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动物营养性疾病 二、体色异常
[打印本页]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17
标题:
水产动物营养性疾病 二、体色异常
鱼类的色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峭细胞,有6种类型:黑色素细胞(含有黑色素)、黄色素细胞(含有黄色素)、红色素细胞(只存在于极少数的种类中)、虹彩细胞、白色素细胞、蓝色素细胞。这6种不同色素细胞在鱼类皮肤、鳞片中的分布和数量的不同,使鱼类表现为不同的体色和花纹。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21
正常体色大菱鲆
2013-8-26 11:20 上传
下载附件
(170.72 KB)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23
异常体色:“白化”
2013-8-26 11:23 上传
下载附件
(518.41 KB)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24
白化
2013-8-26 11:24 上传
下载附件
(386.38 KB)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25
白化
2013-8-26 11:25 上传
下载附件
(407.06 KB)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26
加州鲈
2013-8-26 11:26 上传
下载附件
(254.07 KB)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27
塘虱
2013-8-26 11:27 上传
下载附件
(745.12 KB)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29
塘虱
2013-8-26 11:28 上传
下载附件
(688.18 KB)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31
tangsl:
引起体色变化的饲料物质
1、饲料油脂
①饲料油脂总量的影响
影响到饲料色素物质的吸收、运输和色素在体内组织和细胞中的沉积量。(5%,VA)
②氧化油脂
非常敏感,对生理机能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 。(原料)
2、不饱和脂肪酸。
用缺乏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喂牙鲆仔稚鱼,白化率比其他对照组明显提高。
用不饱和脂肪酸强化活饵-轮虫后投喂,比不强化的白化率明显降低。(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3、矿物质
① 影响渗透压对养殖鱼类体色产生影响。长期处于高渗透压状态,鱼体渗透压的调节一般是通过鳃、皮肤、肾脏等来进行。
在淡水鱼类饲料中应该控制总盐份过高的情况,最好不要再添加食盐 。
②有鳞鱼与无鳞鱼微量元素需要量的差异化。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用鲫鱼、鲤鱼饲料喂养斑点叉尾回、黄颡鱼时,会导致黑色体色消失、出现全黄色体色、或全白色的情况)
4、维生素
维生素主要以辅酶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多种化学反应,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以维持动物的健康和各种生理活动 。
膨化饲料中维生素的损失导致养殖鱼体体色变化。
(革胡子鲶、黄颡鱼、黄鳝等-膨化饲料-相同配方的硬颗粒饲料)
5、饲料原料中掺入了非蛋白氮
三聚氰胺类、磷酸脲、双缩脲或氨基甲酰脲等高含氮量的化工产品。
①对鱼体主要内脏器官造成伤害,出现器质性病态反应 。
②体色发生变化,在多数无鳞鱼如斑点叉尾回、黄颡鱼、胡子鲶,有鳞鱼如武昌鱼、青鱼等,体色出现显著的“白化”现象,严重的肌肉色泽也要发生变化 。
目前已经有在饲料中加入上述非蛋白氮产品诱导出鱼体白化的实验研究结果 。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32
tangsl:
体色异常的处理
首先要解除导致鱼体体色变化的应激因素(氧化油脂、膨化料、高盐、非蛋白氮等),其次将维生素增加30%的用量。可以保持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鱼体的体色、体表粘液处于正常生理状态 。
仔稚鱼:将活饵料(轮虫、卤虫、小球藻)用胡萝卜素或不饱和脂肪酸强化后投喂。(牙鲆、大菱鲆)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45
1961230604回复tangsl:
异常体色:“白化”
“白化”是有什么引起的?舌鳎鱼也有同样的毛病。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47
tangsl 回复1961230604 :
“白化”是有什么引起的?舌鳎鱼也有同样的毛病。
主要还是饲料的原因,小苗阶段严重,如果变色变不过来,长大很难再变过来了。而天然水体野生的就很少白化。通过以上介绍的饵料处理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48
tangsl
:加州鲈有“黄军装”、“黑军装”的变色。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50
tangsl 回复tangsl ”塘虱”
养殖朋友习惯称这种情况为“沙皮”。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51
tangsl
:黄颡鱼的“香蕉鱼”也是较严重的体色异常,鱼呈香蕉一样的黄色,大家有这种图片的欢迎发上来。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51
水中宝
:除了食物,鱼的体色是不是还与周围环境有关?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52
tangsl:
当然,体色还与环境和动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关。因为本帖主要讨论营养性疾病----营养对体色的影响,所以,没有提到其它方面对体色的影响。水的颜色和成分对体色有很大影响,如长满草的浅水泡沼的鲫鱼是黑色,而大型水库中的鲫鱼是白色或浅黄色;黄泥底质的池塘养出的鲤鱼是金黄色(麦溪鲤最有代表性),水库的网箱里养殖的鲤鱼是黑色脊背,略微浑浊、浮游生物不是很多的水库中天然的鲤鱼也是金黄色。可能网箱在比较浅的水域,鱼天生本能把脊背的颜色变成黑色,腹部调成白色,使水鸟在天空中向下看鲤鱼体色和水体颜色相同,水下掠食它的生物从水下向上看腹部和天空一个颜色,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南美白对虾在浑浊的水体中养殖也是呈浅色,虾中喜欢的颜色,而水一旦肥起来就颜色发黑了。有的鱼在繁殖季节会出现色彩斑斓的婚姻色,如马口鱼、宽鳍鱲等。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8-26 11:53
tangsl:
当然水产动物的不同健康状况也会有体色变化,如疾病状态下各种鱼类的“黑身”,对虾和梭子蟹的“红体”。关于对虾体色,以前有一个帖子:
http://bbs.liyang-tec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33
作者:
苏北鱼医
时间:
2014-6-9 06:33
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变成黑色的了,看不到斑点,像革胡子鲶了,为什么?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