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分享诊断鱼病小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海风吹    时间: 2013-8-2 00:12
标题: 分享诊断鱼病小技巧
鱼类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和机体自身反应特性这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正确诊断,是治好鱼病的关键所在。我们根据多年来从事鱼病诊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在野外没有诊断设备情况下,能及时、较准确鉴别鱼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希望对养鱼生产有所帮助。
    一、常见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
    1.一查鱼体体表。
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黄金碘、二氧化氯外泼,新诺明+磺胺六甲内服);
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水产专用治痢散+强效抗应激灵);
病鱼腹部膨大,**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鱼病无忧,鱼得欢);
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则为打印病(福碘洁);
体表生有棉絮状的白色物则为水霉病(强力氯精,水产菌毒速克);
体表粘液较多并有小米粒大小,形似臭虫状的虫体为鲺病(高效灭虫灵);
体表有白色亮点,离水两小时后亮点消失则为小瓜虫病(土方法更好,用辣椒+生姜 1:0.75 挂袋。温度升高也可自己脱落);
体表有白色斑点,白点之间有出血或红色斑点则为卵甲藻病(水产菌毒速克);
部分鳞片处发炎红肿,有红点并伴有针状虫体寄生则为锚头鳋病(高效灭虫灵);
鱼苗、鱼种成群在池塘周边或池水表面狂游,且头部充血呈红点,死亡多且迅速,一般为车轮虫病(车轮斜管双杀,指环轮虫净);
病鱼尾柄表皮发白则为白皮病;
病鱼在水中头部或嘴部明显发白,离水后又不明显的为白头白嘴病(水质解毒霸王);
鱼下唇突出呈簸箕口状则可能为池塘中常缺氧浮头引起的(无敌增氧剂,底加氧救命灵);
病鱼眼睛突出、甚至脱落,且鳞片松立,一般为池塘中有毒所致(水质解毒霸王);
鱼体呈弯曲状可能是由于池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较高,或有机磷中毒所致(水质解毒霸王)。
    2.二查病鱼鳃瓣。
打开病鱼鳃盖,检查鳃有无异样,正常的鳃丝整齐、紧密、呈鲜红色。
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并有污泥和粘液,则为烂鳃病(专治烂鳃灵);
鳃丝发白呈贫血状,很可能是鳃霉病或球虫病(强力氯精,水产菌毒速克);
鳃丝末端挂着像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则为中华鳋病(高效灭虫灵);
鳃部浮肿,鳃盖张开不能闭合,鳃丝失去鲜红色呈暗淡色则为指环虫病(指环轮虫净,指环双杀);
鳃丝呈紫红色,并伴有大量粘液则为有机氯中毒所致(水质解毒霸王);
鳃丝呈紫红色,粘液较少则可能为池塘中缺氧引起泛池所致(无敌增氧剂,底加氧救命灵)。
    3.三查病鱼肠道。
打开病鱼的腹部,取出肠子,正常的鱼肠管中充满食物或粪便,肠壁呈肉红色。
若发现肠管全部或部分充血呈红色,肠壁不发炎则为出血病水产专用治痢散+强效抗应激灵);
充血发炎且伴有大量乳黄色粘液则为肠炎病(鱼病无忧,鱼得欢);
肠道呈白色且前段肿大,肠内壁有许多白色絮状物小结节则为球虫病或粘孢子虫病(孢虫净,孢虫无忧)。
    二、相似鱼病的肉眼鉴别
    在目前水产养殖中,流行较广、危害较大的一些常见鱼病,往往有许多相似的症状,必须加以严格区分,才能对症治疗。
    1.病毒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及鲩内变形虫病的鉴别
    这三种病病鱼肠道均呈红色。其中病毒引起的还兼有口腔、肌肉、鳃盖、鳍条等充血,肠粘膜一般不腐烂脱落;
细菌性肠炎没有口腔肌肉充血,肠道粘膜往往溃烂化脓,乳黄色的腹水很多;
鲩内变形虫病症状相似于细菌性肠炎,但一般只表现于后肠部。    ·
    2.具白点症状的鱼病的鉴别
    具白点症状的鱼病常见有白皮病、打粉病(白鳞病)、小瓜虫病以及微孢子虫病。
    (1)白皮病与打粉病。若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随病情加剧白点数目逐渐增多,最终白点遍及全身,使整个体表好似涂了一层白色粉末,此是打粉病;
白皮病的白点只出现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随病情发展也只是白点本身的面积扩大,最终表现为背鳍至臀鳍为界的整个后部皮肤呈现白色。
    (2)小瓜虫和微孢子虫。病鱼死后2-3小时观察其发病部分,仍有白点的是由微孢子虫引起的;没有白点的则为小瓜虫引起的。
    (3)小瓜虫与打粉病。前者细看,白点间有充血的红斑。
    3.“鳃盖张开”状鱼病的鉴别
    “鳃盖张开”状鱼病包括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等。前者有典型的“白头白嘴”、鳃丝鲜红等症状;后者鳃部明显浮肿,鳃丝呈暗蓝色。
    4.“肠壁膨大”状鱼病的鉴别
    球虫病、侧殖吸虫病、许氏绦虫病、九江头槽绦虫病、刺棘虫病以及鲤长棘吻虫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肠壁膨大或肠道堵塞等症状。
    侧殖吸虫病和九江头槽绦虫病分别有闭口不吃食物和口张不吃食的明显症状的区别。球虫主要寄生于青鱼,许氏绦虫和鲤长棘吻虫只寄生于鲤鱼;但后者一般是寄生于前肠,严重时肠管发炎、肿胀和溃疡,肠壁穿孔。刺棘虫病主要危害草鱼。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8-3 10:06
路过,帮顶,小编对渔病是外行,求渔医们说说,这文章里说的都对么?
作者: LENGYUYE420    时间: 2013-8-4 14:09
我也想问问渔医们上面说的都对吗?
作者: 江苏丁勇    时间: 2013-8-5 01:23
我认同部分达到90%,还有一部分有一点点不同看法,但不是否定。
总结的不错!
作者: zsdjx1981    时间: 2013-8-5 21:10
文章都快转载得要烂了,有原创的吗?
作者: 无业游民    时间: 2013-9-3 12:58
对我有帮助,感谢
作者: 蹲街、卖囘忆    时间: 2016-1-3 21:19
谢谢分享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