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铺地膜养虾有什么特殊要求? [打印本页]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4-28 13:06
标题: 铺地膜养虾有什么特殊要求?
铺地膜养虾有利于清污,开始下一茬的养殖,但听说弊端不少,接不到地气,后期需要大排大灌,有懂这个朋友没?还有其他特殊要求吗?
作者: 虾兵鱼将    时间: 2012-4-28 13:40
我也不懂,等高手过来解读
作者: 丫头看事    时间: 2012-4-28 13:49
分享一个铺地膜养殖的应用吧
在高位池养虾中,由于养殖密度高,饲料投放量大,对虾新陈代谢产生的物质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养殖中后期,池底的各种代谢物和动植物尸体、残饵等的滞留、积累,给养虾池水质的稳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使这些池底残留有害物质及时转化或排出池外,是高位池养虾技术中最关键的一环,池底地膜覆盖养虾系统的出现,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转机。

    目前,池底地膜覆盖系统主要用于高位养虾池的建设和土池的改造,塑料地膜具抗拉伸,抗冲击,抗撕裂强度高,和耐静水压高的特点,在耐酸碱腐蚀、抗微生物侵蚀及防渗滤方面有较好性能,塑料地膜覆盖整个虾池或池底,可以使池底与池水完全隔开,由于地膜光滑,不仅消毒、清淤方便,也有利于防止底部病原的传播。

一、塑料地膜覆盖养虾系统的应用

    地膜覆盖养虾池底的主要优点是清淤、排污方便,为了发挥地膜的排底功能,我们在水池结构的设计和建设上大胆地作了相应改进,不但从整个养虾系统上考虑,完善养虾各环节的硬件设施,保证水质、水量要求,还从养殖技术、工艺上做了革新,强化底部排污功能,以提高水质管理水平。

1.硬件设施

(1)电力:电力是高位池养虾的重要设施,为保证虾场抽水,虾池增氧及生活用电,除接装市电外,还自备足够容量发电机组,保证养虾生产正常进行。

(2)水源:水是养虾最基本条件,针对目前岛内沿岸养虾场密度大,海区水源环境未能得到根本改善,为防止水源病原感染,我们采用岸边打砂井提水作为主要水源,通过使用砂滤水,提高水源质量。
作者: 丫头看事    时间: 2012-4-28 13:49
(3)水池结构:采用目前较先进的方形水池(切角)中央排水结构,水池面积10亩,池深2~2.5m,养殖期可保持水深2m以上,池底为砂底,整个池底铺地膜覆盖,池底向中央排水口略倾斜,比降约0.2%,池底水可自流排干。

(4)增氧机安装:增氧机配备为每亩1台(1马力),每池10台。周边安装为主,不存在死角,并使搅动水流方向一致,逐步向池中央产生旋转水流,有利于底层污物向中央排水口集中。

2.养成期间水质管理与防病技术

(1)营造稳定的池塘水生态环境

A.清池:塑料地膜铺底养虾池清淤排污方便,可不用药物清塘,水池经冲洗干净后经过晒塘几天即可进水,采用带水消毒,清除病原菌、病毒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B.培养水色:培养水色是营造池塘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培养水色是使池水繁殖足量的单胞藻。池水中足量的单胞藻对保持池水正常pH值和溶氧和降低池水透明度有重要作用,也是池水生态环境中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为了培养稳定的水色,初期往池中施基肥发酵鸡粪和适量化肥,加速藻类繁殖,并加入活菌虾蟹宝,加速基肥转化。一般经3~5天,水色渐浓成为深褐色或茶褐色,透明度30~40cm,达到放苗要求,本试验养殖南美白对虾,每亩放苗3.5~4万苗。

C.控制水位、水质:养殖初期,主要通过添加水,加深水位保持水色,并定期定量使用水质保护剂石灰、石粉、沸石粉等,以改善水中溶氧分布,稳定藻相的波动,稳定池水pH值。
作者: 丫头看事    时间: 2012-4-28 13:50
据观测,池水pH值的变化与池水水色,即与池水中藻类数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是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认为pH值是判断虾池水质的重要指标。养殖初期,藻相比较稳定,藻类繁殖正常,池水pH值处于适应范围的上限附近波动;养殖后期,由于藻相复杂化,藻类繁殖受到抑制,池水中藻类总体数量下降,池水pH值处于对虾适应范围的下限内波动。

    无土塑料地膜池底,由于缺乏类似土壤孔隙涵养介质,在养殖后期易产生水体悬浮物偏高,底部有机物和污物的堆积增多,这时,仅靠厌氧分解和活菌吞噬包涵难以去除底部产生的高浓度NH3及H2S和有害微生物等。因此在养殖后期,在加强换水同时,利用地膜排底功能,加强排底措施,可弥补塑料地膜缺乏土壤微孔介质的不足之处。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和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后,可使虾池水生态系趋于稳定。

(2)增强对虾自身的抗病能力

    对虾高密度精养,容易诱发病害。对于虾病,除采取预防为主,在做好水质管理基础上,还从饲料入手,增强对虾自身的抗病能力。在选择饲料质量方面我们严格把关。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水体污染,一天投喂4次。并且每天定期观察饲料吊网,从中了解对虾肠胃、剩饵情况,结合水质变化等综合因素考虑修正每天投饵数量。

    水质好,饲料质量保证,投饵量足,对虾生长迅速,体质则健壮。另在饲料中,还添加大蒜、鱼油、中草药和多种维生素等保健护肝药物,增强对虾体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
作者: 丫头看事    时间: 2012-4-28 13:50
(3)加强对池养对虾的生长观察: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水质管理和防病工作作为重点,同时加强对对虾的生长情况观测工作,坚持每10天1旬测量对虾体长一次,并通过抛网取样,了解对虾摄食、生长情况。通过观察对虾活力、体色、体态、内脏和病害感染情况,可发现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上一旬的操作管理质量作出合理评价,进而对下一旬的水质管理和投饵、施药、消毒水体等操作计划作出有效的调整。



3.养成结果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水质管理和投饵控制作为最主要工作。在投足优质饲料的基础上,前期以培水调节水色为主,后期以换底层水并结合拖底的水质管理方法。由于充分利用、发挥了无土塑料地膜有利于排污的特点,使各池水质基本能稳定,对虾病害基本得到控制,对虾生长正常。养成90天,各池白对虾达到56尾/kg以下见附表。由此表可以看出,无土塑料地膜覆盖养虾池与普通泥、砂底高位池相比,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单茬平均亩产可达300-400kg,饵料系数1.2以下,各项技术指标优于泥砂土池底池虾。

二、讨论

    对虾是底栖动物,除水质外,底部状况对其生命活动和生长至关重要。我们在使用无土塑料地膜覆盖系统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从养虾池的建造和配套设施安装以及养殖管理的实施和操作过程,注重结合底部塑料底膜的特点,围绕底部大作文章。养殖后期以改善底部状况作为水质管理的主要目标,在控制养虾池水质,预防病害发生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无土塑料地膜覆盖养虾系统的应用是可行的;该系统的排污拖底功能和清淤方便,减少养虾池水体自身污染的优势明显。使用无土塑料地膜铺底养虾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黑色地膜虽然易吸热,但经过培养水色后,底部的直接吸热可得到缓和;底部的黑色由于反光功能差,可使底部丝状藻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使池水水色较泥砂底池容易控制。

    无土塑料地膜表面光滑,阻水系数低,增氧机搅动的水流可将滞留于池底的各种代谢物和残饵等带到中央排水口附近,这给对虾栖息和摄食活动提供了比砂泥池底更为有利的环境.
作者: 丫头看事    时间: 2012-4-28 13:50
本帖最后由 丫头看事 于 2012-4-28 13:52 编辑

无土塑料地膜应用于高位养虾池在两广和海南省地区已有几年历史,其主要性能如可阻隔池底酸性土或碱性土,特别适用于老化虾池的改造,塑料地膜虾池消毒,清淤方便,可大大缩短晒塘、清塘的休池时间,并有利于控制对虾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等优势已初步为养殖者所接受。
    无土塑料地膜在应用中也暴露了不少缺点,主要是在高温季节虾池水温略高于普通高位池,原因是塑料地膜隔热性能好,底部散热慢。但这在低温期养虾却是有利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类似土壤的孔隙涵养缓冲介质,池底污物若滞留时间过长,污物与虾体接触时间过长易诱发多种疾病。有不少塑料地膜养虾池在养虾过程中由于病害频发,致使养虾效果不佳甚至失败。笔者认为,塑料地膜虾池养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对底质的处理措施不力或水池设计不合理,使其排污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我们在塑料地膜池底养虾应用中,在水池设计上有中央排水口,池底渐向中央倾斜,大部分池底滞留物在增氧机水流带动下可向池中央集中。但由于中央排污的拉力不够,水池中央部分污泥无法及时排出池外,造成了局部过量积累,给养殖后期的水质控制带来困难。笔者认为,若水池邻近中央部分增设潜水增氧机,产生对底部滞留物的搅动,则可大大增强排污效果,能较彻底改善底部状况,提高虾池的养殖容量。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2-4-28 14:36
要防治底膜上浮,所以下层要有抽水设备
作者: simmel    时间: 2012-4-28 23: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丫头看事    时间: 2012-4-29 23:08
看来好多技术都可以大家分享啊,我会多搜集资料带来的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2-4-30 10:33
全地膜塘养出的虾颜色黑一些,加工厂喜欢要,鲜活不太喜欢。
作者: petelindsay    时间: 2012-4-30 2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2-5-1 09:12
有时水的盐度是无法改变的。养虾也是农业,是要靠天吃饭的。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1 09:49
上海这边基本都是淡水养白虾,没有咸度的,那搞高位池有影响吗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2-5-1 16:14
高位池是为了好排污,好保水,小水体。与水的盐度无关。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5-2 08:59
本帖最后由 大大虾 于 2012-5-2 09:07 编辑

薄膜高位池一定要考虑到是否有一定盐度海水,周边只有淡水建议放弃这计划。楼上说和盐度无关有点绝对。膜底池塘可以两天没啥盐度,可以5天没啥盐度,但是不能像土塘一样长期没有盐度。那样失败几率达95%以上。(只放低密度有何必搞高位池)。你可以问问那些捉虾客户,问他们有没有捉过淡水的薄膜塘。他们会说,捉了一辈子虾还真没捉过成功养殖的淡水高位薄膜池。建塘是大事,必须考虑水源因素。想养殖高产,建议到有海水的地方,确实没有,结合场地的位置高度,做好排沟土池一样可以做个中央排污以提高产量,一样实用。至于我为什么这么肯定淡水薄膜池这么难养出虾。因为我做过,也为付出代价而大量调差过,你的想法我早就真是搞过了所以断言了。有我这个样板,慎重吧
作者: petelindsay    时间: 2012-5-4 2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lindsay    时间: 2012-5-4 2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5 11:23
大大虾 发表于 2012-5-2 08:59
薄膜高位池一定要考虑到是否有一定盐度海水,周边只有淡水建议放弃这计划。楼上说和盐度无关有点绝对。膜底 ...

那已经在养殖了,怎么改善呢?提高盐度吗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5-5 14:05
本帖最后由 大大虾 于 2012-5-5 14:07 编辑

若你那像petelindsay 所说有地下盐水井的那不必大担心,没有的话,靠船或者车拉海水或海水晶那是浮云。养殖过程中多预防肠炎,纯淡水薄膜塘好容易大雨后臭底(池边都可以闻到馊味)。经常会出项肠炎和肝脏萎缩。多注重钙镁离子。最好有个蓄水塘,前期水位别过高。密度大了,后期虾经常会出现不硬壳,大批死。而且微量物质不是说泼下去就有的,好多都是做了没效果,这时候蓄水池作用就很大了。后期换一次水好过你下一东风车的所谓补品微量元素。切忌养殖到最后整池水都变成天下的雨水。(雨水多了土池可能还不算重击,对淡水薄膜塘却是炸弹)。做好比土池还要难养的心理准备。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5-5 23:56
本帖最后由 大大虾 于 2012-5-6 00:02 编辑

虾拖粪便一般都是正常的,常见小虾较多,好多人认为拖便是肠胃好的表现。一般不是肠炎,观察网拉倒不成条的虾便,散烂异色,一般带红橙白,那多是肠胃有问题了,对虾胃与肝脏交接出会明显看到白区或者显模糊状态,严重的肝脏颜色明显变淡异常,肠内带白色腥臭脂状物。至于大雨臭底的问题,个人认为淡水远没有海水的缓冲能力,(资料:海水的pH在6~9之间时缓冲容量最大。大洋水的pH变化主要是由CO2的增加或减少引起的。海水的缓冲容量除与CO2有关外,还与H3BO3有关。由于离子对的影响,海水的缓冲容量比淡水和NaCl溶液都要大。)加上薄膜的隔离,失去了土池底泥土壤的强大缓冲后盾(我想这也是好多高位池塘太早排污反倒更容易失败的原因),池底生态系统好容易变化,加上机械水体搅动不够力,整个池底在雨后给压杀了。众人都说肠胃问题不太难搞,可好多时候操作起来就是效果不大,因这时候池底多是坏了。坏了根基,处理起来就难了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5-7 00:52
天气这么热你那边不掀盖?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7 21:16
中午通风,晚上热也会通风,但下雨就盖上,另外问一下,地膜上盖5-10公分的土壤怎么样,听说珠海有这样搞的?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5-8 12:25
因为搞的不成功所以才搬土进去了。不少人恨不得把它撕了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8 19:32
我这边客户的地膜虾两个塘全发病了,看来淡水地膜养高产的难度相当大,我都建议他降低密度养大虾了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5-8 19:38
养低产也比土塘难,不是我危言耸听。多少天发病了?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5-8 19:51
全程纯淡水薄膜有相当密度的能成功养殖出来的,我还没见过,别人收购虾的都说没见过,人家见到的池塘多吧?什么说淡水养殖薄膜模式多好多好的,纯粹是误导,他有经过真正的实践吗?纯粹的害人的,那是个坑等着你呢。一次成功不可视为可行模式,起码要比原来土塘养的好吧?可那实际是浮云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9 11:44
20天就发病了,10天后排塘,长势那个喜人,发病时那个忧心!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11 20:37
怎么养好铺地膜盖大棚的虾,专家们给点建议吧,真不想看到客户折腾而没有后果,循环水可以吗
作者: petelindsay    时间: 2012-5-12 0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lindsay    时间: 2012-5-12 00: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lindsay    时间: 2012-5-12 0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telindsay    时间: 2012-5-12 00: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14 18:39
之前打听了一下,淡水铺地膜确实难养啊,把温棚拆了成本会更高,唉,难啊!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14 18:40
忘记说谢谢你了,petelindsay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5-21 20:39
今天又回顾一下铺地膜养虾,结论是难,最好别搞!
作者: 水中乐    时间: 2012-5-30 11:48
地膜塘比较难肥水,在海南,地膜的养殖成功率没有沙底的高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5-30 22:06
地膜淡水塘,在福建龙海确实有一些人搞过,大多以把地膜割掉为结局。其一,可能是添加的淡水,没有足够的盐分、矿物质,碱度、硬度不足。其二,就是冬天水温低,特别是今年前期的低温阴雨天气。但是夏天水温高,所以不好养殖。海水地膜高位池塘,则成功的比率相当高。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6-6 23:22
龙海我也呆过,见过一个地膜塘,没怎么聊过,唉,客户又开始新的了,难啊难
作者: 零黎    时间: 2012-6-7 11:53
看了下面的交流 又见识了些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9-14 10:14
liaowang738 发表于 2012-6-6 23:22
龙海我也呆过,见过一个地膜塘,没怎么聊过,唉,客户又开始新的了,难啊难

不知最后塘主失败后怎么处置那些池塘?有没有采取另外模式或者改动?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9-14 10:22
大大虾 发表于 2012-9-14 10:14
不知最后塘主失败后怎么处置那些池塘?有没有采取另外模式或者改动?

降低密度重新开始养过,密度降到6万每亩,坚持每天进排水,现在已亩产抓了600斤了,算是成功了吧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9-14 10:50
liaowang738 发表于 2012-9-14 10:22
降低密度重新开始养过,密度降到6万每亩,坚持每天进排水,现在已亩产抓了600斤了,算是成功了吧

最终还是没有办法把薄膜提产的想法实现。水源条件限制太大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9-14 11:05
纯淡水养殖,加上底层排污效果一般(长方形池塘),产量就不奢望了,能达到1000斤就OK了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2-9-14 11:07
大大虾 发表于 2012-9-14 10:50
最终还是没有办法把薄膜提产的想法实现。水源条件限制太大

普薄膜的目的提产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有利于清污,养好下一茬虾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