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升高,鱼类便开始摄食、生长。春季也是天气变化较为激烈的时期,乍寒乍暖天气较多,容易造成鱼类应激反应而得病,且随着气温 的回升,病菌繁衍加快,鱼病逐渐增多。因此,春季着重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一、鱼病的综合预防 1、清塘消毒:在晴朗天气要及时做好清塘消毒。消毒药物可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常规药物,进行彻底清塘、杀灭病菌。 2、做好鱼种放养:常规鱼种要做到早放养,以便尽早适应环境;越冬鱼种要待室外温度适宜时放养。运输鱼种前要关注天气预报,尽量在晴天运输放养鱼种,并且鱼种入池时应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等安全药物浸泡消毒。 3、定期消毒和加水:每隔20-25天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药物全池泼洒一次;平时经常清除食台残饵,定期加注新水,以防水质老化和稳定水质。 4、坚持巡塘管理:适时投饲施肥、保持水位稳定,发现水质变老或病鱼,应及时采取措施。 二、常见鱼病防治 春季常见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及斜管虫病、小瓜虫病等寄生虫病。养殖者应根据季节发病规律,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现将春季常见几种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水霉病 1、在捕捞运输和放养鱼种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治疗方法一:0.4-0.5克/立方米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方法二:全池遍洒0.4-0.5克/立方米亚甲基蓝,隔2天再用一次,5天后用0.2-0.3克/立方米海因类药物泼洒一次。 (二)烂鳃病 1、在操作时要轻快小心,避免鱼体受伤; 2、发病后及时采用0.3克/立方米二氧化氯或0.25克/立方米超碘季胺类药物全池泼洒。同时饲料内添加复方恩诺沙星1.5-2克或强力克菌宁(三氯异氰脲酸粉)等0.5克,内服3-4天。 (三)赤皮病 防治方法基本与烂鳃病一致,主要做好预防,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四)肠炎病 1、改善水体环境,保持水质良好; 2、加强饲养管理,投饲要掌握“适时、适当”原则; 3、治疗可用0.3克/立方米溴氯海因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3‰的大蒜素或氟苯尼考,连续投喂5-7天。 |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