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龟鳖疾病防控的意义
人工养殖龟鳖,由于追求高产高效,就大大区别于自然野生,所以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使龟鳖发生疾病,在所难免,所以每年因疾病发生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有的养殖企业甚至因疾病的爆发而破产。然而只要我们很好的掌握龟鳖的个体特性和生活习性,去进行科学预防和及时控制,就完全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所以龟鳖疾病的防控有以下现实意义。
一、龟鳖疾病的科学防控可降减少损失降低低成本
我国目前已发现的龟鳖疾病已不下十种,其中损失较大的爆发性疾病呈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疾病发生对养殖的损失已经过亿,这不但给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有些养殖企业的乱用药,瞎治疗,不但增加了自己的养殖成本,也给有害病原形成很强的抗药性留下了隐患,所以无病先防,及时控制可减少损失降低低成本。
二、龟鳖疾病的科学防控可保证产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卫生
龟鳖是我国传统的美食补品,也是高档的药用和保健食品,随着我国民众食用龟鳖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产品的安全卫生,是要绝对保证,特别是在病害防治过程中的用药,更要按国家规定的用药安全标准,在龟鳖的疾病防控过程中,虽然有些药物疗效很好,但因为对产品会造成有害残留,就不能用。因此,无论从保证民众的身体健康出发,还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进行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控,尽量做到养殖过程中通过科学预防龟鳖不发病,少发病,不用药,不但能提高产品质量,也是保证产品安全卫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科学防控是杜绝龟鳖疾病爆发的唯一办法
我们已知龟鳖是一种经过亿万年进化的远古生物,它的抗逆性可以从它在一定温度中不吃不喝几个月不死的生命现象中得以证实。也就是说龟鳖是不会轻易得病的,而一旦得病除了是初发的体表性疾病可治愈外其它疾病就很难治愈,如一些因环境恶化的爆发性疾病,不但极难控制也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如近年来流行爆发的鳃状组织坏死症和赤白板病等,死亡率达到60%左右,此外,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因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被禁用后,疾病的科学防控已成为健康养殖和高产多活的技术关键,所以进行主动的龟鳖疾病科学防控是避免龟鳖发生疾病的唯一办法。因此,龟鳖疾病科学防控,意义重大。(赵春光)
附;龟鳖疾病科学防控讲座名词解释
1、疾病预防;在龟鳖没有发生疾病前用各种科学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2、疾病控制;在疾病暴发季节、暴发地区有发病的迹象,龟鳖还能吃食和正常活动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蔓延。
3、治疗;已经发生疾病,通过确诊后进行药物治疗。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4:36
我来听课拉,赵老师请多多关照哦{:soso_e181:}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1-26 14:39
赵老师我想请教你下龟冬眠期间是不是不用喂得啊?
作者: 春光好 时间: 2013-1-27 19:00
水产人生 发表于 2013-1-26 14:36 
我来听课拉,赵老师请多多关照哦
共同探讨,请多指教
作者: 春光好 时间: 2013-1-27 19:02
夜雨 发表于 2013-1-26 14:39 
赵老师我想请教你下龟冬眠期间是不是不用喂得啊?
不知你养的是陆龟还是水龟,如是野外养殖的水龟,一般秋后温度降至16度以下就不再吃食,不过有时太阳好的时候能上来晒背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1-27 20:34
春光好 发表于 2013-1-27 19:02 
不知你养的是陆龟还是水龟,如是野外养殖的水龟,一般秋后温度降至16度以下就不再吃食,不过有时太阳好的 ...
我的是巴西龟
作者: diandian 时间: 2013-1-28 15:01
赵老师好,问个不是技术的问题。现在国内的名龟很多是从国外进口,这样是不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喔,至少巴西龟已经泛滥了
作者: 春光好 时间: 2013-2-1 11:34
虽然我国养殖的龟类品种很多,有的还是从国外引进,但我认为对环境的影响不会很大,也有提出国外的龟引进后会对我国土著龟类的种群稳定会有影响,也就是会破坏原来的生物多样性,这个我也考虑过,但要记住的是,我国民众是喜欢食用龟鳖的,只要是能吃的东西,一般都不会产生泛滥,如龟的蛋能吃,苗能养,成品也能吃,所以即使有人发现水里有,也会抓回来养或吃掉,我们的各大水系龟鳖的种群严重不足,有的濒临灭绝,所以不会产生生物污染现象。当然我们不提倡也应立法阻止把国外引进的龟鳖品种无序的放养到野生环境中去,即使放养,也要经过有关部门有序的,有目的放养增殖。巴西龟(红耳龟)现在虽然很多,它的繁殖率也很强,但现在主要局限于人工养殖与利用,因为它好养,所以产量也很高,价格也很便宜,所以养的人反而少了。那些名贵龟是以观赏为主,价格很贵,随便放养的现象还比较少。我认为我们只要目的明确,加之有效的管理,龟类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作者: 春光好 时间: 2013-2-1 11:35
虽然我国养殖的龟类品种很多,有的还是从国外引进,但我认为对环境的影响不会很大,也有提出国外的龟引进后会对我国土著龟类的种群稳定会有影响,也就是会破坏原来的生物多样性,这个我也考虑过,但要记住的是,我国民众是喜欢食用龟鳖的,只要是能吃的东西,一般都不会产生泛滥,如龟的蛋能吃,苗能养,成品也能吃,所以即使有人发现水里有,也会抓回来养或吃掉,我们的各大水系龟鳖的种群严重不足,有的濒临灭绝,所以不会产生生物污染现象。当然我们不提倡也应立法阻止把国外引进的龟鳖品种无序的放养到野生环境中去,即使放养,也要经过有关部门有序的,有目的放养增殖。巴西龟(红耳龟)现在虽然很多,它的繁殖率也很强,但现在主要局限于人工养殖与利用,因为它好养,所以产量也很高,价格也很便宜,所以养的人反而少了。那些名贵龟是以观赏为主,价格很贵,随便放养的现象还比较少。我认为我们只要目的明确,加之有效的管理,龟类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