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1.7吨鲸鱼差点割肉卖 巨鲸频现烟台 [打印本页]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2-5-30 11:04
标题: 1.7吨鲸鱼差点割肉卖 巨鲸频现烟台


    水母网5月30日讯(YMG记者 武峻平)昨日晨,一条1.7吨重的鲸鱼现身市区红利市场,记者第一时间联系渔业部门,经检查确认这是一条已经死亡的须鲸,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后渔业部门将巨鲸
拉走,并进一步调查死因。

    就在本月21日,还有一条鲸鱼在烟台某高校食堂被发现,烟台近海本无鲸鱼,为何近日“巨鲸”频现,令人生疑。
   
市民爆料 近2炖重、三四米长大鱼惊现红利市场


    红利市场是市区最大的农贸市场之一,从来不缺海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昨日一大早,有人竟然拖着一条大鲸鱼来卖!

    “我也不敢确定是条什么鱼,不过看着挺大,像条鲸鱼。”早上7点多,市民崔先生拨打96110报料。他说,地上摆放着一条三四米长的大鱼,旁边有人拿着刀正在割肉,不少人在围观。

    上午8点左右,记者赶到红利市场,当到达卖鱼的地方时,却发现这条大鱼已经被人用篷布盖住,地上有血水不停从篷布下面流出来。

    据周围商贩介绍,这条鱼一早就被人用车拉过来放在这里,早上的时候还有人在这里割肉准备出售,但7点多的时候那个人就离开了。

    “早上听他说这条鱼约有3400斤左右,这就是1.7吨啊!这么大的鱼不知道是从哪弄来的。”周围商贩说。

    事情进展 渔政依法将鲸鱼带走处理并调查鲸鱼来源


    与此同时,海洋渔业部门执法人员也来到现场,初步鉴定这是一条须鲸,并死亡多时。“须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论什么情况都不允许买卖。”执法人员介绍。

    “须鲸不会在近海出现,这条鲸鱼有可能是受伤或者生病,才靠到近海被人捕捞上来。”执法人员分析,目前他们首先要找到这条须鲸的主人,调查清楚须鲸是从哪里来的。

    由于在现场一直没有找到这条鲸鱼的主人,执法人员准备先把这条鲸鱼带走处理。下午1点,红利市场的商贩渐渐离去,渔政部门联系的车辆也来到现场。

    记者看到,这条鲸鱼长约4米,尾巴被人砍掉,头部被人用刀割开,鲜血流了一地,在左眼附近还有一道伤痕。

    由于鲸鱼体型庞大,执法部门找来两辆铲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鲸鱼铲了起来并放在车上送走。

    据了解,这条鲸鱼被送往冷风库里暂时冷藏,随后再通过掩埋或其它方式处理。

    为何鲸鱼频现烟台?


    “这阵子烟台的鲸鱼真不少啊!”不少市民感叹。

    本月21日,我市某高校食堂内发现一条400公斤重的鲸鱼。相关部门到达学校之后,鲸鱼已经被食堂送走。渔政部门人员根据图片判断,那也是一条须鲸,从图片来看约有2米长。

    “莫非这就是学校食堂那条鲸鱼?”采访中,有市民这样分析。渔政执法人员表示,不是同一条鲸,因为在红利市场发现的这条须鲸个头更大,而且两条鱼受伤部位不同。

    短短8天,烟台两次发现鲸鱼,这些鲸鱼来自何处?为何频频现身烟台?渔政部门表示将继续追查,本报将追踪报道。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2-5-30 11:06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2-5-30 11:07





作者: 小小御医    时间: 2012-5-30 12:18
前面看到浙江哪里 鲸鱼也登陆了!难道它们在海里过着不舒服?
作者: 恋水渔翁    时间: 2012-5-30 12:31
难道是鲸鱼迷路了么?
       科学家们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解释这些鲸鱼为什么会“搁浅”,但大多数解释都与其体内的回声定位系统有关。一条巨鲸的眼睛只有一个小西瓜那样大,而且视力极度退化,一般只能看到17米以内的物体,这与其庞大的身躯极不协调。它们并不依靠眼睛来导航、测物和捕食,而是拥有一种高灵敏度的回声测距本领。它们发射出频率范围极广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即反射回来,形成回声。鲸鱼就根据这种超声波的往返时间来准确地判断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
       内脏不适、出现寄生虫,或者系统本身的原因,都可能使回声定位系统出现故障,让鲸鱼迷失方向、四处乱窜。也有科学家认为,当鲸鱼为了捕食随水势误入地形平缓的水域,一旦退潮会造成搁浅;而当它们为了追食鱼群而游进海湾,向着有较大斜坡的海滩发射超声波时,回声往往误差很大,甚至完全接受不到回声,也会因此迷失方向。鲸鱼是恋群动物,如果有一条鲸鱼冲进海滩搁浅,其余的就会奋不顾身地跟随上去,造成群死群伤的悲剧。
      早在2004年12月,美国的《科学》杂志就曾报道,根据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学家的研究,部分科学家认为鲸鱼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它们浮上海面过快造成。这个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在研究搁浅致死的抹香鲸的骨骼后发现小凹洞,他们解释这是抹香鲸骨骼都出现的骨头坏死的现象。抹香鲸可以潜到水下3200多米深的地方捕食,如果它们迅速浮上浅海,体内的氮气就会涌出形成气泡。这些气泡纠结在组织中会压迫神经,阻塞毛细血管,导致其肌肉缺氧,甚至会影响骨骼引起区域性坏死,留下多处小凹洞。这显示,抹香鲸“自杀”很可能是他们觅食时升水过急而付出的代价。
      大自然也推波助澜?
      1997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岸约300头鲸鱼“集体自杀”。阿根廷学者分析后认为,当时太阳黑子的强烈活动引起了地磁场异常,发生了“地磁暴”,这破坏了正在洄游的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令其犯下“方向性”的错误。
      英国国家海洋水族馆专家也曾猜测,可能是海底低频地震产生的声音冲击波干扰了这些哺乳动物的回声定位系统,从而使得它们误上了海滩。 又是人类惹的祸?环境污染也被环保主义者和科学家认为是鲸鱼搁浅的原因。科学家们认为,那些污染海水的化学物质可能扰乱了鲸鱼的感觉。此外,法国拉罗谢尔海洋哺乳类动物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列德博士认为,军舰声呐和回声控测仪所发出的声波及水下爆炸的噪音,会使鲸鱼的回声定位系统发生紊乱。
       几年前,美国海军在巴拿马岛的深海中使用了大型的声呐设备,随后,一些鲸鱼海豚纷纷搁浅死亡。国家海洋渔业服务部门及海军的调查者称,声呐的噪音导致了海洋生物的死亡。他们发现鲸鱼的耳朵受到了严重的噪音损害,在鲸脑部及耳骨周围也有血迹。科学家称,海洋哺乳动物其实十分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到惊吓。人类的海上演习也可能让它们惊慌失措。
       从以上各方面看来,鲸鱼搁浅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也有很大程度的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希望大家以后大家都能注意生态保护,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此类悲剧能不在发生。否则我们蓝色的海洋必将是一个噩梦开始的地方!
作者: 泥鳅    时间: 2012-5-31 01:17
看着很心酸啊
作者: 芝麻开花    时间: 2012-6-1 23:02
和谐社会不和谐啊!
作者: 虾痴    时间: 2012-10-9 19:06
为什么二次执法部门的人来查之前,不是人离开了,就是被移走了,难道这之间没有联系吗,大家懂的吧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