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往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和近期的疫情信息,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提醒我省水产养殖从业者注意预防和控制以下病害发生和蔓延:
一、警惕病害
1、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中华鳋病、细菌性出血病和肝胆综合症。
2、池塘养鲤:赤皮病、烂鳃病、打印病、白头白嘴病、中华鳋病、细菌性出血病和肠炎病;网箱养鲤:烂鳃病。
3、鲫: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和细菌性肠炎病。
4、乌鳢:肠炎病、烂鳃病、孢子虫病和打印病。
5、鲢鳙:肠炎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和锚头鳋病。
6、鲟:肠炎病。
7、虹鳟:肠炎病和烂鳃病。
8、鲂:烂鳃病、肠炎病和细菌性出血病。
9、牙鲆:腹水病。
10、大菱鲆:肠炎病、红体病、纤毛虫寄生病、腹水病和弧菌病。
11、刺参:弧菌病和高温应激反应。
12、中国对虾:白斑综合症和红体病。
13、日本对虾:白斑病、红腿病、红体病、纤毛虫病和黄鳃病。
14、南美白对虾:白斑病、桃拉病、纤毛虫病、红腿病、黄鳃病和红体病。
15、梭子蟹:软壳病、牙膏病、蜕壳不遂症和纤毛虫病。
16、黄河口鳖:腐皮病和纤毛虫病。
二、建议预防措施
8月天气仍将持续高温多雨,水产养殖水域环境的变化很大,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成为各种病害的诱因,因此病害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海水鱼类要继续加强对大菱鲆细菌性肠炎病、腹水病、弧菌病和纤毛虫病等疾病的防治。对甲壳类要注重对养殖环境进行水质调控,重点预防甲壳类的病毒性疾病。海参弧菌病也是防治的重点。
对于烂鳃、肠炎、出血等细菌性疾病可采用综合疗法即内服氟苯尼考、三黄粉等抗菌素,外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消毒剂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同时养殖中要加强饲养管理,适度控制投饲量,避免水质急剧恶化,并通过勤换水等措施,保持养殖水质稳定。
对于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等纤毛虫病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或纤毛虫净进行治疗,因硫酸铜毒性随温度升高,毒性增强,高温季节应避免中午使用。
对虾白斑综合症、桃拉综合症等病毒性病害容易在养殖环境恶劣、水质变动较大区域发生。针对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在养殖环节加强疾病预防措施。
辽宁:
一、警惕病害
1.鲤鱼肠炎、烂鳃病,主要关注区域为鲤鱼主养区。
2.草鱼细菌性肠炎、烂鳃病,主要关注区域为草鱼主养区。
3. 海、淡水养殖鱼类车轮虫病,主要关注区域为省内海、淡水养殖区域。
4.大菱鲆皮疣病,主要关注区域为葫芦岛片区大鲮鲆养殖场。
5.成蟹纤毛虫病、水肿病,主要关注区域为河蟹稻田养殖区。
6.对虾白斑综合征、桃拉综合征,主要关注区域为海淡水养虾池。
二、预防措施
1、国标渔药氟苯尼考对治疗鲤鱼肠炎有一定效果。
2、预防该季节草鱼疾病,应注意保持池塘水质清新;在食台处,采用民用2寸泵抽地下水冲凉,一是可保持食台处水质清新,二是可适当降温控制一些高温病害的发生。
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对治疗淡水鱼车轮虫病有一定效果。
4、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应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
广东:
一、警惕病害
1、草鱼出血病,主要关注区域为省内草鱼主养区。
2、鳗鲡的爱德华氏菌病、指环虫病,主要关注区域为省内鳗鲡主养区。
3、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刺激隐核虫病,主要关注区域为沿海地区养殖集中区。
4、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烂鳃病、肠炎和车轮虫病,主要关注区域为省内淡水鱼主养区。
5、罗氏沼虾的白浊病,主要关注区域为广东省西南部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罗氏沼虾主养区。
6、罗非鱼链球菌病,主要关注区域为广东省西南部。
7、南美白对虾的白斑综合征、桃拉综合征、红腿病,主要关注区域为沿海地区南美白对虾主养区。
8、鳖白底板病和烂鳃,主要关注区域为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二、预防措施
1、草鱼出血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疫苗预防效果较好。
2、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治疗淡水鱼车轮虫病有一定效果。
3、国标渔药二氧化氯、二氯海因、二氯异氰脲酸钠对鳗鲡的爱德华氏菌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4、国标渔药硫酸铜、高锰酸钾对治疗鳗鲡的指环虫病有一定效果。
5、预防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可投喂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加强营养。另外,淡水浸浴病鱼有一定治疗效果。
6、预防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应注意网箱水流交换顺畅,放养密度要适宜;以人工配合饲料代替冰鲜鱼、鲜鱼饲料;投喂Vc、VE 和鱼肝油等加强营养。另外,淡水浸浴病鱼有一定治疗效果。
7、国标渔药溴氯海因、氟苯尼考对养殖淡水鱼的细菌性败血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8、国标渔药二氧化氯、聚维酮碘对淡水鱼的烂鳃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9、国标渔药溴氯海因对淡水鱼的肠炎有一定治疗效果。
10、对于罗氏沼虾的白浊病、南美白对虾的白斑综合征和桃拉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改善饲料、水质、养殖密度等方法进行预防。还要强化虾苗入塘前检测,防止带病毒入塘。
浙江:
一、警惕病害
温室甲鱼腐皮病、疖疮病;池塘甲鱼腐皮病、白底板病;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征、白斑综合征、红体病;大黄鱼弧菌病、烂尾病;草鱼出血病,赤皮、肠炎、烂鳃。
以上疾病的主要关注区域为省内各品种主养区。
二、预防措施
1、预防温室甲鱼腐皮病、疖疮病,应注意严格控制投饲量,避免污染水质;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因自然气温高,应进行通风养殖。
2、预防池塘甲鱼腐皮病、白底板病,应注意加强投喂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做好水质消毒和食台消毒等工作,抑制病原滋生。
3、预防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征、白斑综合征、红体病,应注意定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并交替施用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和改良底质。高温天气要适当提高水位;暴雨天气要注意池塘水位的变化,防止水质突变;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巡塘。视情况适时开增氧机,预防或减轻浮头。如遇到阵雨或闷热天气,应适当延长开机增氧时间;对于一些达到商品规格的对虾,应及时捕捞上市,保持养殖池内合理的密度,促进水生动物生长。
4、预防大黄鱼弧菌病、烂尾病,应注意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控制放养密度、做好网箱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网箱内水流畅通、水质良好。
5、预防草鱼出血病,赤皮、肠炎、烂鳃,应定期做好水质消毒和食台消毒等工作,抑制病原滋生;日常管理中要掌握好投饲量;注意饲料的贮藏,保持饲料的鲜度,杜绝投喂霉变的饲料。
福建:
一、警惕病害
大黄鱼细菌性溃疡、白鳃和本尼登虫病。主要关注区域为沿海网箱养殖密集区。
二、预防措施
预防大黄鱼发病,应注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减少冰鲜鱼、鲜鱼饵料;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增强鱼体抗病能力;投喂多维和鱼肝油等加强营养;适时换网并用高锰酸钾消毒(一般5天~10天换网一次,及时消除粘附在网衣上的本尼登虫卵,从而降低水中幼虫密度);及时清理死鱼,并做无害化处理。
河北:
一、警惕病害
1、鲤鱼烂鳃病、肠炎及指环虫、车轮虫等寄生虫病;南美白对虾红体病、桃拉综合征、白斑综合征;日本对虾、中国对虾白斑综合征。主要关注区域为河北省内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各品种主养区。
2、牙鲆、大菱鲆肠炎。主要关注区域为河北省东北部牙鲆、大菱鲆主养区。
3、中华鳖红脖子病和肠炎。主要关注区域为河北省中西部中华鳖主养区。
4、草鱼出血病,烂鳃、肠炎等细菌性疾病和车轮虫等寄生虫疾病。主要关注区域为省内草鱼主养区。
二、预防措施
1、国标渔药二溴海因对治疗鲤鱼烂鳃病、肠炎有一定效果;国标渔药甲笨咪唑溶液对治疗鲤鱼指环虫病有一定效果;国标渔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对治疗鲤鱼指环虫病有一定效果。
2、预防草鱼出血病,应注意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消毒,鱼种下塘前消毒;预防草鱼烂鳃病,要确保水体pH值在7-8.5之间;预防草鱼肠炎,要掌握好投饵量,投喂新鲜饲料;国标渔药硫酸铜对治疗草鱼车轮虫病有一定效果。
3、预防南美白对虾红体病、桃拉综合征,应注意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免疫多糖,清池消毒要彻底,避免幼体受伤,保持水质良好,发病时适当减少投饵。
4、预防牙鲆、大菱鲆肠炎,应注意加大换水量,定期倒池,投喂全价配合饲料,降低养殖密度。
5、预防中华鳖红底板病、红脖子病,应注意投喂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避免在运输和养殖过程中鳖体受伤;使用二溴海菌清塘消毒,适当换水,改善水质,特别要防止水中缺氧。三黄粉对治疗疗红脖子和红底板病有一定效果。
广西:
一、警惕病害
1、罗非鱼链球菌病,主要关注区域为区内罗非鱼主养区。
2、虾类白斑综合征和桃拉综合征,主要关注区域为广西沿海虾类养殖区。
3、鱼类、龟鳖及蛙类的出血性败血症,主要关注区域为区内各品种主养区。
4、养殖鱼类赤皮、肠炎、烂鳃传统三病,主要关注区域为区内鱼类集中养殖区。
5、鳖白底板病、红底板病、腐皮病,主要关注区域为区内鳖主养区。
二、预防措施
1、预防虾类白斑综合征和桃拉综合征,要注意放养优质虾苗;定期施放光合细菌等调节水质;拌饲料投喂免疫多糖等,提高养殖对虾的抗病力。
2、国标渔药二氧化氯或含氯消毒剂、盐酸沙拉沙星、三黄粉对出血性败血症,鳖白底板病、红底板病、腐皮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3、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应注意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消毒。
江苏:
一、警惕病害
1、白鲢、鳊鱼、鲫鱼等淡水养殖鱼类的细菌性出血病,主要关注区域为淡水鱼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2、草鱼出血病、车轮虫病,主要关注区域为草鱼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3、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主要关注区域为南美白对虾主养区。8月份为该病发生的最适宜水温,需加强防范。
4、文蛤病毒性疾病,主要关注区域为文蛤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二、预防措施
1、预防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可使用复合活菌制剂及沸石粉改良水质,或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加体质等。另外,国标渔药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有一定治疗效果。
2、预防草鱼出血病,应注意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并用生石灰消毒;鱼种下塘前,用国标渔药碘伏药浴;提前人工注射疫苗预防。
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对治疗草鱼车轮虫病有一定效果。
4、预防淡水鱼细菌性出血病的最好方法是鱼种下池前使用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浸泡,可帮助鱼种安全度过高温季节,并减少发病。另外应注意彻底清塘;严禁近亲繁殖,提倡就地培育健壮鱼种;多投喂优质饲料,并掌握投饲量,减少残饵;生产工具要及时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另外,国标渔药二溴海因、三氯异氰脲酸、恩诺沙星等有一定治疗效果。
5、预防文蛤病毒性疾病,要注意疏散文蛤的放养密度;改善文蛤的生态环境;及时用药消毒杀菌。
广东8-9月病害测报
文/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8-9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8-9月份我省气温、水温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率与死亡率也处在高峰期。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锚头鳋、鳜鱼虹彩病毒病、鳖白底板病、腐皮穿孔病和鳃腺炎,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病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应及早做好预防措施。台风雷雨多,要特别注意做好预防台风、洪水措施。防止水质恶化,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海水网箱养鱼要特别注意,8-10月份是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的又一个高峰期,有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各沿海市要加强监测,密切注意刺激隐核虫的流行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控。目前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高发期,有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各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暴发性流行病,做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二、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
1、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方法:(1)网箱合理排放,使水流交换顺畅,放养密度要适宜。(2)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减少冰鲜鱼、鲜鱼做饲料。(3)淡水浸浴病鱼3~20分钟,酌情在浸泡液中加入抗菌剂。(4)硫酸铜5-7ppm浸泡病鱼(浸泡时间视鱼耐受力而定)。(5)投喂Vc、VE 和鱼肝油等加强营养。
2、指环虫病的防治方法:(1)在鱼苗放养前鱼池要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塘底虫卵、幼虫、成虫。(2)苗种放养前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15-30分钟,以杀死苗种上寄生的指环虫。(3)复方甲苯咪唑拌饵投喂,每公斤体重鱼类20-25mg,一日一次,连用5日。
广西8-9月病害测报
文/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一、8-9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8、9月份,危害养殖对虾的病害仍以桃拉病与白斑病为主,但其危害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较7月份略低;养殖贝类的病害危害也将随着雨季到来有所缓解;出血性败血症、溃疡病、链球菌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等细菌性病害还将继续危害养殖鱼类,其死亡率将与7月份持平;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病仍将继续危害养殖生产,其死亡率与将较7月份略低;白底板病、红底板病、腐皮病仍然危害养殖鳖类。
二、8-9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1、8、9月,水温较高,而且降雨频繁,管好养殖用水依然是病害防治的重要工作。每15~20天定期监测养殖水质,注意保持较深的养殖池塘水位,每15~20天用生石灰水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一次,改善养殖水体水质;网箱养殖也应将养殖网箱移到较深的水体或有微流水的水体中,并及时清除网箱内的残饵,确保网箱内有水质的良好,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2、科学投喂饲料,每15~20天拌饲料投喂维生素C,每天一次,连喂3~5天,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每天注意监测水温变化情况,水温超过30℃时,应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
3、精心管理,坚持每天最少巡查1次,及时清除残余饲料,注意观察养殖水质和养殖动物活动雨摄食情况,发现疑似染病动物,及时采送病样到实验室检测,以便对症治疗;减少操作,必须操作时要细心,操作后次日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消毒水体一次;在台风或雨后消毒养殖水体及四周1次。
(本刊原创稿件,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