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室内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实验 [打印本页]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5-31 18:07
标题: 室内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实验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鸟 于 2013-6-1 08:45 编辑

大家好,首次发对虾养殖实验贴,有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原谅,也想和大家交流及分享
先和大家说说场的情况:
地址    珠三角——中山
水源    调配海水  18格
设备    鼓风机  曝气  循环水处理一套 (每小时处理流量40立方) 恒温装置  制氧机
虾塘    水泥池8个    单个12平方   水深1.3-1.5米
放苗单池7万一代苗



P8010004.JPG (577.33 KB, 下载次数: 742)

过滤设备

过滤设备

水产频道.jpg (107.44 KB, 下载次数: 619)

水泥池

水泥池

水产002.jpg (110.27 KB, 下载次数: 644)

综合图

综合图


作者: zhg0759    时间: 2013-5-31 22:56
{:soso_e181:}可以说下后面跟踪情况吗,
作者: 原来鱼旺    时间: 2013-6-1 00:06
图??有否!!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3-6-1 00:12
期待楼主的实验!同时泼冷水,密度是不是太高了!算你成活四万,养到四十支,那就是一千斤啦,超六万斤亩产。你的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九百六十吨水,能支持八千斤的总产量吗?如果你的水处理系统或者供氧系统如果出现故障恐怕一个小时内虾就会有问题!
作者: 菜鸟先飞    时间: 2013-6-1 00:29
严重关注
制造液氧吗?
维生系统如何设计?
可否现场参观?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1 08:50
冰山 发表于 2013-6-1 00:12
期待楼主的实验!同时泼冷水,密度是不是太高了!算你成活四万,养到四十支,那就是一千斤啦,超六万斤亩产 ...

属于实验阶段,因为是我客户做的实验,他是个新手之前是养鱼的,我只能给他建议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1 08:57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鸟 于 2013-6-1 09:06 编辑
菜鸟先飞 发表于 2013-6-1 00:29
严重关注
制造液氧吗?
维生系统如何设计?

制氧机不是制作液氧的,在这里作个说明:液氧是制氧机制作出来的纯氧利用高压灌进钢瓶而形成液态的
维生系统处理这个私下聊吧,有兴趣的话找我qq2667321518
我在这里只是记录我客户的养殖试验,会7-10天更新一次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3-6-1 09:54
这个估计放苗密度太高,谨慎操作。国外做的一些循环水养殖系统一般在10-16KG/m3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1 10:12
daoming4 发表于 2013-6-1 09:54
这个估计放苗密度太高,谨慎操作。国外做的一些循环水养殖系统一般在10-16KG/m3

不是全部池都是放7万苗,放了3个池观察,还有5个池留空以便分池
作者: 阝傾ヤ聽っ    时间: 2013-6-1 10:27
值得关注一下!
作者: 黑莲小鲤鱼    时间: 2013-6-1 11:13
看着造价不菲啊。。。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1 15:06
下周会更新放苗后的情况,敬请留意
作者: 养殖9849    时间: 2013-6-1 22:35
楼主”调配海水”指的纯海水调配?地下水调配?还是盐卤水调的?
作者: 养殖9849    时间: 2013-6-1 22:42
看样子像比较简单的封闭式循环流水系统,需要蛋白分离吗?这种高密度的精养,中后期很容易亚盐爆涨,有清污去污和生物膜等相关设备吗?严重关注!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1 23:37
本帖最后由 sunningfish 于 2013-6-1 23:38 编辑

高端技术,值得关注,这套设备总投资需要多少钱?
作者: sunsheng    时间: 2013-6-2 07:50
楼主的实验中新系统循环水前期是要把硝化细菌做起来的,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啊,边养殖边做菌起来很困难,你放的密度那么高,到时候水质很难调控


作者: 健康生态养殖    时间: 2013-6-2 10:06
设备投资,运行成本,这才是要命的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2 20:46
养殖9849 发表于 2013-6-1 22:35
楼主”调配海水”指的纯海水调配?地下水调配?还是盐卤水调的?

是海盐和自来水调配,当然对虾一些生长的微量元素另外需要添加的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2 20:53
养殖9849 发表于 2013-6-1 22:42
看样子像比较简单的封闭式循环流水系统,需要蛋白分离吗?这种高密度的精养,中后期很容易亚盐爆涨,有清污 ...

微滤,蛋白分离,消毒,生化过滤,供氧,uv都有,基本一套将污水循环处理再用需要用到的设备都有,因为是实验。所有的设备品牌及大概配置暂时不方便透露,免得有卖广告之嫌,如果想真心了解请私下联系我QQ2667321518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2 20:56
sunningfish 发表于 2013-6-1 23:37
高端技术,值得关注,这套设备总投资需要多少钱?

全套设备相加约几十万吧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2 20:57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鸟 于 2013-6-2 21:13 编辑
sunsheng 发表于 2013-6-2 07:50
楼主的实验中新系统循环水前期是要把硝化细菌做起来的,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啊,边养殖边做菌起来很困难, ...

是的,前期已经做好准备了,调水用了近40天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2 21:01
健康生态养殖 发表于 2013-6-2 10:06
设备投资,运行成本,这才是要命的

目前是在做实验,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在可控范围内,我想其中的关键是对虾能养成并且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设备投资是有必要的
作者: 闪亮的鱼    时间: 2013-6-5 08:14
值得关注,慢慢看
作者: 闪亮的鱼    时间: 2013-6-5 08:21
约几十万等于是多少啊
作者: 海洋洋123456    时间: 2013-6-5 09:41
看看现在整个白对虾养殖的惨烈状,多搞一下试验,多搞搞创新都是好事,关注中。。
作者: 中国龙168    时间: 2013-6-5 16:42
一种创新模式是值得关注的,虽是试验,但要保证成功率,标粗后最好是每池2万尾左右。期待你的精彩!!!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3-6-5 20:50
计算了一下,可以有150立方水体,1立方水体产10-16千克虾,能产1500-2400KG白对虾,算4000斤吧,一年卖两次好价格,共8000斤,均价30元,一年产值24万元,再算两季低价虾,8000斤,均价15元,产值12万,一年产值36万元,看看这个产值,看来还是有利可图的啊
作者: digitalrover    时间: 2013-6-5 22:35
这个帖子非常不错,期待继续
作者: 明羽shrek    时间: 2013-6-6 11:28
标记一下,静待佳音!!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3-6-6 12:49
    值得期待!不过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小水体微量元素的流失比较大,这块很难调控。以前我有遇到一个也是这样的。最后褐斑软壳非常严重。
作者: 裁判长    时间: 2013-6-6 14:33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我
作者: 养殖9849    时间: 2013-6-6 19:55
中后期氨氮,亚盐,ph值能控制住就很不错了,类似这样的设备在鱼类养殖上曾经见过。
作者: 明羽shrek    时间: 2013-6-7 14:20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不泼冷水,真心希望能有所收获。
提点个人意见:虾不喜欢太清的水,跟藻一起养可能会比较好。
作者: 非鱼^_^    时间: 2013-6-7 15:01
关注,关注。楼主记得更新。
作者: QQ_B3934E    时间: 2013-6-8 11:29
这是不可能的。
作者: QQ_B3934E    时间: 2013-6-8 11:35
十多个方养7万苗?水污染是超厉害的,就单单虾的排泄物就不敢想象的高。如果要超高浓度的微生物分解是不可能的,会消耗很多溶氧。尽管有很强的曝气。当菌数太多的时候曝气都不管用的,绝对缺氧。如果曝气太强,虾也会应激而死。不敢想象……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9 08:59
中国龙168 发表于 2013-6-5 16:42
一种创新模式是值得关注的,虽是试验,但要保证成功率,标粗后最好是每池2万尾左右。期待你的精彩!!!

呵呵,你说的对,我已建议场主不要放太多,建议客户也是标粗后平均2万-3万苗一池,在保证养成的情况下再加高密度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9 09:01
liaowang738 发表于 2013-6-5 20:50
计算了一下,可以有150立方水体,1立方水体产10-16千克虾,能产1500-2400KG白对虾,算4000斤吧,一年卖两次 ...

场主目标是:单池平均25000苗,成活率在75%,这样计算到40-50头,产量在450斤左右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9 09:04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鸟 于 2013-6-9 11:40 编辑
海上积雨云 发表于 2013-6-6 12:49
值得期待!不过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小水体微量元素的流失比较大,这块很难调控。以前我有遇到一个也是这样 ...

嗯嗯,已考虑微量元素此问题,本意是通过养殖试验来掌握技术,推动养殖高产技术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9 09:04
裁判长 发表于 2013-6-6 14:33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我

好的,谢谢支持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9 09:05
养殖9849 发表于 2013-6-6 19:55
中后期氨氮,亚盐,ph值能控制住就很不错了,类似这样的设备在鱼类养殖上曾经见过。

现在不敢说一定能控制,因为是在做实验,所以后期具体养殖情况也会真实反映上来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9 09:14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鸟 于 2013-6-9 11:41 编辑

因为本身琐细事情比较多而且时间也不充足过去了解现场,靠场主发送资料及图片我才更新,所以更新的时间也会有延误。在此感谢大家对此贴的大力支持,也请大家谅解。因为是实验,所以前期会有不合理的情况存在,比如超高密度;此问题我也及时的和他们沟通,虽然是实验,但是也要出效益。我想,大家和场主一样,都想实验成功!!!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9 09:17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鸟 于 2013-6-9 09:33 编辑

下面是场的一些图片,给大家瞄瞄吧

P8010007_副本.jpg (109.67 KB, 下载次数: 221)

P8010007_副本.jpg

P8010012_副本.jpg (112.77 KB, 下载次数: 223)

P8010012_副本.jpg

P8010016_副本.jpg (232.17 KB, 下载次数: 218)

P8010016_副本.jpg

P8010031_副本.jpg (272.12 KB, 下载次数: 210)

P8010031_副本.jpg

P8010023_副本.jpg (242.62 KB, 下载次数: 210)

P8010023_副本.jpg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9 09:30
本帖最后由 飞翔的鸟 于 2013-6-9 09:47 编辑

因为临近放假,要等放完假过去现场才能拍到最新虾的图片给各位大虾了,到时更新一代会很充足的{:soso_e130:}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3-6-9 11:19
飞翔的鸟 发表于 2013-6-9 09:30
因为临近放假,要等放完假过去现场才能拍到最新虾的图片给各位大虾了,到时更新一代会很充足的{:soso_e130: ...

呵呵,楼主端午快乐!期待你的更新~
作者: 冷如雪    时间: 2013-6-9 21:05
能否介绍详细点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3-6-9 22:03
不知道为啥,我对打马赛克的图片特别感兴趣,能告诉我是什么吗?
作者: 飞翔的鸟    时间: 2013-6-10 08:27
水宝宝 发表于 2013-6-9 22:03
不知道为啥,我对打马赛克的图片特别感兴趣,能告诉我是什么吗?

没别的意思,上图后发现有点问题,所以处理了,但是和其他没有冲突。我也明白大家想原汁原味了解整个场及过程。下次会注意这个细节了
作者: 野性    时间: 2013-6-10 10:09
何不参考下浙江萧山的工厂话养殖?再根据情况修改
作者: 中国龙168    时间: 2013-6-10 17:50
放苗多久了,期待更多图片。顺祝节日愉快!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3-6-11 21:03
飞翔的鸟 发表于 2013-6-9 09:01
场主目标是:单池平均25000苗,成活率在75%,这样计算到40-50头,产量在450斤左右

8个池子不也3400斤了啊
作者: 學會堅強    时间: 2013-6-18 18:11
海上积雨云 发表于 2013-6-6 12:49
值得期待!不过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小水体微量元素的流失比较大,这块很难调控。以前我有遇到一个也是这样 ...

褐斑有照片吗雨云
作者: ★天飞云儿★    时间: 2013-6-19 17:27
期待楼主更新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3-6-22 09:50
學會堅強 发表于 2013-6-18 18:11
褐斑有照片吗雨云

软壳褐斑-全身溃烂
水产前沿网
营养型褐斑-壳下溃烂
水产前沿网
细菌性褐斑-全身溃烂
水产前沿网
创伤性褐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天蓬元帅'    时间: 2013-6-26 23:16
失踪了吗??不更新了、??
作者: 晒太阳的鱼    时间: 2013-7-3 15:02
期待最新情况!!
作者: 中山张    时间: 2013-7-4 19:39
没了?能到现场看下吗?
作者: Ving    时间: 2013-7-5 21:53
看了以后  才知道我这大山来的   现在科学发展到这地步了?  太先进了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3-7-6 16:11
更新啊,有结果了吗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7-9 16:18
现在情况怎样啊
作者: 飞扬2013    时间: 2013-7-9 18:27
弱弱的问一下,微量元素产品都有哪些啊,电解多维算不算
作者: 悠悠三十年    时间: 2013-7-18 14:53
怎么没有下文啦?

作者: 远飞的虾    时间: 2013-7-18 17:24
现在情况如何?期待更新
作者: QQ_47BEDC    时间: 2013-7-19 07:50
用来搞虾苗吗?我想应该不错
作者: first薏    时间: 2013-7-30 22:19
不知道会不会有钱赚呢?

但感觉现在大家都在往这方面去投资。
作者: 风的影子    时间: 2013-10-6 10:10
人有多大胆虾有多大产呀
作者: lli8li8    时间: 2013-10-6 11:19
鸽子飞了{:soso_e145:}
作者: 心静与天宁    时间: 2013-10-7 15:53
估计失败了,所以没更新
作者: QQ_779953    时间: 2013-10-8 10:50
养殖效果没说?
作者: 南国之南    时间: 2013-10-10 08:55
工厂化养殖,赞一个!
作者: 王如珍    时间: 2013-10-10 14:09
什么是褐斑:我在新加坡SIS亲虾室内养殖系统里面做过实验 池塘是水泥池内铺设地膜(防止大规格对虾眼睛沿着水泥池壁游动时磨伤,使眼睛发白或溃烂。)大小3*20米  散气石增氧。循环水养殖密度过高,池内有机物过量时对虾处于应激状态。会相互攻击、甚至跳出池外。身体表面摩擦导致甲壳裂开,细菌感染后引起褐斑。尤其是对虾在脱壳期间更容易产生褐斑,所以伴随软壳。加强排污后,经过一次脱壳,褐斑基本消除了。
作者: 木易七小强    时间: 2013-11-5 22:04
这个家伙怎么没有下文了呢?
不过我在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现在也是这样在养,池子20个每个20立方水体,9月17日下的苗,初始阶段放苗是55万,放十个池。我的想法是成活率保证在90%左右,再加上15%的小虾,后期养殖过程的正常损耗和互相残杀,估计成活率是在70%以上。到35天-40天开始都在不断的分池,今天11月5日虾的规格是大的接近9公分,小的三四公分。高密度养殖最大的难点的就是虾每天的粪便太多,水体很容易就变浓,但是水如果太瘦,虾感觉又长得慢。所以我采取的方式是尽量的物理循环抽污。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换30%的水。天气不好两天一换或三天一换。每天都用em菌,整个过程都在不停地添加微量元素。其实也确实遇到密度过高虾拥挤,脱不了壳死亡的现象。每天每池都能发现好几条,但不是发病。因为整个过程都不断做着预防。我是室内的,还有跟我同时进行的一个朋友是室外水泥池,温度不是很稳定,他的虾规格现在最大的才5公分,小的3公分。他20立方水体每池放8.5万苗,比我还过分!但是他是流水养殖,清水瘦,水温低,长得慢。
作者: cgh1982    时间: 2013-11-17 12:57
木易七小强 发表于 2013-11-5 22:04
这个家伙怎么没有下文了呢?
不过我在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现在也是这样在养,池子20个每个20立方水体,9 ...

强哥,在哪里养殖?现在养殖效果如何?可否留个QQ
作者: 百灵AQ    时间: 2013-11-17 18:19
工厂化养殖的朋友如果您能使用我们生物酶菌和鱼虾圹专用的微量矿物元素,您会得到非常好效果.
作者: 执子之手    时间: 2013-11-18 09:26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淡淡二师兄    时间: 2013-11-19 10:06
木易七小强 发表于 2013-11-5 22:04
这个家伙怎么没有下文了呢?
不过我在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现在也是这样在养,池子20个每个20立方水体,9 ...

那要是把池子下边留一空层,换水时候从下面排水这样子虾的粪便是不是可以方便的排出了
作者: 唐僧    时间: 2013-12-3 16:31
好东西,值得关注
作者: zhg0759    时间: 2014-7-2 11:12
请问需要肥水和培藻吗?水质方面情况是怎样的。还是只是调好海水就可以了。
{:soso_e181:}
作者: 公子小丑    时间: 2014-7-2 11:45
冰山 发表于 2013-6-1 00:12
期待楼主的实验!同时泼冷水,密度是不是太高了!算你成活四万,养到四十支,那就是一千斤啦,超六万斤亩产 ...

说的很对,密度太高风险太大
作者: Ferong飞龙    时间: 2014-7-5 23:54
楼主这个室内养虾的方法非常不错, 希望能够早点更新进展,让我们这些菜鸟也来学习学习
作者: no0527    时间: 2014-7-21 20:56
留一个{:soso_e128:}
作者: 水中物    时间: 2014-7-23 10:26
在中山什么地方?想学习下。
作者: 鱼之情    时间: 2014-7-28 00:02
好贴,学习了
作者: QQ_716645    时间: 2014-10-22 11:28
整套设备要多少钱?
作者: 南海大虾    时间: 2014-10-22 12:25
像这样的试验应该鼓励,尽管注定要失败。因为虾的密度和鱼的密度相差较大,主要的消化系统不同,虾和鱼毕竟不是同一类生物,虾比鱼对食物的利用率低很多,因此在循环水养殖中同样的水处理能力养虾显得不经济,如果养鱼产量100kg/m3的系统来养虾的话绝对不可能有同样的产量。而且虾的价格也不会高于鱼价,因此工厂化养殖还是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如果是达到20kg/m3的产量的话也没有经济效益,光维持水体循环的费用会超过20元/kg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10-23 09:34
南海大虾 发表于 2014-10-22 12:25
像这样的试验应该鼓励,尽管注定要失败。因为虾的密度和鱼的密度相差较大,主要的消化系统不同,虾和鱼毕竟 ...

是啊,很多东西都是尝试了之后才知道行不行的
作者: jason98    时间: 2014-10-23 11:08
本帖最后由 jason98 于 2014-10-23 11:17 编辑

楼主所谈的系统,是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的简单复制,完全无视虾和鱼的生理差异,失败是注定的!目前,比较实用的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是生物絮团技术,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学院可以做到单位水体9.6kg
作者: 工厂化养殖    时间: 2015-10-31 15:04
怎么样了?
作者: lanlingshuizu    时间: 2015-11-3 17:59
盼楼主更新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1-4 14:49
lanlingshuizu 发表于 2015-11-3 17:59
盼楼主更新

都过去一年多了,应该不会再更新了吧
作者: QQ_AD1D53    时间: 2016-9-17 14:58
这样增氧怎么可能够用呢  水体很快就坏  别浪费钱啊     换更先进的设备吧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