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原的初步确定
经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功能研究室相关岗位专家及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初步研究,确认人工感染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完全一致的症状,患病鱼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在肾脏和脾脏组织中有病毒包涵体,肾脏和脾脏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有大量典型疱疹病毒样颗粒存在,目前已经建立了实验室检测该病病原的PCR和槽式PCR方法。初步确定并命名该病为鲫造血器官坏死症(Crucian Carp Hematopoietic Necrosis),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II, CyHV-2)。
出水后的病鱼很快从鳃部流血
三、症状
病鱼身体发红,侧线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的过程中(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病鱼死亡后,鳃盖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剪开鳃盖观察,鳃丝肿胀并附有大量粘液;镜检鳃丝发白无血色。病鱼鳍条末梢发白,尾鳍尤为明显,严重时如蛀鳍状。解剖后见肝脏充血(一些个体肝肿胀),脾脏、肾脏充血肿大;肠道发炎、食物少。此外,鲫鱼病毒性出血病通常可并发寄生虫与细菌感染,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孢子虫等,在患病鱼腹水中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等。
病鱼肝脏严重肿胀充血
四、目前建议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池塘调研过程中发现该病的发生与养殖户大量使用药物预防病虫害,或使用强刺激或强毒性的药物池塘消毒后养殖鱼体质变弱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生态养殖,减少药物使用,增强鱼体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在疫病发生时,建议内服Vc。对发病过的鱼塘做好晒塘和消毒工作。此外,病毒病防控岗位专家建议以内服天然植物药物为主,配合体外杀虫、杀菌措施,称可获得较好效果。
养殖户可在专家指导下就近采集发病鱼组织,制作组织浆灭活疫苗,免疫新下塘鱼种。
来源:中国水产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