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南美白对虾偷死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7-20 08:24
标题: 南美白对虾偷死一例
[病例204]广东中山阜沙镇一南美白对虾池塘,面积5亩,水深1.0米,配备3台1.5千瓦的增氧机。2012年4月10日放养虾苗25万尾,5月末规格达到约200尾/斤。套养规格为2 kg/尾的草鱼130尾。

    5月20日开始发现底罾中有偷死,开始每天早晨发现几尾,之后多的时候1~2斤,至6月1日每天约0.5斤,有时晚上使用“底加氧”有好转。白天底罾中基本无死虾,也见不到游塘。

    6月1日上午10点用简易水质测试盒测水质,pH值8.1,氨氮检不出,亚硝酸0.05 mg/L。水体黄绿色,透明度约20 cm。偷死期间一直投喂,每日2餐,每餐12斤,约1.5小时吃完。从底罾中取活虾4尾(见图2 ),现场接种肝脏做细菌分离培养和取肌肉病料带回公司研究所用PCR方法做病毒检测。

    结果4尾虾都没有分离到细菌(图3),病毒检测结果,4尾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桃拉病毒(与预扩增片段有出入,待进一步鉴定)、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都呈阴性(图4)。5月中旬曾经对该塘虾进行病毒检测,也没有检测到病毒。   

    分析:长期偷死都是发生在晚上,白天吃料基本正常,偷死虾也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也分离不到细菌,病毒检测都呈阴性,因此本病例长期偷死很可能是夜晚缺氧引起的。(利洋研究所 雷燕 利洋水产药店阜沙店 张阔提供  2012.07.19)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来源:利洋服务
作者: 匪兵从良    时间: 2012-7-21 15:48
本帖最后由 匪兵从良 于 2012-7-21 15:49 编辑

从没有病毒到有病毒,中间发生了什么意外把病毒带进来了!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7-24 10:27
网友留言:

tangsl:这种情况的塘不少---该吃吃,该喂喂,该长长,该死死。当时在这个塘附近还有一个塘,是大虾,不停地少量偷死,每天早晨看底罾,偷死超过10尾就卖一部分虾,之后偷死马上就少了,再接着喂。偷死都在晚上,白天没有,吃的也挺好,死亡量也不大,应该是缺氧死亡的,增氧能力也不够,对增氧的认识也都不够,晚上也不是增氧机都打开,有时用底加氧有效,有时又无效(量不够或不能持续使用)---让养殖户每天都用,配合少量氧速保又不接受。这个偷死和病毒、细菌不着边,就是简单的缺氧,如果能晚上检测池塘底部溶解氧就更有说服力了。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4:28
健康的虾,死了实为可惜,为什么要让养殖户开呢,谁说每天开增氧机能见效的,你自己实战之后做给那些养殖户看呗。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4:29
底氧究竟有没有必要,晚上你去抽个水,或者排水口一测便知,几点开始溶氧下降了,下降到什么水平,这个工作是很简单的,为什么到现在都不做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4:30
不做也就罢了,你还要说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偷死。难道没偷死的塘,夜间底部溶氧量和你偷死的有什么区别吗?关键还是其他因素作祟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4:31
同样两个塘,偷死了就说缺氧,那个塘还好好的,为什么呢,矛盾吧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5:18
利洋啊,别打着招牌不干事噢,不是我说你。你说诊断下来结果是夜晚缺氧,那现在开始每夜都投放增氧剂,改用底氧整夜打是否一定解决问题?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5:19
你所谓的诊断结果出来了却没有帮定下方案,这叫什么事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5:20
还有藻类是否过多,引起夜间池塘缺氧,这些问题你都没有提到,让他们养殖户怎么知道究竟是什么问题,说了也信服不了啊,是不是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5:26
投放5万1亩,5亩用3台增氧机,这种密度和增氧量还缺氧,简直让那些10来亩只用一台增氧机养殖成功的养户笑掉了大牙!
就我的判断,还得追溯到之前池塘的用药情况和虾苗来源。从整个池塘消毒开始,慢慢捉摸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以后每岔虾这些养户不还是一个失败?有根本变化么
作者: 奥绿    时间: 2012-7-31 15:29
还每周一例,想说明什么呢,还看看这用词。。可能,诊断结果每周就一例,结果是可能,这技术人员多心虚啊。难道是想说明利洋没有真正的技术人员吗
作者: 一醉千年    时间: 2013-4-10 11:07
缺氧导致偷死病?第一次听说,靠谱吗
作者: tongxu3000    时间: 2013-6-25 21:26
测溶氧靠谱吗?
作者: csulzh    时间: 2014-1-27 11:21
一醉千年 发表于 2013-4-10 11:07
缺氧导致偷死病?第一次听说,靠谱吗

其实死亡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目前,关于偷死病,有科学研究是一个新型病毒,而利洋只进行着三种病毒检测,所以没办法检测到阳性,但是病毒类疾病目前也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合理管理养殖环境。。
作者: csulzh    时间: 2014-1-27 11:23
匪兵从良 发表于 2012-7-21 15:48
从没有病毒到有病毒,中间发生了什么意外把病毒带进来了!

养殖环境是个开发的环境,水源、鸟类、人都有可能是病毒的带入者
作者: 日记ˉ逗    时间: 2014-1-27 18:59
csulzh 发表于 2014-1-27 11:23
养殖环境是个开发的环境,水源、鸟类、人都有可能是病毒的带入者

这个有见证。
作者: 蓝色大海    时间: 2014-12-28 14:47
匪兵从良 发表于 2012-7-21 15:48
从没有病毒到有病毒,中间发生了什么意外把病毒带进来了!

我想问下你是用什么设备来检验病毒的?谢谢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