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粤海的竞争优势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2-4-14 19:54
标题: 粤海的竞争优势
目前广东水产饲料界三强鼎立、三分天下!

前段时间坛子里的网友把海大、恒兴、粤海比喻成蜀、魏、吴,甚是贴切,海大有刘蜀对天下形势的精准判断和宏伟目标;恒兴的霸气和大气也有曹魏角度中原平定天下之风范;粤海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低调、稳健、专业、专注,平时很少能听到他的声音,但你却能强烈的感受到他的存在与影响力!

最近大家对海大谈及最多,恒兴也稍有提及,但粤海却鲜有人关注!为了增加点新鲜感,楼主专门走访了许多了解粤海往昔与现状的人,逐步梳理出粤海的点点滴滴,与各位网友一起分享。

1、专注:这是郑石轩董事长和粤海成功的保障,无论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郑董二十年一直专注于海产料的业务范畴,近几年在对虾种苗和动保方面有所涉及,但也是产品线的增扩而已!郑董风格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无论是水产品加工还是上市,他都是小心试水,然后果断叫停,政商关系郑董也是耗时甚少。

无论在经营方向还是个人精力,郑董和粤海都能聚焦于海产料,这是其成功的基础;

2、专业化:

待续……

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4 20:19
接下来呢?吊胃口呀!
作者: 江湖游虾    时间: 2012-4-14 21:21
好帖,对粤海大家的关注是不多,期待妖精的更新......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4-14 22:20
粤海在长三角是没有声音的,不过最近通威挺活跃的,到处请客吃饭推广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2-4-14 22:47
本帖最后由 水族馆妖精 于 2012-4-14 22:54 编辑

回复 2# 刀郎


  木有支持就木有动力!

接下来将从专业化、人性化、忠诚度几个角度来阐述分析,也欢迎坛子的朋友一起聊聊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2-4-14 22:49
回复 3# 江湖游虾


    游虾兄应该也是老江湖了, 也请您谈谈您的高见。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语文没学好,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哈,大家都懂滴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2-4-14 22:52
回复 4# liaowang738


    长三角的情况也请您多讲讲,很感兴趣哦!
作者: 江湖游虾    时间: 2012-4-15 10:15
本帖最后由 江湖游虾 于 2012-4-15 10:17 编辑

从专业化和人性化的角度分析我理解,妖妹还打算从“忠诚度”方面分析?看来确实对粤海的前生今世比较了解啊!果然是独辟蹊径!如果可能,顺便把股东层面也分析一下吧哈哈!
粤海在长三角有一家浙江粤海,2008年才开业的,据说特种料(虾料和海水料)在3万多吨吧,目前浙江粤海的海水鱼料和黄颡鱼料据说效果很好,已经算是长三角数一数二的品牌了。不过长三角特种料太少,要想有影响力还是要做淡水鱼料啊......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4-15 10:42
据了解,若对广东系在长三角排名,虾料讲,海大恒兴难分伯仲,明辉,粤海其后,若从膨化鱼料上讲,明辉,海大,恒兴各有优势,粤海实力挺均衡,当然,浙江系的厂家也是很厉害的,综合实力不强,但在个别品种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反观江苏的厂家,除个别在沼虾料上蛮厉害外,其他的特水料上影响有限。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4-15 10:44
忘了讲通威,通威的淡水鱼料还是很厉害的,海大等厂家还处于追赶中
作者: 不死小强    时间: 2012-4-15 15:49
不知道长三角是谁的三国
作者: 江鱼    时间: 2012-4-15 18:44
回复 10# liaowang738


这个应该是讲虾特料!

这个三国论,有点意思哦。恒兴不断收购,倒有点魏曹不断征战鲸吞诸侯的意思;粤海专注坚持,经营二十余年,也有点吴在江东经营三代的味道;海大与刘蜀的胸怀与眼光倒是相配,也处处进攻伐逆,欲得天下。


现状有点像,但结局有点无厘头呢:三国最终归于晋,虾料中,谁有司马氏的气势,哈哈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4-15 19:07
在中国,从思想上讲,历来都是南方引领北方,但从政治上讲却是北方统一南方,水产料上受气候影响南方有地利优势,企业普遍较强,尚无强势的北方企业崭露,但如果像六和等涉足特水料的话,也许那才会是水产界的三大战役吧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2-4-15 19:09
今天刚刚上来,就看到这么多的回复,好激动啊!

感谢各位坛友的抬爱,如此支持这个帖子,也让我更有动力接着写出更多的内容。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2-4-15 19:18
回复 1# 水族馆妖精


    2、专业化:只有专注才能专业,专业才能有技术优势。粤海的专业化加上郑董的科班出身,奠定了粤海务实求真的配方技术优势。同时由于与麦康森院士的良好合作关系和程开敏、张璐两位博士的勤奋与专注,粤海在同行中能够维持着产品品质和配方成本的优势与领先地位。
   3、人性化的管理:粤海的人性化管理在行业是众所周知的,这就塑造经营团队和管理管对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4、经销商的忠诚度:从员工到客户,无不贯穿着粤海与郑董的浓浓的人性味,所以有许多忠实的客户能够伴随着粤海二十年一路走来,风雨相伴。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但无论如何,无论是技术优势还是市场竞争力,粤海是广东水产行业的一枝奇葩。

欢迎坛子的网友继续补充完善!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2-4-16 10:22
微博网友留言:




水产前沿网
作者: 8fish    时间: 2012-4-16 13:49
回复 15# 水族馆妖精

现在是粤海最好的时候,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如还不发力做淡水鱼料,前景堪忧!
作者: 鱼虾有约    时间: 2012-4-16 15:35
够分的人情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未必是件好事!优胜劣汰永远是保持竞争力的不胜法宝。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6 18:11
回复 12# 江鱼


    本来江湖上传闻“三国归晋”,现在证实是一厢情愿而已!!!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6 18:14
回复 13# liaowang738


    六和想涉及水产饲料的话,应该在目前的情形来看,应该没有什么机会了!六和的竞争手段是“低成本扩张、微利经营、密集开发”,它在十几年前山东畜禽料上的成功,是在特定的市场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成功。而现在广东的三大水产饲料企业已经在今年开始进行了“微利经营、密集开发”式的竞争了,未来三年之内将是恒兴、粤海、海大瓜分市场的最后时刻,六和在3~5年之内肯定没有机会了!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6 22:21
楼主的分析很全面到位,但忽视了一个事实就是粤海缺乏团队,尤其是缺乏引进人才之机制!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6 23:21
回复 16# syusuke


    本来海大想在2012年在淡水鱼料和海产料上都成为第一品牌,看来由于通威、恒兴、粤海的后发制人,看来通威与海大在淡水鱼料上平分秋色将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依今年的市场情形来看,海大想在虾料和海水鱼料分别超过恒兴与粤海应该没有机会了,因为大家的市场开发模式和灵活性都差不多了!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6 23:23
回复 17# 8fish


    由于粤海的人才梯队和团队建设明显是弱于恒兴、海大、通威,要让它进入淡水鱼料市场并且取得成功估计比较难!加上粤海缺乏一个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6 23:23
回复 18# 鱼虾有约


    团队稳定性和淘汰机制是一个矛与盾的关系,要均衡才行,但依粤海的现状而言,团队稳定是很有价值的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6 23:24
回复 16# syusuke


    看来“多积粮、缓称王”的古训海大还没有学会!
作者: 江湖游虾    时间: 2012-4-17 09:02
刀兄说的很有道理,高人啊!
作者: 忧愁河上的金桥    时间: 2012-4-17 11:19
粤海能成长到今天与郑老板的个人能力有莫大关系;经典的家族式管理架构,直白的唯亲式用人机制铸就了粤海良好的忠诚氛围。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17 11:51
任何管理模式都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尤其是掌舵人的价值取向!只要是适合企业的发展,就是正确的!
管理无定式,合适就好!
作者: 江鱼    时间: 2012-4-17 12:10
回复 23# 刀郎

刀郎兄高人!
粤海做淡水鱼料还是有机会的:抓住膨化料的大趋势,直接弯道超车,超过那些有大量沉水线包袱的大厂,先做高端膨化料,打好口碑,再做草鱼膨化料。

但刀郎兄说的情况也是一大问题,粤海成功引进并开创新领域的高端人才很少。

有些人是很不错的,但在粤海就发挥不出来,或者留不住,出走后那是呼风唤雨。

评价一个企业是不是能留人,就看这个企业出走的人,是不是比以前有更大的作为。

如果走出的人都干得比以前好,那这个企业就要反思了。  

整体而言,我还是看好粤海,原因同上,企业的现金流非常健康,行业口碑也不错,沉淀了不少人脉,郑总又非常专注。
作者: 江湖游虾    时间: 2012-4-17 17:01
江鱼兄分析得有道理!请问粤海都有哪些人物出来了,然后又在行业呼风唤雨的?能不能举几个例子给大家?
作者: chengdunykjxy    时间: 2012-4-17 20:58
继续讨论让大家一起来学习。
作者: 农夫三拳    时间: 2012-4-17 21:31
新三国论!

未命名.jpg (39.91 KB, 下载次数: 109)

未命名.jpg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2-4-17 22:31
回复 32# 农夫三拳


    原来新三国论出自你啊!高人啊!
作者: iphone    时间: 2012-4-19 00:53
回复 28# 刀郎

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几虎相斗,粤海得利!

粤海用跟随策略,可能是最好的。
作者: 爱我中华    时间: 2012-4-20 08:51
粤海饲料集团

技术系统之间的格斗也是比较明显的,只不过是郑老板比较善于平衡而已。粤海的成长绝大部分都是靠老板一个硬撑着。粤海也有很多人才,但是难以受到重用和提拔,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无钻研的惰性,管理团队还是比较粗放的。
作者: jashua2d    时间: 2012-4-20 18:32
粤海强调的是稳健的发展,而不是急速扩张。在后备人才以及市场调查不清晰的情况下,不盲目建厂扩产能。

粤海已经开始扩大产品,涉足淡水养殖,以期改变较单一产品的现状。
作者: jashua2d    时间: 2012-4-20 18:33
回复 17# 8fish

粤海早意识到了产品类型单一的重病,已经开始发力淡水养殖了
作者: 8fish    时间: 2012-4-22 11:28
回复 37# jashua2d


    速度太慢,今时不同往日,要这么个找到感觉,仗都打完了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2-4-26 16:09
粤海这两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就是国产鱼粉采购上,外界传闻他们采购到的国产鱼粉性价比最高,质量也非常的有保障。

今年原料大涨,粤海的竞争力继续加大
作者: 刀郎    时间: 2012-4-30 07:41
关于粤海的利润额,我有点怀疑是核算口径的问题!
坊间说,粤海一吨料的利润和其他企业两吨料的利润差不多!
作者: 十二少    时间: 2012-4-30 21:57
感觉粤海表面上安静,实际上在暗暗发力,走的很有策略性
作者: 51fish    时间: 2012-5-12 21:58
liaowang738 发表于 2012-4-15 19:07
在中国,从思想上讲,历来都是南方引领北方,但从政治上讲却是北方统一南方,水产料上受气候影响南方有地利 ...

好像不对吧:清之前,南方思想政治都不行,但近代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是南方人,只是定都在北方罢了。现在,是风从南方来:海大、恒兴、粤海,加上双胞胎、温氏,堪称华南五虎,正布局全国。
楼上说的六和,中慧,势力范围没出过山东;
新希望、通威这些刘姓川军,心早就不在饲料上了,这几年也在走下坡路。
禾丰,大北农已有的颓势。
正大也是强弩之末(正大也是华南起家)。
嘉吉就没找到过在中国做饲料的感觉。
中粮现在来做饲料,简直就是拿国有资产不当粮食!逆天行道!
泰高还在忙着做实验。
先写到这,看看大家反应补充,
作者: lucas    时间: 2012-5-13 11:20
向粤海学习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2-5-13 21:41
51fish 发表于 2012-5-12 21:58
好像不对吧:清之前,南方思想政治都不行,但近代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是南方人,只是定都 ...

六和与新希望合并后,也有一些新希望六和的场开到了东三省,河南等地。
其实都不太认同楼主的观点。禾丰、大北农、嘉吉这两年的市场动作也挺多的。楼主这么说似乎欠妥。
作者: 51fish    时间: 2012-5-13 21:45
海天一色 发表于 2012-5-13 21:41
六和与新希望合并后,也有一些新希望六和的场开到了东三省,河南等地。
其实都不太认同楼主的观点。禾丰 ...
禾丰、大北农、嘉吉这两年的市场动作也挺多的


在下孤陋寡闻,楼上说来听听,这几家企业这几年有何根本性的进步?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14 18:33
饲料最终是否会发展成抱政府大腿的产业呢,毕竟原料市场美国寡头说的算!
作者: 路人和    时间: 2013-1-24 13:23
粤海在搞管理,不过家族病太重了,需多吸收点新鲜血液冲洗下,还有人员配备不完善,这方面要向海大学习!不过听说粤海在采购方面确实比较有优势,恒兴就不清楚听说他们水产饲料高档料这方面不咋的!·
作者: 水厂白小生    时间: 2013-1-27 23:06
水产行业百花齐放,各有千秋!!!{:soso_e142:}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