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噬弧菌之实践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我爱养虾    时间: 2012-2-2 12:33
标题: 水产噬弧菌之实践意义
虽  然噬弧菌在养虾中的应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就噬弧菌的现实意义进行交流探讨一起共同进步。 一.噬弧菌使用时机。二.噬弧菌可否替代杀菌剂。三.噬弧菌与其他有益菌的配合使用.。四.使用频率四。欢迎虾米们踊跃发言!
作者: 511    时间: 2012-2-2 13:06
噬弧菌?概念来的吧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2-2-2 15:20
噬菌弧菌──細菌的寄生菌


一般认为海水具有杀菌作用,原因在于其所含的高盐份,也有人说某些海藻可产生杀菌物质。但是,将海水加热灭菌或过滤后其杀菌效果遂降低,于是,有些微生物学者推测其中也有微生物参与作用。196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室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由海水份离的两种微生物对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致死效果。其中一种与大肠杆菌同时培养在洋菜平板上,会产生溶菌斑(plaque)。在显微镜下观察,这种微生物为形体比一般细菌小、运动迅速的弧菌(Vibrio)。1975年,日本大阪市立环境科学研究院也发现在海水中有相似的微生物,对于常引起夏天集体中毒事件的肠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显着的致死效果。经鉴定,这两种对大肠杆菌、肠炎弧菌有致死效果的微生物均为特殊的寄生性细菌。这种细菌1962年才被发现,并命名为噬菌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目前我们已知海水中普遍存在着这种噬菌弧菌,随季节的变化与肠炎弧菌族群有相似的消长关系。苏俄也在1976年左右发表多篇有关噬菌弧菌在河川、污水净化作用上所扮演角色的文章。

可能因发现较迟而且不是病原菌,一般微生物学书籍中对噬菌弧菌的叙述大多很简短,甚至全无。国内也仅少数专家曾注意到,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在细菌界中是仅有的,在生命界中又是一奥秘所在。故本文对其作一般性介绍。

噬菌弧菌的发现及特征

噬菌弧菌为德国微生物学家史托普(H. Stolp)于1962年发现。由于此项发现,她在1968年榮获为纪念近代微生物学先驱──罗勃科霍(Robert Koch, 1843~1910)设立的「罗勃科霍奖」。

一般的细菌大小都在0.5μm以上,故研究上常以孔径0.45μm的过滤膜滤除细菌。研究噬菌体(bacteriophage)时通常也是用这种过滤法将噬菌体和细菌份开。当史托普的研究小组进行由土壤筛选菜豆晕环叶烧病菌(Pseudomonas phaseolicola)的噬菌体时,将土壤悬浮液以孔径0.45um的过滤膜过滤,然后与菜豆晕环叶烧病菌混合在洋菜平板上培养。噬菌体的溶菌斑通常在24小时内可生成。很偶然地,她们在一批已弃置的培养皿上发现一些特殊的溶菌斑,要三、四天才出现而且一周内会继续扩大。就已有的了解:噬菌体本身缺乏完整的代谢机能,必须感染寄主随寄主菌的份裂一起复制DNA,才能繁殖。所以通常溶菌斑只在寄主菌繁殖的阶段形成,而且形成后不会扩大。因此她们推测这些后生成的溶菌斑可能不是由噬菌体形成。由一连串的实验结果证实,这些特殊的溶菌斑确是由另一种微生物所形成;是一种形体较一般细菌小、未曾见诸文献的寄生性细菌。就当时所观察到的寄生现象,史托普将之命名为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属名字头来自希腊文Bdella,相当英文leech、sucker,是水蛭、吸吮者之意,说它像水蛭一般吸附于寄主细胞表层吸食养份。(现已证实原观察错误,实为穿过寄主菌体的细胞表层寄生于细胞壁与细胞膜间。)vibrio指其形状为弧菌,bacteriovorus表示其为食细菌者。因为它与噬菌体相似,在寄主菌体内繁殖导致寄主菌死亡,然后释出长成的子细胞再感染其她菌体,以洋菜平板培养时形成溶菌斑,故本文称之为噬菌弧菌。

噬菌弧菌有三类型菌株:寄生性株、腐生性株及兼性生长株(见图一)。寄生性株可对寄主行掠夺式(predatory)寄生,形成溶菌斑(见图二)。以一般份离噬菌体的方法可从自然界得到。在寄生性株中会出现失去寄生能力的腐生性株,机率为10-6~10-9。腐生性株可以用含蛋白质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兼性生长株与寄主一起作洋菜平板培养时以溶菌圈出现,如图二中箭头所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透明圈处大多为寄生后溶解寄主菌所长成的弧菌,中央菌落则为腐生生长长成的杆状或螺旋状菌体,如图一右侧所绘。

史托普指出,噬菌弧菌的特征为:弧状菌,宽0.3~0.45μm,长0.8~1.2μm,具备包有鞘膜的单极鞭毛,革兰氏染色时为阴性反应,会侵入她种细菌体营寄生生长。生活周期中另有无鞭毛的螺旋状营养体时期。生长时需要氧气,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尤其是蛋白质。可经三羧酸循环(TCA cycle)代谢,但通常不能代谢醣类。

由于性状特殊,份类上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第八版中将噬菌弧菌归于未定属的部份。

寄主范围及与寄主的关系

通常噬菌弧菌的寄生不具严格菌株专一性,不像噬菌体只感染某一特定菌株。但有其寄主范围,各菌株的寄主范围可能有差异。现已发现可被寄生的仅限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包括产气杆菌属(Aerobacter)、伊文氏杆菌属(Erwinia)、锯杆菌属(Serratia)、沙门杆菌属(Salmon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色单胞菌属(Xanthomonas)、定氮菌属(Azot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原野菌属(Agrobacterium)、志贺杆菌属(Shigella)、螺旋菌属(Spirillum)、紫螺旋菌属(Rhodospirillum)、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柠檬杆菌属(Citrobacter)、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弧菌属(Vibrio)、莫拉克斯菌属(Moraxella)、发光菌属(Photobacterium)、变形杆菌属(Proteus)中的各菌种。对于革兰氏阳性细菌、霉菌、酵母菌及动植物细胞尚未发现可寄生者。

噬菌弧菌与寄主间的关系可份为:寄主的辨识、吸附并钻入、寄生繁殖及释出长成的弧菌等阶段。各阶段进行的机制并未完全清楚。

许多种细菌混合在一起培养时,噬菌弧菌会从中选择其寄主进行寄生。它先吸附至寄主表面,再藉菌体本身机械性「钻」的力量及的水解在寄主菌体表层形成小孔并穿过。寄生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隔着细胞膜份解利用寄主的细胞内容物。它先由弧菌增长成杆状或螺旋状菌体,再份裂成小型弧菌(请见图一左侧寄生性株的生长)。随着它的生长,寄主菌体内容物逐渐被份解而萎缩,终至仅余空壳。在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下可见空壳内部迅速运动的噬菌弧菌。最后有作用于残余的细胞表层、释出弧菌。图三为相差显微镜下大肠杆菌被噬菌弧菌寄生后的变化情形:正常的大肠杆菌菌体如(a);被寄生后内部的噬菌弧菌生长使菌体膨大如(b);寄生的噬菌弧菌份裂成小弧菌如(c)所见大型菌体内的小黑点;弧菌长成后释出于菌体四周,大肠杆菌仅存空壳如(d)。

由于它像噬菌体一般,在寄主菌体内繁殖导致寄主死亡,故称之为噬菌弧菌。但根本上,噬菌体利用寄主的代谢机能以繁殖,噬菌弧菌单纯地以寄主菌体的成份为食物,是截然不同的。

结语

噬菌弧菌广泛地份布于自然界,由土壤、水田、灌溉渠、阴沟、河川、湖泊、海水中均曾份离到。目前对其自然生态、形态及与寄主间的作用形式已有较多的认识。生理机能、生化性质方面所知有限。就学术上而言,是很好的研究题才。应用方面,有许多文献提出用它来进行生物性控制的研究(即以菌制菌)。例如有人将噬菌弧菌注射至感染志贺氏杆菌(Shigella flexneri)的兔子眼睛中,结果抑制了角膜结膜炎的发生。也有许多人正在研究如何用它来对抗流水中的大肠菌类、肠内有害微生物、养殖业、农业上的病原菌等。更进一步来说,造成它特殊生活方式的生理控制或系统,说不定还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水产前沿网

圖一:噬菌弧菌的生活週期。

水产前沿网
國二:噬菌弧菌形成的溶菌斑,箭頭所指為兼性生長株形成的溶菌圈。

水产前沿网

圖三:噬菌弧菌寄生後的大腸桿菌。(a)為正常的大腸稈菌菌體。被寄生後變化成如(b)再至(c)而(d)之形狀。
作者: 子皓    时间: 2012-2-2 19:02
回复 3# 水宝宝


    这是在实验室做的试验吧?在虾塘复杂环境里的效果没有这么好吧?
作者: 我爱养虾    时间: 2012-2-2 20:57
有需要噬弧菌资料的快来吧!

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产品专题解.pdf

412.43 KB, 下载次数: 84

水产用蛭弧菌微生物生态制剂——噬8使用注意事项.pdf

40.4 KB, 下载次数: 79

蛭弧菌在对虾养殖中应用的探讨.pdf

56.14 KB, 下载次数: 84


作者: 我爱养虾    时间: 2012-2-2 21:38
还有呢!一起分享

abbr_88835f0ca920f3e05e8a61e0ac74c508.pdf

177.87 KB, 下载次数: 57

abbr_c680896e1d61c85e95a089ccdf89274c.pdf

215.46 KB, 下载次数: 68

蛭弧菌、乳酸菌、蜡样芽孢杆TWYB1.pdf

231.45 KB, 下载次数: 83


作者: 阿水    时间: 2012-2-3 09:28
发挥更高的利用价值!
作者: mlhuanyao    时间: 2012-2-3 13:52
在低位池效果好,在高位池后期基本没效果,后期大量大量使用会引起倒藻!
作者: 庸鱼自扰    时间: 2012-2-3 23:14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2-2-18 15:06 编辑

水产论坛也有讨论:

大致如下:
.1   蛭弧菌投入到水体,它所攻击的几乎是一切异养菌;
.2   蛭弧菌不仅能裂解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常见的细菌,还能寄生于变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及气单胞菌属等一些病原菌,并且对病原菌的裂解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一些普通细菌。如果必须要排个先后顺序的话,大概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等。而且以上病原菌少的时候还能裂解部分单细胞藻.
.3   蛭弧菌对于病原菌、生态菌的裂解速率相同。
.4   蛭弧菌在天然水体中也有它自己的致命杀手:蛭弧菌噬菌体,该噬菌体裂解蛭弧菌,维持水体菌相平衡。
作者: 水之旅程    时间: 2012-2-4 23:06
呵呵  实验室里 应该试验过了  实践操作中静待效果
作者: 沙角养虾    时间: 2012-2-17 12:25
请高人说说使用噬弧菌能否代替消毒剂啊
作者: hdg979    时间: 2012-5-4 10:22
蛭弧菌因生长周期长,效果不是很明显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