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汕头地区牛蛙牛蛙养殖情况 [打印本页]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7-16 15:07
标题: 汕头地区牛蛙牛蛙养殖情况
  


        一、养殖模式

  1、土池培苗模式:该模式购买小蝌蚪苗,大概长度为0.5∽0.9 cm,为长方形的池塘,底质为黏土为主,部分为沙土。深度为1米左右,面积为240平米左右。每池放养密度为25∽35万。采用流水养殖的模式,清明节左右开始放苗,初期进水30∽40 cm,投喂蝌蚪粉料,然后渐增加水深,天热时搭建遮阳膜。

  该模式的优点:初期水浅,水温升高快,初期生长快,水质更换方便。发病时小池便于单独用药处理。

  缺点:由于经常换水,导致水体不稳,尤其是蝌蚪前期容易应激和发病,成活率有所下降。

  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养殖户采用肥水的养殖模式,水位肥度大,换水次数少,水质也很稳定,发病少,成活率也很高。

  2、网箱培苗模式:在本地的鱼虾混养塘中,靠塘边的地方用珠子搭建网箱,网箱为长方形,大小为2×3平方米左右,放养密度也比土池略高。蝌蚪也采用粉料投喂,天热时也配备遮阳膜。

  该模式的优点:由于蝌蚪放置于鱼虾混养的池塘中,配备有增氧机,水体大,流动性强,溶氧丰富,水体稳定,应激小,发病少。蝌蚪在变态的后期阶段快,比土池模式的变态速度提前20多天。

  缺点:由于各个网箱处于同一水体,一旦一个网箱发病,所有的蝌蚪都会受到感染,因此一旦发病,用药控制不太方便,处理效果不理想,损失更大。不过总体而言,该模式的成活率和变态速度都较土池好。

  二、牛蛙的市场情况

  目前汕头地区是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的牛蛙养殖区,是继台湾、厦门之后的第三个牛蛙养殖区,自1982年开始养殖,品种为巴西牛蛙,属于热带品种。每平方米可放养多达500只小青蛙,产量高达250斤/平方米。每亩667平方米的池塘净面积按照440平米计算,最高可达到11万斤。一般可达到80斤/平方米,亩产5万斤(667平方米计算)。绝大多数养殖户自蝌蚪场购买小蝌蚪养殖,少部分养殖户采用自留种蛙进行人工繁殖、孵化蝌蚪养殖,在不同阶段分别采用粉料和膨化颗粒料饲喂,饵料系数为0.83左右(1斤料长1.2斤蛙)。牛蛙分别供应国内市场和出口美国等国家。目前牛蛙的养殖主要采用人药预防和控制疾病,很少用兽药和水产药,所以滥用药物很严重,耐药性很大,后期疾病控制很困难,发病和死亡很严重。出口产品需要经过药检,因为上述原因,部分养殖户的牛蛙在出口检验时未能通过,从而影响养殖效益。

  目前该地区的牛蛙市场由饲料厂家和经销商联合控制饲料供应和成蛙收购的一条龙垄断模式,饲料价格很高,成本较低。20公斤的成蛙料成本为80元左右,赊欠价格为180元。如果养殖户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价格低很多,但是在收购牛蛙时,现金客户的牛蛙收购价也会低很多,综合计算不如赊欠饲料的效益。所以该地区的养殖户基本都是赊欠饲料进行养殖。

  去年牛蛙的收购家为5.8∽6.3元/斤,部分牛蛙砍腿出口。因为药物检验不合格扣留了20个冷藏柜,每个50吨。每斤牛蛙出腿为0.4斤,这样计算下来有2500吨牛蛙因为药残未能出口,牛蛙出口价位30元/斤左右,这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牛蛙的四个疾病高峰期

  蝌蚪期:在蝌蚪养殖30天左右,出现红肚皮、皮肤褪色为主要症状的死亡,造成第一个死亡高峰期。分析为水质不稳定(主要是土池的流水养殖模式经常换水、清明前后气温不稳定、应激大等)细菌感染引起。

  变态前期:在蝌蚪养殖到60天左右时,此时蝌蚪处于变态前期,2条后腿部分长出,即将长出前腿,此时以大肚子、腹水、肠道充满发酵的食物为主要症状的死亡,造成第二个死亡高峰期。分析是牛蛙蝌蚪本身食性为贪吃型,只要不死就一直吃,养殖户为了促进变态,加大投喂量的情况下造成投喂量控制不好,蝌蚪摄食过大,肝脏此时尚未发育健全,消化不良,诱发肠炎等死亡。经过初步的走访客户、了解用药情况、解剖和药敏试验,得出初步的结果:本地养殖户前期已经使用阿莫西林等药物,药敏试验也显示:以阿莫西林为主的菌毒好迪、磺胺类药的可代金无效,其他养殖户使用较少的恩诺沙星、鳃肤康、鳃皮肠利康等有效。

  变态后:在蝌蚪变态为小青蛙之后约15∽20天,为第三个死亡高峰期。分析可能为蝌蚪变态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对环境、饲料的营养需求变化有所应激,造成大量死亡。

  成蛙养殖阶段:在牛蛙养殖的2∽3两的阶段,大概在中秋前后出现,以歪头、肠胃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第四个死亡高峰期。可能为脑膜炎黄杆菌病和肠胃炎。

  四、养殖户的常见用药

  养殖户的常见用药包括:阿莫西林、土霉素、磺胺甲基咪唑、红霉素、诺氟沙星、大黄碳酸氢钠、酵母粉、精制敌百虫、阿维菌素、以及其他一些中草药等,主要为人药,个别兽药和极少数水产药。牛蛙的用药量很大,水平高的养殖户以预防为主的用药方案,用药成本为0.15∽0.2元/斤,一般养殖户的用药成本至少为0.3元/斤。近期拜访了一个有25年牛蛙养殖经验的养殖户,他已经从今年开始采用兽药防治疾病,不再使用人药了。可能是因为人药的成本高,用量大,这么多年一直使用相同的药物,在疾病的防治中他自己也感到有些病很难控制了,需要换换药了。另外牛蛙出口的趋势增加,养殖的效益也会好转,但是药检也很重要,所以需要转换思维,减少用药。

  五、牛蛙市场的疾病防治展望

  目前牛蛙的养殖模式和疾病防治思维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空间,尤其是随着出口的增加,国内和国外价格的巨大差别,会进一步促使养殖户尽快及时转变用药习惯。因此,公司及时进行牛蛙的养殖模式分析、疾病调查和研究,找出最佳的养殖模式、疾病病原及其发病处理方案,以可控生态养殖的理念去引导养殖户,绿色环保的合理用药,最大限度的降低药残,促进出口,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澄海地区的牛蛙养殖面积在最近2年时间内快速增长,目前已经有2000多亩的养殖面积,按照普通的用药成本计算,0.2元/斤,每亩5万斤牛蛙的产量计算,一年的牛蛙用药量至少为2000万元。目前牛蛙的用药还是以人药为主,兽药和水产药物基本没有进入,处于一片空白状态,这也给我们利洋水产药店留下一个很好的进入机会,发展空间巨大。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转自网友niufish2011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7-16 15:08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逆游的鱼    时间: 2012-7-16 15:54
养娃防逃措施一定要做好
作者: 破晓william    时间: 2012-7-16 16:05
支持原创。。给力!
作者: marat    时间: 2012-7-16 17:29
养一只当宠物可行不??
作者: 蓝草结    时间: 2012-7-16 17:32
marat 发表于 2012-7-16 17:29
养一只当宠物可行不??

不行   那么恐怖
作者: 落花流水25    时间: 2012-7-17 09:10
不错,这个帖子不错,

作者: lemon    时间: 2012-7-17 11:20
逆游的鱼 发表于 2012-7-16 15:54
养娃防逃措施一定要做好

大哥,你字写错了。。此“蛙”非“娃”啊
作者: medake    时间: 2012-7-17 11:35
感谢分享!难得的好东西
作者: 逆游的鱼    时间: 2012-7-17 11:53
lemon 发表于 2012-7-17 11:20
大哥,你字写错了。。此“蛙”非“娃”啊

写太快啦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7-17 15:58
逆游的鱼 发表于 2012-7-16 15:54
养娃防逃措施一定要做好

有何高见?请指教。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7-17 15:59
marat 发表于 2012-7-16 17:29
养一只当宠物可行不??

可以的,有专门观赏用的
作者: 逆游的鱼    时间: 2012-7-17 16:26
oscar 发表于 2012-7-17 15:58
有何高见?请指教。

就是搭些栏之类的东西啊
还要做好防晒工作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2-7-17 21:14
测试盒好像是利洋的{:soso_e100:}
作者: 动植物医院    时间: 2012-12-21 14: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12-21 22:17
见识了,谢谢分享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12-25 16:23
动植物医院 发表于 2012-12-21 14:35
讲的很详细
水产养殖

如果有些病例分享一下更好
作者: 愚渔鱼    时间: 2012-12-25 17:08
marat 发表于 2012-7-16 17:29
养一只当宠物可行不??

可以的,只要你不怕吵
作者: lzh1811    时间: 2013-8-27 17:17
很不错,有意思。多写帖子
作者: 直言居士    时间: 2016-5-4 09:47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