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转] 精养高产黄颡鱼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2 21:38
标题: [转] 精养高产黄颡鱼技术
  1。池塘条件:精养高产鱼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334—3335平方米(2—5亩),水深以1。5—2米为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静水塘必须配增氧机。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第3天注入新水,并用“901鱼虫净”杀灭水蜈蚣、蝌蚪等敌害,提高黄颡鱼苗种成活率。

  2。鱼苗放养:鄱阳湖地区人工繁殖的黄颡鱼苗,6月上旬可达1。5厘米,最好在水泥池或小土池中暂养10天,达3厘米左右的夏花规格再下塘。暂养期间主要投喂红虫和鱼肉糜,后期拌喂粉状配合饲料。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料保障程度而定,一般放养量每667平方米可达5000—8000尾。

  正常情况下,经120—150天饲养,尾重可达100—150克的商品规格,667平方米水面单产500—800公斤。黄颡鱼性情温驯,抢食能力弱,不宜配养其他吃食性鱼类。从调节水质、合理利用天然饵料出发,必须混养大规格的(100克/尾以上)鲢、鳙鱼种,密度为667平方米200尾左右,混养鱼单产可达 150公斤。鱼苗放养前要用3。5%的食盐溶液或60毫克/升的甲醛药浴消毒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因气温高,最好在外包彩布的网箱中进行。

  3。饲料投喂:黄颡鱼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精养高产的前提是大量投喂优质饲料,并做到科学喂养。要设置2—4个食台,并进行驯食,使鱼群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集中抢食。尾重20克以前,用鱼肉拌粉状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投喂;尾重20—50克,投喂粒径1。5毫米,粗蛋白含量35%—40%的配合饲料(或破碎的鱼苗料);尾重50克以上,改投粒径2。5毫米、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配合饲料。

  养殖期间严格做到“四定”投饲:一是定点。饲料要投喂在食台上或附近,不要满塘随意投喂,也不要随鱼群变动位置。二是定时。每天上午9—10点喂日饵量的1/3,下午4—5点喂2/3,每次喂30分钟,并按“慢、快、慢”的节奏投饲,避免养分溶失。三是定量。

  日饵量随水温变化和鱼的生长适时调整,日投饲率为3%—8%,一般以投饲后1小时大部分鱼吃饱离开食台为度。四是定质。确保饲料新鲜不变质,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选择蛋白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和稳定性好的优质饲料,正常情况下饲料系数为2。5左右。滨湖地区野杂鱼资源丰富,可拌喂冰鲜鱼肉,以降低饲养成本。

  4。水质管理:黄颡鱼喜清水,要求池水溶氧达5毫克/升,每天大部分时间不低于3毫克/升。精养塘因密度大,且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排泄物及残渣易恶化水质,导致缺氧浮头,甚至泛塘。养殖期间一方面要定期冲注新水、更换老水,确保水质鲜、活、嫩、爽;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充分利用其搅水、曝气、增氧功能,避免池水富营养而导致低溶氧综合征。

  5。鱼病防治: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很少发病,但集约化高密度人工饲养易暴发细菌性病和寄生虫病。勤洗勤掏食台,清除残饵并消毒食台,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饲养期间,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如全池泼洒0。3毫克/升强氯精或20毫克/升甲醛,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结合内服痢特灵(每公斤饲料加 0。5克,连喂7天),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若病情严重,还可拉网集中起来用50—60毫克/升甲醛药浴5分钟。此外,每隔半个月每667平方米施放15公斤生石灰,既可调节水质,又可预防鱼病蔓延。


作者: 愚渔鱼    时间: 2013-2-4 16:48
哥们儿,你还在宣传用禁药啊?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4 16:55
愚渔鱼 发表于 2013-2-4 16:48
哥们儿,你还在宣传用禁药啊?

哥们、我错了
我太粗心了
作者: 愚渔鱼    时间: 2013-2-4 17:04
夜雨 发表于 2013-2-4 16:55
哥们、我错了
我太粗心了

你不是放假回去了吗?
作者: 新亚    时间: 2013-2-4 19:11
楼主筒子... 专贴也需要慎重啊..
不过大家都知道是禁药..不用就好哈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2-4 23:12
新亚 发表于 2013-2-4 19:11
楼主筒子... 专贴也需要慎重啊..
不过大家都知道是禁药..不用就好哈

恩恩
不好意思我错了
作者: 风飞沙    时间: 2013-12-2 20:26
这里的投喂量怎么又成了3——8%了呢?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