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库养鳙鱼种放养的注意要点
[打印本页]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28 22:00
标题:
大中型水库鲢鳙鱼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水库有大、中、小之分,渔业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鱼类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也各不相同。
大、中型水库具有是面大、水深、库容大的特点,生态条件复杂且难控制。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利用库内的天然饵料进行较为合理的粗养。
放养密度主要是根据水域的供饵能力决定的,不同水域的供饵能力不同,鱼产力(水域生产某种鱼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也不同。从理论上讲,一个水域某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应当是放养后存活鱼群恰好能达到这种鱼产力的密度,或者说是某种鱼对饵料的利用强度同饵料资源增殖能力相适应的密度,低于或高于此密度均属不合理,但在生产中很难达到这个要求。通常是通过渔获物分析,根据某种鱼放养后的生长情况,逐年对密度加以调整,使之逐步趋于合理。
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成鱼起捕标准1千克/尾的情况下,不同营养类型的大、中型水库每年鱼种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鱼产力(千克/亩):富营养型水库:30~40,中营养型水库:20~30,贫营养型水库:15~20;放养密度(尾/亩):富营养型水库:110~140,中营养型水库:80~110,贫营养型水库:50~80;鲢鱼的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35~40,中营养型水库:30~35,贫营养型水库:25~30;鳙鱼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0~55,中营养型水库:55~60,贫营养型水库:60~65;草、鲤、鳊、鲴等搭配比例(%):富营养型水库:5~15,中营养型水库:5~15,贫营养型水库:5~15。
在水库渔业生产中,如放库鱼种的规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达不到40%,或2~3龄的鲢、鳙个体生长已超过1千克,则鱼类的放养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则应适当减少。同理,若当年起捕率达不到70%,则下一年度的鱼种放养量亦应适当减少,反之,则应适当增加。养殖鱼类搭配比例的调整亦需因库制宜。有的水库,水土保持较差,库水经常混浊,则鲢、鳙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减少,草鱼、鲤、鲫的搭养比例可适当增加。至于作为主养鱼类的鲢和鳙之间的混养比例须根据同龄鱼的生长速度调整。若同龄鳙的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鲢,则鳙搭养比例适当增加;反之,鲢的放养比例应适当增加。许多高产水库的渔业生产实践表明,大型水库鳙的放养比例一般以大于鲢为佳。
对于新建成的大、中型水库,由于大水初淹库区,水质较肥,青草、有机碎屑等饵料也较丰富,开始1~2年的鱼种放养量可高于该库正常放养量(根据营养类型的特征而定)的2~3倍。草鱼、鲤、鳊等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的搭养比例也可提高到20%左右。新建水库由于鱼类区系尚未形成,没有或很少有凶猛鱼类,鱼种的放养规格也可适当降低,甚至放养夏花鱼种也可以。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28 22:02
标题:
池塘养殖鳙鱼鱼种放养技术要求
一、鱼种的来源和质量要求
1.鱼种来源:鱼种一般来自鱼种池专池培育的鱼种和在成鱼池套养的鱼种,外来鱼种必须产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
2.鱼种的质量要求: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经过锻炼。
3.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质好的鱼种肌肉肥满结实,体型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色和眼睛水晶体鲜泽,拿在手中鳃盖不张、尾不弯曲而跳动激烈,在活水船中溯水性强,在网箱中游动活泼密集一起,头向下,尾向上,看上去只见尾巴扇动不见头,体质差的鱼种,肌肉瘦弱,鳞片残缺,体表少光泽,活动力弱。要尽量选择体质好的鱼种,才能保证有较高的养殖产量。
4.经过锻炼:鱼种在鱼种池中经过拉网锻炼和筛选,在投放成鱼池前经过网箱密集暂养可增强其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这样的鱼种,运输和饲养的成活率高。
二 鱼种检疫
鱼种要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如发现有疫病,应在原池治疗,待鱼种康复后才能出池,防止鱼病传播。保证鱼种健康。
三 鱼种下池
鱼种下池前用2~3%的食盐水对鱼体消毒2~5分钟,在鱼池的上风口把鱼种放入池中,不可堆集,放鱼种动作要轻、快。下池时,运鱼种的容器内水温和鱼池水温不可超过3℃。不同规格的鱼种应分批放入不同的成鱼池中饲养。
清池后不久就放养鱼种的鱼池,要先用少量鱼种放入成鱼池内试水,经半天或1天,若鱼生活正常,表明池水的清塘药物毒性已消失,才可决定将全部鱼种投放于成鱼池中。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28 22:03
标题:
鳙鱼锚头鳋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1.病原体
多态锚头鳋、鲤锚头鳋、皖锚头鳋等。
2.症状
雌锚头鳋主要寄生在鱼体皮肤上。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缺口,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形成红斑。病鱼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直至死亡。由于虫体前半部钻在鱼体组织内,后部露在外面,严重感染时,鱼体好似披着蓑衣,故又称“蓑衣病”。
3.流行情况
此病流行广泛,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感染强度大,感染率高,其中对鲢鳙危害最大。流行季节4~10月,流行水温12~33℃,尤以秋季为甚。
4.防治方法
①用高锰酸钾(33~100克/立方米水体)溶液,药浴鱼种30~60分钟,可杀灭锚头鳋成虫。
②每立方水体用晶体敌百虫0.5~0.7克全池遍洒。
③每公顷(水深1米)用150~225千克松树叶捣碎后全池遍洒。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28 22:05
标题:
水库养鳙鱼种放养的注意要点
1.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2.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3.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4.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5.精心操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28 22:05
标题:
利用水库网箱主养鳙鱼技术
目前鳙鱼的养殖方法有“四大家鱼”塘养殖、虾塘养殖、水库养殖等。
其中水库养殖由于水质清新,吃的主要是天然饵料,所产的商品鱼外观好看,品质好,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市场销售好,且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受到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水库主养鳙鱼,混养部分鲫、鳊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水域选择
选择水面较宽阔,向阳背风,有一定流速的湖湾,有利于网箱内外水体交换。
水深要3m以上,水质清新且较肥沃,溶氧丰富,可选择上游有较多生活水排入处,增加水域内有机肥料来源,周边环境必须无其它工业污染源。
另外,要远离码头和主航道,以免船的噪音影响鱼正常摄食和强大水流造成箱破鱼逃。
网箱选择与安装
网箱为聚乙烯封闭有结节的长方形网箱,规格为10m×8m,高为3m,网目2a=4M~6M,网箱间隔0.5m左右,网箱框架用杉木制作,可用塑料泡沫增加浮力,箱盖要沉入水中,网箱底的四角捆石块,便于网箱舒张。
网箱养殖
1.鱼种放养
放养时注意事项网箱应先用30J/L的高锰酸钾浸泡24小时,并于鱼苗放入箱前5天~7天安装下水,以网片附生藻类变得光滑,以防鱼体机械损伤。
放养规格放养鳙、鲫、鳊鱼均为120g/尾~150g/尾,体格健壮,体表光滑亮泽无损伤,游动能力强。
放养密度每箱投放鳙鱼120尾~160尾,鲫、鳊鱼各10尾~15尾,放养前用40g/L浓度的食盐水20J/L的高锰酸钾浸泡5分钟~10分钟。
2.投饵
鳙鱼是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食,但由于秋冬季节网箱内天然饵料生长过慢,不能满足鱼的摄食量,应根据水中浮游生物多寡在网箱内泼洒一些有机肥料,助于肥水,丰富水体中的生物饵料。
需要时可将鳙鱼专用人工配合饲料装入袋中,将网袋悬挂于网箱中间,每日12:00左右投喂一次。
另外,在每只网箱中间的水面上装一只5W的节能灯,应通电照明,将箱外趋光的浮游动物诱入箱中,加大箱内浮游动物的密度,水面上也有部分趋光的昆虫落入箱内,为鱼类提供活体饵料,加快鱼类生长。
网箱上夜间点灯也方便管理,并可防止机动船误撞网箱,造成逃鱼事故。
3.日常工作
坚持巡箱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合理投喂,认真观察,分析鱼情。
定期查箱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免逃鱼和猛鱼入箱。
大风大雨天加固网箱,及时升降网箱。
适时移箱应根据水库洪汛,水位的变动,水质的肥瘦及时移动网箱位置,避开不良养殖环境,选择条件适宜的场所。
4.鱼病防治
“预防为主,健康管理”,每隔10天~15天用漂白粉化浆趁热全箱泼洒,净化水质,每月使用杀虫药和杀菌药全箱泼洒。
病鱼、死鱼及时捞出,部分网箱鱼体发病时做好隔离、预防工作。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08:08
养,防,治,三联结合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08:10
这好像就是鱼类增养殖学上介绍的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08:16
用松叶这个办法对于在一线服务的技术员来讲是一个不错的辅助方法,可以在养殖户中树立信任感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08:22
这些步骤中,拉网锻炼很重要,经过拉网锻炼的鱼苗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成活率,特别是运输成活率要比没有经过锻炼的高;还有就是入池前的鱼体消毒对病害的预防有不错的效果;另外试水工作不能少。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08:34
放养密度主要是根据水域的供饵能力决定的这个比较赞同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9 08:35
但是后面说的那些放养比例,感觉不是那么能让人接受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