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养殖:牛蛙
[打印本页]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30 23:33
标题:
牛蛙养殖前景广阔
牛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原产于北美洲,59年传入中国,因其鸣声似牛故得其名,它是一种大型食用蛙,经济价值特别高,还可作药用、皮草、饲料、航天用。
牛蛙养殖是当前新兴农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特种经济养殖业,是一种经济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两栖类动物。它易养、繁殖快、生长快、食性杂易解决、适应性强,养殖前景广阔。如果你驱车前往杜桥办知溪片,随处可见成片成片的牛蛙建池式养殖大棚。大棚高1.2米左右,棚内两侧挖有水塘约1米深,中间陆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上飘浮着水草、水葫莲,地上是嫩嫩的不知名的青草,还有喂食的饲料。据养殖户介绍,牛蛙有互相残杀的习性,即大吃小的的残忍现象,养殖时必须分蝌蚪、幼蛙、成蛙三类饲养。
牛蛙被我国作为国宴之珍馐佳肴。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问我国时,李先念主席在宴会上招待了九道菜,里根对其中用牛蛙烹制面成的“石鳞腿”赞不决口。如今,牛蛙早已列入我国许多宾馆、饭店的菜谱。据悉,牛蛙去年产量300吨,江苏、浙江、海南、上海、广东、山东有很大的潜在市场,牛蛙销往沿海各宾馆时价格可达30-60元∕公斤。
作者:
372151
时间:
2011-11-30 23:36
标题:
水产养殖:牛蛙
一、牛蛙的习性
牛蛙原产于北美,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供作食用的牛蛙,世界多达70多种。北美的大西洋与洛基山脉中间地方为主要产地,南从墨西哥到北部加拿大。
牛蛙体躯及四肢很肥大,成块状,躯体分为头、胴两部分,颈部不明显,头部呈三角形,眼位于头部最高处,鼻也在头前背面中骨腺的丙候车室,与口若悬河腔连通,圆又平滑的鼓膜在眼后缘中央部的后下方,无外耳。前肢各生四指,四指间无蹼,四指中的内侧一指最发达。后肢比前肢长出一倍半,后肢各有3趾,趾间有蹼,后肢肌肉最发达。
雌的耳比雄的耳小,除了头部和眼的前方,其余体表有粘粹腺分泌粘液,用来温润皮肤,以利呼吸。
牛蛙体色与栖息场所相适应,也依老、幼个体不同而异,普通的牛蛙为黄褐色或绿褐色。若生活在明亮的场院怕蛙体表呈黄绿色,斑点鲜明。栖息在黑暗地方,或营养偿佳,蛙体表呈暗黑色,斑点及斑纹都不明显,背部自头至肛门近处,有暗褐色的浓斑点,四肢有暗褐色的斑纹,腹部为灰白色,并夹杂以暗褐色或暗黑色的斑点、斑纹,但不如四肢的是明显。雌性咽喉部为白色,带有暗灰色斑纹,雄性咽喉部为黄色。到繁殖季节,它们咽喉部的色素尤为鲜明。
牛蛙多栖于水中,在陆地上也活动。不喜群集,往往一对或几对相集,其啼声如牛吼,产卵期前,雄蛙便鸣唱,招引雌性。雌性缺声囊,所以听不见雌蛙鸣唱。
冬天牛蛙在池塘过土穴里或石块下冬眠。不同地区的牛蛙冬眠期长短不同,在亚热带并无真正冬眠期。因此在冬季,可用提高水温的办法,使其缩短冬眠期或不冬眠。
二、牛蛙的养殖池
三、牛蛙饵料及投喂法
四、人工繁殖牛蛙
五、牛蛙夏季管理要点
六、牛蛙冬季管理要点
七、温室饲养牛蛙
八、蛙的敌害及疾病的预防
在卵及蝌蚪初期限敌害是以水生昆虫类的幼虫、成虫为主;后期蝌蚪的敌害是以幼蛙及鸟为主;成蛙的敌害虫是以兽类、爬虫类为主。各种疾病预防并不难,只要注意饵料卫生、水质卫生,不会轻易发生疾病。
(1)肤霉病 其病原体是水霉菌,主要寄生在蝌蚪体表皮肤损伤的部位。病菌从皮肤伤口侵入。菌丝体向内深入肌肉,向外长成分枝繁茂的的菌丝,肉眼可以见到菌落为棉絮状,逐渐从伤口向四周扩大,致使蝌蚪游动迟缓,觅食困难,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用10%紫药水涂抹,效果良好。
(2)车轮虫病 其病原体是车轮虫。蝌蚪被大量车轮虫寄生后,食欲即减退,呼吸困难,单独游动,动作迟缓,若不及时台疗,会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此病多发生在密度大的池中。减少养殖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空间,即呆避免此病发生;发现初期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使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
(3)气泡病 主要是由于水中溶解的气体过饱和,因为阳光强烈照射,使池内水温增高,池中的水生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使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饱和状态。这些过饱和的溶解气体很不稳定,在有固体特质存在时,即以气泡形式从水迟或不足,使蝌蚪不停地游动,四处觅食,水中气泡就会不断吸入体同内和粘附在蝌蚪体上及鳍上,患气泡病的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内充满气体,严重时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对蝌蚪池中的水质要注意检查,水生植物过于繁茂的池,应经常注入新水;发生气泡病后应将漂浮的蝌蚪捞置于新鲜水中暂养1-2天,不抽饵料,可使气体分压逐渐平衡而使气泡消失。
(4)红腿病 红腿病是牛蛙在幼蛙和成蛙阶段的主要病害,病蛙精神不振,低头伏池,有的潜伏水中,不愿活动,不摄食物。以后腿底侧,内股,甚至腹下的皮肤出现红斑和红点。其主要原因是池水不清洁,饱养密度过大,蛙体外伤等引起的,此病四季都能发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将病蛙捉入装有20%磺胺溶液桶内浸泡2天后,即可台愈;还可用蒸馏水或冷开水100毫升,加食盐0.9克,葡萄糖25克,充分搅拌至溶化成2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百毫升加入青霉素钾40万单位,充分搅拌均匀后备用。治疗时,呆取上述药液若干,放入桶内,将病蛙捉入桶内浸泡3-5分钟。或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按每只200-250克重的病蛙注射药液2毫升的用量,均能达到目的。
(5)烂皮病 此病刚发病时,牛蛙的头部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花纹,接着表皮层脱落,露出背肌,后扩展到躯干,以至整个背部。病初期,眼睛瞳孔出现粒状突起,开始呈黑色最后全眼呈现白色,病蛙轻者尚能活动取食,重者不食不动,喜潜居阴暗地方,并常有指端抓其患处,且有出血现象。
防治方法:此病的发生是由于长期摄食单一饵料,缺乏维生素所致,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饵料要多样化,并可用新鲜小鱼喂养治疗。
(本文已被浏览 1771 次)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12-1 22:56
现在制约的主要因素有品种退化,消费市场增加缓慢,未来市场有多大,实在不敢说大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