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气单胞菌引起杂交鳢内脏“白点”症 [打印本页]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1-12-16 17:13
标题: 气单胞菌引起杂交鳢内脏“白点”症
[病例177] 广东顺德杏坛镇一杂交鳢(斑鳢♀×乌鳢♂)池塘,面积8亩,水深2米。开始用冰鲜鱼开口,随后逐渐投喂膨化饲料,2011年8月上旬平均体重400 g/尾左右。   

    8月10日开始发病,之后每天死亡逐渐增加。截至到8月19日,发病率约达到50%,死亡率约30%。   

    8月20日,现场观察病鱼在水面上漂浮或漫游(见图1),对刺激不敏感。部分鳞片脱落,皮肤溃烂出血,尾鳍边缘发白(见图2)。解剖见肝脏和脾脏肿大,都分布有肉眼可见的大小不一的白点样溃疡灶,胆囊肿大(见图3和4)。

    采集病鱼3尾。取脑、肝、脾、肾组织在血平板上细菌接种分离,35℃培养12 h后,脑、肝、脾、肾组织均能在血平板上长出大小一致、形态相同的菌落,菌落呈灰白色、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见图5),呈β溶血(绵羊血)。在BHI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取肝单菌落进行纯培养,染色为革兰氏阴性弧状杆菌。经16 S rDNA分子鉴定,该菌株鉴定为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

    药敏实验结果:该菌对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氟啶酸)、美满霉素、呋喃妥因、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氯霉素敏感;对磺胺甲基异恶唑、四环素、链霉素、青霉素G、强力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利福平、克林霉素不敏感。(华南农业大学动科学院 但学明 利洋水产药店 杏坛店 黄代伟提供  2011.11.01)

    分析:1、本病例是典型的气单胞菌引起的杂交鳢细菌性败血症。舒伯特气单胞菌为运动型气单胞菌的一种,与常见的嗜水气单孢菌、温和气单胞菌的致病作用相同,均能引起鱼类急性败血症和慢性溃疡症状。

    2、本病例内脏“白点”症状与诺卡氏菌引起的内脏白色结节不同。前者为内脏组织溃烂形成的白色点状溃疡灶,肉眼见颜色一致,边缘界限不清晰,平滑、柔软;后者颜色较深,主要是长期的慢性发病引起的周围细胞纤维化,结节边缘界限清晰,手感比正常组织更硬。

    3、发病鱼尾鳍边缘发白不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一般有细菌病或其他疾病而频死的鱼或者离开水一段时间的鱼尾鳍边缘都会发白,有时气泡病的鱼尾鳍边缘也发白,可能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2011.12.14)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转自:利洋服务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3-1 22:28
确实不注意还真和诺卡有点像,检测过10多公分的生鱼苗,刚开始也认为是诺卡,结果分离出来的是很纯的维氏气单胞菌,气单胞菌导致这种白点症状的不多见。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