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行特点看像气泡病:1.多品种同时发病;2.云南早晚温差大,中午阳光强烈,气体饱和度变化剧烈;3.上午少,下午多,晚上不发病;4.水浓,溶氧高(9mg/L);5.体表没有其他明显症状;6.云南春季水库网箱养罗非鱼发生过气泡病(本论坛每周一例)。 但有两个疑点:1.鲤鱼的疱疹病毒症状不是发病水温;2.为什么背鳍到尾鳍粘液增多,这个水温不至于刺激分泌大量粘液。 继续观察:1.是不是连续阴天死亡减少或不死;2.是不是水很瘦的塘死亡轻些;3.镜检午后刚死的鱼鳃丝,如果血管内有大量气栓,解剖观察鳔异常鼓胀,腹膜和内脏器官表面有大量气泡(参照本论坛鱼类气泡病病例),如果以上3条都具备,基本可以确定是气泡病。如果鳃部和内脏、肠道有其他严重病变,也可能是气泡病加重这个病死亡的原因。
---仅供参考---
关于防治:云南自然条件更容易发生气泡病,如果你说的真是气泡病,年年发生,各种鱼都死亡,那还是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之外!!现在气泡病能引起急性大量死亡的我们知道的就是鲈形目的一些养殖鱼类,和它的特殊的鳔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就是在发病时大量外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甲醛(就是杀藻),用后利见奇效,用的不及时可能一天死亡50%以上。你们那里的塘几十亩,太大,还不是特种鱼类,不值钱,这种方法成本高恐怕不行。也有商品药物能减轻气泡病的损失(如:速解安),但持续时间短,天天用经济也承受不了。针对你们的具体情况,还是从控制肥度上着手,减少藻类数量,可以在不会造成缺氧的条件下杀藻,这也不是什么太好的良策,杀藻药物会对水体生态带来较大影响。另外藻类少了,光合作用产氧确是少了,但中午的强烈阳光造成的快速提高水温还是解决不了,气体饱和度还可能快速升高。看看别人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