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利生多”促进鲫鱼吃料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9-18 09:52
标题:
“利生多”促进鲫鱼吃料一例
[病例257]
江苏省大丰县斗龙村八万亩养殖区周老板一鲫鱼养成塘口,面积162亩,水深1.5米,存塘6两/尾的鲫鱼约21万斤,花白鲢2.1万斤。2013年8月12日接到周老板电话,据他和塘工师傅反映塘口的鲫鱼近20多天上台吃料很差,吃料比之前明显减少,上台吃料的鱼在被路过的大车子或者其它声音惊扰后就浮下去不肯再上台吃料,很多鱼在外围慢悠悠的吃料。
8月12日,天气晴,东南风3级,当日下午4点到塘口观察水中蓝藻非常多,以微囊藻为主,水质浓绿色。用简易测试盒检测底层水质,pH值9.3,氨氮0.05mg/L,亚硝酸盐0.005mg/L,总碱度140mg/L,溶解氧大于10mg/L。
利洋技术人员建议周老板先用氧化型底改“福地安”改底,隔一天再用固体光合细菌“利生多”。17日中午技术人员到该老板塘口回访使用效果。据塘工师傅反映,8月12日之前日喂料量在15~16包(每包饲料重40Kg,下同),13号吃料17包。
14日下午撒25瓶“福地安”, 当天吃料17包。
15日上午使用36瓶“利生多”, 吃料增加到25包,
16日吃料27包。
后来又接着跟踪3天,反映吃料一直稳中略升。
据塘工师傅介绍,鱼上台数量明显增加,活力也增强了,不像以前那样,大车一经过就下去不怎么上来了,现在拉鱼、拉饲料的大车经过,鱼还一直在吃料。吃料速度也加快了好多。水色比之前显得稍微清靓(见图)。
分析:
1、斗龙地区都是大池塘养殖鲫鱼,面积多数在200亩左右,池塘经过多年养殖不清淤泥。由于面积大,操作不便,每年放鱼前也无法做到彻底清塘,池塘底泥厚,底质差。平时改底少,养殖到中后期以后底质更差,常常蓝藻暴发,鱼吃料差。
2、“利生多”为糊状光合细菌,直接作用于池塘底部,分解利用水体中残饵、粪便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改善底部环境和水体环境,多个塘口使用证实促进鱼类摄食明显。(利洋水产药店斗龙店 刘广建 提供)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9-18 09:53
2013-9-18 09:53 上传
下载附件
(231.61 KB)
作者:
hsmy2
时间:
2013-9-18 09:54
tangsl:
污染越重的池塘越有效,珠三角杜德群那里几乎100%有效,黄骨、生鱼、加州都有效!
作者:
水产cs
时间:
2013-9-18 14:50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江苏丁勇
时间:
2013-9-19 21:33
光合细菌确实是个好东东。精养鱼塘底层溶氧得不到保障,用芽孢细菌不如光合细菌保险,虽然二者作用有不同。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