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石斑苗黑身记: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打印本页]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9-28 14:10
标题: 石斑苗黑身记: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本帖最后由 syusuke 于 2012-9-28 16:11 编辑
上周,沿着海南东线走马观花调查了一下今年石斑鱼育苗和标苗情况,神经坏死病毒导致的黑色极为严重,不管是育苗还是标苗,成功率普遍都不到3成,赚钱的很少,亏本的多。
在文昌铺前,网友“阿木”介绍了一下铺前情况,铺前现在是海南最大的做苗地方,但今年成功的很少,一般从三亚或陵水新村拿回的鱼蛋,一斤受精卵运气好的可出10万8万的苗,算做苗成功的了。运气不好可能放5批8批卵一条苗都不见,去铺前的前一天,阿木2亩塘用0.7公两(一斤四两)卵出了43万珍珠龙胆04筛的苗,塘底还剩2万苗,收入60万,一个月时间,全部成本不到10万,运气好,技术高,做苗确实很赚钱,但赔钱的还是多数。
那么就算做出苗,这些苗命运如何?
文昌与琼海交接的烟堆和椰林冯家湾一代,聚集有几百家标苗场,从西线或铺前购入的03-04石斑苗进场后也是黑身一片,一般是1周左右开始出现黑身,再一周一万苗可能只有千来条,一条不剩的都有。听说有几家湖南人做苗的,有什么特别技术,成数相对高些。而一般场进的苗,不出事的批次不到2成。最主要症状就是黑身,有的打转明显,有的不明显,爬底或悬浮水面,不停的在死。龙胆苗就算正常一个月都有发病的,标龙胆的车间亏损更为严重,04的苗都要7-8块,进一万苗,over,就是7-8万。
黑身发作起来用什么药都无多大效果!
取了9个场12批次的苗,有刚买回3-4天看似正常的,有标了一个多月黑身病后剩下的苗,有已经发病黑身6-7公分的,31个样本都取鱼眼睛做PT-PCR检测神经坏死病毒。一扩那些正在发病黑身的苗条带明亮,而看似正常的苗条带教弱,或为阴性。而二扩全部都是阳性,说明石斑鱼几乎全部带毒,只是带毒量多少问题,买的苗带毒量高,标苗的时候黑身的概率肯定高!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场刚进2-3天的龙胆,当时取样时候看似体色正常,回实验室一检测,一扩5尾中就有3尾条带极为明显,而同一个场另一批差不多大小的龙胆(买自不同地方)5尾看似正常的,PCR一扩也有条带但比较弱,等我回广州几天后,那个条带明显的批次龙胆就开始黑身发病。
神经坏死病毒在海水鱼中很常见,但想不到今年这么严重!
对做苗的,建议受精卵一定要用碘消毒后再下池孵化,不管是实验室还是实践,这种处理方法都可大幅度提高出苗率。
对标苗的,建议去塘边买苗时,先取10多条鱼送去相关机构检测一下神经坏死病毒含量,对一扩就有明显阳性的苗建议不要买,这样的苗买回去迟早都会发病,冯家湾一带的标苗场可以在塘边取10条-20条打氧,或整个苗用95%以上的酒精固定(药店有卖),或用小泡沫箱加冰,将苗送到海南研究所基地(就在冯家湾附近,可先联系我本人)检测病毒,就一天时间可出结果,大概知道鱼苗带毒量,费用也就1-2千块钱,这些检测费用相比买苗回来黑身的损失还是值得。
-
04筛的珍珠龙胆一块四到一块五.jpg
(30.9 KB, 下载次数: 1047)
-
8块一条.jpg
(49.93 KB, 下载次数: 1051)
-
20天左右发病的龙胆01.jpg
(106.43 KB, 下载次数: 1023)
-
标苗01.jpg
(48.97 KB, 下载次数: 1008)
-
标苗02.jpg
(101.39 KB, 下载次数: 1053)
-
病号.jpg
(85.59 KB, 下载次数: 979)
-
黑身濒死的龙胆苗.jpg
(96.96 KB, 下载次数: 1088)
-
黑身的珍珠龙胆.jpg
(85.52 KB, 下载次数: 991)
-
黑身苗.jpg
(67.92 KB, 下载次数: 1012)
-
黑身仰泳!.jpg
(61.31 KB, 下载次数: 1024)
-
黑身仰泳的珍珠龙胆.jpg
(37.97 KB, 下载次数: 987)
-
进场4天的看似正常小青斑.jpg
(53.86 KB, 下载次数: 1055)
-
看似正常的龙胆苗01.jpg
(59.8 KB, 下载次数: 1005)
-
看似正常的珍珠龙胆苗.jpg
(65.76 KB, 下载次数: 971)
-
可见黑身苗?.jpg
(73.38 KB, 下载次数: 937)
-
铺前-黑身后残剩的龙胆苗.jpg
(60.27 KB, 下载次数: 906)
-
铺前-黑身后残剩的龙胆苗02.jpg
(88.48 KB, 下载次数: 943)
-
珍珠龙胆苗.jpg
(73.3 KB, 下载次数: 953)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9-28 14:11
RT-PCR结果
-
二扩.jpg
(18.96 KB, 下载次数: 826)
-
一扩A.jpg
(20.74 KB, 下载次数: 794)
-
一扩B.jpg
(16.23 KB, 下载次数: 905)
作者: lemon 时间: 2012-9-28 15:58
渔医又一次出发到前线!将第一手非常难得、珍贵的资讯和大家一起分享~
渔医,{:soso_e183:}
作者: lemon 时间: 2012-9-28 16:40
一定要转的啊~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9-28 17:10
福建这边水泥池育苗黑身也很多啊,渔医!
作者: chenyaxiong168 时间: 2012-9-28 18:06
谢谢分享{:soso_e100:}
作者: kizel 时间: 2012-10-9 13:42
渔医的帖子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看了收获很多,谢谢。
作者: kook 时间: 2012-10-9 14:53
这些黑身苗的致死原因都是神经坏死病毒吗?有没有进行其他细菌的检查?
作者: kook 时间: 2012-10-9 14:54
还有看起来很健康的那些有没有也检测一下看带病毒不?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10-9 15:35
本帖最后由 南海渔医 于 2012-10-9 15:37 编辑
现在海南石斑鱼苗,包括幼鱼,就是健康的基本上也是100%带毒,如果用RT-PCR检测,因为这个检测技术太敏感了。
对养殖户来说,看你运气好不好,买到带毒量低的苗,熬过一个多月就相对安全了。
作者: 黄河 时间: 2012-10-9 20:33
看到书上有写到“有报道称将幼苗控制在低于10尾/L的密度下饲养可以将水平传播降低到可忽略的水平”不知是否有前辈做过相关实验,但如若真像报道所说,我想是否可以鱼苗孵出开始就进行低密度养殖从而达到大大降低鱼苗患病的概率呢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10-10 09:51
黄河 发表于 2012-10-9 20:33 
看到书上有写到“有报道称将幼苗控制在低于10尾/L的密度下饲养可以将水平传播降低到可忽略的水平”不知是否 ...
这个黑身的是神经坏死病毒病,主要以垂直传播为主!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2-10-10 13:12
这个黑身真的很多很多
作者: 水中乐 时间: 2012-10-14 23:37
南海渔医,目前除了海南,其它地方发病情况如何呢?
作者: huolihui2006 时间: 2012-10-16 11:39
目前尚未好的控制方法吗,垂直传播,只能寻找健康亲本吗?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2-10-17 15:02
这个神经坏死病毒,如果不细分,很多鱼身上都有,但是为什么石斑鱼会这么严重呢?
有个台湾的文章说石斑鱼受精卵消毒可以减少病毒感染几率,但又有一个问题,龙胆卵一斤几万块钱,处理不好万一全部over怎么办?所以有的人干脆不消毒(我猜的)。
换个角度,碘可能不一定是最好的消毒剂(用量和残留不知道要不要用其他药品去中和);台湾人用臭氧消毒,但在大陆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石斑鱼卵比草鱼卵小几十倍,消毒的时机很重要,用药品一定要在卵里长出眼睛没长出身体(眼胞期)的时候消毒,大多数孵化厂也不能做到如此精细吧?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10-17 17:28
最近两年的研究显示,这个病毒确切的是存在于胚胎中,但依据台湾的经验生产中如果用碘或臭氧消毒,虽然不能100%避免,但还是比不消毒的强很多。
作者: zhenjia405 时间: 2012-10-17 23:33
在湛江某石斑鱼苗厂购买鱼苗(12~14cm)回来之后一两周就出现黑身,泡淡水,甲醛,高锰酸钾,投喂抗生素均无效,不知哪位大侠指教一两招,不尽感激!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10-18 00:36
zhenjia405 发表于 2012-10-17 23:33 
在湛江某石斑鱼苗厂购买鱼苗(12~14cm)回来之后一两周就出现黑身,泡淡水,甲醛,高锰酸钾,投喂抗生素均无 ...
是龙胆吧,其他石斑鱼,这么大了很少出现神经坏死病毒的,龙胆到了半斤一斤都还可能出现该病毒导致的死亡,所以养龙胆一斤内都会战战兢兢,正认为如此,龙胆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
有时候这么大石斑鱼应激大了,也可能爆发虹彩病毒,也是黑身症状。
作者: 鱼游四海 时间: 2012-10-22 14:40
石斑鱼选育方面有没有从控制这些病毒方面着手呢?病害和成活率可是很重要的问题啊!
作者: QQ_517F3A 时间: 2012-11-30 19:08
我的珍珠龙胆 6789公分了还在黑身 怎么处理啊
作者: QQ_089A77 时间: 2012-12-9 18:52
你好!朋友请回我QQ549023273
作者: QQ_089A77 时间: 2012-12-9 18:52
你好!朋友请加我的QQ549023273
作者: 龙sky 时间: 2013-4-4 00:18
黑身——不治之症·
作者: QQ_1563B0 时间: 2013-5-15 09:24
类似这种病能治吗,怎么治啊,应该用什么药
作者: zlx1988 时间: 2013-7-27 13:39
好东西,学习一下
作者: 忠实水产 时间: 2013-12-25 09:24
病毒导致的死亡
作者: CXD1031 时间: 2013-12-26 20:36
现在天气冷,鱼也没胃口了
作者: Germplasm 时间: 2013-12-30 11:55
生长、出肉、体型(抗病、抗逆等)等等作为目标性状,经选育改良的确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仅限于是种源退化、近交累积作用造成的情况。所以我想说的是:选育研发并不是万能的神器,所有的养殖困难都期望选育来改变,有些勉为其难!不知大家以为然否?欢迎讨论、交流。
作者: 荒野追踪 时间: 2014-7-15 07:23
谢谢分享,黑身太可恶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