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关于鲫鱼孢子虫病的几点认识 [打印本页]

作者: jzsf123    时间: 2012-12-28 17:41
标题: 关于鲫鱼孢子虫病的几点认识
一、鲫鱼孢子虫病没有特效药,凡一切包治愈、包预防的方法都是偏听偏信或根本骗人!(欢迎有人反驳!!!)

二、鲫鱼孢子虫必须有“水蚯蚓”作中间宿主才能繁殖(最新权威资讯),消灭水蚯蚓最好的药物还是敌百虫类的,一月一次。

三、在鱼类安全的前提下,成熟的孢子很难杀死。

四、孢子虫属于原虫类的,变异很快,很容易形成抗药性。

五、硫酸铜对一般原虫都有效,对孢子虫也是。

六、鲫鱼体质强不容易发病。

七、治病防病我建议用敌百虫、硫酸铜合剂,也可增加没有配伍矛盾的其他杀虫剂以增强效果,保持药效72小时以上,彻底杀灭水蚯蚓与水中成熟的孢子。鱼内服有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青蒿素等。但是光内服药物是预防不住此病的,发病了光外用杀虫剂也是事倍功半的。

八、如果你是在鲫鱼主产区、孢子虫泛滥区,那么,我建议你轮养其他品种。因为,此病必然会严重影响你的养殖计划。即使不发病,频繁用药也会影响鱼的生长速度。这也许就是你为什么在鱼价高的时候鱼还小的重要原因。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2-12-29 09:16
对鲫鱼不是很了解,但是受教了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2-12-29 10:43
讲的比较科学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2-12-29 12:38
我在鲫鱼主产区,楼主的大部分观点还是正确的
“鲫鱼孢子虫必须有“水蚯蚓”作中间宿主才能繁殖”这点好像还没有得到实际证实
"鲫鱼体质强不容易发病" 鲫鱼现在发病率很高啊,死亡率也很高,鳃出血,孢子虫,肝胆综合症。
地克珠利的效果好像不怎么样,氯苯胍倒还可以。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12-29 15:08
楼主很给力!是做渔医还是?
作者: 江苏丁勇    时间: 2012-12-29 17:38
这是我两、三年前在另一个论坛上的旧帖子,错讹之处甚多。当时我抛了这块“砖”,引来不少“玉”!
有一个叫myxozoa的朋友跟贴非常专业,我粘贴一下:
叫楼主总结的不错,看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但有几点欠妥,供参考,也欢迎对粘孢子虫病感兴趣的朋友参加讨论,我的联系方式myxozoa821@gmail.com;逐条作一评述,:
1.        基本正确,但由于我不在一线,理论上如果能在掌握流行病学,结合药物和合适的养殖管理,比如轮作、混养等是可以做到预防或降低鲫鱼粘孢子虫病爆发的;
2.        这点提得很好,尽管上世纪80年代,粘孢子虫生活史需要经历水蚯蚓阶段(当然还包括其它无脊椎动物),但国内知道近十多年才被认可,这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工作不到位的结果。但又两点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粘孢子虫都是间接发育的,有些粘孢子虫是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当然你说的鲫鱼粘孢子虫需要中间宿主是对的;另外杀灭水蚯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水蚯蚓作为底栖动物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承担重要作用且对药物比鱼腰耐受。
3.        完全正确。但需要补充,不是所有鲫粘孢子虫对致病,迄今报道粘孢子虫2600余种,但致病的不多。这些年尤其是江苏苏北地区喉孢子虫病为代表,粘孢子虫病在我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损失,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4.        粘孢子虫不属于原虫,有充分正确表明它们是一类后生动物,变异快不快尚未有实验证据支持。
5.        硫酸虫对成熟孢子基本无效,对体内的营养体阶段效果也低。
6.        选择健壮的鱼种当然是正确的。
7.        这可能是您在一线摸索出的方法,但个人以为这些方法都可能效果不好,我们体内外实验了很多药,在虫体完成孢子发育后都无效,但对水体中的中间阶段或是侵入鱼体后的早期阶段有效。
8.        您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也曾建议大风的养殖户轮耕,但似乎当地已经形成了很好的鲫鱼养殖链条,不容易改变。

作者: 落日鱼晖    时间: 2013-1-2 20:33
恩呢 受教了啊 都是高手啊
作者: 静海群新    时间: 2013-1-16 22:01
标题: RE: 关于鲫鱼孢子虫病的几点认识
我是一个参与大塘的养殖户,我们鱼种塘养的鱼种主要供应给大塘。没法换茬
作者: 不死小强    时间: 2013-1-18 17:47
孢子虫基本绝症,治好是运气,治不好很正常。不过提前预防还是有效的。
作者: 渔佳鱼药    时间: 2013-1-30 10:16
孢子虫病主要在预防,再有主养鲫鱼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喂盐酸氯苯胍,养殖户如果量,用法,投喂时间长短掌握不好的话,极容易发生中毒现象!
作者: 江苏丁勇    时间: 2013-1-30 19:09
渔佳鱼药 发表于 2013-1-30 10:16
孢子虫病主要在预防,再有主养鲫鱼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喂盐酸氯苯胍,养殖户如果量,用法,投喂时间长短掌 ...

盐酸氯苯胍在对付鲫鱼孢子虫病中的显著作用是其他内服药难以比拟的。不过,该药易产生抗药性,一般第一次使用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后效果就不太显著了。所以,该药一般不宜用作预防用药,等到发病了再使用。
该药不要加量,搅拌一定要匀。如果池塘中混养了草鱼,最好先把草鱼喂的大半饱再投喂药饵。
作者: 江苏丁勇    时间: 2013-1-30 19:11
不死小强 发表于 2013-1-18 17:47
孢子虫基本绝症,治好是运气,治不好很正常。不过提前预防还是有效的。

孢子虫发病了如果应对措施得当,死鱼还是可以控制的。其实,现在该病预防和治疗的方案也基本成熟了。
作者: 不死小强    时间: 2013-1-31 16:33
江苏丁勇 发表于 2013-1-30 19:11
孢子虫发病了如果应对措施得当,死鱼还是可以控制的。其实,现在该病预防和治疗的方案也基本成熟了。

还请多多指教
作者: 齐同俊    时间: 2013-2-16 14:22
有那么容易中毒吗?难道不会预先把盐酸氯苯胍与其他载体混合,稀释后使用,不是就很容易搅拌均匀了?
作者: qwerrewq753    时间: 2013-4-4 09:26
江苏丁勇 发表于 2012-12-29 17:38
这是我两、三年前在另一个论坛上的旧帖子,错讹之处甚多。当时我抛了这块“砖”,引来不少“玉”!
有一个 ...

我更正下,迄今报道的粘孢子虫应为2400余种,脊椎动物中描述约超过2180种,放射孢子虫有180余种分17个类群.
(Atkinson et al,2009)
作者: 手可摘星辰    时间: 2013-8-18 16:47
重在预防,不过据说亚甲基蓝,盐酸氯苯胍,槟榔,百部贯众散对孢子虫都有一定的疗效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