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菌藻调控法,2013年养殖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2-12-28 18:19
标题: 菌藻调控法,2013年养殖之道!
  2012年过去了,除了惨淡还是惨淡!大家都在说天气,偷死,虾苗,料的问题。我觉得也有一定的因素在里面,但是现在的非药品厂家多,刻意宣传菌的作用,但是凡事都要讲平衡,菌藻的平衡生长才是最关键。藻是根本。做好菌藻共生才是高手。什么偷死都是浮云。偷死,就是底氧底病菌二次感染,底质恶化中毒的综合体。解决水的问题就是藻的问题。菌藻共生了平衡了。病自然少了。成功就自然高了。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2-12-28 18:49
标题: RE: 菌藻调控法,2013年养殖之道!
就是底氧底病菌二次感染 应为(底氧低病菌二次感染)
作者: 水中游鱼    时间: 2012-12-28 19:47
稳水最重要!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2-12-28 20:58
因为特别是今年在珠三角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虾塘进水后总觉得水很肥,很多技术员和虾农就说水肥了不用肥水,但是我们经过检测进来的水里面有很多老化藻。如果没有用营养合理的定向培藻产品肥水。虾苗期吃的太多老化藻,虾苗很容易生病。肠道很不好。早期容易发病。
作者: 水中游鱼    时间: 2012-12-28 21:20
水中游鱼 发表于 2012-12-28 19:47
稳水最重要!

一般水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出现老化,虽然看起来水比较浓,但是水不一定好,保持藻类活力水质才能更加稳定!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2-12-28 21:32
所以我比较反对清水养虾的理念,因为虾苗期就是靠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作为开口的饵料。现在又是高密度养殖。主要我们大家应该怎样多下功夫在前期培养高活力和新鲜的藻类这才是功底。就象我们人吃了不新鲜的食物同样不健康。培藻并且定向培好优质的藻类。是要下苦功的。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2-12-29 11:23
如何操作啊???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2-12-29 11:27
现在不同的养殖模式既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例子,看你偏好哪种模式。有的人在苗期肥水,后期却是无藻养殖,有的全程菌藻养殖。
作者: 渔民黄小弟    时间: 2012-12-29 13:49
都说杀虫。那虫藻菌平衡大家有木有考虑过?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2-12-29 14:13
标题: 如何操作啊???
我先说前期吧,其实前期的菌相我还是很认同光合细菌的作用的,只不过光合细菌由于培养时的周期长,户外培养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非药品厂生产利润低,所以市场被妖魔化了,前期保苗光合细菌功不可没,但是选用含菌量较高的光合菌。还有就是选用有机肥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鸡粪肥(未经发酵的),因为我们用菌的目的是抑制有害菌,结果不注意在肥水时带入有害菌,这是一方面。为了把水肥得好,一般建议用全溶的有机肥加上少量的0号料加光合和少量芽孢菌浸泡后使用就比较干净。这样肥起的水不容易带病菌。成本高一点但比很早发病更经济。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2-12-29 16:04
渔民黄小弟 发表于 2012-12-29 13:49
都说杀虫。那虫藻菌平衡大家有木有考虑过?

虾塘除了清塘时用过杀虫药以外,在养殖期都很少用杀虫药,但前期有时肥水时也能培一定的虫出来。对虾也作为开口料。因为对虾定期蜕壳,体表感染虫害机会相对小些。而且由于水体相对干净,寄生虫少一些。所以就不存在平衡的问题。但鱼塘比较粗放可能就不大一样。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2-12-31 21:12
我之所以要提菌藻调控法,就是要在现在恶劣的养殖环境里找到一种相对可行的生产模式,万变不离水,万变不离藻,因为水体的藻相菌相变化太快,如何在变化中找到行之有效的调控方法,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问题。解决好了。我相信2013一定大有希望。请记住培好藻并不是简单的肥水。如何进行清洁生产刻不容缓。
作者: 晓仲    时间: 2013-1-1 22:38
万变不离水,万变不离藻是不对的,万变不离的是菌,但菌是变
作者: 吃素的鲨鱼    时间: 2013-1-1 22:54
活到老 学到老  学无止境呀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3-1-2 20:43
晓仲 发表于 2013-1-1 22:38
万变不离水,万变不离藻是不对的,万变不离的是菌,但菌是变

呵呵,我说的不变指的是无论天气变化多大,无论底质污染多严重,无论对虾偷死多少,最终还是要从藻类入手,天气变化大,藻类应激死亡产生有害的藻类代谢产物,中后期底质污染严重也是里面健康有活力的藻类少之又少,而老化藻偏多没有过多吸收底部污染源的能力。偷死也是对虾吃食老化藻类,什么空胃,肝脏的问题,前面我分析的原因更加剧了后面病害的产生的结果,所以解决虾病万变不离水,万变不离藻,如何调控,选好前中后期每个不同时期的菌藻调控法。
作者: 阿水    时间: 2013-1-3 11:15
能不能详细点呢?前期、中期、后期的菌藻调控方法呢?
作者: 悟道    时间: 2013-1-3 22:25
菌藻调控法固然好,但目前来看,单因素的现在都调理不好,何谈多因素?不同的养殖对象,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投喂量,水体中的元素都不一样,估计没有固定的调控模式。如何在养殖中后期控制藻类过度生长是关键,这方面菌可能会有用武之地。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3-1-3 22:56
前期补氮后期补碳,前期肥水(藻类)后期补菌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3-1-4 08:50
有人说前期补氮后期补磷和钙。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3-1-4 21:17
悟道 发表于 2013-1-3 22:25
菌藻调控法固然好,但目前来看,单因素的现在都调理不好,何谈多因素?不同的养殖对象,不同的地理环境,不 ...

前面说得很好,但是“如何在养殖中后期控制藻类过度生长是关键,这方面菌可能会有用武之地”。 这句话里面我一分为二看:其实中后期我们用肉眼看到的藻类过度生长里面的水浓更多的是一些未经分解的有机悬浮物,我们肉眼看到的水色其实是藻类,有机悬浮物,死藻老化藻和未经分解的物质的组合体,水浓不代表藻类过度生长,相反有时是有益藻类没法按比例吸收水体的营养,富营养化并不代表藻类疯长。菌在后期选择一定要选择兼性厌氧的。不要为了分解而加重水体的需氧量,很容易适得其反!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3-1-4 22:09
欢迎有更好见解的朋友参与线上线下的探讨,交流方能进步。QQ1254506872 手机13922096745.
作者: Can    时间: 2013-1-4 23:54
非常认同楼主的藻类观点 现在还找不出真正养藻而不污染的方法 很多时候肥水不是肥料不足 肥不起来就是有机物太多来不及发酵形成有机物污染 发酵过程形成水体缺氧 有害参数的升高。2013年准备直接用化肥肥水 无污染 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作者: 饭粒    时间: 2013-1-5 12:29
楼主说的没错啊,如果真的能做到菌藻共生的话,很多问题就解决了,倒藻问题啊,氨氮亚盐问题啊都会迎刃而解
作者: 匪兵从良    时间: 2013-1-6 20:10
不是某公司在提倡学无藻养殖吗?听说很神的,亩产一万多斤
作者: 健康生态养殖    时间: 2013-1-6 21:02
在养殖过程中,菌相与藻相要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但其影响因素太多。一方面,菌要有足够效力,另一方面,水体中营养物,微生物等,一直在影响藻相。所以,控制好菌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soso_e127:}
作者: 健康生态养殖    时间: 2013-1-6 21:03
匪兵从良 发表于 2013-1-6 20:10
不是某公司在提倡学无藻养殖吗?听说很神的,亩产一万多斤

受够了倒藻,死藻,最终选择回避这个问题,那就是搞无藻养殖。
作者: 迂月    时间: 2013-1-7 10:43
何为平衡?个人感觉而已。养虾也是个人修为吧!
作者: 渔丰    时间: 2013-1-7 17:12
匪兵从良 发表于 2013-1-6 20:10
不是某公司在提倡学无藻养殖吗?听说很神的,亩产一万多斤

呵呵,完全无藻我看还是值得质疑,你说自来水干不干净,但我们检测后依然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你说虾塘水比自来水干净吗?我看不见得,只是一些公司推广了他们的新理念,一种炒作而已,如果真的无藻,我愿意悬赏,可到现场拿水去化验。
作者: 健康生态养殖    时间: 2013-1-7 18:49
渔丰 发表于 2013-1-7 17:12
呵呵,完全无藻我看还是值得质疑,你说自来水干不干净,但我们检测后依然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你说虾塘水比 ...

无藻养殖是可能的。大棚无需要藻,用菌来生化。中央排污是重点。
作者: 丽缙皂锋    时间: 2013-1-7 19:27
怎么观察塘的菌相好坏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