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在线交流】陈昌福教授谈鳃出血、大红鳃 6.7下午14:00 [打印本页]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4 16:20
标题: 【在线交流】陈昌福教授谈鳃出血、大红鳃 6.7下午14:00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4-9-9 22:34 编辑

独家重磅推荐

陈昌福教授谈鳃出血、大红鳃

——鱼病首席专家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教授在线交流

时间:6714:00
地点:中国水产频道






个人简介:
1975年1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同年留校当教师,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
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

现任职务:
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水产学会鱼病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态学会养殖分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二氧化氯工作组副组长;全国化工标准物质委员会二氧化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兽药典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兽药审评委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成员。

研究成果:
1977年3月-197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修,系统学习了鱼类寄生虫学、病毒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的基础研究方法,并参加了“防病养鱼”和“大水面鱼病防治”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作为主要参加者,先后参加了“六五”、“七五”期间“草鱼出血病防治技术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中的子课题“病理生化指标”的研究工作。并先后发表有关论文4篇。


1986年1月-1987年1月在日本高知大学农学部做访问学者,从事鱼类免疫学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鲤对嗜水气单胞菌(A. hydrophila)的免疫应答,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论文6篇。

1989年1月-1991年12月,主持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免疫防治研究。从筛选病原菌保护性抗原入手,进行了一系列免疫学研究,最终在我国首次制备成功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口服菌苗。该项目于1991年底通过专家鉴定,评价该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其中部分研究达到国际上八十后代中、后期水平”。该项成果荣获1993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6月-1996年6月,主持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草鱼细菌性烂鳃和肠炎病二联菌苗的研究。从避免免疫原在供试鱼体内发生“抗原竞争”入手,研究成功了“多种接种途径”,使二联菌苗达到了理想的免疫效果。该项研究于1997年7月通过专家鉴定,评价该成果“居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荣获得1998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1月-1997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脂多糖(LPS)对鱼类免疫细胞的免疫学活性研究(批准号:39470558)。利用建立的鱼类免疫细胞离体培养方法,在细胞水平上阐明了LPS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免疫学活性。全面达到研究目标并超额完成了部分研究内容,先后发表论文12篇。

1996年9月-1997年3月,在日本爱嫒大学联合农学研究科做研究。在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的同时,系统学习了RAPD技术。1997年2月,获得日本国爱媛大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题目为:ソウギョの细菌性鳃病の预防免疫に關する研究)。 1995年10月-1997年12月,主持广东省中山市农委委托研究项目——翘嘴鳜细菌性疾病防治研究。从分离病原菌入手,先后分离到2种致病菌(Cytophaga columnaris和Aeromonas hydrophila)。并利用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了药物筛选和免疫预防试验,获得了双方都满意的研究结果。先后发表有关论文8篇。

1997年1月-1998年12月,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脂多糖(LPS)对草鱼肾细胞免疫活性的研究,此项研究全面完成研究任务,发表相关论文4篇。 1999年1月-2001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鱼类种内遗传多态性和免疫应答关系的研究(批准号:39870598)。圆满完成任务,先后发表论文14篇。 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作为第二主持人(技术负责人),主持宁波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大黄鱼弧菌病免疫预防研究。已经顺利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已经发表论文6篇。

2001年1月-2002年12月,主持河南省新乡市科技项目——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安全应用研究。已经顺利完成,于2002年11月在河南郑州市由河南省科技厅主持召开了同行专家鉴定会。

2003年1月-2004年12月,作为第二主持人(技术负责人),主持河南省科技厅技术攻关项目— 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在农作物病害防治中安全应用研究。顺利完成任务。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2003年1月-2004年12月,作为第二主持人(技术负责人),主持宁波市青年科技基金项目 — 哈维氏弧菌有效抗原的筛选。进展顺利,顺利通过鉴定。

2003年1月-2005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鱼类免疫细胞上脂多糖(LPS)受体的定位与激活机理研究(批准号:30271032)。目前进展顺利。已经投稿4篇论文。

2004年1月-2005年12月,主持湖北安琪酵母有限公司项目——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水产动物免疫系统激活效果的研究。目前进展顺利,已经发表论文3篇。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6-4 16:38
不错,话说现在鲫鱼的病害挺严重的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4 17:13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4 17:25 编辑

为了让各位网友更加深入地了解“鳃出血”与“大红鳃”,陈教授特意发来3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1、银鲫“鳃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制备及其免疫效果

2、关于银鲫“鳃出血病”预防措施与实施效果的报告

3、苏北地区养殖银鲫“鳃出血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提前学习。准备好问题,6月7日下午14:00,教授来解答~

感谢陈教授!{:soso_e181:}



2012-10-02银鲫“鳃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制备及其免疫效果.pdf

115.74 KB, 下载次数: 304

2012-10-06,关于银鲫“鳃出血病”预防措施与实施效果的报告.pdf

150.8 KB, 下载次数: 412

2012-10-22,苏北地区养殖银鲫“鳃出血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pdf

344.84 KB, 下载次数: 359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4 17:15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4 17:18 编辑

小编将每篇文章的摘要放在这里,供大家初步了解:

银鲫“鳃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制备及其免疫效果
陈昌福1  孟宪东2 3  陈亮波2    2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 430070
(2)盐城裕达饲料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341
(3)江苏省射阳惠裕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341
       摘 为了探讨苏北地区人工养殖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鳃出血病”的有效预防措施,取呈现“鳃出血病”典型症状的银鲫鳃组织与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制作成组织浆灭活疫苗,选择平均体重为(255.0±12.0g和(73.0±6.0g的银鲫,分别作为试验成鱼和幼鱼。经胸鳍基部对每尾成鱼注射0.3mL、幼鱼注射0.2mL的组织浆灭活疫苗后,将经过免疫接种的银鲫分别在室内水族箱中和室外小型池塘中继续饲养21d,待受免银鲫产生免疫应答。随后利用未经灭活处理的病鱼组织浆对免疫后的试验鱼注射攻毒,检测了接种组织浆灭活疫苗对不同规格银鲫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外饲养的试验鱼经过未经灭活的组织浆攻毒后,与未经接种组织浆灭活疫苗的对照组银鲫相比,没有显示出任何免疫保护率。说明采用患“鳃出血病”的银鲫组织浆灭活疫苗接种健康银鲫的免疫接种方法,不能有效地预防银鲫“鳃出血病”的发生。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银鲫“鳃出血病”的致病病毒属于具有囊膜的疱疹病毒,受免鱼产生的免疫应答是针对来自于鱼体自身组织的囊膜,而难以针对病毒粒子本身产生免疫应答的缘故。
    关键词 银鲫;鳃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免疫接种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4 17:19
第二篇

关于银鲫鳃出血病预防措施与实施效果的报告
陈昌福1  孟宪东2 3  陈亮波2    2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 430070
2)盐城裕达饲料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341
3)江苏省射阳惠裕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341
      摘要 以江苏省射阳和大丰的裕达水产养殖基地为试验基地,实施多项预防鱼类疾病的技术措施后,经过养殖实践证明,这些技术措施对养殖银鲫鳃出血病的预防是有效的。本文报告所采取的预防技术措施和实施的结果。
      关键词 银鲫;鳃出血病;预防措施;实施结果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4 17:21
第三篇

苏北地区养殖银鲫鳃出血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陈昌福1  孟宪东2 3  陈亮波2    2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 430070
2)盐城裕达饲料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341
3)江苏省射阳惠裕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24341
       摘 本文报告对苏北地区人工养殖银鲫(Carassiusauratus gibelio鳃出血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苏北地区人工养殖银鲫鳃出血病流行季节为每年的4~11月,高峰季节为4~69~11月,该病流行的水温适宜范围为15.0~25.0℃,当7~8月水温处于上行期升高至26.0℃以上时,这种疾病的发生率会大幅度下降甚至停止发生。但是,9月以后水温进入下行期,即使水温高于26.0℃,疾病也可能发生。在本次调查中,经过在养殖现场和实验室中对病鱼的观察,银鲫鳃出血病典型症状为:体表、下颌、尤其是鳃部严重充血,将濒死病鱼提离水面时,血液会不断地顺着鳃丝流出。人工分离致病菌和感染试验结果证明,致病细菌感染患病的银鲫表现症状与鳃出血病有显著区别,在患鳃出血病的银鲫养殖池塘中使用抗菌药物,只能在用药初期部分地降低银鲫的死亡率。但是,抗生素类药物并不能控制这种疾病的蔓延。
从患“鳃出血病”的银鲫体内能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健康银鲫人工感染该菌能导致银鲫银发生与“鳃出血病”症状不同的细菌性败血症出血症而引起死亡。预示着银鲫的“鳃出血病”是由病毒性病原引起的,但是,致病细菌的混合感染能导致患病银鲫出现更高死亡率。
       关键词 银鲫;鳃出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6-4 17:32
    相当期待。
作者: 舞动人生    时间: 2013-6-5 13:09
值得期待!
作者: zyp10    时间: 2013-6-5 14:08
期待陈教授能帮我们把这个大红腮问题解决了
作者: lg83062    时间: 2013-6-5 19:52
听过教授的讲座,很有深度。期待陈教授的到来
作者: beleven    时间: 2013-6-5 20:34
大家很烦,相当期待
作者: QQ_3F5D45    时间: 2013-6-5 21:06
今年家里200亩的鱼塘  现在 正是鲫鱼 鳃出血病、、每天150条  愁死了  期待陈教授
作者: 泪海洋    时间: 2013-6-6 10:57
文章都不错,不过最想知道的还是现实中有没有真正的处理好了大红鳃的问题?有没有痊愈的实例?
作者: 较真的水货    时间: 2013-6-6 13:51
现在疫情怎么样?混养效果和精养效果差异多大?控制得住吗?怎么控制?
作者: 较真的水货    时间: 2013-6-6 13:52
大红腮和腮出血不是一个病吗?是病毒病。和细菌的出血病症差异是什么?现在是病毒病多还是细菌病出血多?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3-6-6 14:48
大红鳃真可以治疗,鳃出血还真的不好治,关键在于预防。不知道陈老师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观点。
作者: 深海幽蓝    时间: 2013-6-6 16:06
期待,关注ing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3-6-7 08:48
陈老师,谢谢您能抽出时间来知道我们。我有几个问题期待你的解答:
1、改单养鲫鱼为混养后,养殖效益如何。我指的是与不发病的鱼塘比较
2、混养的密度是怎样的。
3、陈老师你说,水产养殖业界流行的“治病先杀虫”、“每隔10 天左右要在养殖池塘中杀虫一次”的做法,其实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那我们怎么预防疾病啊。因为我们小的养殖户不可能大的养殖基地那样,定期检测鱼,通过监测养殖动物体内、外病原体的数量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消毒剂或者杀虫药物。我们检测鱼一般通过卖鱼药的,可大家都知道,只要检测肯定都有虫都有病,都要用药
4、建立一个微生物实验室,投入资金大不大,对人员的要求高不高。。
5、在鲫鱼养殖中,膨化料的使用好像存在争议。
6、裕达养殖基地是如何孢子虫的。

期待陈老师的解答。
作者: 249876300    时间: 2013-6-7 09:11
sdhuang 发表于 2013-6-7 08:48
陈老师,谢谢您能抽出时间来知道我们。我有几个问题期待你的解答:
1、改单养鲫鱼为混养后,养殖效益如何。 ...

建立疾病实验室可以跟我联系,我已经在公司有帮忙建立疾病实验室的经验。。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6-7 10:09
     请陈老师教导一下:
      1、鳃出血病发生后,都说不能消毒,可以消毒吗?
      2、病毒脱离鱼体后在水体中仍有生物活性吗?
      3、题外题:国标消毒剂有一个苯扎溴铵溶液,说明书有瘦水塘慎用之说,肥水塘用几次一点效果都看不出来,45%的实际用量常达到250克/亩米或达到500克/亩米。机会难得,请陈老师点评一下。

作者: mwzhang886    时间: 2013-6-7 13:28
期待,希望能对有养殖起到作用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6-7 13:30
   有养殖户朋友急切想请教陈老师:已经发病的塘口有哪些比较好的措施?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6-7 13:43
我先 踩一个  坐等开始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3-6-7 13:50
本帖最后由 syusuke 于 2013-6-7 14:28 编辑

请问如何鉴定是大红鳃,发病不同时期典型症状是啥?再者用药这块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7 13:57
各位看官下午好,交流马上开始了,大家踊跃提问呦!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3:58
较真的水货 发表于 2013-6-6 13:52
大红腮和腮出血不是一个病吗?是病毒病。和细菌的出血病症差异是什么?现在是病毒病多还是细菌病出血多?

大红鳃和鳃出血不是一个病,前者是细菌,可以治疗,后者的病原是病毒,现在还不能治疗。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3-6-7 13:58
请陈老师科普下,这两种病害的典型症状吧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3-6-7 13:59
坐等在线交流开始啊{:soso__3110130392203091378_3:}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4:01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23 编辑
美丽白虾 发表于 2013-6-7 13:30
有养殖户朋友急切想请教陈老师:已经发病的塘口有哪些比较好的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鳃出血”疾病的池塘,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使用一些渔药,可以采用比较好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消毒。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6-7 14:01
射阳 发阳公司、、25万鲫鱼 17万尾草鱼 混养   现在每天鲫鱼 死亡150条、、鳃盖有一块硬币大小红斑、拿得人家 鱼种塘去年是鳃出血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3-6-7 14:02
我也来支持一个。陈老师好久不见了!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6-7 14:03
昨天用得是  二硫氰基甲烷、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4:04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23 编辑
刘阿逗 发表于 2013-6-7 13:50
请问如何鉴定是大红鳃,发病不同时期典型症状是啥?再者用药这块

将病鱼拿起来,鳃部立即就有血液流出者,为“鳃出血”。确诊后,不要胡乱采用其他药物,用二氧化氯消毒,防治继发性发生是最重要的。陈昌福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6-7 14:04
希望 教授支招、、、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4:06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24 编辑

银鲫的“鳃出血”已经被证明是由疱疹病毒II型引起的疾病。
这种疾病的发病温度是16~25度。在江苏苏北地区发病的时间,上半年是4月中下旬到7月初,下半年是9月下旬到10月底。根据英国人的研究,在水温上升时期,到25度疾病就可以停止了。但是,在水温下降时期,即使29度也是可以发病的。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7 14:07
sdhuang 发表于 2013-6-6 14:48
大红鳃真可以治疗,鳃出血还真的不好治,关键在于预防。不知道陈老师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观点。

大红腮怎么治疗,期待给一下方案!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7 14:08
se7en 发表于 2013-6-7 14:01
射阳 发阳公司、、25万鲫鱼 17万尾草鱼 混养   现在每天鲫鱼 死亡150条、、鳃盖有一块硬币大小红斑、拿得人 ...

有没有图呢?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4:08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24 编辑

对于鱼类的病毒病目前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对于已经确认了是“鳃出血”疾病的话,就不要胡乱地用药了。采用一些好的消毒剂对养殖池塘水体消毒,防止继发性感染,即可。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4:08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26 编辑

对于银鲫的“鳃出血”疾病,我们去年完成的试验结果已经证明是可以预防的。
在射阳黄沙港完成的试验中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彻底清塘消毒——我们主张和实际采用每亩270公斤生石灰消毒。
(2)改单养银鲫为混养——将射阳和大丰的裕达水产养殖基地过去单养银鲫的6000余亩养殖水面,分别改为银鲫与二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银鲫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等混养的方式。
(3)投喂免疫增强剂——坚持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去年选用的是达农威[美国]公司的“酵母培养物”),在银鲫“鳃出血病”流行之前定期投喂,以增强养殖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抵抗病毒性病原感染的能力。
(4)精选高效药物——针对寄生虫和分离的致病菌株,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消毒剂、抗菌和杀虫剂等各种渔用药物,通过对致病菌和寄生虫的药物敏感试验,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保证了购买的药物在水体消毒、抗病和杀虫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
(5)避免应激性刺激——改变过去每隔10~15天就在池塘中泼洒杀虫和消毒药物的习惯做法,通过监测养殖动物体内、外病原体的数量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消毒剂或者杀虫药物。
(6)改喂膨化饲料——对银鲫和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去年的试验面积达到10000多亩,效果良好。
今年继续坚持采取了上述措施,至今试验池塘中的池鱼尚安全无恙。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6-7 14:09
发病的 鱼 分大小吗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10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26 编辑

对于银鲫的“鳃出血”疾病,我们去年完成的试验结果已经证明是可以预防的。
在射阳黄沙港完成的试验中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彻底清塘消毒——我们主张和实际采用每亩270公斤生石灰消毒。
(2)改单养银鲫为混养——将射阳和大丰的裕达水产养殖基地过去单养银鲫的6000余亩养殖水面,分别改为银鲫与二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银鲫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等混养的方式。
(3)投喂免疫增强剂——坚持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去年选用的是达隆威[美国]公司的“酵母培养物”),在银鲫“鳃出血病”流行之前定期投喂,以增强养殖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抵抗病毒性病原感染的能力。
(4)精选高效药物——针对寄生虫和分离的致病菌株,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消毒剂、抗菌和杀虫剂等各种渔用药物,通过对致病菌和寄生虫的药物敏感试验,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保证了购买的药物在水体消毒、抗病和杀虫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
(5)避免应激性刺激——改变过去每隔10~15天就在池塘中泼洒杀虫和消毒药物的习惯做法,通过监测养殖动物体内、外病原体的数量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消毒剂或者杀虫药物。
(6)改喂膨化饲料——对银鲫和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去年的试验面积达到10000多亩,效果良好。

今年继续坚持采取了上述措施,至今试验池塘中的池鱼尚安全无恙。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6-7 14:11
不知道教授 对 鲫鱼 草鱼混养 的鲫鱼发病情况 之前有没有做过调查总结呢  情况是怎么样的 呢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12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28 编辑
美丽白虾 发表于 2013-6-7 10:09
请陈老师教导一下:
      1、鳃出血病发生后,都说不能消毒,可以消毒吗?
      2、病毒脱离鱼体后 ...

鳃出血病发生后,都说不能消毒,可以消毒吗?
可以消毒!
病毒脱离鱼体后在水体中仍有生物活性吗?
有。
国标消毒剂有一个苯扎溴铵溶液,说明书有瘦水塘慎用之说,肥水塘用几次一点效果都看不出来,45%的实际用量常达到250克/亩米或达到500克/亩米。
最好不要泼洒这种消毒剂。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13
249876300 发表于 2013-6-7 09:11
建立疾病实验室可以跟我联系,我已经在公司有帮忙建立疾病实验室的经验。。

养殖效益也是很不错的!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7 14:14
QQ_544CD5 发表于 2013-6-7 14:01
对于已经发生“鳃出血”疾病的池塘,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使用一些渔药,可以采用比较好的消毒剂(如二氧化 ...

陈老师,您可以用户名登陆咯,呵呵。不然,网友们还不知道您已经上线了
作者: 齐同俊    时间: 2013-6-7 14:14
陈教授,目前广州地区鲫鱼苗的喉孢虫发病率比较高,对鲫鱼的喉孢子虫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16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33 编辑
sdhuang 发表于 2013-6-7 08:48
陈老师,谢谢您能抽出时间来知道我们。我有几个问题期待你的解答:
1、改单养鲫鱼为混养后,养殖效益如何。 ...

2、混养的密度是怎样的。
要看如何混养,混养什么品种的。
3、陈老师你说,水产养殖业界流行的“治病先杀虫”、“每隔10 天左右要在养殖池塘中杀虫一次”的做法,其实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那我们怎么预防疾病啊。因为我们小的养殖户不可能大的养殖基地那样,定期检测鱼,通过监测养殖动物体内、外病原体的数量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消毒剂或者杀虫药物。我们检测鱼一般通过卖鱼药的,可大家都知道,只要检测肯定都有虫都有病,都要用药
有寄生虫感染不一定就是寄生虫病啊!
4、建立一个微生物实验室,投入资金大不大,对人员的要求高不高。。
一个高中生经过训练就可以胜任的工作。
5、在鲫鱼养殖中,膨化料的使用好像存在争议。
是的,养殖效益还值得探讨,但是对疾病防治有的确好处。
6、裕达养殖基地是如何孢子虫的。
盐酸氯苯胍效果就很好。
作者: 雨滴    时间: 2013-6-7 14:17
今年的鳃出血症状跟去年有点不同。开始时鱼体发黑,浮头,气温高了死亡率很高。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17
sdhuang 发表于 2013-6-6 14:48
大红鳃真可以治疗,鳃出血还真的不好治,关键在于预防。不知道陈老师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观点。

我同意您的预防的观念,除此没有心观念,。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18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35 编辑
较真的水货 发表于 2013-6-6 13:52
大红腮和腮出血不是一个病吗?是病毒病。和细菌的出血病症差异是什么?现在是病毒病多还是细菌病出血多?

不是一个病,。前者是细菌,后者的病原是病毒。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19
较真的水货 发表于 2013-6-6 13:51
现在疫情怎么样?混养效果和精养效果差异多大?控制得住吗?怎么控制?

对于银鲫的“鳃出血”疾病,我们去年完成的试验结果已经证明是可以预防的。
在射阳黄沙港完成的试验中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彻底清塘消毒——我们主张和实际采用每亩270公斤生石灰消毒。
(2)改单养银鲫为混养——将射阳和大丰的裕达水产养殖基地过去单养银鲫的6000余亩养殖水面,分别改为银鲫与二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银鲫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等混养的方式。
(3)投喂免疫增强剂——坚持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去年选用的是达隆威[美国]公司的“酵母培养物”),在银鲫“鳃出血病”流行之前定期投喂,以增强养殖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抵抗病毒性病原感染的能力。
(4)精选高效药物——针对寄生虫和分离的致病菌株,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消毒剂、抗菌和杀虫剂等各种渔用药物,通过对致病菌和寄生虫的药物敏感试验,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保证了购买的药物在水体消毒、抗病和杀虫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
(5)避免应激性刺激——改变过去每隔10~15天就在池塘中泼洒杀虫和消毒药物的习惯做法,通过监测养殖动物体内、外病原体的数量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消毒剂或者杀虫药物。
(6)改喂膨化饲料——对银鲫和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去年的试验面积达到10000多亩,效果良好。
今年继续坚持采取了上述措施,至今试验池塘中的池鱼尚安全无恙。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3-6-7 14:19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41 编辑

好几位渔医都上来了{:soso_e182:},趁着机会,也一起交流下当地的情况可好{:soso_e113:}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19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38 编辑
泪海洋 发表于 2013-6-6 10:57
文章都不错,不过最想知道的还是现实中有没有真正的处理好了大红鳃的问题?有没有痊愈的实例?

我们在射阳的试验结果就是文章中表述出来的。
作者: 中华白海豚    时间: 2013-6-7 14:20
陈老师 您好 我是王玉群 鲫鱼大红鳃 疱疹病毒Ⅱ型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同批的鱼苗来源在同一地区是否有发病时间相近的特性   ?银鲫是否高发 是否和其受精发育机制有关系 ?  谢谢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21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5:06 编辑
QQ_3F5D45 发表于 2013-6-5 21:06
今年家里200亩的鱼塘  现在 正是鲫鱼 鳃出血病、、每天150条  愁死了  期待陈教授

不要使用其他药物,就采用好一点的二氧化氯泼洒。可以间隔一天用一次。现在水温达到25度以上时,应该是可以过去了的。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7 14:21
鱼儿的医生 发表于 2013-6-7 14:10
对于银鲫的“鳃出血”疾病,我们去年完成的试验结果已经证明是可以预防的。
在射阳黄沙港完成的试验中采取 ...

撒花欢迎陈老师!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4:21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42 编辑
zyp10 发表于 2013-6-5 14:08
期待陈教授能帮我们把这个大红腮问题解决了

预防是有效果的!
作者: 雨滴    时间: 2013-6-7 14:27
美丽白虾 发表于 2013-6-7 10:09
请陈老师教导一下:
      1、鳃出血病发生后,都说不能消毒,可以消毒吗?
      2、病毒脱离鱼体后 ...

是的,开始不要急着消毒,先用抗病毒免疫增强剂和抗生素、免疫多糖一起用内服药控制,已感染能吃料或者未感染的鱼先用内服药保住。连续用5-7天后,等鱼体病情控制住后再用温和的消毒剂来杀灭外源病毒。水质不好的一定要调节好水质。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7 14:29
1、请陈老师免疫增强剂主要是指哪些,具体用量是多少。是拌在饲料里面直接投喂还是全塘泼洒呢?
2、很多人说大红腮和腮出血是由于前期杀虫不到位引起的,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3、在大红腮和腮出血发生了以后,消毒是否有效果,用什么药物最好?
4、既然腮出血是病毒导致的,有没有那种抗病毒药物对其有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3-6-7 14:29
陈老师,你说的预防方案有些可以做到,改变养殖模式,投喂免疫增强剂,彻底消毒清塘。可精选高效药物和检测鱼体内外病原数量我们普通养殖户怎做不到。因为我们没有微生物实验室,那我们改怎么做啊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4:29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45 编辑

在现在的情形下,我国任何人都是难以开出一个合理的治疗鱼病的处方的,无论他(她)是什么级别的专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家还没有对致病生物药物敏感性的基础数据,而渔药生产厂家对任何一种药物就是一个使用说明书(也只能有一个说明书,而且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规定的写法写,连标点符合都是不能有错的!),所生产的药物可以销售到北方的黑龙江,至南方的海南岛,难道这些地方的病原生物对这种药物的敏感性就会是一样的吗?不同的地方的养殖业者即使严格地按照说明书中的规定用药了,就能算作“科学用药”?所以,各位销售渔药的先生和女士们,你们在销售渔药的时候,除了充当“神仙”的角色,达到帮助养殖业者“治疗”疾病之外,其实,对于能否到达治疗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心中有数的!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4:30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48 编辑

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对致病生物药物敏感性的基础数据提供给广大的养殖业者(准确地讲应该是为水生动物的执业兽医提供,因为按照规定养殖业者是不能自己决定使用什么渔药治疗疾病的)的时候,我的主张是建立水产养殖生物病原生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实验室。这个试验室的功能就是:通过试验购买真药——让假冒伪劣药物没有市场;通过试验准确用药——测定病原体对药物的感受性,确定用药剂量,避免盲目用药。
要做到科学用药和拒绝假冒伪劣药物,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6-7 14:32
九月份 预防 鳃出血 有哪些方法呢、、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6-7 14:33
鱼儿的医生 发表于 2013-6-7 14:21
不要使用其他药物,就采用好一点的二氧化氯泼洒。可以间隔一天用一次。现在水温达到25度以上时,应该是可 ...

   请教一下:发病塘口用10%含量的二氧化氯有什么讲究吗?与水质状况有什么要注意的?谢谢!
作者: mwzhang886    时间: 2013-6-7 14:33
渔药鱼目混珠还是很严重的,有时养殖户也病急乱投医,无奈
作者: QQ_544CD5    时间: 2013-6-7 14:34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4:53 编辑
刘阿逗 发表于 2013-6-7 13:50
请问如何鉴定是大红鳃,发病不同时期典型症状是啥?再者用药这块

发病时的典型症状就是鳃部出血,一旦将鱼拿离开水就会出血。很容易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的。
作者: 雄心壮志    时间: 2013-6-7 14:36
陈老师你好,我们高邮这边现在65%塘口鲫鱼都在发病,请问陈老师大红鳃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7 14:37
雨滴 发表于 2013-6-7 14:17
今年的鳃出血症状跟去年有点不同。开始时鱼体发黑,浮头,气温高了死亡率很高。

确定是病毒引起的鳃出血么?
作者: lutherlh    时间: 2013-6-7 14:38
赶紧来学习,希望没错过!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3-6-7 14:39
陈老师你一直强调用好点的二氧化氯,其他消毒剂没有效果吗?鱼发生鳃出血时体质比较弱,再用强刺激性的二氧化氯,鱼能受不得了吗?
作者: 深海幽蓝    时间: 2013-6-7 14:40
陈老师好,腮出血和大红腮如何区别
作者: se7en    时间: 2013-6-7 14:40
保肝护胆很重要吧??
作者: 恋水渔翁    时间: 2013-6-7 14:45
支持陈老师!来学习和深入了解鲫鱼大红鳃和出血!
期待…………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6-7 14:46
鱼儿的医生 发表于 2013-6-7 14:12
鳃出血病发生后,都说不能消毒,可以消毒吗?
可以消毒!
病毒脱离鱼体后在水体中仍有生物活性吗?

   有人说苯扎溴铵系表面活性剂,安全浓度高,刺激性很小,不知您是怎么看的?
作者: lutherlh    时间: 2013-6-7 14:46
陈老师,您好!
请问一下:我们这边有个鱼塘,前几天(天气一直较好)用芽孢杆菌调水后,第二天发现水色发黑!后面用硫代硫酸钠泼洒后水色有所好转!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3-6-7 14:49
QQ_544CD5 发表于 2013-6-7 14:29
在现在的情形下,我国任何人都是难以开出一个合理的治疗鱼病的处方的,无论他(她)是什么级别的专家。主要 ...

现在鱼药的现状是,看说明书包治百病,可事实是什么病都没有效果。建议陈老师给我们列举一些你们实验室的数据,对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敏感的药物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6-7 14:51
   陈老师:时下鳃出血塘口用药较普遍的是用“抗病毒的中、西药”,好象没什么效果,您是怎么看的?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3-6-7 14:51
美丽白虾 发表于 2013-6-7 14:46
有人说苯扎溴铵系表面活性剂,安全浓度高,刺激性很小,不知您是怎么看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推荐养殖户用苯扎溴铵的特别多,以前只有在防治出血病时才推荐使用的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7 14:55
陈老师,请给一个治疗大红腮的方案,现在江苏高邮地区大红腮很严重!
作者: beleven    时间: 2013-6-7 14:59
对于银鲫的“鳃出血”疾病,我们去年完成的试验结果已经证明是可以预防的。
在射阳黄沙港完成的试验中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彻底清塘消毒——我们主张和实际采用每亩270公斤生石灰消毒。
(2)改单养银鲫为混养——将射阳和大丰的裕达水产养殖基地过去单养银鲫的6000余亩养殖水面,分别改为银鲫与二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银鲫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等混养的方式。
(3)投喂免疫增强剂——坚持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去年选用的是达隆威[美国]公司的“酵母培养物”),在银鲫“鳃出血病”流行之前定期投喂,以增强养殖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抵抗病毒性病原感染的能力。
(4)精选高效药物——针对寄生虫和分离的致病菌株,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消毒剂、抗菌和杀虫剂等各种渔用药物,通过对致病菌和寄生虫的药物敏感试验,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保证了购买的药物在水体消毒、抗病和杀虫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
(5)避免应激性刺激——改变过去每隔10~15天就在池塘中泼洒杀虫和消毒药物的习惯做法,通过监测养殖动物体内、外病原体的数量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消毒剂或者杀虫药物。
(6)改喂膨化饲料——对银鲫和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去年的试验面积达到10000多亩,效果良好。
今年继续坚持采取了上述措施,至今试验池塘中的池鱼尚安全无恙。


介个就是方案吧
作者: 深海幽蓝    时间: 2013-6-7 14:59
腮出血和大红腮的临床症状,如何区别,实验室症状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7 15:04
QQ_544CD5 发表于 2013-6-7 14:29
在现在的情形下,我国任何人都是难以开出一个合理的治疗鱼病的处方的,无论他(她)是什么级别的专家。主要 ...

现在的鱼药厂生产的国标药很多都是不达标或者根本就没有药物成分,这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切实抓好,最好就想现在管理食品安全问题一样。
由于实际药物含量低,养殖户多在用药是加倍使用,再加上有病乱投医,造成药物滥用现象很严重
在抗生素的使用上问题更加严重,鱼药用抗生素就那几种,多年使用下来细菌抗药性越来越强,抗生素用量越来越大。由于鱼用抗生素造假很多,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现在人用抗生素来治疗鱼病,说起来真是有点恐怖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3-6-7 15:04
亲们,陈老师现正在通电话(应该是有急事),请大家稍等片刻哦~{:soso_e160:}{:soso_e160:}{:soso_e160:}
作者: shanghaiyoujin    时间: 2013-6-7 15:06
进来学习了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7 15:06
sdhuang 发表于 2013-6-7 14:51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推荐养殖户用苯扎溴铵的特别多,以前只有在防治出血病时才推荐使用的

他们说苯扎溴铵既可以杀虫,又可以消毒,是这样吗?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3-6-7 15:09
搬个马扎来听课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12
se7en 发表于 2013-6-7 14:03
昨天用得是  二硫氰基甲烷、

首先要确认是否鳃出血?现在水温已经到了25度以上的话,这种疾病就会越来越少了的!用一点消毒剂应该就是可以的了!
作者: lg83062    时间: 2013-6-7 15:12
闄堟暀鎺堬紝鎮ㄥソ銆傛睙鑻忕殑椴?叏鍥介攢鍞?紝姣忓勾寰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13
sunningfish 发表于 2013-6-7 14:07
大红腮怎么治疗,期待给一下方案!

是细菌引起的,在饲料中拌敏感抗生素投喂就可以治疗。在投喂药物饵料期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两次。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14
烟花雨 发表于 2013-6-7 14:08
有没有图呢?

您这样的症状应该是大红鳃,是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的。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16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5:17 编辑
se7en 发表于 2013-6-7 14:09
发病的 鱼 分大小吗

根据英国人的研究结果证明,鳃出血这种疾病只感染性腺成熟阶段的鱼,因此,只可能危害成鱼。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18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6-7 15:25 编辑
刘阿逗 发表于 2013-6-7 13:58
请陈老师科普下,这两种病害的典型症状吧

大红鳃只是鳃丝肿胀,发红,但是没有出血的症状,而鳃出血的主要症状就是出血。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19
se7en 发表于 2013-6-7 14:11
不知道教授 对 鲫鱼 草鱼混养 的鲫鱼发病情况 之前有没有做过调查总结呢  情况是怎么样的 呢

做过,混养可以大幅度减少鲫鱼鳃出血疾病的发生。
作者: lg83062    时间: 2013-6-7 15:2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6-7 15:21
鱼儿的医生 发表于 2013-6-7 15:16
根据英国人的研究结果证明,鳃出血这种疾病只感染性腺成熟阶段的鱼,因此,只可能危害成鱼。

    陈老师:本人看到了几例是50~100克的银鲫鱼发生此病。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21
齐同俊 发表于 2013-6-7 14:14
陈教授,目前广州地区鲫鱼苗的喉孢虫发病率比较高,对鲫鱼的喉孢子虫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案?

无论是哪种孢子虫,药物作用的是其营养体阶段,所以,喉孢子虫一样可以用盐酸氯苯胍治疗的!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22
雨滴 发表于 2013-6-7 14:17
今年的鳃出血症状跟去年有点不同。开始时鱼体发黑,浮头,气温高了死亡率很高。

鱼体发黑,浮头,是所有疾病的常见症状。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3-6-7 15:23
怎么不找袁圣来哇,他才是在一线的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7 15:24
鱼儿的医生 发表于 2013-6-7 15:13
是细菌引起的,在饲料中拌敏感抗生素投喂就可以治疗。在投喂药物饵料期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两次。

哦,好的,谢谢分享!
作者: 鱼儿的医生    时间: 2013-6-7 15:25
中华白海豚 发表于 2013-6-7 14:20
陈老师 您好 我是王玉群 鲫鱼大红鳃 疱疹病毒Ⅱ型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同批的鱼苗来源在同一地区是否有发 ...

玉群:您好!鲫鱼大红鳃是细菌,鳃出血是疱疹病毒Ⅱ型引起的,流行病学特点是水温16度开始发生,25度逐渐停止,同批的鱼苗来源在同一地区也不一定就都发病,是与管理水平有关的。带病毒也不一定就发病。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