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吃鱼文化”6问鱼庄未来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2-12-3 13:48
标题:
“吃鱼文化”6问鱼庄未来
2012-12-3 13:46 上传
下载附件
(27.85 KB)
“吃鱼文化”6问鱼庄未来
滚动烤鱼的餐桌很有特色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快时代,美食江湖也不断掀起创新风潮,被重庆人熟知的江河鱼又会有着怎样的改变?连日来,记者通过对鱼庄老板、营销专家、饮食行业协会的采访发现:如今的江河鱼餐馆,在口味、环境、营销方式、竞争模式等方面,呈现6大发展趋势。市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正雄就认为,这些特色化趋势,将“
吃鱼文化
”装点得更为活色生香。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2-12-3 13:48
1问口味 多元化 肥肠牛肉煮鱼也走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江河鱼庄有着怎样的改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的顾客们并不只追求传统口味,更多的是强调新口味和养生,而不少发展红火的鱼庄,便紧跟顾客心理变化,将菜品口味悄然改变。
“蔡胖子鱼庄”长寿湖店的老板闻学才说,自己正是看准顾客们的逐新求变的心理,运用多种烹调方式,成就百鱼宴,让顾客每次来吃鱼,都能吃到新吃法。“刘胖娃鱼庄”则将卤牛肉、卤肥肠与鱼煮成一锅,这种全新口味和吃法,大受“吃鱼团”和顾客的好评。还有的鱼庄,引入一些新菜品来刺激消费者口味,比如“玖强自贡梭边鱼”的成都风味特色菜“口口脆”,再比如“冰粉渔娘”鱼庄,顾客品完冷锅鱼后,还能尝到特色冰粉。还有的鱼庄则直接以“养生牌”吸引客源,比如以“药石入菜”焖煮的“魔石咕噜鱼”,再比如“鑫缘至尊”用三天时间吊出的生焖水米子汤。
市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正雄表示,口味多元化发展,同时兼顾养生,这已经成为餐饮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这些多元发展的鱼庄的经验,值得因单一发展渐入困境的鱼庄借鉴。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2-12-3 13:50
不错、值得发展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2-12-3 13:53
2问装潢 人文化 借江景卖鱼更火爆
市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正雄说,大约从十年前开始,许多鱼庄都开始重视装潢这一块,但装潢风格多专注宽敞、干净为主,而这两三年来,文化已经成为了不少江河鱼庄装潢的重要元素。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当“吃鱼团”网友来到具有文化个性的鱼庄时,往往会显示出对用餐更为期待。如以三国风装饰而成的“诸葛烤鱼”,便给“吃鱼团”网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店长陈勇表示,突出的文化元素更能吸引顾客留步。“水泊梁山风情港”运营总监张彬也表示,以浓郁的水浒文化为装修主题,既配得上菜品,也让人印象深刻。再如居于深巷的“滚动烤鱼庄”,老板发明出一种“生态鱼缸餐桌”,给顾客营造一种在水族馆用餐的氛围,使得鱼庄声名远播。还有重庆两江之上,成片的江上鱼庄,也是借重庆的江景文化,使本地、外地游客趋之若鹜。
张正雄表示,如今,餐馆的档次不仅仅体现在菜式、价位、服务上,也体现在环境上,在风味、服务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吃环境”将是鱼庄等餐饮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2-12-3 13:53
3问竞争 抱团化 鲫鱼一条街成景点
在采访中,另一种趋势也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鱼店形成一种“抱团经营”模式,比如北碚的“三溪口豆腐鱼一条街“、大足的“邮亭鲫鱼一条街”、江津的“酸菜鱼一条街”等。
对于这种模式,“邹开喜酸菜鱼”的负责人王胜表示,表面看起来竞争大了,而事实上,不仅可以调动经营积极性,也有利于传播鱼菜品的名气,带来更多顾客。“三溪口豆腐鱼”的发明者文明食店老板王安文也表示,只有他一家卖豆腐鱼时,以回头客为主,当整条街的餐饮店都打出“豆腐鱼”的旗号时,慕名而来吃鱼的顾客也越来越多。“邮亭刘三姐鲫鱼”老板刘著英也表示,“邮亭鲫鱼一条街”的兴起,不仅没让她的生意受到影响,反而带来了发展契机,“这条街变成了许多顾客眼中的美食景点,带来了更旺的人气。”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2-12-3 13:53
4问经营 连锁化 快速完成企业扩张
当一个鱼庄发展至成熟阶段,如何才能发展得更具规模?很多鱼店老板就表示,连锁经营必然成为餐饮企业规模化的必经之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生意红火、口碑较好的小鱼庄,都在筹备连锁发展。而“周渔府”、“顺水鱼馆”、“诸葛烤鱼”等鱼店,则已凭借着连锁模式,完成了迅捷的扩张。
连锁发展的优势在哪里?“顺水鱼馆”在全国开有70多家连锁店,公司总经理刘学明告诉记者,事实证明,连锁餐饮有着极强的竞争力,使餐饮企业发展之路走得更加稳妥。周渔府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礼红告诉记者,目前周渔府在全国有200多家连锁店,她认为,连锁经营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她还提到,在发展连锁规模中,对口味到服务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尤为重要,这样才能让品牌得到持续的发展。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2-12-3 13:54
5问烹饪 程式化 做菜不再依赖名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鱼庄都建立了原料工厂。对此,“邮亭陈鲫鱼”的老板陈青和告诉记者,专门的原料工厂生产统一的调料,这样不仅使餐饮原料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现场加工简单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成都秧秧鱼”老板黄显容也表示:“连锁经营必然要有统一调料,稳定的味道是维护企业形象的前提,因此餐饮工厂化也是餐饮企业规模化的前提。”
除了大型鱼庄如此,不少规模稍小的鱼庄也走起了这条路线,酸汤乌鱼府的老板钟明宏说,以前都是自己亲自下厨熬制底料,如今,自己建立了专门酸菜等配料加工厂,将原料统一化,他认为,这样不仅使加盟店的味道稳定,也降低了对厨师的依赖,“有的鱼庄,一旦厨师跳槽,就会带来致命打击,这种方式就能避免这种窘境的出现”。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2-12-3 13:54
6问营销 网络化 年轻老板玩微博互动
对于江河鱼发展趋势,重庆市市场营销与策划学会副会长廖成林告诉记者,互联网、移动通讯将给餐饮企业带来巨大冲击,甚至会改变餐饮企业游戏规则与行业格局。
廖成林说,现在网络营销应该成为餐饮行业店堂之外的口碑战场,他举例说,大众点评网、口碑网、饭统网等网站,会展示很多消费者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将成为一些潜在顾客的重要参考要素,“现在微博上,一些专门考察美食的‘美食侦探’的情报,也将引领着许多消费者的风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年迈老板执掌的鱼庄,尤其是小型鱼庄,对这块的意识稍显淡薄,但一些发展成规模的鱼庄则非常重视,有专门的网络营销部门,比如“麻麻鱼”、“诸葛烤鱼”等,都建有专门的官方网站,实时更新新菜单、菜品及活动等。另外,一些年轻的老板更是将网络开辟为重点营销战地,比如“和记鲜鱼庄”的老板廖拓,年仅27岁,就有通过微博与顾客互动的习惯。“蔡胖子鱼庄”龙湖分店的老板闻艺今年31岁,他说建立官方微博、加盟网站都是他接下来要重点抓的营销方向。
另外,“团购营销”也成了一些鱼庄的新营销手段,“醉今宵乌鱼”的老板赵定华告诉记者,自己就有分店在刚开张时,尝试以团购来提升宣传力度和人气,宣传效果颇佳,周渔府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礼红也说,一些位置不佳的分店通过推出团购,也能带来不错的影响。廖成林就指出,商家在推出团购时,也应该考虑自己的经营理念,比如以时尚为主题、以重口味为味型或价格亲民的鱼庄就很适合,因为推出团购更多的是吸引年轻顾客的响应。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