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引起南美白对虾偷死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06
标题: 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引起南美白对虾偷死一例
[病例244]广东省广州市石楼镇一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面积5.1亩,水深1.6米,2台增氧机(见图1)。2013年3月17日一次性放苗18万尾。

  2013年5月8日,在底罾中发现1尾偷死虾,之前几天上午高温天气,下午下大暴雨;

  5月9日,在底罾中发现1尾偷死虾,停止喂料;

  5月10日,早上晴天,气温33~34℃,下午大暴雨;

  5月11日,在底罾中发现20多尾偷死虾;

  5月12日,在底罾中发现约1.5斤偷死虾,放规格3~4斤/尾的草鱼10尾,规格100~200g的河鲀50尾,外用“鳖安康”+“败毒康”。

  5月13日,在底罾中发现约1斤偷死虾,之后几天一直有偷死,期间用过“利菌多”、“优肽”、“藻安生”等;

  5月17日从料罾中取5尾虾送利洋研究所检查(见图2),外观5尾虾均空肠空胃,其中4只体微红。分别从5尾虾的肝胰腺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鳃丝和肌肉匀浆后反复冻融处理后做病毒检测。结果:5尾虾中均分离出一定数量的细菌(见图3),细菌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病毒检测(见图4)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桃拉病毒(TSV)均呈阴性,2只虾疑似肝胰腺细小病毒(HPV)(目的片段长350 bp),但经测序鉴定为假阳性片段,4只体微红的虾疑似对虾杆状病毒(BPV)(目的片段长380 bp),测序鉴定为对虾杆状病毒的基因序列片段。

  5月20日,底罾中见4只偷死虾;

  5月21日,无偷死虾;

  5月24日,恢复喂料,5斤/餐,一个半小时吃完。当天再次到现场采样。上午10点钟测水质:pH值8.7,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测不出。表层水温30℃。从料罾中取8尾虾(见图5),外观部分虾空肠空胃(见图6)。分别从8尾虾肝胰腺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取鳃丝、肌肉用95%酒精固定进行病毒检测,并取鳃丝、肝胰腺、肠道和肌肉用波恩氏固定液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8只虾仅1只虾中分离出少量细菌(见图7),病毒检测(见图8)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呈阴性,8只虾中有3只虾对虾杆状病毒(BP)呈阳性。病理切片观察鳃小片萎缩(见图9),肠道肠腔内多脱落的腺管细胞,上皮完整,有皱褶(见图10),肝胰腺多嗜伊红角锥形核内包涵体,腺管萎缩,腺管间水肿,细胞有坏死(见图11),肌肉肌纤维有坏死,稀疏(见图12)。

  分析:1、对虾杆状病毒可感染滨对虾属(如南美白对虾)、明对虾属(如中国对虾)、美对虾属、沟对虾属等在内的所有对虾品种,以幼体、子虾和早期幼虾对病毒最敏感。对虾杆状病毒是种虾和虾苗的重要检疫对象之一 ,除垂直传播外,还可以通过互相残食以及轮虫、卤虫等水平传播,我们近年不止一次在发病的南美白对虾体内检测到该病毒。

  2、本病例中,第一次采样时正处于发病高峰期,取样的5尾虾都继发了副溶血弧菌感染,对虾杆状病毒的检出率及病毒粒子含量都较第二次采样时的恢复期高。本病例对虾偷死的原因可能是病毒和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

  3、对虾杆状病毒引起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存在数量不等的嗜伊红角锥形包涵体,本病例中,也从肝胰腺的病理切片中观察到大量的角锥形包涵体。

  4、本病例发病前,每天上午均为高温天气,下午大暴雨,连续几日后导致池塘水质剧烈变化,诱发对虾杆状病毒病的发生。

    (利洋研究所  雷燕  戚瑞荣提供  2013.06.06)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08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09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10
chenhanas: 病毒是池塘就有,还是虾苗带入?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11
本帖最后由 hsmy2 于 2013-7-24 15:12 编辑

tangsl : 这个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虾类,野生对虾也可以带毒,所以环境传染的可能最大;这个病毒是亲虾重要的检疫对象,正规的大厂一代苗带毒的可能很小。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12
tangsl: 对虾杆状病毒也是对虾类危害很大的一种病毒,多数单位不做重点检测。从本病例看来还是在国内有危害的。这个病毒形成的三角锥形包涵体,特征明显。白斑综合症病毒(以前叫杆状,现在好像叫纺锤形)不形成包涵体,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形成球型或近似球型的包涵体。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15
本帖最后由 hsmy2 于 2013-7-24 15:20 编辑

leikunnuy : 对虾杆状病毒,在此病例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大概200多份南美白对虾病料的检测,均未发现该病毒。其引物是自己参照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的,对引物本身有信心,但是一直没有检测出来,都快打算放弃了,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正如楼上唐老师所说,对虾杆状病毒对南美白对虾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

leikunnuy : 我接触对虾疾病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跟一些店长了解,发病南美白对虾都是空肠空胃,身体发红,现在根据临床症状来诊断虾病越来越困难,这就对我们研究所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完整的疾病检测方法,更加准确的检测虾病。

leikunnuy : 因此,希望公司药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将本地虾发病的情况反映给公司研究所或者技术部,我们会尽力为大家解决,同时也恳请药店在往研究所邮寄病料时能够拍一些照片。

leikunnuy : 此外,从去年到今年,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病料肝胰腺细小病毒的诊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准确检测出的病例。如果有疑似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的病例,请固定病料,送回研究所检测。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16
12234: 池塘本身环境就不能做到无菌,和隔绝病毒

增强体质和防治继发感染应该是正道、

公司不是有正元康么,用几天试试效果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17
tangsl: “之前几天上午高温天气,下午下大暴雨”几天下来没有几塘虾能hold住啊!发病虾多数都在经历极端恶劣天气时发病的。


tangsl: “肝胰腺多嗜伊红角锥形核内包涵体”美丽的红三角------妖艳的魔鬼!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7-24 15:18
leikunnuy: 近期,研究所又从广西和福建采集的虾样品中检测出对虾杆状病毒,病理的材料也采集了,但是切片还没有做出来,不知道有没有魔鬼(唐老师说的,还是妖艳的,“肝胰腺多嗜伊红角锥形核内包涵体”)啊!

leikunnuy: 魔鬼再现,广西的和福建的,都有,明日上图,哈哈!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