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给利洋挑刺——重新认识对虾的气泡病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4 20:23
标题: 给利洋挑刺——重新认识对虾的气泡病
气泡病一直是困扰养虾行业的一大难题,至今仍没有明确的说法,更别说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应该感谢利洋的马老师和他的团队,他们从鱼病那里引进了气泡病的说法,并收集了很多病例。也尝试去弄清楚原因,但是他们的解释一直令人质疑。至于采取的措施当然是难以见效。之所以给利洋挑刺,是因为我有一口塘(淡水土塘)得了所谓的气泡病,在利洋龙海某店长的亲自操作下却毫无见效。这迫使我认真研究了气泡病,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但不知对否,望同行能不吝赐教。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4 20:23
也希望对利洋有所启发,研制更确切疗效的药品。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4 20:26
利洋认为气泡病产生的原因:
藻类过多,产氧能力过强,溶氧过饱和引起水浓、pH高、溶氧高;指标正常,下午或傍晚游塘死虾多;死虾尾或体发白、黄鳃等。连续晴天高温、温差较大、“倒藻”或杀虫后,换水量大、投料量大、砂底或铺膜池易发生。生物不平衡,特别是藻类高峰期(进水5-7天、10-14天、20-28天)易发生。施肥过量或不当易发生。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4 20:27
利洋认为气泡病的控制方法:
推迟放苗(进水后大于20天)或“老水”养虾,保持高水位(浅处1米、深处1、5米以上)
加大增氧,特别是中午及下午。如果下午氧气过高,应迅速换浮游动物多或底氧的水;若无换水条件,可加大增氧机曝气,并外泼“速解安”,严重时可用“苔藻净”控制。慎用肥料,防止过肥。

作者: 玉。    时间: 2012-10-14 22:48
楼主您的经验没在上面总结?

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iPhone客户端

作者: marat    时间: 2012-10-14 23:17
支持楼主交流经验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2-10-15 00:47
多数情况下很多人觉得增氧不够,增氧机不够,所以泰国的工厂化养殖才让很多人觉得我们的硬件还有待改进,结果来一个溶氧过饱和,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达到过饱和?
支持楼主对纯技术的质疑和探讨,对事不对人!
作者: 伟哥中的战斗哥    时间: 2012-10-15 11:47
一种根本不存在的病,当作经典传播了多年。
不知我们傻,还是他们傻。
作者: 伟哥中的战斗哥    时间: 2012-10-15 11:50
所谓肌肉白浊,绝大多数是肌肉痉缩形成肌肉坏死。
与气泡病、寄生虫毫无关系。

作者: 伟哥中的战斗哥    时间: 2012-10-15 11:56
出现肌肉白浊,往往与脱壳不顺有关,而对虾脱壳则与应激过度密切相关。
一旦肌肉白浊,意味着应激过度,病毒发作的可能很大,这种情况非常危险。
另外,如果虾种优质,本身携带病毒的可能性不大,及时补充硬壳物质,恢复的机会很大。

作者: nanguoxue    时间: 2012-10-15 12:05
加大增氧,特别是中午及下午....?????
楼主,你说的这些是你自己总结的吧?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2-10-15 13:31
伟哥中的战斗哥 发表于 2012-10-15 11:47
一种根本不存在的病,当作经典传播了多年。
不知我们傻,还是他们傻。

怎么证明这种病不存在呢?如果不存在,为什么被传播这么久,是个的不存在吗?还只是叫法不一样呢?非常好奇!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2-10-15 16:56
nanguoxue 发表于 2012-10-15 12:05
加大增氧,特别是中午及下午....?????
楼主,你说的这些是你自己总结的吧?

中午及下午那不是在增氧,是在曝气
作者: nanguoxue    时间: 2012-10-15 16:59
daoming4 发表于 2012-10-15 16:56
中午及下午那不是在增氧,是在曝气

明白。。。所以问楼主是否自己总结的。措词不当

作者: chyjlxl    时间: 2012-10-15 21:26
这个简单,建议放苗后 开一台增氧机,我隔壁塘出现过这种情况。氧气太高虾也会出现浮头,气泡病就是这样出来的。所以放苗后尽量 开一台增氧机,养虾不差那点电费。这样可以预防。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5 22:19
本帖最后由 水淡如茶 于 2012-10-15 22:53 编辑


                                   患病对虾尾柄处可见大量明显气泡

                                       患病对虾游泳足内部充满“气泡”

                                            患病对虾鳃部的“气柱”(以上图片上传不了,请高手帮忙上传)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5 22:55
先看看其他网友对于气泡病的争论。如海上积雨云兄弟在一个帖子中质疑利洋对气泡病的治疗方案:但是奇怪的是明明是处理气泡病,为何还要用速解安?!?还要加大增氧,这时不都溶氧过饱和了么?还要加大增氧,这难道不是自打嘴巴么!?难道不怕“气泡病”更加严重?!?
作者: 匪兵从良    时间: 2012-10-15 23:00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4 20:26
利洋认为气泡病产生的原因:
藻类过多,产氧能力过强,溶氧过饱和引起水浓、pH高、溶氧高;指标正常,下午 ...

如果不肥水,水清得能看到增氧机底下,也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也叫汽泡病?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10-17 09:31
气泡病,这个可以有。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7 15:05
另一个网友潮海对于海上积雨云的两个问题 “为何还要用速解安?!还要加大增氧? 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气泡病的原因是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氧气、氮气、甲烷等),其中以氧气为主。
速解安的作用是什么? 表面活性剂型 物理 药物。通过打破 水表面张力 来促进水气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可以溶于水,也可以从水中溢出(可参考 水环境化学)。说白了就是通过速解安打破张力,  氧气过饱和的时候把氧气爆出。所以用速解安配合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双重曝气。氧气缺少的时候 氧气进入水中速率增加,所以,这种时候起增氧作用。下午打增氧机可以预防 气泡病 也是这个道理。这里并不是用来增氧,而是曝气。
潮海的解释似乎挺有道理,其实,似是而非。他把气泡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水中气体如氧气等过饱和引起。这个跟我发病的那个塘的情况不符,我的塘氧气只有5ppm,根本没有达到饱和。网友國家的蝦農对于利洋把气泡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氧气过高提出强烈质疑。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2-10-17 16:43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7 15:05
另一个网友潮海对于海上积雨云的两个问题 “为何还要用速解安?!还要加大增氧? 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气 ...

很不错的对比总结!你怎么看待所谓的气泡病呢?
作者: 正太    时间: 2012-10-17 17:41
哈哈,马老师也在我这边说过。本人完全不相信。还有如果真的是气泡病,利洋同志用的东西无非就是解毒增氧产品嘛,虾好了,是你药品好;虾死了,又会说我们只不过是搞点增氧解毒啊,病毒病无法治理。高,实在太高了。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10-17 21:10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7 15:05
另一个网友潮海对于海上积雨云的两个问题 “为何还要用速解安?!还要加大增氧? 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气 ...

溶氧只有5,而氮气超标了,气泡病就会发生,这个很正常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2-10-17 21:14
本帖最后由 水调歌头 于 2012-10-18 16:40 编辑

气泡病是由于水体氮气压突然过饱和,导致鱼体或虾体血液或组织里的氮气过饱和造成的。氧气过多只是个诱因。利洋说的气泡病是有,总的处理原则是对的,但处理时机或步骤错了,效果就差了。真正已经发生了气泡的鱼或虾,这是无法处理,因为这属于物理损伤,无得救。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2-10-18 16:39
正太 发表于 2012-10-17 17:41
哈哈,马老师也在我这边说过。本人完全不相信。还有如果真的是气泡病,利洋同志用的东西无非就是解毒增氧产 ...

在没有确切的定论下,都各自有理,但是实践是检测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实事求是去辨别!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2-10-18 16:40
珠江所小廖 发表于 2012-10-17 21:14
气泡病是由于水体氮气压突然过饱和,导致鱼体或虾体血液或组织里的氮气过饱和造成的。氧气过多只是个诱因。 ...

听了小廖的解释,一下子明白了!
作者: QQ_9C9FC7    时间: 2012-10-18 17:15
个人认为:所谓的气泡病不一定是溶解氧过饱和,应该是水体溶解氧变换比较大引起的。特别是水质突变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气泡病发生的概率比较大。~~!速解安应该是过碳酰胺类或是过养化尿素~土点说就是双氧水和尿素结合~双氧水本身有氧化功能~所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增氧的功能,而尿素本身有降温的功能~降温本身就有起到应激和防治有机质恶化~!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8 19:26
网友斗牛:“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zuiyuexi 似乎是猜测,他说:“气泡病首先是一种病,正常情况下,气体是能进入虾组织内部形成气泡的,主要原因还是微生物的作用。”0128的说法更离谱:“气泡病好理解,水体溶氧是有限的,藻天气好时产氧是无限的,到后来不溶水中时的氧就象空气中的雾,虾动的多就粘的多就产生气泡病,应该多开增氧机就不会有问题虾苗打包装运输时水不会无限溶氧,怎么搞都不会有气泡病。气泡病不是病,是虾有病了才有气泡病,好的虾粘个泡动一下就没了,很小的虾有病的虾本来就在中上层水体,粘的泡多又甩不了就得气泡病了。”
针对这么多的无稽之谈,國家的蝦農强烈质疑:我想问问海大和正大的技术员
问题3:利洋不是整天说在虾苗时期会发生(因高氧引起的气泡病),那为什么在虾苗打包装运输时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按道理说打包装时候包装袋里面的氧分子应该很高才对,都是99%以上的纯氧,而且当时你们所谓的市场技术员跟我说的时候,我就作了一个实验给他看,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没有来看我的实验了,
当时我在苗场拿了几千尾苗然后用(可以装半吨水的包装袋=专门提供给空运虾苗用的专用袋)装了一半的纯海水--放进虾苗--打进纯氧--直到整个包装袋都鼓起来。这样的操作水体应该属于高溶氧了哇.
國家的蝦農166楼和176楼说的气泡病案例都是发生在阴雨天,那我的问题又来了,
阴雨天藻相的繁殖代数不是很慢吗,怎么水体的溶解氧会高起来呢?还有,什么叫  溶解氧  是不是水体溶解的那部分氧离子才叫溶解氧?
阴雨天过后的水体变浓是真的因为藻相繁殖起来的还是老化的藻相显示水体变浓的,我没有记错的话,老化的藻相水体都是发暗的。那么如何解释(1)雨后或刮虾后水突然变浓(水浓pH值高→光合作用强→氧气过饱和从而患气泡病)。
國家的蝦農把问题针对到了对气泡病发生的原因的质疑。确实,多数人对气泡病发生的原因的理解要么如同上面的网友,要么如同珠江所小廖  所说的:“气泡病是由于水体氮气压突然过饱和,导致鱼体或虾体血液或组织里的氮气过饱和造成的。”其实,他们都错了。因为一次偶然的情况使我猛然醒悟。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8 19:45
一直以来,我就在考虑引起气泡病的原因。其必须考虑的相关因素似乎很多,藻类浓度、气压、温度、水深、刮风、换水、季节、增氧机、温棚或者遮阴棚、下药、碱度、氨氮、亚硝酸、细菌、寄生虫。。。。哪个才是主要因素?一时间,无从下手。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2-10-18 20:00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5 22:19
患病对虾尾柄处可见大量明显气泡

                             ...

   产生气泡有两种可能,一是虾摄食了藻类,且不消化,在肠管中光合作用,从而有气泡;另一可能是虾直接“吞食“了气泡,此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虾虽有口,但并不象鱼类有嘴巴可吞食,而是啃食。如果说腹肢中有气泡,可以肯定地说,观察有误。应该是钟虫之类寄生,很象气泡。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2-10-19 10:16
呵呵,各位知道培育虾苗的吧,虾苗池的溶氧够足了吧,有听说过气泡病吗?
溶氧饱和,多少算容颜饱和。我养虾的时候溶氧可以达到8PPM,高不?也没见过气泡病啊!
见仁见智吧。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9 14:06
一次偶然的事件,使我找到发生气泡病的主要原因。
因为我的虾从不使用抗生素,还有从堤岸翻进来的野生石鲫鱼(也称过山鲫)的追逐,虾特别好吃,因此我的虾一直受到亲朋好友的青睐。在一次用地笼捕虾卖的时候,我把一些准备送给别人的虾放在一个鱼笼里,挂在另外一个池子,靠近水面处。那个池子表层水温高了4—5°C。半小时后,当我把鱼笼提上来时候,我呆住了。怎么回事啊,8成虾的尾部出现白浊。和当时发生气泡病的情况有些类似。有的一节,有的两节,但是都还活着。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会不会是气泡病。于是把一部分有白浊的虾连同一些地笼里的虾拿到朋友处,显微镜一检查,天哪,气泡出现了,居然在有白浊的虾组织里看到气泡了。那些直接从地笼抓上来的虾竟然没有气泡。惊喜之余,把剩下的虾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挂回原来的池子的底部,一部分依然挂在原处。又是半小时过去了,挂在原处的虾居然大部分变白,挂了。挂回原池子的也一部分趴下了。最后等得不耐烦了,装袋送人了。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19 14:06
我陷入沉思,为什么2个都没有发生气泡病的池子,把这个池子的虾搬到另外一个池子,却发生气泡病呢?这按照利洋的说法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的。对了,利洋说的是外界的水中的气体,而这次发生的原因却是体内的气体的溢出,这就是症结的所在。外界状况只是参考作用,关键的还是虾体内的因素。没错,我居然给利洋找出毛病了。
这次的经历,使我突然想到,突然的升温会不会是气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或者说是主要因素之一。至少是今后查找气泡病发生原因的考虑方向。嗯。一夜无眠,兴奋啊。

作者: 虾佬    时间: 2012-10-19 20:18
匪兵从良 发表于 2012-10-15 23:00
如果不肥水,水清得能看到增氧机底下,也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也叫汽泡病?

又是利洋    我早想在隔壁开店  可惜找不到合伙人   卖的不是产品 卖的是口才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0 07:35
本帖最后由 水淡如茶 于 2012-10-20 07:51 编辑

其实,网友虫子的悲哀对于气泡病发生原因有一段精辟的回答:“ 陈 敏哥!气泡病产生的条件是1、总溶解气体过饱和(氮气、氧气等等)2、溶解气体(不单指氧气)分压总和超过水层流体静压强过多;二者缺一不可。单纯一种气体的高度过饱和,但是总溶解气体不饱和,就不会发生气泡病。比如,用塑料袋密封运输鱼苗时,水中溶氧最大可以达到40mg/L左右,这时并没有气泡病;或者,总溶解气体虽过饱和,但是没有超出该水层的流体静压力,就不会发生气泡病。比如,在3~4米水深处,总溶解气体饱和度即使达到了130%~140%,也不会发生气泡病。
   其实啊,气泡病多数是氮气(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氧气过饱和的总结果,单纯由一种气体过饱和引起气泡病是很少的。氮气过饱和往往是由于升温引起的,尤其遇到连续阴雨天后大晴天,气温升高过快,就容易患气泡病。在引起气泡病放面氮气过饱和的危害更大,氧气在动物体内能被消耗利用,危害小一些。”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0 07:35
本帖最后由 水淡如茶 于 2012-10-20 07:51 编辑

网友虫子的悲哀似乎找到了方向。但问题是:虫子的悲哀说的是水中的溶氧(或者其他气体),而不是虾体内组织间的气体。确切的说,气泡病是温度突然升高或者压力的突然变低,使得虾体内组织间的气体出现过饱和状态,从而使得原本溶解在体液中的气体快速逸出,形成气泡,进而在血管等器官,造成栓塞。这个就是气泡病的内在机理。如同,虾拿去煮了,或者微波炉加热,虾组织里肯定有气泡。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0 07:49
航天飞行员在飞离地球时,如果没有航空服的压力保护,身体内一样会有气体从人体的液体中(如血液)逸出,形成气泡,进而堵塞血管等。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0 07:50
另外,虫子的悲哀说的“水深度3—4米不会气泡病”也是错的,如果快速升温(比如加热),依然会有气泡病。水深,只是温度变化慢了。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0 07:54
本帖最后由 水淡如茶 于 2012-10-20 08:04 编辑
nanguoxue 发表于 2012-10-15 12:05
加大增氧,特别是中午及下午....?????
楼主,你说的这些是你自己总结的吧?


不是我总结的。那是海上积雨云根据利洋的资料一字一句打出来的.我有点偷工减料,连错别字也一起复制过来了。如:在治疗方案部分,底氧应该是低氧,云兄打字打错了,我照搬过来
作者: 新渔民    时间: 2012-10-20 09:18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20 07:54
不是我总结的。那是海上积雨云根据利洋的资料一字一句打出来的.我有点偷工减料,连错别字也一起复制过来 ...

  能不能让利洋 去研究下气泡里面的成分 具体是什么气体 只有企业有这样的条件
作者: 学养对虾    时间: 2012-10-20 16:13
如水体溶解气体过饱和是气泡病的成因,那采用底部微孔曝气增氧的养殖方式就很容易发病了??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20 19:38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9 14:06
我陷入沉思,为什么2个都没有发生气泡病的池子,把这个池子的虾搬到另外一个池子,却发生气泡病呢?这按照利 ...

突然的升温会不会是气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这个原因很常见,通常原低温处于饱和状态的水,由于温度升高而气体溶解度降低,发生气体过饱和。
作者: chenyaxiong168    时间: 2012-10-20 19:58
{:soso_e142:}精彩!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0 21:08
玉。 发表于 2012-10-14 22:48
楼主您的经验没在上面总结?

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iPhone客户端

别急,等我慢慢道来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1 07:55
据我的观察和初步总结,气泡病最主要外在诱因是突然升温或者气压突然降低引起。买苗的时候为什么在苗袋要盖个袋子,还要泼水,就是怕太阳晒,或者选在清晨、晚上出苗,其实也是为了防止气泡病。幼虾搬池的不成功,其实很多跟温差引起气泡病有关。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1 07:56
之所以说利洋的理论是错误的,根源在于,利洋把水中(虾体外)的因素当成是虾体内的因素。正如,上面的牙齿坏了,却把下面的拔掉,理由是下面的牙齿没有好好配合。有点头痛医脚的感觉。
作者: nanguoxue    时间: 2012-10-22 08:59
新渔民 发表于 2012-10-20 09:18
能不能让利洋 去研究下气泡里面的成分 具体是什么气体 只有企业有这样的条件

要分析气体成分的话,一般是很难做到的。采集比较困难,再者需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来做分析,对采集的量肯定也会有一定的要求。。。总的来说,分析成分很难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2 13:22
再来讨论潮海网友对海上积雨云的回答,不难得出结论:①增氧机不论是把氧气爆出或者增氧,对于治疗已经发生的气泡病无效。同理,“速解安”亦无效。②增氧机真正起到的作用是降低水温,但必须在气泡病未出现之前,如果已经发生气泡病则没多少效果。③如果气温比水温大4——5度以上(一位工程师朋友说的,没有经过验证),增氧机并不能起到降温作用。④若上下层水温差大时,突然打开水车,会把上层热水打到下层,更引起下层水突然升温,效果更是反作用。⑤如果上下层水温差大时,此时,最好用微孔曝气,风量关小点,尽量不让上下层水对流,只需保证下层氧气够用。或者预计天气的变化,在气温还没升高之前,打开所有的水车,保持上下层水的对流。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3 07:45
这是一篇有关气泡病的文章,稍微做些解析,如有谬误,请指正。
南美白对虾气泡病的预防和处理
2012-6-27 16:02:55    来源:南方农村报   水淡如茶评注
利洋公司多年前已开始提倡预防南美白对虾气泡病,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直到现在,还有部分人认为气泡病是鱼的“专利”,对虾来说就是“砖家”搞出的噱头。实际上,气泡病已经成为对虾养殖的一大隐形“杀手”,在北海市合浦县西场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何为气泡病
      气泡病:是在水体中某种气体(多为溶氧)突然升高或长期偏高处于过饱和状态,造成部分气体进入对虾的组织、器官、内脏,进而对虾应激蜕壳,严重的发生大量死亡的病症。
  二、气泡病的发生条件
  气泡病的发生需要单独或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水体溶氧突然增加。[水淡如茶评注:应该是升温过快引起]如雨后天晴[注:天晴,气温升高,加上阳光照射带动水温升高],北风转南风[注:北风温度低、气压高,南风温度高、气压低],肥水过快[注:水浓,吸热多,升温快]等,气泡病的发生90%以上是由这种情况引起的,在生产中需特别注意。
2.水体溶氧长期偏高。[注:谬误,跟溶氧无关,应该是水体浓,吸热多,升温快。实际上,测试溶氧,一般并没有达到饱和]这是由于放苗前期水质过肥,藻类光合作用过强引起,(翠)绿色水质更易发生,[注:水颜色深,吸热多,升温快]因此养殖过程尽量避免使用或单独使用化肥肥水,放苗前保持10-20cm的透明度。 [注:谬误,10-20cm的透明度,说明水太浓]   3.底质偏酸。[注:或许是碱度不够,藻浓,导致PH变化大。大多时候发生在放苗不久,底质仍然正常]底酸池塘一般水体总碱度也较低,【何以见得?】水体缓冲能力差,进而导致pH值日变化极大。一般来说,pH值早晚相差0.3-0.5正常,但西场地区能保持在1.0之内的池塘已经很少。pH值早晚相差较大的池塘,即使下午酸碱度在8.5的正常值以下,也有可能发生气泡病。
   4.池水过浅。[注:水浅,升温快]阳光较好时浅水塘温度上升较深水池塘快,水体中藻类、青苔(水浅易生)、底栖藻类产氧增加过快,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注:跟氧气无关]  5.水体溶氧向空气溢出过慢。如无风天气[注:无风散热慢]、增氧机使用较少[注:开增氧机一般可以散热]、未加过水[注:加冷水可以降温]等,也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三、气泡病的判断
    1.根据症状判断:对虾在水面快速弹跳几下,然后身体失去平衡沉底死亡;发病对虾蜕壳,软壳,鳃部及尾部易发白;[注:发白,显微镜观察可以看见气泡]多数在下风口发生;多数池塘发病时对虾吃料正常;天气稳定时早上不见下午见。[注:下午水体温度高]
  2.根据发生时间判断:下雨后突然晴天最易发生,[注:此时水体会突然升温]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均可能发生;如果天气一直晴好,则多在下午3点以后至天黑出现,早上不见。
  四、气泡病的危害
  1.“急性气泡病”可导致对虾死亡。少则几只,多则几百上千。
  2.对虾造成严重应激,降低体质及抵抗力,增加发病危险。
  3.气泡病发生时细菌趁虚而入,造成继发感染,同时会加重其他疾病的病情,增大损失。
  4.“慢性气泡病”易使养殖户误解为对虾“发病了”,进而大量投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既增大了成本,同时又减慢对虾生长速度和品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气泡病的预防及处理
气泡病危害极大,但只要认识到位,我们就可以较好的预防和处理它,如:
  1.水质较浓,酸碱度较高时,中午(12:00-17:00)开2个小时左右的增氧机曝气。[注:应该提前在早上开机]同时,水浓池塘投料前适当搅水利于增加对虾食欲,促进生长。
  2.雨后转晴时及时加开增氧机,同时使用“速解安”,即可有效预防气泡病。 [注:它是表面活性剂,提高气体饱和度,成本高,却无效,纯属浪费]    3.慢性气泡病预防: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耗氧较大的菌制剂,[注:产生二氧化碳,降低PH,增加碱度]即可增加水体和空气的溶氧交换,又可控制藻类大量繁殖[注:使得水色不浓,透明度大,吸热少],保持水体清爽及维持适当的透明度。
    4.急性气泡病预防及处理
    预防方法:天气变化较大时,按照第2条进行预防。
    处理方法:加开增氧机,同时适当加取含氧量较低的地下水,[注:不是低氧的水,是温度低的水]可有效缓解“氧中毒”症状,[注:氧中毒,第一次听说,谬误也]减少损失。
【注:1、此时不缺氧,增氧剂无效。2、气泡病一般伴随底质变坏,高温引起细菌大量繁殖,毒性物质增多,底改有效。3、上浮的虾不会下沉、不靠边,好像有救生圈托着。必须用网在水面拦截,捞起。4、除了升温外,碱度过低是否有关系,待论证。5、水面加冰块是奇招。】      提示:气泡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引起的继发感染、并发感染却能极大的降低我们的养殖成功率!因此,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通过正确的管理和操作来预防气泡病,也将而且必须成为我们西场地区养殖的首要工作。
  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蒋鹏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4 06:46
可能影响气泡病的因素似乎很多,我们一一来解析。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4 06:48
首先说说最常用的增氧机。其作用在前面已经说过。补充几点:①增氧机是靠打起水花,加快水分的蒸发降温的,如果水分没有蒸发,比如在温棚中,降温效果不明显。冬天温棚中午开启增氧机目的是为了给下层水体加热,这时一般不会发生气泡病的。②喷水式浮水泵,也就是黄爵网友所称的“作为增氧机,觉得闲得蛋疼”的那种。其实,在夏季高温,其增氧效果好过一般增氧机。不相信?第一次听说?可是它的效果确实如此。它的降温效果比较好。它靠的是降温增氧,而不是摩擦增氧。你可以在同一个塘内,各自安装一台,交替开启,对比试试。实验的结果一定让你目瞪口呆。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5 07:28
2、藻类浓度:藻类浓度越大,颜色越深,白天吸热越快(晚上散热也快),温度变化越大。
3、气压:气压越低(人感觉闷热难受),越容易得气泡病。下雨之前一般会低气压。
4、温度:天气突然高温,越容易使得水温突然升高,容易得气泡病。这是气泡病主要诱因。
5、水深:水深,温度变化慢,不容易得气泡病。
6、刮风:刮风会降温。但是刮南风,一般是热风,而且气压低,并不起到降温作用。
7、换水:换温度低的水可以保持虾池水温的稳定,不容易得气泡病。反之,换上高温的水容易得气泡病。
8、季节:气泡病一般在春夏之交发生,此时白天逐渐变长,升温明显。冬季一般少发生。
9、温棚或者遮阴棚:温棚可以保持温度的恒定。气泡病很容易在温棚刚刚拆除几天内发生。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6 18:34
10、细菌:一般跟细菌无关。但是气泡病发生了,一般伴随反塘,细菌会爆发。
11、下药:下药如果会杀藻,提前控制藻浓度,可以减少发生的几率。
12、碱度:发生气泡病的池塘碱度一般较低,是否有关联?
13、氨氮:发生气泡病时候一般氨氮很少。何因?
14、亚硝酸:发生气泡病时候一般亚硝酸很少。何因?
15、寄生虫:一般认为无关。
16、其他因素:。。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希望各位潜水的高手冒出来指点迷津。是美眉的飘出来高歌一曲,是帅哥的站出来吼一吼。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7 07:09
近日借到一本《水产动物病害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战文斌主编。在看完第277页鱼类气泡病和第353页虾类的气泡病之后,真是无语。书中的论述真是荒诞不经、误人子弟啊。
看看书中是如何说的:“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都可引起水产动物患气泡病。引起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㈡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肥料在池底不断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分解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硫化氢气泡,鱼苗误将小气泡当浮游生物吞入,引起气泡病。㈣在运输途中,人工送气过多;或抽水机的水管有破损时,吸入了空气;或水流经过拦水坝成为瀑布,落入潭中,将空气卷入,均可使水中气体过饱和。”
如果按照书中所说,运鱼车和运虾车那必定会100%发生气泡病,但这么多年却根本没这回事。犯晕啊。
如果按照书中所说,微孔曝气增氧、射流式增氧机是万万不能推广的,那会产生严重的气泡病,厂家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如果按照书中所说,增氧剂是万万使用不得的,即使在严重缺氧浮头的时候。要是鱼儿不小心吸入了一点粉末,鱼儿就会冤死在气泡病上。
怪不得别人都默不作声,原来,我的挑刺不仅挑到利洋,而且无意中挑到了高等教材。没想到利洋竟然是照搬照套,取自教材而已;没想到教材竟然也是以讹传讹,害人不浅啊。我不是水产院校毕业,但我有向教材挑刺、找回真相的勇气。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在抽水机的进水管有破损时,别慌,没事的。呵呵,很多养虾人的家伙都破破烂烂(甚至是管理房也如此寒碜)。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8 06:35
又做了个试验。从同一个池中舀出2桶水,(水温28°C),其中一桶水打入液体氧(用育苗场的氧气罐),它产生氧气,(同时会降温),使得溶解在水中的气体达到饱和。等到放液态氧的水温回升到27°C时,打入氧气的水中的气体处于饱和状态。在池中取出一些虾,分别放入2个桶中。结果,都没有如同教科书中断定的气泡病出现。这个实验又再次证明书中对气泡病的论述是有误的。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9 20:51
我想國家的蝦農无需再去质疑海大和正大的技术员,海上积雨云也无需质疑利洋对气泡病的治疗方案,因为事实已经很清楚,他们的质疑都是有道理的。他们的疑问都已经得到解决。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9 20:53
前面我们研究了气泡病发病的内在机理,研究了引起气泡病的外在影响因素,其目的就在于找到治疗方案。知道了气泡病发生的外部因素,就是为了及时采取措施去除或者减弱外部因素,这就是预防;即使外部环境达到了发生气泡病的条件,而我们没办法消除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我们采取办法消除、控制机体内气泡产生的危害,这就是治疗。利洋的治疗方案在经过处理我的发病塘和其后我的偶然发现之后就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无效!这也是当初我花钱买来的经验教训。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29 21:34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21 07:55
据我的观察和初步总结,气泡病最主要外在诱因是突然升温或者气压突然降低引起。买苗的时候为什么在苗袋要盖 ...

太精辟了,好好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29 22:04
本帖最后由 虫子的悲哀 于 2012-10-29 22:05 编辑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25 07:28
2、藻类浓度:藻类浓度越大,颜色越深,白天吸热越快(晚上散热也快),温度变化越大。
3、气压:气压越低 ...

4、温度:天气突然高温,越容易使得水温突然升高,容易得气泡病。这是气泡病主要诱因。
为什么?我逐渐接受你观点了!!!!!
   我来帮你解释,水体某深度的压强P=ρ gh 其中ρ 是水的密度 g是重力加速度 h是水的深度。
  那么水温升高对水体内部的影响是咋样的呀!呵呵,很明显水温在4°C以上时,水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见下图),咱们养殖温度肯定大于4度了撒,毫无争辩!! 那就是说,温度升高,压强减小呀!虾体内部的溶解气体就有可能溢出呀!!
那么说,归根结底还是压强突变的原因呀!(压强减小)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29 22:24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2-10-29 22:04
4、温度:天气突然高温,越容易使得水温突然升高,容易得气泡病。这是气泡病主要诱因。
  为什么?我逐渐 ...

没错啊,中学物理书就有。虫子,棒,还是你的资料丰富。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29 22:29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29 22:24
没错啊,中学物理书就有。虫子,棒,还是你的资料丰富。

兄弟 发两个帖子就引起论坛这么多人参与,真是爱思考,有创新的水产男儿,向你学习。对了,你的QQ多少,很想结交像你这样的朋友!!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29 22:31
建议兄弟,单独发一贴,总结一下!!
作者: jianjia    时间: 2012-10-29 22:39
气泡病的发生决定于水中溶解气体的总压力超出所处水层的流体静压力的程度。单纯一种气体的浓度过饱和,但是总溶解气体不饱和,就不会发生气泡病。其产生因素一般认为有:施用过多未发酵的肥料;氮气、氧气等含量达到饱和。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29 22:52
jianjia 发表于 2012-10-29 22:39
气泡病的发生决定于水中溶解气体的总压力超出所处水层的流体静压力的程度。单纯一种气体的浓度过饱和,但是 ...

兄弟,把前面的好好看一下,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作者: ZRB0325    时间: 2012-10-29 23:59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5 22:55
先看看其他网友对于气泡病的争论。如海上积雨云兄弟在一个帖子中质疑利洋对气泡病的治疗方案:但是奇怪的是 ...

如果真是由于下午的溶解氧高所致的话,开增氧机应该没错,搅动气体,过饱和的氧会溢出,另外带动上下层水的混合。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哈
作者: ZRB0325    时间: 2012-10-30 00:05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8 19:26
网友斗牛:“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zuiyuexi 似乎是猜 ...

这里我发表个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看法哈,气泡病的原因主要是水环境中的气体过饱和,但这个气体并非就是氧气也有可能是其他的。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30 11:16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2-10-29 22:29
兄弟 发两个帖子就引起论坛这么多人参与,真是爱思考,有创新的水产男儿,向你学习。对了,你的QQ多少,很 ...

呵呵,我的QQ是394123158,欢迎联系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30 11:19
如何预防和处理气泡病呢?可以从消除外在影响减少气泡产生增加机体内细胞通透性、消除气泡2个方面考虑。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10-30 12:36
楼主说的很好。表示赞同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30 16:47
本帖最后由 虫子的悲哀 于 2012-10-30 17:55 编辑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30 11:19
如何预防和处理气泡病呢?可以从消除外在影响,减少气泡产生和增加机体内细胞通透性、消除气泡2个方面考虑。 ...

内部因素怕难控制,看来得给水增增压才行!!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30 16:52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30 11:19
如何预防和处理气泡病呢?可以从消除外在影响,减少气泡产生和增加机体内细胞通透性、消除气泡2个方面考虑。 ...

相同的水,溶解气体高的水密度越小,水压强就越小;那也说明溶解气体过饱和也是导致气泡病的原因!那么利洋处理气泡病,用速解安也是有道理的!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30 16:54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30 11:19
如何预防和处理气泡病呢?可以从消除外在影响,减少气泡产生和增加机体内细胞通透性、消除气泡2个方面考虑。 ...

有撒盐处理气泡病一说,那么撒盐后水密度增大,水压增大,这也是有道理额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0-30 18:07
气泡病就如同人类的潜水病,潜水病中形成气体栓塞。
(气体塞栓)是指血循环中的气泡阻塞血管,常见于潜水者从水下上升时,肺内空气随压力降低而膨胀,使血流中出现气泡。空气栓塞是由于保持在肺内的空气膨胀使肺过度扩张,空气逸入血管形成气泡。如果气泡阻塞了脑血管,就会引起类似中风的后果。空气栓塞是非常紧急的情况,可能导致  潜水病潜水者死亡。
   所以压强突降是气泡病的罪魁祸首!!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30 19:02
消除外在影响前面已经谈论多次,主要是降温和增压。降温就不用多说了,应急的话可以加地下冷水或者直接加冰块。增压的话,可以提高水位,或者加盐。加盐在淡水池好用一些,海水池效果差些。(Δρ变化不大。)另外就是要增强虾的体质,加强对虾对外界的应激能力,或者给虾增加防护品。比如,给虾穿上宇航服,外界即使100度高温,虾也可以扛住不得气泡病。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0-30 19:03
增加机体内细胞通透性、消除气泡就需要认真研究,找出疗效理想、价格便宜的“好药”。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1 07:16
既然利洋使用了速解安,那就说说“速解安”的作用。马老师描述其产品“速解安”:【“速解安”主要成分是高分子的增氧物为主,一是起到增氧作用,还能起到解毒功能。增氧作用与一般过氧化物不同的是,本身分子量大,不仅能直接增氧,还能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间接增氧,双重增氧,效果更好。同时刺激性小,因而可用于缺氧急救。2011-6-18】
通过百度搜索,可以得知:表面活性剂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形成的分子,一种粒子具有极强的亲油性,另一种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溶解于水中以后,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可溶性。
另外,山西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其产品“速解安”的描述:速解安(缺氧急救、防止“死底”改水解毒) 【主要成分】过氧化尿素、解毒剂、水质净化剂 【性    状】灰褐色粉末
呵呵,说出化学成分,懂得化学知识的人应该清楚了,“速解安”对气泡病并不起作用。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1-1 08:26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1-1 07:16
既然利洋使用了速解安,那就说说“速解安”的作用。马老师描述其产品“速解安”:【“速解安”主要成分是高 ...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若是气体过饱和引起的压力降低,导致的气泡病发生,表面活性剂是有用的!!
作者: 大海    时间: 2012-11-1 13:14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4 20:26
利洋认为气泡病产生的原因:
藻类过多,产氧能力过强,溶氧过饱和引起水浓、pH高、溶氧高;指标正常,下午 ...

要是更具体研究,并深入细节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1 19:41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2-11-1 08:26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若是气体过饱和引起的压力降低,导致的气泡病发生,表面活性剂是有用的!! ...

中国水产门户网>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虾类 > 水质调节<《表面活性剂提高养殖水体溶氧量原理初探》一文中说到【1、增加氧在水中饱和溶解度。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促使氧气分子在水体溶液中过饱和,相当于增加了氧在水体中饱和溶解度。氧在养殖水体中饱和溶解度一般不超过9mg/L,在养殖水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能使养殖水体中的氧的饱和溶解度增大】注意到了吗?加了表面活性剂,是增加了气体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也就是说,本来饱和的气体,加了表面活性剂之后,变成相对不饱和,因此可以溶解更多的气体。通俗的比喻,表面活性剂犹如一个媒人,一手拉着水分子,一手拉着气体分子,使得水和空气更加亲密。你说,水和气体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是结合得更加牢固,还是松散呢?
作者: liang6MVP    时间: 2012-11-1 20:59
marat 发表于 2012-10-14 23:17
支持楼主交流经验

你也给点思路啦,呵呵
作者: marat    时间: 2012-11-1 21:04
liang6MVP 发表于 2012-11-1 20:59
你也给点思路啦,呵呵

一谈技术..我就只能打酱油了
作者: liang6MVP    时间: 2012-11-1 21:43
marat 发表于 2012-11-1 21:04
一谈技术..我就只能打酱油了

我也是来学习的,只好慢慢学习下咯
作者: liang6MVP    时间: 2012-11-1 21:45
我去年在浙江放苗,怎就没遇到过这病呐,只要保持好清水放苗,基本上都是很成功的。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1-1 22:05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1-1 19:41
中国水产门户网>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虾类 > 水质调节

这个嘛,还得好好考究下!!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2 07:42
网友破晓william在《鱼类气泡病的防治》说到气泡病的治疗方案:“(1)发现此病,迅速注入新水,能治愈此病。(2)水深0.8米每亩用1ppm~1.5ppm食盐水,均匀泼洒。(3)鱼苗培育过程中,加工豆浆时,加入适量的食盐,进行投喂。”我认为加盐的方法--在淡水中可以使用,可以增加渗透压,但是在海水中就难起作用。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3 20:05
增加机体内细胞通透性、消除气泡方面,网友海上积雨云是按应激方法来处理:“小苏打+生姜水(或者芳草的泼洒浆)!只要是所谓的气泡病的症状,一般都能搞定。”生姜水有解表的功能。使得细胞通透性增强。气体、体液也会渗透出去,自然就不会聚积在血管里。还有,一般发生气泡病的时候,大多因为升温,那也会伴随引起其他的危害,如返塘,底部污染物的大释放,海上积雨云的处理方法也有抗应激、解毒的作用。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4 06:37
发生气泡病的其他消除体内气泡的办法:是否可以考虑中药的解表类的物品?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方向,期待专家、养殖高手们的深入探索和无私奉献!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6 06:55
治疗气泡病,还需考虑同时引起的返塘、底质酸化、有害细菌爆发等等。夏季,当底质变差时,虾不得不游到水面,而水面压力小、温度高,更加重病情。在治疗气泡病的同时须认真对待,判断是单纯的由于温度等物理变化引起的,还是由于底质恶化、细菌爆发,继而引起气泡病的,然后再加以解决。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7 07:02
发生气泡病时虾的处理:对于还在游动的病虾的处理,因为体内的气泡没有消除,所以病虾是在水面,即使侧卧、倒卧都不下沉,此时可以张个渔网在增氧机前面,把游动的虾拦住,捞起。至于死虾,则利用套养的鳗鱼、鳖、黄鳍鲷等,把死虾吃掉,这是个很好的办法。也可以用中央排污排放出去或者捞掉。若是单纯的由于温度等物理变化引起的气泡病的死虾,其传染性比较小;若是由于底质恶化、细菌爆发,继而引起气泡病的,传染性危害比较大,必须早点切断传染源。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8 07:00
几个需要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1)为什么发生气泡病的池塘,很多时候氨氮和亚硝酸都很少或几乎检测不到?(2)体内气泡是否为致死的主要因素?(3)此时池塘碱度一般都偏低,有什么关联?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9 07:25
总而言之,气泡病其实是比较经常发生的、危害较大的一种应激性疾病。但是由于利洋以及教科书的错误引导(错误的理论认识和错误的治疗措施),使得虾农损失惨重。一部分人盲从了利洋,盲从了教科书,大部分人则拒绝承认气泡病。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人认真去研究它。但,那严重关系到我们自己的成败。逃避不是办法,应该马上去做的是——重视它,一起认真研究它,然后积极采取防范措施,跟气泡病说声再见。
作者: 学院派    时间: 2012-11-10 00:09
打酱油的路过,当初搞孵化的时候看见鱼苗吞下气泡,真不知道怎么治疗,当时的想法是用针刺破鱼苗肚子,放出气泡{:soso_e144:}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10 07:01
我的联系方式: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人民政府林文勇,QQ:394123158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11 07:07
将近一个月持续的忙里偷闲,终于把帖子写完了。每天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儿,但总算结构合理,篇章布局完整。累着并快乐着。感谢那些对气泡病有着自己见解的网友,海上积雨云、国家的虾农等等,还有一些没有写出名字的网友。正因为他们的激烈争论,使我认真思考。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得我以及大家对治疗方案有了初步思路。
作者: 针鱼    时间: 2012-11-11 09:58
好贴,差点错过。由于不相信,所以少人关注,由于养殖淡季更少人理会。明夏开养,又将有更多的人旧话重提!一
作者: 自在虾虾    时间: 2012-11-11 11:42
细细的看了一遍,我是水产菜鸟{:soso_e113:}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2-11-13 00:54
   
   
    γе壬е壬γ
    е
   Σ
   
    ò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2-11-13 00:57
   看了这么多,终于忍不住要吐槽一番了!其实早就想说说自己的看法的了,只是以前懒得动手,今天终于忍无可忍!
   首先气泡病这东西从理论上来说是存在的,虽然本人没遇到过,实际上也是存在的,鱼虾都可以得这个病,利洋的图片就是个很好的证明!人同样也可得气泡病,不信的话你可以潜入到深水区,然后快速上浮,保证气泡从你耳朵冒出来,呵!
    至于致病原因就是简简单单的气分压,也就是水体跟水产动物体内的气分压差造成的!本来正常情况下水产动物体内的气分压跟水体的气分压是几乎相等的,所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水体的气分压快速的下降而水产动物又不能及时的调整体内的气分压这样就会造成体内的气分压比水体的要大,溶解于体内血液的气体就会往外冒,这就形成了气泡病!但冒出来的气体只要是氮气,而不是氧气,这是因为水产动物吸入的不单单只是氧气,也包含有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好像我们人吸入的空气一样都不是纯氧的!氧气在进入体内后极易跟血液结合进行生物化学转换,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会给血液里的钙盐吸收,只有氮气是惰性气体,溶解度低,所以形成气泡逸出。
    在什么情况下会造成水体气分压过低呢!高温低压,没错!温度对气体的溶解度是至关重要的,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当藻类旺盛时水体的溶解氧会过饱和,气分压高!当太阳太猛烈,水温骤然升高,或突变低压天气水体中的气体会往外逸出,这都会造成水体的体分压快速降低所以就引起气泡病了!
   由于溶解氧过饱和的时候气分压过高,所以就造成了一个假像,高溶解是气泡病致病因!但如果不出现气分压差的话是不会出现气泡病的!某公司,你的高溶氧会得气泡病是站不住脚滴!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国家虾农的高溶氧气泡病试验为什么不成功!因为包装袋里的氧气都加压到水里了!没有气分压差的出现!水淡如茶从塘里拿到高水温区的虾为什么会出现气泡病也不言而喻了!
    唉!某公司那么多专家人才用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拿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致病理由!我都无语了!元芳你怎么看?
作者: 水淡如茶    时间: 2012-11-17 10:44
呵呵,不知为何利洋一直保持沉默。是不知情,还是无话可说?网友涉水以及  虫子的悲哀 的热情参与,使得此帖的理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谢谢这些网友。
作者: XIEQUANZHONGXIA    时间: 2012-11-19 18:36
水淡如茶 发表于 2012-10-19 14:06
一次偶然的事件,使我找到发生气泡病的主要原因。
因为我的虾从不使用抗生素,还有从堤岸翻进来的野生石鲫 ...

为何气泡只待在尾节?奇怪。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