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白对虾养殖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2
标题: 白对虾养殖的思考
最近一直在出差,走了很多地方。大部分的地方养殖的状况都不是很好。由过去单一问题造成养殖失败,转变到现在有多重问题造成的养殖问题。
我也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什么方式,其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而这种方案,是不是又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最后我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各地方环境、水质、气候都有很大的差别。
二,养虾塘各种各样 ,土塘与高位池,淡水与海水,都有很大的区别。
三 ,养殖技术,和养殖手法。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塘好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好的水色。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2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1 15:17 编辑

五年以前我们就在谈,多打一点氧气,多放一些活菌,时至今日,我依然在谈这个问题。高溶氧度不管对于微生物还是虾本身都是有好处的,而有益的微生物(有益细菌和有意藻类)都能起到稳定、平衡水质的作用。水质健康,虾体健康自然成功的几率就大。
几年前时候,大家养殖过程当中,注重了病毒防范和防疫,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问题。
现如今,养殖的问题已经发展为,多原因、复合型的养殖问题,病毒,养殖水体,弧菌过高,藻类不稳定,区域养殖环境变化过大,多造成了养殖失败的主要因素,当然种苗的抗应激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弱化。
以上问题,也许就是大部分养殖失败的原因。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3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1 15:17 编辑

2012年,基本上整年都在出差,上到山东下到海南,没事的时候翻开GOOGLE地图,发现沿海到处都是留下的足迹。
看过成功的例子,也看过很多失败的例子。基本上总结下来还是有不少共通性。
2012年也萌生过找塘的念头,经常到处走走看看,也让朋友介绍了不少,总是有少许的不满,有时候想想,呵呵,真是懂得越多,胆子越小。
水源、水质不好不敢要,
塘的规格,形状,进排水状况不满意的不敢要,
电力不充足不敢要,
周边环境不好的,区域民风不好的不敢要
最后的结果就是,跑了一大圈还是没找到满意的塘,呵呵
也许有不少的朋友会笑话我,不过大家想一想,养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养虾?
不投资,我最多不赚这笔钱,但是一旦投资失败,亏的可都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啊,是吧!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3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1 15:22 编辑

如果你已经有了塘,还不错的高位池,进排水系统完善,电力充足,我们就聊聊
1,还是废话,基本上每个人,每次都会讲的话,做好池塘的彻底消毒清洁,器具,机电设备该维修维修,该保养保养,不要等到关键时刻掉链子。
2,还是废话,选好苗。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也会不胜其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的帖子:http://www.fishfirst.cn/thread-17611-1-1.html
我对优质苗的理解是这样的:
1,不携带常见危害较大的病毒(白斑,桃拉和IHHNV病毒)关于病毒,大家可以 翻翻我的另外一篇帖子 :http://www.fishfirst.cn/thread-17618-1-1.html
2,虾苗体内弧菌数量尽量不超标(尤其是绿色弧菌,荧光弧菌是不得检出)但是也不代表虾苗体内没有弧菌就是好事,不带弧菌很多时候比弧菌轻微超标的更麻烦,为什么???谁家小孩天天没事喂抗生素,身体能好才怪。
3,关于抗应激,这个我就不多说,相信各位的招法比我还多
综合以上几点,我基本上可以认为这个苗是优质种苗。又有人会问,我怎么知道这些苗是不是好苗,我能提供给你们的方法,只能自己去检验,病毒检测,细菌检测这些技术和设备,都已经很成熟了。大家可以在网上自己找找
如果你买的是几十块的苗,呵呵!我想你也别去为难人家啦,是吧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4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1 15:19 编辑

选好了苗,接下来就谈谈做水。
怎么做,做怎么样的水?
最好是彻底消毒后2~3天开始,投放大量活菌,最好充分激活,加入载体使之存活时间更长,
怎么加,加多少?
我养虾的时候,基本上是一天1~2桶的往里倒,连续5~7天,维持水中的碳氮比,当然还有充足的溶氧,千万别舍不得开增氧机,这个真花不了你多少钱。
活菌和藻类养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溶氧,藻类本身的特性就会制造氧气,而活菌的特性本身就是消耗氧气(光合菌除外)
所以,前面我才特别提到电力的问题,水车不够可以买,电力不够这个是真的很麻烦。

另外:特别提醒(关于蓄水和消毒)
养殖的风险,最大来源于种苗和环境,环境最大的风险来源于水。
如果你就2口塘,呵呵。但我没说!
如果你的塘多一点,一定要预留充足的蓄水池,或者就买一套紫外线消毒系统,(前提是你的有这笔预算)
水质的前期消毒,建议还是三氯的效果好一点,后期换水可以用浓度含量高一些的二氧化氯(国内自来水厂最早的消毒系统基本上是漂白粉为主,后期换为氯气消毒,因为氯气消毒会产生致癌物质,现在的自来水厂基本上已经全部换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使用)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5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1 15:19 编辑

放苗,这个大家都是老手啦
我有几点建议;
1,如果是经过长途运输的苗,出场到虾塘时间超过1~2小时以上的,最好备几个捞网和大桶。
因为苗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袋内虾苗多,水少,水质极易恶化,我曾经测试过,出厂前苗的体内弧菌在安全值以内,经过2个小时的运输,到塘后拆袋取样,弧菌增长了3~4倍,已经处于及其严重的超标状态。
2,有条件的最好放苗前检测一下水质,尽量能够拿苗试试水。
如果同时几家的苗都出现存活率过低的情况时,应当看看是否因为水质或者虾体弧菌过高原因引起的死亡。
如果有一些苗的存活率高、一些存活率低,那么拿苗尽量拿存活率高的苗。
3,出苗前测量一下虾塘和苗池的PH值,两者差距不要过大。(PH值相差过大会引起虾苗应急)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5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2 15:15 编辑

现在大家都在谈EMS,基本上已经到了谈EMS变色的程度。
我大致上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苗体质弱,抗应激能力差,体内弧菌过高(不排除个别虾苗有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2:虾塘水质变化,前期有出现轻微倒藻的情况,早期水质不稳定,PH值每天幅度过大,所引起的中毒或应急
3:部分区域水质环境变化,水环境受到污染,导致水中理化指标的改变,重金属、氨氮、硫化氢超标引起虾体紧迫,造成体质下降,诱发各种疾病。
4:肝胰脏病变,主要应该是由环境所含毒素(弧菌、氨氮、亚硝酸、藻毒素、黄曲霉素……)通常肝胰脏病变过程: 肿大>萎缩>坏死
期间通常还伴随空肠空胃等症状。
综合上述分析,内因+外因所造成的虾体健康度下降,诱发疾病,这种病因几乎是不可治愈的,通常伴随大面积死亡。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6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2 15:17 编辑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会问?怎么治?????
我的回答通常很简单,“没得治”
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
“防”
怎么防?
从源头开始防!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16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8 17:25 编辑

说几句题外话。
遇到很多养虾的朋友,经常会说:
“这个我不会啊”
“好难哦,还是不要学啦”
“会检测有什么用?”
“你说的这个我不明白,我也不想明白,你只要告诉我下什么药可以把虾救活就好啦”
对于这样养殖心态的人,我的态度也很明确。


既然很多条件达不到,你就必须承担其条件限制所带来的风险,也必须去承受他,哪怕亏损!
既然要赚钱,就应该要有赚钱的态度,“学习你所需要的知识,正确建立科学的观念”

作者: 新亚    时间: 2013-1-21 15:45
楼主每次分享都很有价值...我也占座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48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2 17:51 编辑

好啦,说了那么多废话,咱们回正题,“如何防”
1,根据自己养殖环境、面积、配套设备、电力、进排水系统,作出综合评估。
2,池塘的清理消毒,进水系统的过滤、消毒、以及后期续蓄水消毒能够做到彻底。
3,根据养殖条件、本身技术能力,制订合理放苗密度
4,建立自己的小型实验室,配备所需的检测仪器、试剂及细菌检测(应该包含水质常规检验试剂盒,PH、溶氧检测仪,病毒检测仪器,细菌检测培养基,简易恒温箱)以现在的市场价格,配置一个小型的实验室人民币应该不到1万元。
5,进水消毒后检测水体是否消毒彻底,做水后水中弧菌、有益菌的比例是否适合
6,拿苗自己做检验,做到自己心中有数,试水根据存活率选择好的苗。
7,放苗后做好日常常规检测,主要指标做到每天一测,其他指标做到定期检测,并将监测数据记录登记,形成长期连续养殖数据,供后续参考及分析问题。(关于数据化养殖,我会另外开篇,如大家有兴趣,就敬请恭候吧)
8,遇到养殖过程出现问题,首先用排除法,删除否定因素,根据日常建立的数据,将不同(好的虾塘和出现问题的虾塘)做各种检测,然后将监测数据做对比,根据不同数据表现做为治疗判读的依据。
注:定期数据检测的好处就在于,很多问题还没明显症状是,数据就会产生变化,建立日常数据就可对其数据变化作出准确快速的反映。

作者: 向翀    时间: 2013-1-21 15:49
本帖最后由 向翀 于 2013-1-22 21:11 编辑

谈完了防疫,基本上也就该结束这篇不算短的文字啦
我呢,说了不少心里话,也说了不少废话!
以前遇到过一些养虾的,有的池已经排塘了,有的池也开始出现问题,原因还没找到,清清塘又开始接着放。
我就问他,为什么不等到把一个区块清空或者收了后再放苗呢?
他说:“那么多的塘空着,别人知道多没面子”
呵呵,我真的很无语啊!

养虾为了什么?
好玩?面子?试验?………………
不是,养虾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让老婆孩子,为了父母能够过得更好一点!
千万不要因为放苗而去放苗,水没做好,别急着放。

虾苗不好,别急着放。

希望新的一年,咱们搞养殖的都能赚到钱,平平安安过个好年!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3-1-21 22:23
此帖必火,占楼留念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1-22 11:19
其实不单单是白对虾,很多养殖品种都差不多吧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3-1-22 14:02
说的都是大实话,实在!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1-22 15:35
这个好贴,先顶上来{:soso_e198:}
作者: 平平淡淡    时间: 2013-1-22 17:54
经验之谈呀,呵呵{:soso_e179:}
作者: pondplus    时间: 2013-1-23 08:59
既然很多条件达不到,你就必须承担其条件限制所带来的风险,也必须去承受他,哪怕亏损!
既然要赚钱,就应该要有赚钱的态度,“学习你所需要的知识,正确建立科学的观念”------非常认同。养虾是一种风险投资,必须认清风险!
作者: haoye520    时间: 2013-1-23 09:01
楼主 好帖!和正大卜蜂正统的BIO-SECURITY养殖一致
作者: pondplus    时间: 2013-1-23 09:08
2012年虾病大面积爆发,个人认为与虾苗质量差有很大关系!环境是变差了,会诱发疾病,但不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昨天,去大鳌市场,与业内人士聊,现在的苗质量太差,同一塘口的虾,规格差异很大。如果有心的话,大家可以看看十年虾苗的照片与现在的虾苗照片,他们有什么样的差异!
作者: lxhloverss    时间: 2013-1-23 11:06
好帖,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freefish0929    时间: 2013-1-23 11:56
养虾现在真的是个大问题。同意楼主的观点,防。但真正将源头防治工作做好的人又有几个?
作者: 江门砖头哥    时间: 2013-1-23 12:25
好帖!你就必须承担其条件限制所带来的风险,也必须去承受他,哪怕亏损!
{:soso_e179:}
作者: hyz11    时间: 2013-1-23 12:42
好贴!学习了!
作者: QQ_8F06D4    时间: 2013-1-23 13:01
好帖,学习了,一线的经验还有技术完美的结合。好理解容易懂!
作者: 海水骆驼    时间: 2013-1-23 14:47
扯JB淡,看得多久懂得多,您牛!不养虾就空口白牙的扯,知道为什么虾农讨厌你们吗?(你可以让自己不得病吗?)话过分了点,随时欢迎您到我这边指导。
作者: hlan3    时间: 2013-1-23 14:56
养虾真不容易啊
作者: 大虾熊    时间: 2013-1-23 18:21
楼主说了很多,但里面让养殖户测很多数据,说实话,一是他们大多文化素质不高,很少去测,二是测那么多你真的能找到原因吗?
作者: 心静与天宁    时间: 2013-1-23 18:46
路过学习,呵呵说得容易做的难
作者: 悟道    时间: 2013-1-23 19:37
haoye520 发表于 2013-1-23 09:01
楼主 好帖!和正大卜蜂正统的BIO-SECURITY养殖一致

袁哥,开帖谈谈BIO-SECURITY养殖技术?
作者: 悟道    时间: 2013-1-23 19:41
向翀 发表于 2013-1-21 15:48
好啦,说了那么多废话,咱们回正题,“如何防”
1,根据自己养殖环境、面积、配套设备、电力、进排水系统, ...

谢谢楼主精彩分享,病毒检测仪器都有哪些?求推荐
作者: haoye520    时间: 2013-1-24 08:18
悟道 发表于 2013-1-23 19:41
谢谢楼主精彩分享,病毒检测仪器都有哪些?求推荐

比如简单点的病毒检测试剂,有个苏州叫虾满仓的
作者: haoye520    时间: 2013-1-24 08:20
悟道 发表于 2013-1-23 19:37
袁哥,开帖谈谈BIO-SECURITY养殖技术?

http://www.fishfirst.cn/thread-19414-1-1.html这个帖子 大致是BIO-SECURITY,主要重点还是细节,我原来在海南卜蜂时,公司的很多虾场,说是说泰国专家在养,实际用的工人 很多都不细致的,小地方都不注意。
作者: QQ_433030    时间: 2013-1-24 23:31
好帖.受益不浅!
作者: 阿水    时间: 2013-1-25 11:47
面子真让人无语!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3-1-25 17:45
向翀版主又给力出好帖了!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3-1-25 22:06
不愿意改变与接受新事物的人迟早要淘汰
作者: 大虾熊    时间: 2013-1-26 23:06
pondplus 发表于 2013-1-23 09:08
2012年虾病大面积爆发,个人认为与虾苗质量差有很大关系!环境是变差了,会诱发疾病,但不是产生疾病的根本 ...

为什么虾苗质量会差,对虾每年都从国外引进,国外的亲虾应该是没有退化的,选育多少也是有点成效的,所以种源没有问题,那虾苗质量为什么会变差,育苗技术应该比以前都有提高,如果说变,那应该一是育苗片面追求成数,密度增大,使用药物增加,二是归根结底,我们的育苗环境真的变差了,君不知东海岛很多苗场每年都被发光菌困扰。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3-1-27 09:39
大虾熊 发表于 2013-1-26 23:06
为什么虾苗质量会差,对虾每年都从国外引进,国外的亲虾应该是没有退化的,选育多少也是有点成效的,所以 ...

按理说国外亲虾应该是没有退化,但近几年,连印度都大量养殖白对虾了,这亲虾的需求真的是一年多过一年,在如此大的需求下,能保证每批亲虾的质量都稳定可靠吗?一条虾就是50美金呀。
作者: 美人鱼    时间: 2013-1-27 09:43
养虾是大悲大喜的行业。{:soso_e101:}
作者: zhg0759    时间: 2013-1-27 22:35
{:soso_e179:}
作者: lvzhuxuan    时间: 2013-1-28 16:47
谢谢版主的分享,不放弃就继续努力,期待3012大家能有个好收成……
作者: QQ_395D84    时间: 2013-1-31 14:54
楼主说的很对,好贴就应该顶起来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3-1-31 16:40
不同观点:一 去年我放的一代苗都拍掉了,二代苗而且是飞机苗还在。一代苗我是亲自去苗场精挑细选,二代飞机苗干脆不去人。二 消毒死得更快些,不消毒不断的做水做底还好。有人说做一塘藻类要一周,虾塘的菌类平衡要3--6个月。一消毒又要倒回来。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3-1-31 23:03
有条件还是要入好苗,个人观点!苗是基础也很关键的一环!
作者: 228338175    时间: 2013-2-20 11:19
成教了,不过看您的帖子真费劲,估计不是做技术的。还是感谢一下!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2-20 19:04
   真知也!但给人的感觉象是大学讲堂上用的,没有办法实现。如果象楼主所说的去做,大概就不可能养虾了。
作者: 涛1998    时间: 2013-3-29 16:54
精品文章,值得学习
作者: 针鱼    时间: 2013-3-31 17:52
一个没有思想火花碰撞的帖子,不是好贴。但LZ起码可以让我们思考,尽管上帝会发笑。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4-2-23 23:03
留爪,留爪,mark先
作者: QQ_8D35A8    时间: 2014-2-27 14:05
好文章,顶
作者: 公子小丑    时间: 2014-2-27 14:48
受益匪浅啊楼主,加个好友吧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