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动物常见病害8 [打印本页]

作者: 逆游的鱼    时间: 2012-7-3 13:28
标题: 水产动物常见病害8
嗜子宫线虫(红线虫)病
【本病特点】常见的何鲫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于鲫鱼的尾鳍,雄虫小,寄生于腹腔和鳔;鲤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于鲤鱼的鳞囊内,雄虫寄生于腹腔和鳔;藤本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于乌鳢的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膜内,雄虫寄升于鳔和腹腔。以剑水蚤为中间寄主。病鱼鳞片因虫体寄生而竖起,寄生部位发生肌肉充血、发炎,溃疡.往往引发水霉病并发。寄生在鳍条的虫体可使鳍条撕裂发炎。该病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鱼类,全国各养鱼区都有流行,产卵亲鲤可因此病而死亡。长江流域一带一般冬季在鳞下发现虫体,到春季水温升高,虫体生长加快而发病。6月后,母体完成繁殖后,鱼体表很少有虫体。病鲤鳞片有凸起发红现象,其上有特殊的花纹,鳞片翻开可见盘曲在鳞囊中的红色线虫。将病鲫鳍条展开,对光町见在鳍条间与鳍条平行的红色虫体,撕开鳍条虫体即暴露出来。
【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塘杀灭中间寄主。
②用碘酒1%~5%高锰酸钾溶液或0.2%石炭酸液涂抹病鱼患处。
③用2%食盐溶液浸浴10~20分钟。
④全池泼洒敌百虫晶体,使池水浓发成0.2~0.5毫克/升
⑤ 用敌百虫晶体面碱合剂(5:3)全池泼洒,第1天0.2毫克/升,第2天为0.3毫克/升。 鳗居线虫病
【本病特点】由球状鳗居线虫和粗厚鳗居线虫寄生鳗鲡的鳔腔中而引起。鳗居线虫和粗厚鳗居线虫胎生,以剑水蚤为中间寄主,被寄生的病鱼活动受到影响,鳗苗被大量寄生后.停止摄食,瘦弱,贫血,可引起死亡。寄生数量多时.可刺激鳔及气道发炎出血、鳔壁增厚,虫体充满鳔,使鳔扩大压迫其他内脏器官和血管。当鳔扩大时,病鱼后腹部肿大或不规则肿大,腹部皮下瘀血,肛门扩大,呈深红色;当鳔内虫体多时,鳔破裂,虫体落人体腔,也有从肛门或尿道爬出体外的。在湖北、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都有流行,感染率高,特别对幼鳗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晶体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成0.3—0.5毫克/升。
长棘吻虫病
【本病特点】常见的有寄生于鲫鱼的细小长棘吻虫及寄生于鲤鱼、草鱼的鲤长棘吻虫和崇明长棘吻虫等。虫体主要寄生于鲤鱼、锦鲤肠的第一、二弯前面肠壁上,以吻部钻入肠壁,躯干部游离于畅腔中,少量感染除局部病灶部位有炎症外, 一般不显症状;大量寄生虫体聚集成簇,可引起肠管的扩大,肠壁胀得很薄,从外面可见肠被虫昕堵塞。肠内无食物而充满黄色粘液、坏死脱落的肠壁细胞和血细胞,呈现慢性卡他性肠炎,严重时可致鱼内脏粘连而无法剥离,鱼不久死亡。夏花鲤鱼被3~5条虫寄生即可引起死亡,大量寄生时可导致2千克以上的成鱼死亡。死亡呈慢性,可持续数月,累计死亡率较高。 该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在河北、上海等地曾引起鲤鱼大批死亡。诊断可根据症状,剖开肠道可见乳白色虫体,其吻部钻人肠壁组织内。
【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消灭水体中的虫卵和中间宿主,并严格隔离病鱼。
②全池遍洒敌百虫晶体,使池水浓度为0.7毫克/升,同时用17.5千克麸皮加500克敌百虫拌饵投喂,连用9天。
③每千克鱼种每天用O.6毫升四氯化碳拌饵投喂,连用6天。
似棘头吻虫病
【本病特点】由乌苏里似棘头吻虫成虫寄生于草鱼、鲢鱼、鳙鱼及鲤鱼的肠道引起,以气泡介形虫为中间寄主。病鱼消瘦,发黑,离群靠边缓游,前腹部膨大呈球状,肠道轻度充血,呈慢性炎症,拒食,肠内有大量虫体寄生。北至乌苏里江,南至湖北、江西,都有该虫分布,主要危害鱼种,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病鱼在短时间内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参照长棘吻虫病。
湖蛭病(颈蛭病)
【本病特点】常见的由中华湖蛭寄生引起。该虫寄生在鲤鱼和鲫鱼的鳃盖内表面和鳃上,吸取寄主血液为营养,被寄生处的表面组织受破坏,引起贫血和继发性疾病,影响鱼体生长,个别严重的可引起病鱼呼吸困难和失血过多死亡。流行于春季,在我国主要养鱼区都有发生,但一般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不大。
【防治方法】用2.5%食盐水浸浴病鱼0.5~1小时或用2毫克/升石炭酸浸泡。
尺蠖鱼蛭病
【本病特点】由尺蠖鱼蛭寄生鱼的体表、鳃和口腔等处引起。少量寄生时对鱼危害不大,寄生数量多时,因鱼蛭在鱼体上爬行和吸血,鱼表现不安,常跃出水面,被破坏的鱼体表呈现出血性溃疡,严重时则坏死。寄生鳃上时,病鱼呼吸困难,消瘦,生长缓慢,贫血,严重时死亡。同时,鱼蛭又常是锥体虫病及鱼类细菌性鱼病的传播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地区发现该病,流行广。
【防治方法】
①用2.5%食盐水浸浴病鱼0.5~l小时。
②用50毫克/升的二氯化铜溶液浸浴病鱼15分钟。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