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对虾疾病,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打印本页]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3-9-11 23:40
标题: 对虾疾病,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今年的对虾养殖情况,大家有目共睹。关于对虾疾病,众说纷纭,好像目前以“世界虾头”Dr. Lighter的报道为标准,而且他因此将获得世界大奖,但仔细想来还是有很多疑惑和不解。
众所周知,美国是不养虾的,主要养殖在我们亚洲,其实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始终认为目前所说的EMS和偷死病,应该是不同的,不能混淆,必须区别对待。关于细菌病原一说,听说样品仅数尾虾来自中国,怎么就可以断定呢?在病虾中真的就只分离出一种细菌吗?一株强毒株就可以造成那么大的损失?“反向灌胃法”是否合理?与自然感染一致吗?噬菌体一说是否有真正的证据?为什么老外一说,全世界都相信了?甚是不解。
关于今年的对虾疾病,元芳,你怎么看?
作者: 广西小虾传    时间: 2013-9-12 01:02
一支足以定论 难不出你有更高见解?赐教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3-9-12 08:23
小编上次去拜访了一位不是做虾病,而是做渔病的老师,他听了我们对于对虾疾病的介绍后,认为不太可能是由弧菌引起的,他说弧菌在环境中都存在,很难说他是真正的致病菌。他的直觉认为是一种未知的病毒,并且从种苗或者亲本引起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黄海所的黄捷老师也一直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病毒,但还没有足够的事实依据来支撑。
作者: 自渔自乐    时间: 2013-9-12 08:49
不知道国外怎么看,看到Dr.L在东南亚好像还蛮受欢迎的
但是,国内有人说,Dr.L是为了缓解来自冰冻对虾出口的压力才匆忙下的定论
之前黄倢老师在对虾论坛上也说过,Dr.L2012年下半年的时候还说弧菌是继发性感染, 现在又将自己的言论也推翻了。
这事情,到底怎个说法
作者: 海怡湾畔    时间: 2013-9-12 08:53
关键是国内砖家意见一直不统一,而且迟迟没有定论。人家老外敢下结论。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9-12 10:15
俺也不知道,看看高手怎么说
作者: yf2000    时间: 2013-9-12 10:50
如果说是病毒那就要求教首席专家和教授了,希望国内专家能尽快定论,否则病害又变了!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3-9-12 10:54
还是中国的学术国际影响力不够,哪天我们的首席向全世界说是某某细菌某某病毒导致的偷死,意义就不一样了。能不能下定论不重要,敢不敢下定论才重要。这点就不得不佩服Lightner教授了,是不是噬菌体的说法还不明朗的时候,他就直接下了定论,让大家把嘴都堵上。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3-9-12 12:14
高手在民间!一直欣赏和感谢水产频道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受益匪浅!可否办民间讨论,集思广益?其他地方(美国,墨西哥,东南亚等)不好说,在中国,对虾偷死疾病是不是跟中毒有很大关系?
作者: 匪兵从良    时间: 2013-9-12 23:07
本帖最后由 匪兵从良 于 2013-9-12 23:09 编辑

我个人认为对虾偷死,水跟弧菌都是引起发病的原凶,偷死有急性大量死亡的,也有连续多天的小量偷死的,但不处理很快会出现大量偷死!
出现急性偷死,往往不是因为弧菌引起的,那是因为水质引起的,出现急性大量偷死时,水往往比较绿,PH值相对比较高,高于8.5!这时水里藻类太多,吸收掉了虾需要的某一种微量元素,所以导致了虾在蜕壳前后出现大量的偷死!而且死亡量大! 这里虾会有软壳现象!
如果出现由弧菌引起的偷死,虾不会马上大量死亡,而且是一直死,你不处理就会大量的出现偷死!在这过程中会出现大概三四天两三斤的偷死量!再不消毒处理虾很快也会出现大量的偷死,刚开始弧菌引起的偷死时基本虾都是硬壳的!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3-9-12 23:36
谢谢专业的分析。“急性偷死”是什么概念?藻类可以吸收虾需要的微量元素,导致虾软壳,是什么原因?个人认为细菌(不仅仅是弧菌)可能是帮凶,由于过高密度的放苗养殖,池塘底部没有完全清理,没有换水处理,水质条件恶化,水中某种因子(或成分或有毒物质等等)引起虾中毒,致病因子(因为目前病毒病原没有检测出来,可能主要是细菌,但不仅仅是弧菌)再引起虾感染,爆发疾病,对虾大规模死亡。不知是否可解释?
作者: 老海马    时间: 2013-9-13 21:04
砖家在哪,目前的对虾病害正是需要专家的时候,怎么都跑哪里去了
作者: yulee    时间: 2013-9-16 13:00
报告说病原是一种副溶血弧菌,可是该菌不是只存在于海水或半咸水环境中吗?怎么我们大面积的淡水养殖也发病这么高?到底是因为啥东东?真搞不懂了!!!!???
作者: 知行合一    时间: 2013-9-17 10:12
Dannyhuang 发表于 2013-9-12 23:36
谢谢专业的分析。“急性偷死”是什么概念?藻类可以吸收虾需要的微量元素,导致虾软壳,是什么原因?个人认 ...

如果细菌是帮凶,这位兄弟认为真凶是何?原因?
作者: 知行合一    时间: 2013-9-17 10:13
Dannyhuang 发表于 2013-9-12 23:36
谢谢专业的分析。“急性偷死”是什么概念?藻类可以吸收虾需要的微量元素,导致虾软壳,是什么原因?个人认 ...

如果细菌是帮凶,这位兄弟认为真凶是何?原因?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3-9-17 12:26
也想找真正的原因。但是看着对虾这么慢慢死亡,感觉是水中某种因子(或成分或有毒物质等等)引起虾中毒,到后来细菌等病原的作用才引起爆发。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作者: 晓仲    时间: 2013-9-18 00:07
如果细菌是帮凶,兄弟认为真凶是人!
作者: 知行合一    时间: 2013-9-18 10:19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9-18 10:20 编辑
Dannyhuang 发表于 2013-9-17 12:26
也想找真正的原因。但是看着对虾这么慢慢死亡,感觉是水中某种因子(或成分或有毒物质等等)引起虾中毒,到 ...

光凭感觉可不行啊,兄弟!有没有具体研究依据呢?要是砖家们都只是靠感觉,那我泱泱中华之虾病何时能有个定论????何时能有进展????
作者: 海怡湾畔    时间: 2013-9-18 10:23
晓仲 发表于 2013-9-18 00:07
如果细菌是帮凶,兄弟认为真凶是人!

呵呵,倒也没错。若不是追求高产,对环境资源掠夺性的破坏,可能对虾养殖还真不一定会陷入这么艰难的境地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3-9-18 11:04
欢迎交流讨论。关于对虾偷死病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其实也很困扰。在以前的帖子中也说过,主要是这几点:
1.对虾偷死病与EMS、AHPNS症状可能有相似,但概念、病因可能不太一致;
2.在目前没有找到病毒病原的前提下,细菌(可能不是一种细菌)导致疾病爆发;
3.由于各个对虾养殖场养殖环境条件的不同,养殖规模扩大,养殖水体中某种因子(或成分或有毒物质等等)引起虾中毒;
4.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产生大量抗生素抗性菌株,抗生素抗性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多重耐药严重,造成疾病爆发时难以找到有效药品;
5.另外关于饲料原因,可能还需咨询从事饲料行业的人员。
6.其他。
以上基本都有数据证明,仅供参考。高手在民间,受益匪浅!
作者: 长江刀鱼    时间: 2013-9-18 15:01
为什么,今年的白对虾,产量低呢。。。是二代苗,主要苗种问题吧?一代还可以的。。。。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3-9-18 17:40
你在哪里养?苗种的确也是一个问题,但没有检测,没有数据证明。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3-9-20 00:34
对虾养殖经过此次偷死病/EMS大劫,有可能重新洗盘,回归自然,回到真正科学养殖的状态。很早就在想对虾养殖,其实应该也是一种平衡,水体生态平衡,可能更重要的是微生态的平衡,水体细菌、藻类等因子的相互平衡。或许这也是我们曾经认为偷死病/EMS等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虾养殖需要从业者重新审视,总结,整理,才能保证虾产业持续发展。期待高手出招!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