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最新技术分享交流-生物絮团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5-26 15:29
标题: 最新技术分享交流-生物絮团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是近些年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采取的一种新技术,其构成主要为细菌、藻类、原生生物、后生生物、轮虫、线虫、腹毛类构成。其核心作用是使养殖系统中残饵、粪便等营养废物转化为养殖物可以重新摄取的营养来源,使其对饲料氮素利用率明显提高,而且能够提高消化和免疫能力,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

生物絮团照片.jpg (88.08 KB, 下载次数: 1158)

生物絮团照片

生物絮团照片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2-5-26 15:39
这个在中国,只听学界的人在说,没见具体应用,为何?
作者: 渔华佗    时间: 2012-5-26 18:47
这类技术已在生物肥中广为运用,特别是我公司生产的“满水活”系列生物肥,并且卓有成效,功效显著。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2-5-27 10:36
这套养殖模式非常具有革命性,在东南亚和北美试验的非常成功,但国内现在没有一个研究所或公司试验成功的。
作者: 永往执前    时间: 2012-5-27 18:45
以前只是在学术界听说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基本没听说过。可能是技术还没成熟还没运用到实际当中,也有可能只是简单的一种学术研究,没有实际意义。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5-31 22:17
这几天老出差,有空我继续和大家分享其他内容哈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6-2 17:02
生物絮团主要是由异养微生物组成,在维持生物絮团的基础上,提高异养微生物的数量无疑可以提高生物絮团的水质调节作用,而异养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6-2 17:03
Boyd et al实验证明,在生产性对虾养殖池,饵料氮的利用率为 39%,远高于常规的养虾池的 15-25%;Moss et al对生长在富营养(浮游植物和细菌群落丰富)的池塘白对虾与生长在贫营养井水(清洁水)内白对虾的消化道内的酶类的活性作比较,发现丝氨酸蛋白酶,胶原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酸性磷酸酶等,大多数酶活性高于两倍以上,而脂肪酶高于六倍;Pruder实验发现,养殖池内有机碳颗粒的数量和对虾的生长有关,只有达到6.98mg/L 以上,对虾生长速度最好。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6-2 17:03
生物絮团含有的细菌和藻类,具有某些拮抗分子可以破坏病原常规致病的敏感性,使信号分子失活。Defoirdt et al发现,使用发光弧菌感染卤虫,应用生物絮团,则可提高卤虫的成活率。使用无菌卤虫作试验生物,加上足量的 PHB(聚-β-羟基丁酸酯),可以保护卤虫不受发光细菌的致病影响。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6-2 17:04
生物絮团的生物类群的差别与水体盐度有密切关系,也与絮团的年龄有关。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对虾和罗非鱼养殖的水体,基本上是盐度为千分之二十以下的水体或淡水的生物絮团。海水或盐度较高的水体的生物絮团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6-2 17:12
最新技术分享交流-生物絮团技术

矿泉水瓶内的生物絮团1.JPG (38.36 KB, 下载次数: 826)

矿泉水瓶内的生物絮团1.JPG

矿泉水瓶内的生物絮团2.JPG (47.64 KB, 下载次数: 818)

矿泉水瓶内的生物絮团2.JPG

显微镜下的生物絮团1.jpg (96.58 KB, 下载次数: 865)

显微镜下的生物絮团1.jpg

显微镜下的生物絮团2.jpg (104.26 KB, 下载次数: 902)

显微镜下的生物絮团2.jpg


作者: cjlittlepig    时间: 2012-7-14 14:43
珠江所小廖 发表于 2012-6-2 17:12
最新技术分享交流-生物絮团技术

有没有具体工艺啊,介绍下嘛
作者: j379220283    时间: 2012-7-16 20:15
学习中啊。。
作者: 鳜鱼和螃蟹    时间: 2012-7-27 20:30
生物絮团如何维持稳定呢,怎么保持细菌和藻类的稳定性啊
作者: leetc    时间: 2012-9-4 16:24
好东西  知识应用还没有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时代呀  有木有????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9-4 20:36
正在不断验证着,,,
作者: 亢龙有悔    时间: 2012-9-6 21:27
显微镜下经常能看到
作者: 白自在    时间: 2012-9-20 16:08
期待廖兄继续分享,期待中。
作者: 吃纳米    时间: 2012-9-23 09:31
和废水处理中用的活性污泥作用是一样的~·换了个名字~~
作者: simmel    时间: 2012-10-18 1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國家的蝦農    时间: 2012-12-8 03:51
珠江所小廖 发表于 2012-6-2 17:03
生物絮团含有的细菌和藻类,具有某些拮抗分子可以破坏病原常规致病的敏感性,使信号分子失活。Defoirdt et  ...

有木有生物絮凝团应付弧菌的数据,分享下,
作者: haoye520    时间: 2013-3-30 16:40
胡路怡 发表于 2012-5-27 10:36
这套养殖模式非常具有革命性,在东南亚和北美试验的非常成功,但国内现在没有一个研究所或公司试验成功的。

卜蜂,06年在海南文昌塘牛养殖基地就已经实验成功了,只是没有大量推广,包括现在正大推广的海密就与生物絮团相关
作者: QQ_B24293    时间: 2013-4-9 22:52
终于在这里找到图片了。廖老师!哈哈哈
作者: 中华鲟    时间: 2013-5-24 15:55
这是个好概念,我的老师开始进入这一市场。和他交流,知道这是很有前景的细分市场!
作者: QQ_DDFBB7    时间: 2013-7-24 18:36
实事求是,珠江所的解毒净水王,确实牛逼,水立方只能清一两天,净水王清半个月的都有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7-24 21:26
QQ_DDFBB7 发表于 2013-7-24 18:36
实事求是,珠江所的解毒净水王,确实牛逼,水立方只能清一两天,净水王清半个月的都有

珠江所的动保产品,在业界确实有很好的口碑
作者: 手可摘星辰    时间: 2013-9-1 10:33
这是不是应用生态调控技术保持水质呢?
作者: 2013    时间: 2014-6-23 11:11
{:soso_e179:}
作者: 虾农阿杜    时间: 2014-12-1 12:40
问下小廖,絮团和有机悬浮物肉眼区别的明显嘛
作者: 汤渊鱼    时间: 2014-12-15 13:14
都是实验室研究,没有生产上验证
作者: 茶淡如水    时间: 2016-9-23 15:44
没有自己的东西,全是从别人论文里的东西
作者: Mr.2_c1jwN    时间: 2017-2-22 00:48
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