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福建连江通过“中国鲍鱼之乡”评审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0-7-6 08:06
标题:
福建连江通过“中国鲍鱼之乡”评审
连江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全县海岸线长238公里,海域面积为3112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港湾和岛屿众多,近海地形平坦开阔,潮流通畅,为连江渔业生产尤其是鲍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在同一海区养殖来自不同地理带和不同国家鲍种的最适宜地区。2009年全县渔业总产量达64万吨,居县级渔业产量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其中,鲍鱼养殖量达10亿只,年产量为1.2万吨,占福建全省产量的62.8%,全国总产量的28.3%,已经成为中国鲍鱼养殖的第一大县。2010年5月,经专家现场考察和评审后,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鲍鱼之乡”的称号。
连江县鲍鱼养殖始于1989年,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岐半岛的后才里、后湾、罗源湾、可门口以及靠外洋的东洛岛近岸与浅海水域等处,品种以皱纹盘鲍、北方皱纹盘鲍杂交子一代与日本盘鲍原种以及杂交子一代所杂交的杂交种为主(当地俗称黑鲍)。通过二十余年的实践探索,连江县已突破了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养鲍方法与技术,形成了鲍鱼海上筏式和陆上工厂化两种养殖方式互补的良好局面。由于养殖品种适宜、方法得当、技术先进,养鲍业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县有鲍鱼育苗场119家,年育苗能力6~8亿只,养鲍数量达到12.2亿只,其中鱼排网箱式养鲍15.2万箱,养鲍10亿只,海带筏式养鲍2亿只,工厂化养鲍0.2亿只。预计2010年鲍鱼产量将超过1.5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成为连江县水产养殖业的第一大产业。
连江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鲍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行业主管部门编制了《无公害鲍鱼育苗技术规范》、《无公害鲍鱼海上筏式养殖技术规范》、《鲍鱼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为鲍鱼标准化养殖提供依据。同时,成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督察队、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加强了对鲍鱼养殖的监管力度,保证了鲍鱼的质量安全,为鲍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连江县根据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调查、编写的《连江县HDPE浮筏式消波堤建设暨掩护区养殖发展规划》和正在东洛岛中试的HDPE浮筏式消波堤工艺与技术,有望成为今后建设以消波堤为屏障的开发风浪大、流速急的浅海高优海珍品养殖基地的主要渔业设施,为鲍鱼养殖向外拓展空间奠定了基础。为确保无公害养殖水产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卫生,连江县从2005年开始就鲍鱼养殖开展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工作,截至2009年,全县已有1615公顷的养殖区域通过认定,8家养殖场的鲍鱼产品通过认证,另还有1800多公顷的鲍鱼产地已申报待批。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