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包膜氨基酸和晶体氨基酸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龙    时间: 2012-4-26 10:24
标题: 包膜氨基酸和晶体氨基酸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氨基酸分为晶体氨基酸,液体氨基酸和包膜氨基酸。请问这几种氨基酸的优势分别在那里?先谢谢各位专家的回答
作者: sdlqw    时间: 2012-4-26 11:01
市场上销售的氨基酸在水产中有用吗?我对营养不懂。但听说水产动物不吸收游离态氨基酸,不知对不对?
作者: 大龙    时间: 2012-4-27 08:15
本帖最后由 大龙 于 2012-4-27 08:20 编辑

在市场上有用的,目前用的还少,随着玉芬价格的高企,有植物性蛋白替代鱼粉,将会降低鱼粉的用量,降低饲料成本,问题是植物性蛋白如豆粕,菜粕等含的氨基酸没有鱼粉平衡,要加单体氨基酸平衡蛋白质的吸收。
作者: 大龙    时间: 2012-4-27 08:20
在市场上有用的,目前用的还少,随着鱼粉价格的高企,用植物性蛋白替代鱼粉,将会降低鱼粉的用量,降低饲料成本,问题是植物性蛋白如豆粕,菜粕等含的氨基酸没有鱼粉平衡,要加单体氨基酸平衡蛋白质的吸收。
作者: nutrition    时间: 2012-5-1 13:55
叶元土教授观点:
1、依据现有不同专家的试验结果,单体氨基酸在不同鱼类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建议在进行试验的鱼类中,如果有证明添加单体氨基酸有好的结果的鱼类饲料中可以使用单体氨基酸。
2、游离氨基酸、包被处理后的氨基酸、饲料蛋白质氨基酸在吸收是否同步方面较为一致的结果是:吸收时间有差异,所以应该还是包被处理过的氨基酸为好。
3、单体氨基酸除了在消化道吸收不同步外,更重要的是:鱼体内环境中对氨基酸的容纳量是有限的!例如猪新合成的蛋白质有20%的氨基酸来源于食物,如果在24小时内补充单体氨基酸对其新的蛋白质合程度有效果。而鱼类新和成的蛋白质有45%以上的氨基酸是来源于饲料的,表明鱼体对饲料氨基酸的依赖度很高,饲料氨基酸对鱼体蛋白质合成影响很大。同时,也说明,鱼体内环境对游离氨基酸的容纳量是有限的,如果单一个氨基酸在某一时间过量,就有可能激发内稳态机制,将其降低浓度--作为能量或转化为其他物质。所以,单体氨基酸还是应该要包被处理,延缓吸收时间。
4、氨基与还原性糖的美拉德反应是避免不了的问题
单糖或其他还原糖能与胺、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发生羰基和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进一步形成类黑色素,这一反应称为羰氨反应或美拉德反应。
反应物三要素:包括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一般是蛋白质、氨基酸的氨基)、还原糖和一些水。pH  7.8~9.2(偏碱性),金属离子:CuFe促进褐变, Fe(III)大于Fe(II)。在饲料加工温度下,反映更快!
饲料中补充的游离氨基酸、饲料中的还原性糖、铜离子、铁离子、水分、温度都是美拉德反应的最适宜底物和反映条件,如何避免?游离氨基酸与包被处理的氨基酸有多大的差异?反应后还剩余多少?这些问题还要研究啊!
5、饲料加工温度的问题
实验室小型饲料机是直接挤压制粒的,温度一般60度,硬颗粒饲料制粒温度90度,膨化饲料制粒温度132度。三种制粒温度下对赖氨酸等的损失差异有多大?为什么实验室有好的效果,到实际生产中就不显著了?
6、饲料氨基酸平衡目前都是依据饲料原料的化学测定结果,其中氨基酸分析是采用盐酸水解的结果。并不是依据实际消化率的结果。依据饲料原料化学测定结果的平衡与实际效果的平衡有多大的差异!配方师依据化学测定结果实现了完全的平衡,其实也是心理安慰!实际结果呢?
7、比价问题
原料的价值与氨基酸的价值如何进行比价的比较?千万不要有饲料原料不行、饲料配方不行,就靠饲料添加剂来弥补!做不到的。
需要更多的研究结果!尤其是饲料企业研究中心在实际环境下的试验结果。企业研究中心就是应该干这类事的啊,不要去干大学、研究所干的事,不要捞过界了!企业的钱一分一厘都是自己挣来的,要用在刀刃上!

作者: 文峰    时间: 2012-5-14 17:08
nutrition 发表于 2012-5-1 13:55
叶元土教授观点:
1、依据现有不同专家的试验结果,单体氨基酸在不同鱼类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建议在进行试验 ...

企业研究中心就是应该干这类事的啊,不要去干大学、研究所干的事,不要捞过界了!企业的钱一分一厘都是自己挣来的,要用在刀刃上!

很在理
作者: 建凡    时间: 2012-7-24 19:13
{:soso_e100:}
作者: 建凡    时间: 2012-7-24 19:20
  1. 各个饲料厂会根据需求来选择使用哪种氨基酸,现在基本证明,晶体氨基酸在虾的养殖过程中使用没有效果,在无胃鱼的使用过程中,晶体氨基酸的效果不如包膜氨基酸的效果好。要想水产饲料的质量有保证,就要注重氨基酸的平衡,要做到的就不再只是鱼吃饱的事情了,而是不仅鱼要长,而且要长得快,那就要注重氨基酸的平衡。所以,建议像鲤科这类无胃鱼饲料添加包膜氨基酸。至于添加何种包膜氨基酸,就要根据饲料配方而来了,比如,使用大量豆粕做蛋白源,那么赖氨酸的含量基本不缺,但蛋氨酸的含量就缺严重了,就要添加包膜蛋氨酸,比如,虾料就可以多加点棉粕,虾没有脊椎神经,对棉酚毒性不敏感,但棉粕的赖氨酸太缺了,就要添加足量的包膜赖氨酸来弥补。
复制代码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