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我以联想为例。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国产 PC 机是用批文和关税卡住进口。而且,对国产 PC,当时的电子部还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指标,即国有化率。结果,造成当时的一些国产电脑出现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现在,中国的信息化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与 1990 年前后国家降低关税、取消批文的决策有很大关系。越是让外国商品进口,越是能逼迫中国企业奋起直追、勇于竞争,从而带动各行业的信息化。
在我们 90 年代初生产电脑时,不要说芯片,就是普通的一些配件都要靠进口。时至今日,大概除了硬盘还没有在内地设厂生产外,其他任何配件都可以在国内找到。跨国公司一旦在中国内地设厂,马上会把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全带进来,这才是改革开放的真正意义。所以,对于涉及外资政策的问题,不要局限于一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当然,一些重要的领域,像国防、资源领域要保护民族产业,我非常赞同。
我相信,越是开放,中国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在 IT 行业,1992 年时完全是外国企业的天下,但现在我们已经把 IBM 的 PC 收购了。我相信这种事情不只发生在 IT 领域。所以,对于外资,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外资,怎么把自己的机制、体制改好。
答: 对于国企来说,首先面临的是机制和体制的改造。国企改造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让企业有真正的主人。我在并购 IBM 的 PC 业务时特别强烈地感到,如果谈判的人能够真正代表主人的利益,这个企业的管理层对工作才会真正地认真和负责;如果不能完全代表主人的意见,管理层就可能跑偏。惠普的前 CEO 卡莉就是一个例子,董事会没有一个大股东,她在企业的决策就比较随意,比如竟然花了 300 亿美元去收购康柏。
答: 有价值的决定比较多,主要有四个。1997 年,香港联想跟北京联想合并,借香港联想的壳上市,对联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98 年,决定以内地市场为主,对联想迈上新台阶很重要。2000 年联想分拆,让杨元庆和郭为等年轻人挑大梁,完成了交接。另外,就是并购 IBM 的 PC 事业部和建立联想控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