第五天上午测量水质,如果亚硝酸盐超标,使用“益生硝净”,如果不超标使用“黑盾”1公斤/2亩·米,中午全池泼洒“益水菌”500克/亩·米,根据底质污染情况,选用改底产品改良底质。
2、“发展期”一般1-2天,出现少量死鱼,表现出“出血病”典型症状。具体治疗方法:
第一天上午8点-9点全池泼洒“六黄抗毒液”1000毫升/2亩·米,半小时后,泼洒“黑旋风”500毫升/3亩·米,口服“草鲫五病灵”、“益生菌清”、“益生肝服舒”,每公斤料分别添加10克、5克、10克。
第二天上午全池泼洒“黑旋风”500毫升/3亩·米,第二天至第七天口服药同第一天。
第五天上午用“降硝解毒宝”1公斤/2亩·米,全池干洒,测定水质如亚硝酸盐超标,使用“益生硝净”,中午使用“益水菌”500克/亩·米,全池泼洒,并选择改底产品改良底质。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25 21:50
标题:
水产养殖贴士:草鱼“老三病”治疗经验
草鱼“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当年苗种多发生于夏末秋初。
一、引发主要原因:
1、水温上升有害菌大量繁殖滋生,刚越冬过来的鱼类体质较弱易被感染,尤其是越冬期间受伤者。
2、水温上升后鱼类寄生虫开始活跃并危害鱼类,直接引起烂鳃病或引起继发性烂鳃病和赤皮病。
3、越冬鱼类水温上升后摄食旺盛,投喂量加大,粪便、残饵较多,易引起水质变坏。
4、春季为了便于快速提升水温,一般池塘水体较小,相对增加了养殖密度,易引起疾病传染。
5、春夏季草鱼投喂青饲料较多,易患肠炎病。
二、治疗方法:
草鱼“老三病”是一类我国水产养殖历史性疾病,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根据以上原因通常采用“三步”综合治疗方法:
第一步:调改水质。一般以净水解毒为主进行调改,常用 净水宝、活水底净保、培水解毒降安宁、水质保护解毒剂等产品。如果是对水体检查后进行调改,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不同产品。
如: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则多使用 底福安、底居宁、亚硝净、水质保护解毒剂 等产品;pH值偏高多使用 培水解毒降安宁、黄金甲、百露汇等产品,pH值偏低使用生石灰;硫化氢超标多使用 片片氧、粒粒氧、底福安等氧化改底产品。在调改水质时,药物用量要足,这样效果才明显,为下一步用药打好基础。要想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这是必需的前提条件。
第二步:杀虫杀菌,注重杀菌。
1、杀虫。应根据寄生虫检查情况具体用药,如:原生动物多用 车轮净、刹车灵等杀原虫药物;指环虫应使用 指环杀星、指环清、指环王、百虫克 等杀蠕虫药物;中华鳋和猫头鳋应使用鱼虫净、混杀安、神威、力威 等杀甲壳类药物。
2、杀菌。一般多使用 B型草鱼多病灵、特力碘、鱼虾安宁、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强氯精 等消毒药物,严重时隔天再用一次。在使用消毒药物时,如果配合 百血停 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第三步:内服抗菌药物。常用抗生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进行拌饵内服,常常配合大蒜素、中草药(如三黄散、板蓝根大黄散)和维生素同时内服,效果更加明显。为保证内服效果,内服药物前需停食一天,让饥饿鱼类抢食而减少药饵浪费。
三、特别说明:
1、使用杀虫杀菌药物后,如死鱼数量短时间内增多是正常现象,主要原因是病重个体不耐药,提前死亡。
2、使用杀虫杀菌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药物溶解要充分,泼洒要均匀,泼洒药物后一定要开动增氧机2~3小时。
3、种青鱼池在淹青阶段,严禁(或谨慎)使用杀虫药物。
4、在草鱼“老三病”治疗阶段禁止使用碳铵施肥等急性速效氮肥,以免氨(氨氮)的急性刺激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作者:
qinghua357
时间:
2011-11-26 08:02
很有见地,很好,很强大
草鱼作为常规鱼种,养殖范围比较广,防病能力要做好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11-26 10:18
今年湖北地区的草鱼老三病根本治不好~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27 20:33
标题:
提高草鱼鱼种养殖成活率的应对措施
一龄草鱼鱼种的生长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在池塘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草鱼鱼种的投放密度较大,非常容易发病。要获得较高的养殖成活率,必须从养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抓好防治鱼病的工作,提倡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
1.清塘消毒。对开展草鱼鱼种培育的池塘,一定要进行清淤,池底淤泥一般不要超过15cm厚。最好用生石灰带水消毒,生石灰用量在250kg/亩以上。在上个养殖季节已经发生过草鱼出血病的池塘,最好不再使用。
2.鱼种投放消毒。尽量投放体质健壮、规格一致、来源可靠的草鱼鱼种,但在投放时还要用聚维酮碘浸洗鱼种15分钟~20分钟,有条件者可用草鱼专用疫苗进行浸泡。
3.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养殖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养殖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投放密度。综合条件好、养殖技术较高者,草鱼夏花的投放量应控制在12000尾/亩左右;条件一般者,投放密度应控制在8000尾/亩左右。以草鱼鱼种为主的养殖模式中,搭配鲢鳙鱼应占草鱼投放量的1/4左右。投放大规格鲢鳙鱼,更有利于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4.提高草鱼鱼种的饲料营养。应根据草鱼鱼种的营养需求配制专用饲料,而不用鲤鱼饲料。草鱼长期以草为食,表现出对植物性蛋白饲料有良好的利用率。在草鱼的饲料配方中,应以植物性蛋白饲料为主,以动物性蛋白饲料为辅,二者版比例以4~5∶1为宜。为防止草鱼生长过程中出现营养过剩的现象,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保持在28%~30%。在草鱼鱼种的养殖前期,投喂饲料的蛋白含量可高一些,而在养殖的中后期,饲料的蛋白含量可适当降低。在配制草鱼鱼种饲料时,应采用草鱼专用预混料,并特别注意氯化胆碱的添加量。为防止维生素的缺乏,有条件者可通过添加优质草粉(如苜蓿粉等)给予补充。青饲料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的投喂则可以弥补人工配合饲料的不足,是十分经济有效的办法。
5.控制颗粒饲料的投喂,及时补充优质青饲料。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根据草鱼鱼种的生活习性和发病特点,合理调整配合饲料的投喂量。鱼苗投放后,应足量投喂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当草鱼鱼种体长达6cm而进入食性转化期时,及时补充浮萍等青饲料。从草鱼鱼种的食性转化期一直到农历的白露,为草鱼鱼种疾病的高发期,应严格控制颗粒饲料的投喂量,日投喂次数以2次为宜,并适当增加各种优质水旱草的投喂量。白露以后,水温有所降低,草鱼鱼病的高发期已过,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足量投喂颗粒饲料,并一直坚持到冬季停止投喂为止。
6.加强水质的调控和管理。草鱼鱼种喜好生活在水质较清新的环境中,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水质条件。养殖前期,要定期加注新水;养殖中后期,随着池塘鱼类负载量的增加,要定时开动增氧机增氧,保持水体溶解氧含量在 5mg/L以上;8月以后,随着投喂量的增加,水质逐渐变肥,要通过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和适量换水的方法来调控水质,降低有机物含量,控制水体氨态氮含量在0.1mg/L以下,亚硝酸盐含量在0.02mg/L以下,水体透明度在25cm以上。
7.完善防病措施,科学使用药物。在草鱼投放1天~2天后,及时施用二氧化氯消毒水体。6月~7月,全池泼洒杀虫剂1次~2次,用以杀灭寄生虫。每隔半个月交替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对水体消毒1次。对投喂的青饲料,要用浓度为1ppm~2ppm二氧化氯进行彻底消毒。针对豫西地区草鱼鱼种养殖过程中肝胆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特点,在7月以后,应投喂由黄连、黄柏、黄芪、板蓝根、茵陈、甘草等组成的中草药药饵,并辅以Vc、VE等药物保肝、护肝,每隔半个月投喂1次,每次连续使用3天~5天。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日常管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养殖中后期,每隔10天左右对鱼体肝、胆、肾等内脏器官进行1次检查,防止病变的发生。治病时,力求对症用药,防止滥用药。
作者:
星星
时间:
2011-11-27 21:09
讲的很详细,但是最近几年发现鱼种的培育阶段就出现了肝脏严重病变,不知道有什么的好的建议解决呢?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13:23
虽然品是适时要进行消毒预防,但是并不是都用生石灰,还得看水体的PH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13:35
这样看着太不明了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13:53
调水,杀虫,消毒,加内服
作者:
江苏丁勇
时间:
2012-10-8 20:16
估计治愈率很低。不知有无统计数据。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