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论水产病害研究为什么跟不上生产 [打印本页]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2-5-8 10:56
标题: 论水产病害研究为什么跟不上生产
本帖最后由 Say-say 于 2012-5-11 17:16 编辑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请尽情讨论,欢迎吹水。{:soso_e100:}

   没进过一线,身边有朋友在一线,自己对相关一线信息也比较关注。总是听到说病害研究落后于实际生产。不管是什么病,专家从来就没彻底解决过,有人不禁要问:吹水专家还是拍砖砖家?通过学习,我认为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目前国内学术氛围比较差,专家们只顾揽项目,不注重实际研究。国家只重审批,不重验收。这就造成出了钱,没什么实际性的产出。另外,我国学者只重求新求异,哪个火研究那个。因为新发现病原相对好研究,只要你研究一下结构啊,生化啊什么的就可以发文章,利于凭职称。而对于一些较常见的病原,不是已经研究透彻了,而是研究不下去了,因为生物学特性的工作已经被我们的老前辈研究过了,而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又研究不出来,突破不了,就放弃了。

2.研究成果转化困难。目前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疫苗对于防治病害也是一个趋势。但是由于国家要求严格,又没有大型企业肯冒这个风险进行投资,很多研究成果只是拿个专利烂在手里。

3.研究成果脱离实际。水产动物病害生活在水中,其变化相对陆生病害要快一些。而我们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疾病的样品可能是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保存的样品,可能现在的疾病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还有就是一般的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其生活条件是可控的,而我们养殖的动物是在广阔的水域里,条件几乎是不可控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同样会造成研究结果的差异。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5-11 12:44
说的很有道理呀
作者: anzzx875160    时间: 2012-6-11 16:36
我们恰恰是科研生产相结合~~~~
作者: 先知    时间: 2012-7-13 09:41
说的有道理,还有一个原因我个人觉得也很重要,很多专家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在实际生产中实践过,很多生产中的细节都没有注意到。研究方法也存在缺陷。
作者: zsdjx1981    时间: 2012-9-10 22:13
我老爸大字不识多几个却很大口气地经常和我说:你叫鱼博士来跟我养一塘鱼,你看他会比我养得好吗?呵呵,他是说得真的有点自大,人家是冶病的,哪能跟你专业养鱼比呢!!!要是他会养殖他还当鱼医做毛啊,搞几百亩养个几年就发财了何必辛苦!!!{:soso_e120:}
作者: 龙sky    时间: 2012-9-15 18:01
个人觉得推广是个问题
作者: 、、、随意    时间: 2013-1-1 17:19
厉害啊,请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3-1-1 22:24
说白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但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与实践脱节的,能做到的,都是比较超脱的,呵呵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1-2 12:02
、、、随意 发表于 2013-1-1 17:19
厉害啊,请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额,俺是农大毕业的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1-2 12:03
海天一色 发表于 2013-1-1 22:24
说白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但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与实践脱节的,能做到的,都是比较超脱的,呵呵

是的,事情也并不是绝对的,有些老师还是实践理论并重的。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3-1-2 22:03
daoming4 发表于 2013-1-2 12:02
额,俺是农大毕业的

农大的范围也太广了吧,中国有N所农大!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1-3 10:24
海天一色 发表于 2013-1-2 22:03
农大的范围也太广了吧,中国有N所农大!

哈哈,就是那所中国农大
作者: 、、、随意    时间: 2013-1-3 16:25
daoming4 发表于 2013-1-2 12:02
额,俺是农大毕业的

呵呵,是江西农大嘛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1-3 18:49
、、、随意 发表于 2013-1-3 16:25
呵呵,是江西农大嘛

哈哈,不是奥
作者: 落日鱼晖    时间: 2013-1-9 16:08
我也是农大的,不过是华中农大的。个人觉得我们学校的项目还是蛮务实的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1-9 16:11
落日鱼晖 发表于 2013-1-9 16:08
我也是农大的,不过是华中农大的。个人觉得我们学校的项目还是蛮务实的

哈哈,那就好。
作者: 小小御医    时间: 2013-1-18 22:13
目前水产的状态确实比畜禽兽混乱多了点点~
作者: jzx0211    时间: 2013-1-21 14:58
专家大部分是在井底做研究的
作者: QQ_A95C20    时间: 2013-1-29 11:03
说的很现实,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高盐碱区搞水产病害养殖科研20多年,成果多去了,搞 养殖的水苦、咸、麻、筛,牛都喝的水、地面是一片白花花的减层养殖就不用提了,现在是鱼虾蟹及海参养殖病害完全可以控制及治疗,可没资金了、只有暂停一段时间在了
作者: QQ_A95C20    时间: 2013-1-29 11:05
QQ809932324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1-29 11:05
QQ_A95C20 发表于 2013-1-29 11:03
说的很现实,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高盐碱区搞水产病害养殖科研20多年,成果多去了,搞 养殖的水苦、 ...

自己多找出路,多看一些政府相关政策
作者: huolihui2006    时间: 2013-2-2 11:14
科研就是科研,是为项目、写文章服务的。看看现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以幼鱼、幼虾为对象,这其中的道理,也只有他们懂,研究的价值有多少,真不好说。{:soso_e129:}
作者: 太湖鳜鱼    时间: 2013-4-9 16:02
上次我碰到的养殖户12月份死加州鲈鱼,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去看,他们带回了样本,回来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到现在没结果,现在是真正务实搞研究的人太少了。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4-9 23:01
太湖鳜鱼 发表于 2013-4-9 16:02
上次我碰到的养殖户12月份死加州鲈鱼,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去看,他们带回了样本,回来进行实验室研 ...

估计是没找出原因
作者: 249876300    时间: 2013-5-9 14:36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是能治病,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科研却是不仅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了解怎么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同时会引起什么后果等等问题。很多在实际生产上用的方法常带来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问题,就如孔雀石绿等,通过科研论证还不是作为禁药一样,劳动人民智慧是无穷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往往只能一时解决问题,不能根治。而科研正因为考虑事情太多,不能盲目下结论导致迟迟没有实用成果,这也很无奈,毕竟科研跟生产是两码事,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才能推广,推广才能真正服务于养殖。而对于现在专家拿项目问题,这就是科研体制问题,任何行业都一样,专家也需生活,大家应该将心比心哈。。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5-12 19:08
249876300 发表于 2013-5-9 14:36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是能治病,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科研却是不仅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了解怎么解决问题的, ...

哈哈,你说的是理想的科研。
作者: 249876300    时间: 2013-5-14 14:07
daoming4 发表于 2013-5-12 19:08
哈哈,你说的是理想的科研。

只能说是制度问题,我导师让我们这些研究生都到养殖基地养鱼,却让学校有些人不爽,幸好那些人不爽也无可奈何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5 08:47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现在水产研究的现状是出了问题才去研究的,没问题凭空去研究也不现实
作者: 忠实水产    时间: 2013-12-25 09:13
{:soso_e179:}
作者: 龙入海    时间: 2014-1-23 10:17
说的很有道理,现在的学术界,学术骗子一大堆,真正搞实事的太少了!
作者: csulzh    时间: 2014-1-23 14:36
理论与实践脱轨了
作者: 涉水居    时间: 2014-2-6 16:19
万丈高楼平地起,水产养殖这个行业是相当欠缺基础研究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是靠从畜禽和种植上移植过来的;机理不明,病理不清,对于生产来说,多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4-2-7 09:04
涉水居 发表于 2014-2-6 16:19
万丈高楼平地起,水产养殖这个行业是相当欠缺基础研究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是靠从畜禽和种植上移植过来的;机 ...

哪些养殖领域的行家,是被涉水居所敬重的专家呢?求分享!我们正在找寻这样一批人呢
作者: mangrove    时间: 2014-5-6 14:55
一般做水产病害研究的,都是某些病害大面积爆发,严重了,损失大了才开始立项研究。没有几个人在没发病前做研究的,水产病害有其特殊性,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状态。
作者: huangjiey    时间: 2014-5-9 09:25
比较赞同,确实好多是纸上谈兵
作者: lsg2012198    时间: 2015-8-4 17:23
现在国内水产营养还好点,疾病研究的有多少接地气?都是“高大上”,分子,基因啥的,可是能解决现实问题么?又有多少搞研究的经常下基地?再有养殖环境的复杂性,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天气的不确定性都给研究带来不便,让我想到还没出校门时师兄说的“毕业后沉淀几年再说”,其实这句话也适合鱼病研究的,只不过几年可能变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5-8-5 08:28
本帖最后由 daoming4 于 2015-8-5 13:25 编辑
lsg2012198 发表于 2015-8-4 17:23
现在国内水产营养还好点,疾病研究的有多少接地气?都是“高大上”,分子,基因啥的,可是能解决现实问题么 ...

怎么说呢,营养相对来说要比疾病好研究一些(个人观点)。面对水产疾病的困难,很多研究者选取了基因分子的角度,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这是借鉴了人类医学在基因方面的研究能够给疾病治疗产生重大突破的影响,但是这有一些随大众了,反而一些传统研究就没人做了。目前在鱼病的药物方面,我们水产的病害专家很少,都是其他行业的过来做,比如做畜禽药的、化学的、环境的等等,这也是由于学科设置的问题,目前我们水产学科里就没这个方向。




作者: lsg2012198    时间: 2015-8-5 09:04
daoming4 发表于 2015-8-5 08:28
怎么说呢,营养相对来说要比疾病好研究一些(个人观点)。面对水产疾病的困难,很多研究者选取了基因分子 ...

从分子机理研究也没错,但是人类医学那是经历多少年沉淀后才往这部跨的,打个比方,最初感冒,也是粗略的治疗,然后再去研究其分子机理,当你的研究不能服务于生产的话,就没多大实际意义;水体养殖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就决定着水产疾病的研究不适合单一的“深入”研究~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5-8-5 13:24
lsg2012198 发表于 2015-8-5 09:04
从分子机理研究也没错,但是人类医学那是经历多少年沉淀后才往这部跨的,打个比方,最初感冒,也是粗略的 ...

可能我们的理念有所不同,分子遗传育种你说开始能够服务于水产吗?答案是肯定能,但是需要的时间要十几二十年才能显现,而病害这东西可能变化比较快,你研究出一点东西来可能病害已经变了,但不是说就没有用,也不是没有意义。现在的病原检测用的最多的就是分子技术,然后再进行一些药敏等实验,难道这不算服务吗?  

对于水产病害的复杂性,这个确实不能进行单一研究,但是目前的学校研究机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们必须要沿着一个细分方向去做才能被认可,所以这需要各学科专业的通力合作。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5-8-5 13:26
还有就是研究病害的不少,可能@一片云  没注意看我写的,我说的是药物研究
作者: lsg2012198    时间: 2015-8-5 14:56
daoming4 发表于 2015-8-5 13:24
可能我们的理念有所不同,分子遗传育种你说开始能够服务于水产吗?答案是肯定能,但是需要的时间要十几二 ...

{:soso_e100:}需要积累吧,几十年如一日的做某个点的太少了~

作者: 心即舞台    时间: 2017-5-3 00:16
最主要的因为其实还是因为制度的问题,不改革,楼主的话题就无法解决。的确是有一小部分专家真的是常年在市场第一线,真的是经验丰富的,但太少太少了。而真实的现状还是利益两个字啊。具体内幕不敢说太多,举一个例子吧。有一家大型鱼药成产的老总跟我聊天时说过,白点病(小瓜虫)是最常见不过的疾病了吧,市场上的药多达上百种,他们企业也生产。但起码他们企业的不太管用,他也试过最少十几个品牌了,无一特效。但专家和企业、科研院所受利益驱动,给国家报的却是有特效,验收也一样是国家的部门,有熟人自然是好办事啊。于是,国家决策时看到已经有大批新药有特效了,便根据国际环境将一批的确是对人体有危害的譬如硫酸铜、孔雀石绿等明令禁止掉了。于是,坑了一批一批又一批的老百姓。这就是现状,并且制度不改变,这个事情就无法改变。楼主说的三条,我认为虽然远远不够全面,但基本都对的。比如说,我当年遇到过的疾病,导致自己损失几十万,经过长期努力才找到对症办法的,我肯轻易把经验讲出了吗?换了是你,你肯吗?最多是教给徒弟和关系好的人而已。一些简单的问题才会真的做正确的回答呢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5-25 11:47
病害也是永远在发展的,人类的疾病都一样在不断发展嘛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