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新品种——黄颡鱼“全雄1号”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产流浪人
时间:
2011-12-26 20:43
标题:
水产新品种——黄颡鱼“全雄1号”
2011年4月2日,根据农业部《水产原、良种审定办法》,中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将水产新品种证书颁发给了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品种名称命名为黄颡鱼“全雄1号”。
据了解,该品种具有雄性率高,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无激素残留、技术垄断可控等优点。鱼种养殖阶段生长速度比普通黄颡鱼提高19%以上,成鱼养殖阶段比普通黄颡鱼提高43.5%-56.8%,产量平均提高45.5%。适宜在全国范围淡水水域进行养殖。
作者:
马蜂破茧
时间:
2011-12-27 10:15
黄颡鱼新品种“全雄1号”是运用鱼类性逆转、雌核发育、分子标记等技术,获得了YY超雄黄颡鱼及YY生理雌鱼;通过YY超雄黄颡鱼与黄颡鱼XX雌鱼交配,生产F1代黄颡鱼“全雄1号”,具有雄性率高、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等优点,鱼种养殖阶段生长速度比普通黄颡鱼提高18%以上,成鱼养殖阶段比普通黄颡鱼提高43.5%-56.8%,产量平均提高45.5%,堪称“水中超级稻”。
作者:
0128
时间:
2011-12-28 18:55
黄颡鱼养大了不黄怎么回事,是灰的,只有1%是黄的,看过去都是灰的,好象黄的是变异的一样。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1-12-29 00:07
江黄,瓦氏,还有珠江水系的。杂交时可能灰色的是显性了吧
作者:
爱手爱脚
时间:
2011-12-29 15:28
回复
3#
0128
可能是你的饲料没有选对。现在的鱼吃得都是饲料,和天然养殖的不同。如果饲料中缺少体色生成的物质,养出来也就是这样吧。
作者:
0128
时间:
2011-12-31 21:26
回复
5#
爱手爱脚
体色生成的物质哪是什么东西啊,有什么名字吗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1-12-31 21:48
黄颡鱼的黄色是色素细胞的体现的,适当投喂增色剂或者饲料中加入玉米应该会有所见效吧。目前在观赏鱼方面尤其是锦鲤的养殖中,饲料中都会有增色剂的
作者:
百容鱼苗场小刚
时间:
2012-1-1 21:30
供应大量全雄黄颡鱼苗,采用基因技术雄性率保证95%以上(理论上100%),全国各地空运发货,招代理商。海大集团鱼苗分公司清远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佛山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百容公司目前在有21个分场,分布在广东佛山、肇庆、茂名、清远、湖北、江苏,苗场总面积1.2万亩,各类水花产量750亿。公司规划5年内建成200个鱼苗场,总面积达到10万亩。
2011年全雄黄颡鱼苗在国内能生产全雄鱼苗的三家公司中,产量最大,出货量最多,2012年有4个500亩的基地专门生产全雄黄颡鱼苗保障供应,货源充足。
目前品种有全雄黄颡鱼、草鱼、鲫鱼、加州鲈、杂交鳢鱼、桂花、麦鲮、白鲢等优质鱼苗。除麦鲮、白鲢外每种鱼苗均比普通鱼苗有明显优势。欢迎来电咨询 13726955400 卢先刚
发个广告 打扰之处 请见谅!
作者:
鱼跃鲤鱼龙门888
时间:
2013-11-12 11:01
请问纯养的话,每亩可投放多少黄颡鱼苗?
作者:
安迪哥
时间:
2013-12-5 16:47
黃色一般大概都是加葉黃素吧
原料的話就是corn gluten
作者:
pingwba
时间:
2016-10-12 15:15
黄颡鱼“全雄1号”。
据了解,该品种具有雄性率高,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无激素残留、技术垄断可控等优点。鱼种养殖阶段生长速度比普通黄颡鱼提高19%以上,成鱼养殖阶段比普通黄颡鱼提高43.5%-56.8%,产量平均提高45.5%。适宜在全国范围淡水水域进行养殖。
作者:
zhuxiao52
时间:
2016-10-13 22:56
到哪里买啊啊?
作者:
曾经
时间:
2016-10-21 11:07
1万2千1亩左右 就差不多了
作者:
塘表鱼苗场
时间:
2016-11-23 00:34
zhuxiao52 发表于 2016-10-13 22:56
到哪里买啊啊?
看你在什么地区,惠州这边我这还有点,需要的来电15706654655
作者:
回归原始
时间:
2016-12-11 08:23
谁能说下全雄黄颡和杂交黄颡的区别
作者:
回归原始
时间:
2016-12-11 08:24
最好具体点体型颜色等等
作者:
李齐财
时间:
2017-4-7 17:03
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养殖技术的成熟和养殖品种升级,黄颡鱼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2016年全国黄颡鱼的总产量在30万-35万吨之间,全国黄颡鱼的饲料容量在40万-50万吨之间,广东、江浙、四川和两湖地区成为黄颡鱼主产区。这两年华中地区发展势头尤其快,数据显示,2014年华中地区黄颡鱼的饲料销量在1.2万吨左右,到2016年就达到了5万吨左右的销量,也就是说短短三年间,市场总量翻了两番。
跟其它特种养殖品种不同,黄颡鱼养殖总量激增的同时,价格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就目前行情来看,广东地区的养殖利润普遍不低于3元/斤;华中地区小规格黄颡鱼的生产成本在6.5-7元/斤,每斤鱼的利润基本稳定在3.5元以上,利润空间良好。
为何黄颡鱼的价格能一直保持在高位呢?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汉勤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无肌间刺,宰杀方便,老少皆宜,特别是迎合了华中、华东地区人们的餐饮需求,这是其它品种所不能比拟的。而且经人工养殖后的黄颡鱼,其肉质细嫩等优良特性并没有被改变,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二、市场消费需求旺盛,35万吨的总产量不足以触及市场容量上限。全国淡水鱼的总产量是3000多万吨,草鱼产量600万吨左右,鲤鲫鱼产量200万吨左右,单从产量上来看,黄颡鱼35万吨的总产量还有提升空间。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