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中国发现最古老飞鱼化石
[打印本页]
作者:
hsmy2
时间:
2012-11-2 08:53
标题:
中国发现最古老飞鱼化石
这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飞翔绘制的兴义飞鱼复原图。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刊登报告说,中国研究人员在贵州省发现了一种飞鱼化石,它的时间可追溯到约2.4亿年前,是迄今已
知最古老的飞鱼化石。
2012-11-2 08:50 上传
下载附件
(35.73 KB)
飞鱼是今天仍然存在的物种,它们能跃出水面,然后展开宽阔的胸鳍,像滑翔机一样在海面上空滑行。
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贵州省发现的这种飞鱼化石,其生理结构与今天的飞鱼十分相近,它在胸
部两侧也有宽阔的胸鳍作为“主翼”,此外在腹部还有一对较小的鳍可作为滑行时的“辅翼”。
2012-11-2 08:51 上传
下载附件
(59.95 KB)
这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飞翔绘制的标本线条清绘图。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刊登报告说,中国研究人员在贵州省发现了一种飞鱼化石,它的时间可追溯到约2.4亿年前,是迄今已
知最古老的飞鱼化石。
另一说明其飞鱼身份的力证是,它的尾鳍是不对称的。通常鱼的两片尾鳍大小差不多,呈对称分布,但
飞鱼的两片尾鳍并不对称,下方的那片要大得多,这能帮助它们在跃出水面时获得更大的推力。
对这些飞鱼化石的测年结果显示,它们生活在距今约2.4亿年前,属于三叠纪的中期。此前发现的最古
老飞鱼化石年代在约2亿年前,属于三叠纪晚期,是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一带发现的。因此,在中国发现
的这些化石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飞鱼化石。
研究人员说,这种飞鱼的体长为153毫米,它们跃出水面后也许可以像今天的飞鱼一样在空中滑翔数
十米。
这项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生态系统变化有重要意义。因为在约2.5亿年前,二叠纪结束和三叠纪开始的时
候,地球曾经历过一次严重的生物大灭绝,95%以上的海洋生物都已死亡。但随后很快就出现了这种
飞鱼,说明当时海洋里的物种已经很丰富,生态系统从这次大灭绝中恢复的速度可能比原有认识更快。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11-2 10:13
"它们跃出水面后也许可以像今天的飞鱼一样在空中滑翔数十米。"现在还有没有会飞的鱼呀?
作者:
hsmy2
时间:
2012-11-12 08:32
在热带或温带地域的海面上,常可看到一种会飞的小鱼,人们称它为飞鱼。我国沿海常见的有燕鳐鱼、翱翔飞鱼等。它们以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每年四五月由赤道附近来我国海南岛东部产卵,形成飞鱼渔汛。飞鱼身体呈流线型,两侧有两个发达翼状胸鳍,向后可伸至尾部,展开时就象翅膀。尾鳍分为两叶,下叶比上叶长。飞鱼的背部及两侧为深兰色,腹部为银色。目前已知的飞鱼有65种。依其种类不同,体长在5~46厘米不等。飞鱼并非为了娱乐而飞,它仅在受到凶敌侵袭时而迅速飞出水面。海洋中捕食飞鱼的生物主要有:鲨鱼、金枪鱼、海豚。 为了逃避追杀,飞鱼首先加快游速,两个胸鳍紧贴于体部,当游速足够快时就会迅速冲出水面。它的尾鳍对水面的快速而猛烈打击,正象螺旋桨一样,给它一个起飞的动力。这时它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5英里,约合56公里。一旦冲出水面,它就会展开胸鳍,翱翔出凶敌的威胁范围。当风力适当时,能够在离水面四五米的空中飞行二三百米。有时可降落到过往船只的甲板上。
象多数鱼一样,它是靠尾鳍有力的摇摆获得动力和速度的。其实飞鱼并不能飞,而是靠滑翔获得在空中停留的能力。它们可以在近水表面快速游动,若有危险,其游速可达每小时15~20英里,然后冲出水面。用它的尾鳍以每秒近50次的速度拍打水面,同时展开胸鳍,象鸟儿展翅欲飞,更象火箭发射。由于空气阻力远小于水的阻力,所以能够获得很高的滑翔速度。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2-11-14 10:19
古代东西还很多有待开发呢~嘻嘻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