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炮轰传统理论(续) [打印本页]

作者: 渔华佗    时间: 2012-2-18 21:12
标题: 炮轰传统理论(续)
本帖最后由 渔华佗 于 2012-2-18 22:46 编辑

我的第二张小字报——炮轰“鱼类食性”
    传统的理论,包括现代的所有教材都认为,白鲢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草鱼是草食性鱼类,乌鳢为肉食性,等等。这些观念已深深地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作者: 渔华佗    时间: 2012-2-18 21:13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类理论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作者: 渔华佗    时间: 2012-2-18 21:14
众多的学者研究表明,鲢鳙鱼肠内腐屑含量占50~60% 以上,并非是以浮游动植物为主。以下是几个研究资料的摘要:鲢鱼以食浮游植物为主(包括黏附在藻类上的细菌)。在鱼苗阶段(体长15毫米左右)食浮游动物,也食人工投喂的豆浆。鲢鱼摄食方法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鳃耙和其他鱼不一样,每根鳃耙与相邻之间有骨质小桥,其外面还覆盖着海绵状的筛膜。因此,微小的浮游植物(藻类)不能随水滤出体外,而成为食物。鲢鱼是摄取藻类的典型鱼类,其吞食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硅藻、甲藻、金黄藻、黄藻等,在肠管中也出现有轮虫和小型甲壳动物、原生动物等。较大型的枝角类和桡足类则很少被食。近年来关于鲢鱼的食性问题,有一些新的发现,即在鲢鱼的食物中腐屑和细菌是十分重要的。据有关报道,某些浮游植物贫乏的池塘,2龄鲢鱼整个夏季以池底蓝藻腐屑为主,腐屑占其食物重量的90%~99%。当水中浮游植物很低,或者小平裂藻之类的蓝藻占优势时,鲢鱼停止在水层滤食而转以底生藻为主。(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鲢主要以腐屑为食料,其次是细菌,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料,其次是腐屑、细菌及浮游生物;而鳙主要滤食大型的。鲢鳙在食物种类上没有绝对的不同,只是在食物的颗粒大小上有相对的差异。即,鲢主要滤食小型(浮游或漂浮)食物,鳙主要滤食较大型的(浮游或漂浮)食物。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它们的鳃耙构造不同引起的。鲢鳙鱼种食谱中腐屑占有重要的地位。(《东湖放养鲢鳙鱼的食性分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陈少莲)。水中存在大量有机碎屑。碎屑上附生大量微型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因此,碎屑实际上变成了有大量营养价值高的腐屑。研究表明,在富营养型湖泊中,鲢鳙鱼肠内腐屑含量占50~60%;在大量施有机肥的精养鱼池中,鲢鳙鱼肠道内的腐屑含量占80~90%。可见,由于腐屑食物链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鲢鳙鱼的产量。鲢鳙鱼不仅吞食大量颗粒状有机碎屑,而且也能吞食细菌和溶解有机物。草鱼粪便形成的碎屑(粗蛋白质含量13.41%)经8天后,形成的腐屑粗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粗蛋白质含量21.24%)。(《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作者: 渔华佗    时间: 2012-2-19 20:52
在养殖鳜鱼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高密度鳜鱼养殖池中,放养了一些比饵料鱼大一些的草鱼和鲤鱼,在我们投入小规格饵料鱼时,非鳜鱼高峰吃食时间,看到草鱼和鲤鱼大量抢食饵料鱼。用撒网随即打捞起来的草鱼和鲤鱼解剖时,肠内就有小饵料鱼。那么,“草鱼是草食性鱼类、鲤鱼是杂食性鱼类”如何得以解释?
作者: 千岛湖渔业1982    时间: 2012-2-20 11:45
同化,鲢鱼吃浮料,看过没?
作者: 渔华佗    时间: 2012-3-19 19:58
在现代养殖中,乌鳢和大口鲶养殖已经被高度集约化了,而它们的食物就是配合饲料。乌鳢和大口鲶在绝大多数科教书中是绝对的肉食性!这就是反差!
作者: 鱼为本    时间: 2012-3-20 20:30
渔华佗轰得好啊!一轰“四定”,二轰“食性”!这些还真TMD非一日之寒能总结出的!好在渔华佗在水产界是老前辈之列了,要不然,还真难总结出这些宝贵的理论!顶!!!
作者: 鱼为本    时间: 2012-3-20 20:34
不知渔华佗在渔药方面还有没有要轰的啊?我们这些看多书的人,总感觉到书上治病的一些东西就是不管用,好希望老前期在这方面能给我们指点啊!
作者: 奋斗有意义    时间: 2012-3-20 22:17
证明行业的整体水平在提高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