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斗门去年水产养殖产值31亿元 养殖户荷包鼓了 [打印本页]

作者: L.C    时间: 2012-2-23 14:53
标题: 斗门去年水产养殖产值31亿元 养殖户荷包鼓了
水产前沿网

      据报道:“4斤以上海鲈卖到了18元∕斤,这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价格!”说起2011年的收获,珠海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水产养殖户们喜上眉梢。在过去的一年里,示范区85%以上的养殖户实现了盈利。

  记者昨日了解到,示范区的发展可以看作斗门渔业的缩影。在2011年,斗门渔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区20.5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总产量14.77万吨,总产值30.93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75万吨和3.74亿元。这两个数据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3%。

  优势渔业助力农民增收

  珠海农业示范区是珠三角十大示范区之一,位于白蕉镇新环和新沙等养殖村。示范区1万多亩的鱼塘里,主要养殖海鲈、南美白对虾等水产。2011年,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1316元,增长了7%。由于示范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咸淡水交汇,水产养殖条件优越,已经成为珠海市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

  白蕉镇新沙村的养殖户梁焕友养殖海鲈已经有十多年,现在有100多亩的养殖面积。他告诉记者,近两年养海鲈很赚钱,每亩利润超过两万元。

  记者来到珠海农业示范区,了解到2011年养殖面积占示范区面积一半的“白蕉海鲈”又获丰收,其中一斤半至两斤以上的海鲈塘头收购价为12元,3至4斤以上的海鲈卖到了18元∕斤,除去约7元∕斤的成本,按现平均亩产6000斤左右计算,养殖海鲈亩纯利润达3万元以上。此外,反季节的越冬大棚鱼虾养殖技术,也成为养殖户生产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不仅区内85%以上的养殖户去年实现盈利,示范区还带动了附近20多万亩的水产养殖,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在珠海农业示范区之外,斗门区还有超过16万亩的池塘养殖面积,分别养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1.44万亩、家鱼3.70万亩、优质鱼等多个品种,水产养殖同样给力。2011年,在东围村,虽然村道一到下雨天就坑坑洼洼,拉海鲜的大货车走不了,部分产品卖1斤要比别人少赚近1元。但因为去年水产养殖效益好,现在村里过半村民都投身水产养殖业。养殖户林美琼说,因此土地租金扶摇直上,从3年前的一亩七八百元涨到去年的六七千元一亩。

  不过,不少养殖户说,水产养殖受市场波动影响明显,虽然2011年不少人赚了钱,但是2012年年头不论是海鲈还是其他水产都遇到了不少困难,收购价格下跌加上塘租高涨,让不少养殖户深感担忧。

  为了解决收购问题,斗门正在积极推进“订单农业”。目前白蕉镇已规划出500亩土地用于建设农产品加工专区,现加工专区正办理国土规划等手续。加工专区的建立将大大缓解养殖户的销售难题。

  科技养殖产品价高不愁卖

  鱼苗价格比市场价高五分之一,但六乡人黄有胜的罗非鱼鱼苗却供不应求。“我的100亩鱼塘年产量只有5000万尾,”黄有胜说,“但市场需求量有1个亿。”

  记者了解到,斗门区去年大力实施科技兴农,而黄有胜的禾丰苗场堪称个中典型。禾丰苗场拥有珠海市唯一、珠三角水体体积最大的选育车间。在车间里,鱼卵实行的是人工孵化。而通过耗时3年,对从巴西、菲律宾等15个国家引进的鱼苗精心选育,黄有胜的鱼苗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和抗病害强等特点,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在平沙罗非鱼基地,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同样是4个月时间,普通鱼苗长1斤,禾丰鱼苗能长1.2斤。2010年,多种病害横扫罗非鱼基地,但禾丰鱼苗死亡率却比其他鱼苗低近八成。

  斗门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禾丰的选育技术在广东省内排名前列,一举解决了普通鱼苗产量低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黄有胜说,目前禾丰鱼苗已经占有罗非鱼基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除了销往省内的湛江、茂名等城市,还远销广西等其他省份。

(来源:珠海特区报)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2-2-23 14:55
本帖最后由 syusuke 于 2012-2-23 14:56 编辑

还是有技术的好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