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淡水牛蛙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30 23:33
标题:
淡水牛蛙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技术
牛蛙爱德华氏菌病是由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牛蛙引起的疾病。
(一)病原
樊海平等(1995)报道,病原为迟缓爱德华氏菌,详见第五章中的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
肖克宇等(1997)报道,病原为迟缓爱德华氏菌野生型。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兼性厌氧;接触酶、甲基红试验和硝酸盐还原均为阳性;在三糖铁琼脂上产生硫化氢;氧化酶、丙二酸盐利用、乙酰甲基甲醇试验、明胶液化、尿素酶、苯丙氨脱氨酶阴性;分解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利用甘露醇、蔗糖和阿拉伯糖。致病因素主要是内毒素。经腹腔注射、后肢皮肤上人为创伤后浸浴感染、未损伤皮肤的牛蛙浸浴感染及口服感染,均患病,且死亡。
(二)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流行季节不明显,全年都发病;自幼蛙至成蛙均受害;发病较缓慢,一般出现外部症状15-20天后才发生死亡,但累计死亡率很高,可达80%-100%。皮肤及消化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迟缓爱德华氏菌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病原,在水产动物方面现已知道可引起鱼、鳖、牛蛙等患病,危害很大。
(三)症状
病蛙体色发黑、消瘦、四肢无力,腹部膨大、胀气;下眼睑不能上翻覆盖眼球,且下眼睑由透明转变为乳白色;有的皮肤充血或点状出血。剖开腹部,可见肝脏、肾脏肿大、充血、出血、坏死;肝脏呈黄色,胃壁、肠壁发炎。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确诊需分离、培养、鉴定病原菌。
(3)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协同凝集法等进行快速检测。
(五)预防措施
(1)养蛙场地、水体、工具及食台进行打扫、消毒。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质饲料(不能投喂病死鱼、病死蛙等),泼洒“多福可乐”复合光合细菌制剂、玉垒菌等,保持环境优良、稳定,提高蛙体抵抗力。
(六)治疗方法
(1)外泼消毒药,泼2-3次。
(2)同时内服药饲,每千克蛙每天用强力霉素6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3)治愈后2天,泼1次生石灰,将水调成弱碱性;再隔2天,泼多福可乐、玉垒菌,并继续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
西部渔业
时间:
2014-3-22 15:31
阅读。。。。。。。
作者:
品质生活
时间:
2014-3-29 23:00
嘉盛泥鳅配合饲料产品说明
【原料组成】
优质进口鱼粉、酵母粉、面粉、膨化豆粕、精炼鱼油、多种氨基酸,稳定型专用多维、有机螯合矿物质等。
【主要特点】
1 、 根据泥鳅发育的营养需求设计的特殊配方,能增强泥鳅体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2 、 选料精良、质量稳定、水中稳定性佳、水质污染少。
3 、 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了高效、环保的自然生态养殖。
4 、 投饵管理方便,简化养殖设备,节省人力、物力。
【使用说明】
1、 根据泥鳅大小确定投喂型号。投喂量为存池泥鳅总重量的2-5%,每天分早、晚投喂2次,每次1-2小时吃完为宜,避免饲料过多造成浪费,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并根据天气及摄食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2、 投喂前用清洁水,按饲料重量比例10:1泡约10分钟再投喂。
3、 若要添加药物或添加剂时,先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清水中,再喷洒在饲料上或用饲料吸附,等晾干后投喂。
【注意事项】
本饲料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启封后请尽快用完,以免潮湿污染。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