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虾的头胸甲易与肉分离,说明什么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永往执前    时间: 2012-4-27 08:02
标题: 虾的头胸甲易与肉分离,说明什么问题?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2-4-28 08:56 编辑

今天早上巡塘,发现其中一口虾塘的虾曾里面有一条死虾。其断须,但是须只是微红,但是发现头胸甲易与肉分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其放苗快一个月,ph早上测为7.6,下午是8.2,氨氮、亚硝盐均无。幸好的是只发现一条死虾,这是不是在暗示什么问题呢[attach]43611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永往执前    时间: 2012-4-27 08:06
本帖最后由 Say-say 于 2012-4-27 22:12 编辑

其水色为褐色偏浓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永往执前    时间: 2012-4-27 08:08
本帖最后由 Say-say 于 2012-4-27 22:13 编辑

其增氧机打起水花后有一点泡沫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永往执前    时间: 2012-4-27 08:14
还有一个问题,晚辈有点不解,就是这口塘看起来藻类挺丰富的,其水的透明度在30cm左右,为什么ph早上会是在7.6呢,有一点偏低,其它同期放苗的虾塘其ph早上一般是在8.2左右。这是铺膜塘,没有什么底,按道理来说应该不会是底部影响吧?求解
作者: 水滴石穿    时间: 2012-4-27 09:0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出现楼主同样的问题,期待养虾高手破解
作者: 通四海    时间: 2012-4-27 11:01
虾的头胸甲容易剥离通常与白斑病有关,从楼主的图片看,是细菌性的,建议捞几斤虾上来检查空肠虾占多少比例,然后才能决定怎么处理。
藻类丰富而PH值低,说明藻类活力不足或藻相不对。
作者: 虎虎生威    时间: 2012-4-27 14:04
从图一看,身体上有著多的污点,那说明底质明显的脏了,虽是铺膜塘,但排污不常,或不设计不好,或底质处理不善,也会底污的;PH有些偏低,藻相处于变化期,水质不稳定,若能记出早晚PH值变化,那更能准确判断出是否是藻相的变化,此时对虾最容易感染病变,从图二、图三看,由于拍照不大清楚,不敢随便判断何种病变。
作者: simmel    时间: 2012-4-27 17: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4-27 22:02
其增氧机打起水花后有一点泡沫
永往执前 发表于 2012-4-27 08:08



    也想问一下这个问题?
作者: 永往执前    时间: 2012-4-28 00:55
回复 7# 虎虎生威


    早上ph为7.6,下午为8.2,一天的ph变化为0.5左右,这是属于正常范围内。今天从朋友那边得到一个说法:说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比例不协调会导致ph异常,如果浮游动物偏多,那么ph会偏低,因为浮游动物只有呼吸作用放出CO2,而浮游植物偏少会导致水体的光合作用较少,消耗掉CO2较少,所以ph会偏低。不知各位对这个说法怎样认为?
作者: 匪兵从良    时间: 2012-4-28 07:30
应该是慢性引起的,虾得病在前,没吃料在后,长期缺营养,做成壳变薄变软容易剥离!
作者: 通四海    时间: 2012-4-28 11:17
回复 6# 通四海


    如果空肠的虾占1%以内,可以按预防处理;如果在1%以上按治疗处理;如果超过30%,再看空胃的比例,如果空胃占10%以内还可以治疗,如果超过10%,用药一天没有扭转就考虑卖掉或排塘。预防和治疗都要外用和内服同时进行。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5-1 01:38
本帖最后由 大大虾 于 2012-5-1 01:43 编辑

看情况,没多大希望了,该卖的卖,该排的排,以免误了其他池塘,不要投料下药了,投了也是浪费。看你的一个边上频死虾和边边的泡泡(泡泡多,不散,白色,个个泡泡几乎一样大,像模子教出来的。没焦化泡)就八九不离十了。。刚发现这虾,你抛十网也可能找不到一个坏的,可这塘虾已经宣告失败了。别抱大希望,接受现实吧,虾子就是这么难搞。菌相出现问题了
作者: 我爱养大虾虾    时间: 2012-5-1 12:33
pH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这里都是控制在8.0左右,其增氧机打起水花后有一点泡沫,是否有机质多引起的?是否投料过多啊?下点菌分解一下,注意增氧啊!
作者: 十八子    时间: 2012-6-7 01:52
大大虾 发表于 2012-5-1 01:38
看情况,没多大希望了,该卖的卖,该排的排,以免误了其他池塘,不要投料下药了,投了也是浪费。看你的一个 ...

大大虾,你可是深藏高人呵{:soso_e179:}!我十分相信你的判断.你能否洋细解释一下其中奥秘吗?十二分恳请!!!{:soso_e183:}
作者: 迂月    时间: 2012-6-7 07:25
这个需要分析那么多吗?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2-6-7 23:20
    好久没来了,一来就看到一家问题大的!看来我这乌鸦嘴又闯祸了!那我就来略尽后事吧:
    首先你这个是长期菌相不佳(若没用过活菌那就情有可原了;若用的是光合细菌那就是该产品过期;若用的是EM菌要么是过多,要么是该产品本身EM菌群比例不适合你用;若用的是芽孢菌那就是强耗氧的品种,以后不要再用了)引起藻相出了问题。
    不排除你水质硬度(既然是高位池应该是海水吧,所以这点可以略过)或者碱度不足的情况,但那两种水化情况一般不会如此早的影响到藻相变得如此恶劣。当然也不排除你的水是老水的情况(因为你没说明问题细节,所以很多问题不得不都要考虑进去),但你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吧?还用种情况就是中途你用过净水剂(或一些强净化能力的底净),用过之后又恰好遇到天气酷热或者闷热,这样藻相也会出现你这种变化。
    接下来我们谈虾的问题:
    首先虾的头壳易剥落有三种情况:
    一是有白斑病毒感染(这是我们都会首先想到的,其实也是现今很少出现的),这个病一般随着肯定有肝脏问题,不管是黄肝还是肿肝,当然白斑是肯定会有的。——这种情况没得救,或者说很难救,至少即使救回来,之后的续后处理太复杂太麻烦,一般不是熟客我不建议处理。
    一是有弧菌滋生,只是这个弧菌繁殖的位置比较巧合,也是在头壳组织膜那里,因为它在那里滋生,所以会产生一些物质导致甲壳容易脱落。这个也会形成白色的斑点,但比一般的白斑病毒形成的斑点大而且更没有规则更浑浊(白斑病毒的斑点是透明的),还有镜检这种白斑是由大量细小的病灶规则排列形成的。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菌性白斑(其实以专业的角度讲这个名称不成立,因为只要是致病菌,只要寄生位置在壳膜之间,就能有一定几率形成这种斑点,只是形状可能有些许细微的差异,而不能如此一概而论,一名定义)。——这种情况是可以挽救的。
    还有种就是褪壳障碍。原因有四:一是缺钙,二是缺磷,三是肝胃功能差(即使水不缺钙不缺磷,虾也吸收不到——你的虾有这方面的症状表现,图片看得到肠胃不佳,但却不能确定是这种原因),四是营养不良。
    呵呵呵呵,对号入座去吧,善哉善哉!


作者: 田力    时间: 2012-6-8 00:33
看肝脏是否坏死吧  这个更直接一点 外观看感觉这虾悬了。
作者: 等风    时间: 2012-6-8 20:47
鳃部有问题嘛?
作者: 十八子    时间: 2012-6-10 16:15
海上积雨云 发表于 2012-6-7 23:20
好久没来了,一来就看到一家问题大的!看来我这乌鸦嘴又闯祸了!那我就来略尽后事吧:
    首先你这个 ...

还是大师分析透彻:一针见血,直通二脉,顿然舒筋活络!



完全吸收,谢了!{:soso_e179:}


作者: 恋水渔翁    时间: 2012-6-10 17:21
海上积雨云 发表于 2012-6-7 23:20
好久没来了,一来就看到一家问题大的!看来我这乌鸦嘴又闯祸了!那我就来略尽后事吧:
    首先你这个 ...

如果能够多听听积云兄弟讲解,我相信对于虾这一块儿提升一定不小,很佩服,实践经验丰富,总结能力一流的积云兄!
对于这个胸甲与肉分离这一问题,学到了一些东西!
作者: 空运冰虾    时间: 2012-6-10 23:36
能够多听听积云兄弟讲解,我相信对于虾这一块儿提升一定不小!{:soso_e179:}
作者: 多圆化    时间: 2012-6-11 21:36
海上积雨云 发表于 2012-6-7 23:20
好久没来了,一来就看到一家问题大的!看来我这乌鸦嘴又闯祸了!那我就来略尽后事吧:
    首先你这个 ...

三种情况您都讲讲处理的方法啊,兄弟·····把处理方法进行到底!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2-6-14 19:39
多圆化 发表于 2012-6-11 21:36
三种情况您都讲讲处理的方法啊,兄弟·····把处理方法进行到底!

假打什么啊!我之前就说了,很多问题处理方法涉嫌药品违禁,不是熟客不予建议。你又不是没我电话,遇到了再电话吧。
    对了顺便说一句,你女友这张照片不好看,换一张吧!
作者: 多圆化    时间: 2012-6-14 23:22
海上积雨云 发表于 2012-6-14 19:39
假打什么啊!我之前就说了,很多问题处理方法涉嫌药品违禁,不是熟客不予建议。你又不是没我电话,遇到了 ...

靠···怎么你也知道是我···老大!受小弟一拜
作者: YJH    时间: 2015-1-7 21:34
南美白对虾养殖处理“菌和藻”有妙招



作者: dingjinkai    时间: 2015-2-24 17:25
永往执前 发表于 2012-4-27 08:06
其水色为褐色偏浓

楼主,这池子虾最后怎么样了,真是大家说的那样吗?
作者: 新的一天    时间: 2015-2-26 08:21
南美白对虾养殖处理“菌和藻”有妙招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