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病害预防与治疗中“把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的提法科学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6 20:59
标题: 水产病害预防与治疗中“把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的提法科学吗?
本帖最后由 独孤九剑 于 2012-11-27 12:00 编辑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6 21:00
      众所周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鼓吹“把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片面性、误导性,其实是过分强调药物的预防与治疗,而忽视水质等多因素对于水产养殖病害的影响,因此而言该说法欠科学,渔业界不宜大力提倡与推广。(个人观点)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6 21:05
               设置投票缘由的背景材料(见附图):



       水产前沿网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6 21:12
                      微博某网友的不同意见:(见如下附图)


                              
                               水产前沿网


                                       说明:打油郎===独孤九剑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2-11-26 21:22
我选择欠科学,但是悬崖勒马,知错就改还是可行,总比等死好吧
作者: 华扬水产    时间: 2012-11-27 08:45
首先应该搞清楚哪些是吃出来的病?
并非"吃"“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吃出来的病”,我认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吃回去的。何况,“吃回去”可以吃一些调节剂,或者说改进饲料的配方等等!
作者: 恋水渔翁    时间: 2012-11-27 10:47
独孤九剑 发表于 2012-11-26 21:12
微博某网友的不同意见:(见如下附图)

原来阁下就是打油郎啊,呵呵!
做一个类似的调查也挺有意思的!
作者: 本色人生    时间: 2012-11-27 10:51
要是一言而概之,这句话也对!!因为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驱除,但是得考虑是饲料营养问题还是水质,还是外源性的细菌和病毒疾病。但是鱼和人不同,鱼的生长周期短,来不及把病给吃回去没准就归西了!!这是讨论的这个主题,这句话的短板!!
作者: 水中游鱼    时间: 2012-11-27 10:51
个人认为还是多推广怎么吃才不吃出病来,而不是等吃出病来再吃回去,这不是典型的光卖产品的吗!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7 11:53
恋水渔翁 发表于 2012-11-27 10:47
原来阁下就是打油郎啊,呵呵!
做一个类似的调查也挺有意思的!

  恋水渔翁斑竹,幸会幸会!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7 11:57
水中游鱼 发表于 2012-11-27 10:51
个人认为还是多推广怎么吃才不吃出病来,而不是等吃出病来再吃回去,这不是典型的光卖产品的吗!

    水中游鱼见解有独到之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确是广告语,有失之偏颇之处。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7 11:58
本色人生 发表于 2012-11-27 10:51
要是一言而概之,这句话也对!!因为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驱除,但是得考虑是饲料营养问题还是水 ...

   本色人生网友的看法较客观。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7 12:01
水产人生 发表于 2012-11-26 21:22
我选择欠科学,但是悬崖勒马,知错就改还是可行,总比等死好吧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11-27 13:33
张悟本让人批的还少吗?

作者: 愚夫牧鱼    时间: 2012-11-27 13:35
乱弹琴------概念模糊--不切实际----“把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本身就错误---

吃三聚氰胺吃出毛病了---吃什么可以把病在吃回去--??还吃三聚氰胺?还是苏丹红?

当然了--改个题目还是可以的------我反正不支持这个句话----“把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
作者: 水中游鱼    时间: 2012-11-27 14:05
有些病是吃不回去的!
作者: 九把刀    时间: 2012-11-27 14:26
吧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请问你怎么个吃法啊?有充足的论证吗?有做过实验吗?真是不可理喻啊
作者: along198    时间: 2012-11-27 14:36
这个呢,不能以偏概全,这种方式可以,但是不能所有的都可以搞定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不变的真理!!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7 14:51
along198 发表于 2012-11-27 14:36
这个呢,不能以偏概全,这种方式可以,但是不能所有的都可以搞定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不变的真理! ...

言之有理。
作者: 摘星人    时间: 2012-11-27 14:58
我选择有科学道理!

对人来讲,病从口入市大家都已经明白的,的确有大部分的疾病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系。对鱼来讲呢,我认为也是如此,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


作者: 星雨云    时间: 2012-11-27 17:20
换话句说经常听到和看的都是说养鱼先养水,但养好一塘水就能保证养好鱼了吗?不一定吧!现在说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也说得太玄了吧?病已经出来了单靠一杯凉茶能治好?在医学中是有食疗,但也不是说叫你喝凉茶吃中药来做啊?推广自家产品的一个新手段吧了!~
作者: QQ_4EFA0A    时间: 2012-11-27 19:05
很科学!
人都是出现病症不舒服才去医院检查,分析论证后陈述发生原因的可能性,逐一排除后下结论的。诊断结果确实有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而同样是吃五谷杂粮的国民,那为何病症却不一呢?
试问,有多少没有明显不舒服症状的人会去医院?鱼儿也是一样的。有多少养殖户又不是鱼不生病不理它呢?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7 21:22
星雨云 发表于 2012-11-27 17:20
换话句说经常听到和看的都是说养鱼先养水,但养好一塘水就能保证养好鱼了吗?不一定吧!现在说把吃出来的病 ...

   是商家营销产品的广告语。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2-11-27 22:56
既然鱼已经发病,当然需要通过“吃”来解决问题。
“吃”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一种手段,似乎没有什么不妥。我不确定。
作者: 鱼我所渔    时间: 2012-11-28 08:49
感觉还是欠妥啊。吃出来的毛病再想办法吃回去,这是考验消化吸收能力还是药物代谢能力呢?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2-11-28 09:28
看看微博上大伙怎么说的:

水产前沿网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2-11-28 09:28
水产前沿网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2-11-28 09:29
水产前沿网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2-11-28 09:29
水产前沿网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2-11-28 09:29
水产前沿网
作者: 1234567    时间: 2012-11-28 09:50
我觉得这事有点无聊,钻牛角尖了!
个人很简单的理解,你吃东西吃坏肚子了,再吃点药、乳酸菌治疗与调理,这不是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吗?
吃肯定有可能吃出病,得了病,鱼给药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就是吃吗?
作者: yulee    时间: 2012-11-28 10:29
fishfirst 发表于 2012-11-28 09:29

谁有证据证明因为饲料问题引起鱼类疾病占很大部分比例?还大部分霉变原料都用到水产饲料了?请负责任的说话。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2-11-28 10:35
水产前沿网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2-11-28 10:36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2-11-28 10:36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摘星人    时间: 2012-11-28 10:51
哈哈。竟然有人要霉变原料用到饲料里的证据。。。。。好像我不拿出证据来这个事就不存在一样。。。。其实我真的不会拿证据出来,但是这个事也是真的存在。。。。各位养殖者自己心里都有数的。。。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8 12:09
fishfirst 发表于 2012-11-28 09:28
看看微博上大伙怎么说的:

涤饵鱼网友的评论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8 12:18
fishfirst 发表于 2012-11-28 10:36

     叶元土是饲料营养方面的专家,圈内享有盛誉,我非常敬重,相信叶教授关于“鱼病是吃出来的”讲话有其背景,其他人(或单位)不能断章取义去歪曲理解或任意延伸发挥。何况专家只是某一细分领域的专家,并非通才,所以对于专家的话不能盲从与偏信,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
作者: lxhloverss    时间: 2012-11-28 13:21
伪科学。。。坐等新的解释
作者: 赌上命去爱你    时间: 2012-11-28 13:37
首先我选择科学,是因为我个人观点认为鱼类疾病的确是病从口入的,首先大家都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可以说是吃喝拉撒都在水中进行,试想一下我们人类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像高血压、高血糖、癌症等等,有哪几样不是并从口入?鱼在那样的养殖环境中,难道不是病从口入的么?像一些偏远的西北地区,别人的鱼没有病,因为那里的人不投料、不搞高效益,所以那里的鱼很健康,不会病从口入!所以说,我选择科学!
作者: 赌上命去爱你    时间: 2012-11-28 13:40
fishfirst 发表于 2012-11-28 09:28
看看微博上大伙怎么说的:

我看到这句话很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感到不平,您是人,但您也是动物。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2-11-28 15:16
呵呵,蛮有意思。
虽然鱼和畜禽和人有不同之处,但是病从口入还是可以用在鱼上的。关于吃出来的问题我不想解释。大天朝人吃的东西都不能保证安全,何况动物呢。要知道它们吃的也不是特供。关于把问题吃回去,我想如果人感冒了,发烧了,医生叫你回去泡个热水澡就好了,你肯定会骂他神经病。鱼也一样,治疗和预防一样不能只靠外用调水,消毒,内服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关于吃什么,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抗生素,酶制剂,抗菌肽,脱霉剂,中草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如果说这都是伪科学,那我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了。水产业今年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渔愉鱼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分享的平台,让大家都能解决问题,如果纠结在一个专家的一句话上,那真的是有点断章取义了。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和张老师亲自谈谈。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2-11-28 15:27
更重要的一点楼主没有理解。
这个观点不是渔愉鱼的观点。渔愉鱼是一个平台,积各家观点,养殖户和客户认为哪个观点对,就可以选择哪一套方法,我们的目的是更有效率的让渔业发展起来。你觉得渔经蒋老师讲的有道理,你可以用蒋老师的方法,你觉得张老师的中草药理念好,你可以用张老师的方法。都没有问题。因为他们的产品都是合格产品,不会出问题。渔愉鱼的严格采购制度绝对不会出现假药。
作者: 摘星人    时间: 2012-11-28 15:28
通过改善鱼的消化吸收器官——肠道的生理机能能有效的减少病害,增强体质。排毒三效康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点!
作者: 新亚    时间: 2012-11-28 16:25
传说中的以毒攻毒....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8 17:06
闵洋 发表于 2012-11-28 15:27
更重要的一点楼主没有理解。
这个观点不是渔愉鱼的观点。渔愉鱼是一个平台,积各家观点,养殖户和客户认为 ...

     只是质疑“把吃出来的病给吃回去”这种说法的科学性,而不论是谁说的,包括渔愉鱼或其他企业(个人)。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8 17:17
闵洋 发表于 2012-11-28 15:27
更重要的一点楼主没有理解。
这个观点不是渔愉鱼的观点。渔愉鱼是一个平台,积各家观点,养殖户和客户认为 ...

      作为行内人士,张素芳教授我很敬重,渔愉鱼的发展我也很关注,也期待该公司未来有好的发展;作为科技人员,我并非榆木疙瘩,注重思考并勇于实践是行动目标,相信科学但我不会盲从或偏信专家。作为有修养的人,探讨行业观点并不涉及人身攻击,切磋中才会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自身业务技能和水平才会有提高。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8 19:25
       实话实说: 其实搞不搞投票,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可以辨别出某些说法(当然也包括名人、专家的个别观点)的真伪(或正确与否)。 发起投票,只是增加娱乐元素罢了,尤其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
作者: 前路知己    时间: 2012-11-28 23:30
可以的吧,人都可以
作者: 下班就回家    时间: 2012-11-29 10:51
只听说过“病从口入”,还没有人说过“病从口出”的。
作者: 逆听水声    时间: 2012-11-29 15:56
首先谢谢大家给出的意见,作为此次培训会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为题的当事人,我想说:渔愉鱼这次的培训会只是内部交流会,里面发表的观点纯属于个人意见,不是渔愉鱼公司的理念,不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希望大家不要把问题推向极致,你们把问题推到极致让我很郁闷,希望能以正面的方式给我意见,作为水产行业中女生,我更希望大家多多给与帮助和指导。我只是为我的课件取了一个比较吸引人的名字,并不是像大家说的所有的病都是吃出来的,所有的病都是能吃回去的,也不针对说这些病都是饲料的原因引起的,草鱼为何容易得肠炎,相信和草鱼的抢食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吧,所以说饲料好,不一定养殖户能餐餐都喂的好,是吧?如果说大家没来现场听本次培训会请不要断章取义,以点概面,谢谢!

作者: 摘星人    时间: 2012-11-29 16:38
逆听水声 发表于 2012-11-29 15:56
首先谢谢大家给出的意见,作为此次培训会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为题的当事人,我想说:渔愉鱼这次的培训 ...

你提的不错!思路比较新颖!也精炼通,我很喜欢这个提法!支持你!
作者: 齐同俊    时间: 2012-11-29 16:43
病入膏肓了,连料都不吃了,还怎么吃回去。
作者: 齐同俊    时间: 2012-11-29 16:43
病入膏肓了,连料都不吃了,还怎么吃回去。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9 19:29
逆听水声 发表于 2012-11-29 15:56
首先谢谢大家给出的意见,作为此次培训会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为题的当事人,我想说:渔愉鱼这次的培训 ...

      只是讨论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种说法的科学与否,与个人或渔愉鱼无任何关联,而且争辩也并未涉及人身攻击。何况该种观点并非您本人首倡,是某人或一些人把“张悟本的观点”不加分析与辨别地移植到渔病防治中来?!科学的东西不怕争辩,真理会越辩越明,谬论也会无所遁形。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9 20:00
      公司是盈利性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是其根本目标,同时作为社会组织,也承担着普及推广先进适用科学技术或理念、服务生产、加工、流通等的社会责任。片面追求经济目标或社会责任目标,公司都不会得到长足发展,双轮驱动才能促进公司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渔业各类公司也不例外。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9 20:06
华扬水产 发表于 2012-11-27 08:45
首先应该搞清楚哪些是吃出来的病?
并非"吃"“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吃出来的病”,我认为还是在一 ...

        作为行业中人,“一定程度”的说法就比较中肯、辩证。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9 20:19
      不是所有的网上投票都是科学与否的竞技场或晴雨表,有时你太钻牛角尖,可能会陷进其中,不能自拔。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淡然的心态,对于科技人员尤为重要,这样你才会享受到探索追求科学的快意与满足。
作者: 逆听水声    时间: 2012-11-29 21:09
我赞成你的观点,也支持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但当阁下以单选的形式提出来时,就无形中将讨论引进了极端,发高烧时,有的人可能只需要一粒退烧片就可以,有的人可能需要打一针,但有的人却需要输液,有的甚至无药可救,怎样讲又叫科学,怎样讲又不科学呢?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请阁下在选取辩论背景时,不要以某一特定的场景为背景,并不是每一位参与者都如阁下般清醒,淡然,谢谢!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9 22:46
       众所周知,国内渔病、渔药等研究基础滞后,执业渔医才刚刚起步,渔病有其复杂性,受病原、机体、环境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照搬畜牧、农药等发展而来的渔药也需通过水介质而渗透、扩散途径等起作用,而像人类医学、陆生畜禽等直接内服或注射的较少,一般而言患病中后期渔类一般食欲减退甚至不开口,拌饵投喂等所谓吃的方法即使对症、用对药量也未必良好吸收并达到预期防治效果。渔病治疗以群体为对象,人类医学、畜牧兽医学大都以个体为对象,而且渔类生活在水中,与陆生动物 生存环境明显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与手段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从哲学角度来讲,“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是主观唯心主义。
作者: 独孤九剑    时间: 2012-11-29 22:54
独孤九剑 发表于 2012-11-29 22:46
众所周知,国内渔病、渔药等研究基础滞后,执业渔医才刚刚起步,渔病有其复杂性,受病原、机体、环境 ...

     另外,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说法其中也有过分夸大渔药功能或渔医技能的成分。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2-12-1 23:14
yulee 发表于 2012-11-28 10:29
谁有证据证明因为饲料问题引起鱼类疾病占很大部分比例?还大部分霉变原料都用到水产饲料了?请负责任的说 ...

这个话题要是讨论起来,估计论坛要吵翻天了。
作者: 张业成    时间: 2012-12-2 12:01
鱼病这事,一是要控制病原,控制病原就是在放养鱼种时把好关,池塘消毒及鱼种消毒;二是坚持搞好环境。环境非常重要,鱼生活在水里,就像人生活在空气中,空气质量好,人就生病少。三是抑制鱼病,鱼得病了要就要治疗,“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作者: 摘星人    时间: 2012-12-3 10:06
海天一色 发表于 2012-12-1 23:14
这个话题要是讨论起来,估计论坛要吵翻天了。

哈哈,你承认或者不承认,事实就在那里,不多不少。
作者: 鱼我所渔    时间: 2012-12-7 11:51
独孤九剑 发表于 2012-11-29 22:46
众所周知,国内渔病、渔药等研究基础滞后,执业渔医才刚刚起步,渔病有其复杂性,受病原、机体、环境 ...

赞同。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群体动物,鱼病的诊断和治疗与陆生动物有很大区别。患病后通过口服用药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