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养殖水体处理——水色基本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1 20:55
标题: 养殖水体处理——水色基本知识
  一:水体主要理化指标

  1、PH值

  养殖水体正常水质PH值为7.6~8.8。

  PH值偏高机理及危害: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碳源(二氧化碳),致使水体PH值快速上升(光合细菌过度生长繁殖也会造成PH值上升)。PH值偏高,水体中铵氮以氨分子氮形式存在,增加了氨氮的毒性;另外,高PH值水质对鳃部组织有腐蚀作用。

  PH值偏低机理及危害:水体缺氧,水体有机质过多,在厌氧菌厌氧发酵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机酸,致使水体PH值偏低。PH值偏低,致病菌容易大量繁殖,且硫化氢毒性增强。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1 20:56
  2、溶解氧

  养虾水质溶解氧一般为4~6毫克/升,当溶解氧为3毫克/升,则虾就出现浮头、游塘等现象;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养殖虾则出现死亡。

  溶解氧来源:水生植物(如藻类)光合作用放氧、空气溶氧(如开增氧机)、化学增氧剂增氧等。

  水体耗氧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耗氧(如有机质的分解)、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等。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1 20:56
  3、氨氮

  养殖水体正常水质氨氮为<0.2毫克/升。

  氨氮主要是由于生物呼吸作用和氮源有机质(如残饵、水产动物排泄物、过量施肥、浮游生物尸体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产物。分子氨毒性较强,离子铵则无毒性,两者的比例取决于水体PH值的大小和温度高低,PH值偏高、温度较高条件下,分子氨比例就较高。

  虾类发生氨中毒引起的症状轻重有别,若因急性中毒,可能发生呼吸急促、浮头游塘,会迅速死亡;若因慢性中毒,可能发生下列不正常现象:(1)可能会干扰虾类的渗透压调节系统(2)易破坏虾鳃的黏膜层(3)会降低血蛋白携氧能力,表现为厌食、靠边、游动缓慢,严重时会出现游塘、浮头等现象。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1 20:57
  4、亚硝酸盐

  养殖水体要求亚硝酸盐不得高于0.01毫克/升。

  亚硝酸盐是氨氮向硝酸盐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在缺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很难向硝酸盐转化。所以说,亚硝酸盐的累积,多因池塘低溶解氧的结果。

  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体诱发爆发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水产动物亚硝酸盐中毒时,会氧化其血蛋白而形成高价铁蛋白,导致血液呈暗色,严重影响其携氧能力。虾亚硝酸盐中毒,会出现游动缓慢、靠边、厌食、游塘、浮头等现象,虾体尾部、足部及触须易出现发红症状。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1 20:57
  5、硫化氢

  养殖水体要求硫化氢不得高于0.2毫克/升。

  在缺氧条件下,由残饵或粪便中的含硫有机质经厌氧分解而产生。硫化氢可与底泥中的金属盐结合硫化物,致使底泥发黑。池塘硫化氢是否超标,简单的判断标准在于池塘下风处是否有臭鸡蛋味。

  硫化氢毒性较强,具有强烈刺激性,对水产动物鳃组织有腐蚀和麻痹作用,影响水产动物呼吸作用。虾硫化氢中毒表现为厌食、骚动不安、在水表层狂游。
  6、其它有害物质

  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1 20:58
  二:不良水质的形成机理及危害

  1、黑褐色或酱油色

  虾的放养密度过大、残留的饵料或粪便积累过多、不常换水、池底长期酸化或老化、养殖中后期大量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增加,使褐藻、鞭毛藻及裸藻大量快速繁殖,这是发生黑褐色或酱油色的主要成因。主要危害:此水质为酸化水质,水中铵氮、亚硝酸盐、藻毒素等指标偏高,虾容易产生水质性应激反应。

  2、白浊水

  此种水色为最坏的水色。以肉眼即可看到悬浮于水中的无数小白点,这些小白点多为浮游动物,在静止或无风的水面,常可看见这些生物聚集于此,以丝状漂浮、或旋转。其主要种类为原生动物的绒毛虫、轮虫、聚缩虫等,形成白茫茫一片,被称为“白露水”。

  主要危害:快速吃掉水体中各种浮游藻类,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池虾极不安定,是虾游塘的主要成因之一。当原生动物绒毛虫大量繁殖时,这些绒毛虫常侵害到体质较弱的虾或病虾。

  另外,白浊色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杂质,为各种致病菌提供了大量繁殖的机会。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1 20:58
  3、深绿色

  水体绿藻老化、衰败,呈胶体悬浮状居多,且裸藻类大量繁殖,此水在下风处常常形成一层油状绿膜。

  主要危害:水体PH值偏高,氨氮、硫化氢容易超标。

  4、红色水

  以甲藻和裸甲藻为主而形成水中的优势种群,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高,硬度大,呈微碱性的高温水体中。

  主要危害:这类藻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如当水温和PH值突变时,就会大量死亡,它们死亡后产生甲藻毒素,这种毒素会使养殖动物中毒死亡。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1 20:59
  5、 清瘦水

  池水清沏见底,藻类不易培养起来,久而久之丝状藻类遍地滋生。

  主要原因有:藻类老化,或因“倒藻”,藻类突然死亡;水中缺乏营养元素或者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藻类不能正常生长。

  主要危害:水体缺少浮游生物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饵料,水体自净能力较差,容易造成理化指标超标,水体容易缺氧等。

  6、蓝色水

  多见盐度较低或淡水池塘,由于氮磷营养失衡,致使微囊藻或蓝藻大量繁殖,严重时,水面上呈现一片象豆花状绿色泡沫。

  主要危害:该藻类死亡后,水体容易缺氧,在水体中易产生甲烷等有毒物质;对虾容易形成软壳虾,且软壳症发生率较高。

  7、“泥皮”水

  是以藻类尸体、有机腐质和多种原生动物等混合而成。

  主要危害:白天光照时则浮上水面,阻隔水体与空气间的物质交换;夜晚则沉入水底,阻隔底质与水体的物质交换,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摄食和生长;此外,这种水体容易引发寄生虫和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水产动物发病。


作者: victor430    时间: 2013-2-2 16:06
基本都遇到的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2 16:54
victor430 发表于 2013-2-2 16:06
基本都遇到的

那你是如何处理的啊?
作者: 水产渔药    时间: 2013-4-19 13:37
经典帖子啊
作者: QQ_433030    时间: 2013-4-19 23:45
经典.分析深刻!
作者: 自在虾虾    时间: 2013-5-1 19:31
{:soso_e113:}咋处理呢,说说呗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5-1 21:09
自在虾虾 发表于 2013-5-1 19:31
咋处理呢,说说呗

不是都说处来吗?
作者: zjyh2012    时间: 2013-6-22 11:41
感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6-25 16:45
zjyh2012 发表于 2013-6-22 11:41
感谢分享,学习了

哈哈
不客气啦
作者: 一叶知秋    时间: 2013-7-13 12:14
如何处理是关键
作者: 你是小王吧    时间: 2013-9-6 20:22
养殖水体要求亚硝酸盐不得高于0.01毫克/升。
有何根据?
作者: yangxinjun    时间: 2013-9-13 09:18
楼主,能不能讲讲具体怎样去调节
作者: QQ_5A0E80    时间: 2013-9-14 18:08
你是小王吧 发表于 2013-9-6 20:22
养殖水体要求亚硝酸盐不得高于0.01毫克/升。
有何根据?

亚盐的标准不好定吧,这个指标没什么意义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9-15 22:39
QQ_5A0E80 发表于 2013-9-14 18:08
亚盐的标准不好定吧,这个指标没什么意义

是的
赞同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9-15 22:40
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13-7-13 12:14
如何处理是关键

对的、关键是如何处理
作者: 喜欢水产    时间: 2013-10-7 14:02
亲,太坑人了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