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生与治疗 [打印本页]

作者: 华扬水产    时间: 2012-7-31 16:17
标题: 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生与治疗
本帖最后由 Say-say 于 2012-8-2 11:34 编辑

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生与治疗
赵宇江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华扬集团药物研究所

随着黄鳝网箱养殖技术的日渐成熟,黄鳝养殖规模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6个平方的网箱养殖效益甚至达到千元以上。但是,随之而来的黄鳝的疾病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除了出血病、肠炎病等病原性疾病外,黄鳝的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生越来越普遍,同时,也最容易被忽视。

1 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目前,黄鳝养殖最成熟的技术是网箱养殖,而网箱密度、网箱内黄鳝放养密度,以及水质调节、投喂技术等等却一直无相对标准模式可做参考。这些都成为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生的隐患。结合近几年养殖经验,笔者认为引起黄鳝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水体中网箱的密度设置过大

近两年的养殖水面逐渐减少,一些养殖集中区域更是“寸水寸金”,很多养殖户在池塘中安放过量的网箱。过量的网箱引起的直接恶果就是养殖后期,网箱内外水质严重恶化,即使采用水质改良剂也是杯水车薪。不良的水质对黄鳝的皮肤、内脏等器官产生慢性长期的影响。这也是养殖后期黄鳝疾病治疗难的原因。

1.2 网箱内黄鳝放养密度过大

尽管有大部分养殖户已经意识到网箱内黄鳝的密度过大,不但产量低,而且易发病,但仍有少部分养殖户“坚持己见”,6个平方的网箱放到25斤鳝苗,甚至更高(江西尤为明显)。密度过高,可引起鳝鱼的拥挤胁迫,造成肝脏、肠道等内脏器官的“排毒”障碍,进一步引发代谢障碍。

1.3 消化不良引发的肠炎

    消化不良引发的肠炎多发生在入箱10天内,摄食正常的网箱突然出现停食或减食的状况。原因在于自然水域中,黄鳝的摄食量较小,摄食间隔时间长,而入箱后,黄鳝每天摄食量陡增,消耗大量的胆汁、消化液、消化酶,而鳝体肠道、肝、胆等消化器官并未适应这种强化投喂。

1.4 过量投喂

黄鳝的投喂技术一直困扰着很多养殖户,而且因区域不同,投喂的鲜饵也千差万别。同时由于不能正确换算和搭配鲜饵和饲料的比例,加之不能正确估算网箱中鳝鱼的重量,在实际养殖中,常常出现过量投喂的现象。过量投喂,不仅会引发肠道疾病,而且增加肝脏、胆囊等消化器官的“负担”,从而引发黄鳝出现肝胆问题。

1.5 不当的水质调节和消毒

现在,多数养殖户已意识到水质调节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却对水质调节产生“误解”。其做法是采用“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等刺激性较大的药品进行水质调节或食场消毒。殊不知,这些药物不仅会对黄鳝产生刺激作用,而且会杀灭水体中有益菌和有益藻,从而造成水质恶化,黄鳝“上草”停食。病情严重的,即发生黄鳝“大头病”。

2 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症状

2.1 外部症状

    发生代谢障碍的黄鳝常表现为摄食量下降,厌食,停食;同时伴有“上草”,当天气发生突变时,“上草”现象更为普遍;也有黄鳝头部伸出水面;在养殖后期,也有黄鳝的头部发生肿大,俗称“大头病”。

2.2 体内症状

    解剖鳝体发现,有的肝脏肿大或萎缩,颜色发白色、粉红色、土黄色、黄褐色、紫黑色、花斑等等,甚至有的有“淤血”;有的脾脏肿大呈乌黑色;肾脏易碎等症状。

3 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预防与治疗

3.1 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预防

3.1.1 水质调节

黄鳝入箱后停食两天,同时第1天在网箱中泼洒维水灵(200~300 m3/包,泡腾维生素C)以缓解黄鳝运输和人工操作对鳝体的应激反应;第二、三天在网箱中施用洁水灵(臭氧片),每个网箱10到15片。发生天气突变时,网箱中提前施用维水灵。网箱内食台处,可定期施用洁水灵2~3片进行除臭、消毒。

对网箱外的水体,可选择晴好天气,施用底垢净,每15到20天1次。

3.1.2 内服保健

    养殖前期,饵料中需加倍添加黄鳝酶合电解多维,在补充消化酶的同时补充鳝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养殖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添加抗应激、促代谢、排毒素、保肝胆药物。而华扬应激宁(中药制剂)则兼具以上功能。可每月在饵料中添加应激宁两个疗程,每个疗程7~10天,用量为每1500斤黄鳝饵料中添加1包应激宁。

3.2 黄鳝代谢障碍综合症的治疗

水质恶化引起的代谢障碍(如大头病、上草等):氨氮超标时,可选用爽水解毒剂(或水质保护解毒剂,硫代硫酸钠),用量为150 m3/包;亚硝酸盐超标时,可引起黄鳝的上草、死亡。药品可选用净水解毒剂(200~300 m3/瓶,腐殖酸钠溶液)。同时,可在第二天,在网箱内化水泼洒水博士Ⅱ型(200 m3/包,芽孢杆菌),以进一步分解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

饵料投喂引起的代谢障碍主要包括两方面:消化不良引发肠炎和肝胆疾病。消化不良引发的肠炎可通过在饵料添加黄鳝酶合电解多维、酵母粉、水博士Ⅱ型等进行治疗;肝胆疾病则可通过在饵料中添加应激宁和护肝素进行治疗。

作者: 华扬水产    时间: 2012-8-2 10:23
很欣慰的是,现在论坛里除了特养鱼和对虾方面的人才,现在四大家鱼的也有很多高手!
共同学习和进步吧!
今年的黄鳝,我个人认为到年底的行情不会很差,因为今年养的人少了。还有就是自然资源收到破坏了,鳝苗少了(所以鳝苗的价格也翻了不少)。
作者: 春暖花开    时间: 2012-8-2 21:03
楼主,请问找不到虫、没有细菌性感染而鱼体长势不好都可以概括为代谢综合征呢?怎么感觉和肝胆综合症很相似啊
作者: 华扬水产    时间: 2012-8-2 21:56
春暖花开 发表于 2012-8-2 21:03
楼主,请问找不到虫、没有细菌性感染而鱼体长势不好都可以概括为代谢综合征呢?怎么感觉和肝胆综合症很相似 ...

肝胆综合症是属于代谢障碍的一种,但代谢障碍包含的范围是更广的。比如,肾脏、脾脏的问题就不能用肝胆综合症来简单包含。
鱼体长势不好,我认为不一定是代谢障碍,这个要看他是不是远远低于自然水域中的鱼体的生长。因为我们现在的精养,都是在透支鱼的生长潜力的。
如果真的几乎不长的话,两方面的问题:1、种质的问题;2、营养的问题!
水产与畜禽最大的区别就是很多水产养殖动物在青少年时期(未性成熟)就上了我们的餐桌!
作者: 华农小渔民    时间: 2012-8-6 17:23
    非常认真的读完了上篇武汉华扬集团药物研究所出的文章,我代表武汉市银莲湖黄鳝养殖户提出一些问题和疑问,希望可以和楼主一起讨论。
   楼主说,消化不良引发的肠炎多发生在入箱10天内,摄食正常的网箱突然出现停食或减食的状况。原因在于自然水域中,黄鳝的摄食量较小,摄食间隔时间长,而入箱后,黄鳝每天摄食量陡增,消耗大量的胆汁、消化液、消化酶,而鳝体肠道、肝、胆等消化器官并未适应这种强化投喂。在入箱10天左右,确实有很多养殖户都有很多箱不吃食的情况,也有华扬的技术员说是箱内有死黄鳝,就开了除臭改底之内的药,基本上没什么效果。楼主所说的原因确实有道理,这种情况基本上阻止不了,只能内服些酵母促消化的制剂和维生素。
    投喂过量。怎样才算是投喂过量呢,在20-32°C这样适宜的水温应该投喂多少呢,5%-8%,是不是比较适宜的,可不可以更多,饲料和鲜料比能不能达到1:1,在经常保肝和投喂多维的情况下,到养殖尾期还会不会发生肝胆综合?不知道华扬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和数据呢。


作者: 华扬水产    时间: 2012-8-10 22:39
华农小渔民(不知是师兄还是师弟,我也是华农的),您好!
非常高兴能和你共同探讨,有关黄鳝的养殖!
黄鳝的养殖前期的训食投喂是很关键,其实是前期的训食,我主张只要第一天能吃完,第二天就翻倍,在前面的5天,要做到黄鳝摄食后略有剩余是比较好的,因为这样可以保证箱内所有的黄鳝都能摄食到饵料,所以不存在投喂过量的问题。
至于针对10天左右出现的停食或减食现象,我的建议是主动在一周左右停食一天,以助于消化器官的修复和调整。
黄鳝上的投饵率是没法计算的,因为每家的鲜饵和饲料都不一样!而且很多说投饵率的时候都是以放鳝鱼的重量计算的,而没有计算“生长的黄鳝的体重”。
如果投喂技术过关,饲料和鲜饵=1:1,没问题的!
至于肝胆综合症,只要注意投喂和水质情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当然,药品的选择也是有技巧的!

以上,仅仅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同时也是我多地调查和试验取得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共同探讨,交流!
作者: 幽谷梦笛    时间: 2014-11-9 10:52
黄鳝的网箱养殖问题多,毕竟不是大水体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