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陈昌福老师在线讨论大红鳃与鳃出血 完整版 [打印本页]

作者: 芭灵儿珊    时间: 2013-6-7 17:05
标题: 陈昌福老师在线讨论大红鳃与鳃出血 完整版
陈昌福老师在线讨论大红鳃、鳃出血,陈老师严谨的态度,幽默的回答,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此对陈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是就大家提问的问题及陈老师的回答做了一个整理,希望给养殖鲫鱼的朋友有所帮助。 http://www.fishfirst.cn/thread-23145-1-1.html

1、大红腮和腮出血不是一个病吗?是病毒病。和细菌的出血病症差异是什么?现在是病毒病多还是细菌病出血多?
   陈昌福老师:大红鳃和鳃出血不是一个病,前者是细菌,可以治疗,后者的病原是病毒,现在还不能治疗。
2有养殖户朋友急切想请教陈老师:已经发病的塘口有哪些比较好的措施?
陈老师:对于已经发生鳃出血疾病的池塘,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使用一些渔药,可以采用比较好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消毒。

3请问如何鉴定是大红鳃,发病不同时期典型症状是啥?再者用药这块。
陈老师:将病鱼拿起来,鳃部立即就有血液流出者,为鳃出血。确诊后,不要胡乱采用其他药物,用二氧化氯消毒,防治继发性发生是最重要的。

4、陈老师:银鲫的鳃出血已经被证明是由疱疹病毒II型引起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温度是16~25度。在江苏苏北地区发病的时间,上半年是4月中下旬到7月初,下半年是9月下旬到10月底。根据英国人的研究,在水温上升时期,到25度疾病就可以停止了。但是,在水温下降时期,即使29度也是可以发病的。对于鱼类的病毒病目前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对于已经确认了是鳃出血疾病的话,就不要胡乱地用药了。采用一些好的消毒剂对养殖池塘水体消毒,防止继发性感染,即可。
5、请问陈老师有没有好的鳃出血疾病预防方案?
陈老师:对于银鲫的鳃出血疾病,我们去年完成的试验结果已经证明是可以预防的。
在射阳黄沙港完成的试验中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彻底清塘消毒——我们主张和实际采用每亩270公斤生石灰消毒。
(2)改单养银鲫为混养——将射阳和大丰的裕达水产养殖基地过去单养银鲫的6000余亩养殖水面,分别改为银鲫与二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混养、银鲫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等混养的方式。
(3)投喂免疫增强剂——坚持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去年选用的是达隆威[美国公司的酵母培养物),在银鲫鳃出血病流行之前定期投喂,以增强养殖银鲫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提高抵抗病毒性病原感染的能力。
(4)精选高效药物——针对寄生虫和分离的致病菌株,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消毒剂、抗菌和杀虫剂等各种渔用药物,通过对致病菌和寄生虫的药物敏感试验,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筛选,保证了购买的药物在水体消毒、抗病和杀虫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
(5)避免应激性刺激——改变过去每隔10~15天就在池塘中泼洒杀虫和消毒药物的习惯做法,通过监测养殖动物体内、外病原体的数量后,再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消毒剂或者杀虫药物。
(6)改喂膨化饲料——对银鲫和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去年的试验面积达到10000多亩,效果良好。
今年继续坚持采取了上述措施,至今试验池塘中的池鱼尚安全无恙。
6、请陈老师教导一下:
     ①鳃出血病发生后,都说不能消毒,可以消毒吗?
     ②病毒脱离鱼体后在水体中仍有生物活性吗?
     ③题外题:国标消毒剂有一个苯扎溴铵溶液,说明书有瘦水塘慎用之说,肥水塘用几次一点效果都看不出来,45%的实际用量常达到250/亩米或达到500/亩米。机会难得,请陈老师点评一下。
陈老师:①可以消毒!开始不要急着消毒,先用抗病毒免疫增强剂和抗生素、免疫多糖一起用内服药控制,已感染能吃料或者未感染的鱼先用内服药保住。连续用5-7天后,等鱼体病情控制住后再用温和的消毒剂来杀灭外源病毒。水质不好的一定要调节好水质。
        ②有。
        ③最好不要泼洒这种消毒剂。

7、发病的鱼分大小吗?
   陈老师:根据英国人的研究结果证明,鳃出血这种疾病只感染性腺成熟阶段的鱼,因此,只可能危害成鱼。
8、请问陈老师:本人看到了几例是50~100克的银鲫鱼发生此病。
   陈老师:也可能是性早熟?!

9大红腮怎么治疗,期待给一下方案!
    陈老师:是细菌引起的,在饲料中拌敏感抗生素投喂就可以治疗。在投喂药物饵料期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两次。
10不知道教授对鲫鱼 草鱼混养 的鲫鱼发病情况 之前有没有做过调查总结呢  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陈老师:做过,混养可以大幅度减少鲫鱼鳃出血疾病的发生。
11请陈老师科普下,这两种病害的典型症状吧。
    陈老师:大红鳃只是鳃丝肿胀,发红,但是没有出血的症状,而鳃出血的主要症状就是出血。

12、请问陈教授,目前广州地区鲫鱼苗的喉孢虫发病率比较高,对鲫鱼的喉孢子虫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案?
    陈老师:无论是哪种孢子虫,药物作用的是其营养体阶段,所以,喉孢子虫一样可以用盐酸氯苯胍治疗的!
13①请陈老师免疫增强剂主要是指哪些,具体用量是多少。是拌在饲料里面直接投喂还是全塘泼洒呢?
②很多人说大红腮和腮出血是由于前期杀虫不到位引起的,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③在大红腮和腮出血发生了以后,消毒是否有效果,用什么药物最好?
④既然腮出血是病毒导致的,有没有那种抗病毒药物对其有好的治疗效果?
     陈老师:免疫增强剂的种类很多,去年我们用的是美国达隆威的酵母培养物,效果不错。
                         我同意不必要的杀虫对养殖鱼类没有好处,我不知道是否与这两种疾病相关。
                         消毒是有效果的,二氧化氯的效果是很好的。
                         现在还没有找到有舍呢么药物是可以抗这种病毒的,所以,不要胡乱用药。


作者: 芭灵儿珊    时间: 2013-6-7 17:06
14、陈老师你一直强调用好点的二氧化氯,其他消毒剂没有效果吗?鱼发生鳃出血时体质比较弱,再用强刺激性的二氧化氯,鱼能受不得了吗?

    陈老师:我之所以一直强调用好点的二氧化氯,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到目前为止,二氧化氯是世界上最好的消毒剂。是实际无毒物质。不是谁其他消毒剂没有效果,只是说效果可能不如二氧化氯好。二氧化氯对鱼类没有刺激性,或者说刺激性是最小的,鱼如果真的受不了二氧化氯。也就更受不了其他的消毒剂了!



15、有人说苯扎溴铵系表面活性剂,安全浓度高,刺激性很小,不知您是怎么看的?

     陈老师:我的看法正好相反!



16、陈老师,您好!请问一下:我们这边有个鱼塘,前几天(天气一直较好)用芽孢杆菌调水后,第二天发现水色发黑!后面用硫代硫酸钠泼洒后水色有所好转!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陈老师:用芽孢杆菌调水,本身就没有什么依据,出现任何情况都是有可能的。



17、现在鱼药的现状是,看说明书包治百病,可事实是什么病都没有效果。建议陈老师给我们列举一些你们实验室的数据,对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敏感的药物。

     陈老师:您的想法很好,我们正在努力,只有扩大监测面积以后,才具有代表性,我们现在还提不出这样的数据。


18、请问陈老师,时下鳃出血塘口用药较普遍的是用“抗病毒的中、西药”,好象没什么效果,您是怎么看的?

     陈老师:有效果就奇怪了,没有效果是很正常的。



19、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推荐养殖户用苯扎溴铵的特别多,以前只有在防治出血病时才推荐使用的。

     陈老师:我是不会推荐使用这类药物的,我们试验的结果是这类药物很不稳定!


20、请问陈老师,目前鲫的大红鳃病是不是单一病原引起的,具体是哪一种确定了吗?很多学者报道是嗜水气单胞菌,您是怎么看的,这个疾病与养殖环境存在什么关联呢??是江苏盐城一带才有还是全国范围呢?谢谢

    陈老师:至少不是一种菌,我们已经鉴定了两种细菌。现在这种疾病有蔓延的趋势。



21、鲟对氯制剂相当敏感,超过5ppm,50kg的鲟都会死掉。而大多数商品氯制剂杀菌浓度都需5ppm以上,不知陈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码??

    陈老师:二氧化氯不是属于氯制剂,是属于氧化剂的,真的二氧化氯不会在5PPM就将鲟鱼杀死的!


22、请问陈教授!你对蛋氨酸碘怎么看?我们去年再塘口用蛋氨酸碘,大丰有6-7个塘试用有效率大概能达到50%左右,特别是用了以后死亡量下降明显!陈教授你怎么看?

    陈老师:蛋氨酸碘我是知道的,有杀病毒效果,但是,在池塘中泼洒是否有效,我没有验证过。此外,50%的效果是否意味着没有用的全部死亡了?



23、请问陈老师:①鲫鱼大红腮和腮出血是不是和鱼种退化有关系?②关于二氧化氯,现在有粉剂和片剂两种,你认为在使用中哪一种对治疗大红腮和腮出血效果更好?具体剂量用多少?
    陈老师:所有疾病我们都是可以认为与鱼种退化有关的!作为兽药的二氧化氯从来就没有批准生产片剂。

作者: beleven    时间: 2013-6-7 17:15
非常感谢辛苦了
作者: xjcpf_2008    时间: 2013-6-7 17:43
楼主辛苦了,{:soso_e160:}
作者: lutherlh    时间: 2013-6-7 18:47
楼主好人啊!这样子比爬楼舒服多了!便于复习啊!{:soso_e100:}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6-8 08:37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辛苦了
作者: 会飞的鱼    时间: 2013-6-8 09:38
高人指点,豁然开朗!谢谢陈教授
作者: afei0614    时间: 2013-6-8 10:31
楼主真是个好孩子,善于总结,还乐于分享,{:soso_e144:}

关于这个病,我觉得治起来总是很麻烦,也有较大的风险,大家应该多探讨和总结市场好的预防方法,甚至是对其预防的关键影响因素做分析!水质、免疫增强、苗种、养殖模式,时机和周期等!
作者: QQ_8986A7    时间: 2013-6-8 12:21
楼主好人啊!辛苦啦,长见识了!
作者: mwzhang886    时间: 2013-6-8 13:52
感谢楼主这么贴心的综合
作者: 釜溪河    时间: 2013-6-9 01:05
我这里现在正在开开始主养鲫鱼模式推广,感谢楼主的整理分享{:soso_e179:}
作者: 南国之南    时间: 2013-6-9 09:33
苯扎溴铵果真是这样么?
作者: 鱼之情    时间: 2013-6-9 19:44
难得的好贴,顶一个!
作者: 华扬水产    时间: 2013-6-13 13:52
感谢楼主啊!{:soso_e183:}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6-13 21:24
楼主是个有心人啊,谢谢!

作者: 泰山之巅    时间: 2013-6-14 14:44
非常感谢楼主!
作者: 手可摘星辰    时间: 2013-9-3 11:38
看帖不顶,能不顶M?
作者: 心即舞台    时间: 2017-4-19 19:55
好贴不要沉,这种真正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帮顶,让更多的人看到。避免应激性刺激、改喂膨化饲料、用二氧化氯这些观点我很支持,也是我大部分的养殖中必然采用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养殖方法有时相差极大,但这些观点对大部分品种都是有益的
作者: 橙子嘻    时间: 2017-10-17 15:13
6666666666666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