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请教一下,叶元土老师有没有搞错? [打印本页]

作者: 江苏丁勇    时间: 2013-9-23 21:14
标题: 请教一下,叶元土老师有没有搞错?
      2013年第9期《科学养鱼》杂志上有一篇叶元土署名第二作者的文章《梭鱼鲫鱼池塘混养下的生长、饲料与养殖效益分析》,该文部分数据疑点重重,令人疑惑之处甚多。比如从该文表2得知,实验塘口鳙鱼放养量42尾每亩,收获均重1650克每尾,收获亩产量却是149.54千克,不知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该文还基于这明显的错误数据做了不少投入与效益的分析。
    更大的疑点出在:该文图1表明,梭鱼在主要生长期6-10月从48.66克长到380.47克,但来年3月出鱼时均重却达到1000克每尾。显然,从这个数据上得知,非主要生长期的10-3月,梭鱼绝对生长重量远远超过主要生长期。虽然该文也提出,“其原因之一是抽样的准确度不高,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梭鱼在10月后到次年的3月底还有较快速的生长,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但我怀疑该塘口梭鱼平均出鱼均重应该是500克每尾而不是1000克每尾。因为,首先,笔者本人也在该实验不远的地方从事梭鱼养殖,深深知道在现有池塘养殖条件下,25克每尾的梭鱼在一个养殖周期内长到均重1000克是非常不容易的,何况你们实验塘口条件一般,饲料营养水平也平平而已,就更加难以养到如此大规格成鱼了;而且,从表2得知,你们的梭鱼亩放养量1524尾,如果均重1000克,收获时亩产763.08千克,如此算来,你们的梭鱼成活率只有约50%多一点点。梭鱼虽然不好养,但成活率如此低,文章也没有加以说明,令人不解呀!
      从该文的备注得知,该次实验是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PJ2010-57资金资助项目,会为沿海地区梭鱼池塘技术推广提供示范。对此,我们养殖户无不满怀信心,希望得到更加严谨的数据支持,更加详实的技术资料。叶老师很忙,这篇文章数据可能没有仔细推敲(其实应该不用推敲,而是据实记录)。
    我本人今年的梭鱼养殖效果不太理想,希望能不断学习总结,提高养殖水平。所以,叶老师,您百忙之中如果能抽空解释一下,我会铭记在心。谢谢!
作者: 知行合一    时间: 2013-9-24 09:17
楼主可以 @叶元土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9-24 09:26
知网、万方和维普的电子期刊,现在还没有更新到今年的第九期,所以暂时查无此文。

看不到原文,只能凭楼主现有文字做简单判断。

看文章标题,应该是混养梭鱼、鲫鱼及鳙鱼,不知还有无其他品总,如果“实验塘口鳙鱼放养量42尾每亩,收获均重1650克每尾”,加上其他品种,总的亩产量是文中所述那么多,也不为怪。是不是编辑在审核文章的过程中删减了一些过渡语句,导致歧义也未必。


作者: 舞动人生    时间: 2013-9-24 15:14
原文在哪呢?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3-9-24 22:41
楼主好仔细,水产养殖放养时的数量也只是从平均规格和放养重量上估计出来的,鱼种规格越小越难得到准确数据,有时候出鱼数据和放养数据之间差别很大也会出现。但是文章还是应该说明一下的,请叶老师说明一下吧!!
作者: QQ_A8AE47    时间: 2013-9-25 07:53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3-9-25 08:54 编辑

2012年12号塘出鱼资料.xls (32 KB, 下载次数: 46)

2012年12号塘放养模式.xls (18.5 KB, 下载次数: 43)

梭鱼池塘养殖数据分析陈卓.xls (94 KB, 下载次数: 68)

1.jpg (147.13 KB, 下载次数: 498)

1.jpg

QQ图片20130924115727.jpg (171.04 KB, 下载次数: 532)

QQ图片20130924115727.jpg

QQ图片20130924115722.jpg (236.29 KB, 下载次数: 531)

QQ图片20130924115722.jpg

QQ图片20130924115715.jpg (197.9 KB, 下载次数: 543)

QQ图片20130924115715.jpg

QQ图片20130924115710.jpg (272.76 KB, 下载次数: 526)

QQ图片20130924115710.jpg

QQ图片20130924115702.jpg (230.98 KB, 下载次数: 547)

QQ图片20130924115702.jpg

QQ图片20130924115651.jpg (271.76 KB, 下载次数: 510)

QQ图片20130924115651.jpg

鱼类出血病的防治.ppt

540.5 KB, 下载次数: 27

售价: 10 元金币  [记录]


作者: QQ_A8AE47    时间: 2013-9-25 08:12
首先,欢迎大家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非常值得肯定。已经将原始数据上传,大家可以进行计算。其中的一个计算模块大家也可以学习使用。鮻鱼养殖在江苏沿海有一定的量,但并不大。鮻鱼使用的饲料也是一般的草鱼饲料,没有使用专养饲料,所以饲料系数依然很高,达到2.5,养殖的饲料成本也达到5元/斤。养殖最后结果的数据是干塘出鱼的数据,这应该是最为真实的数据的了。期间打样的重量数据应该是打样不会准确的,但也的确存在鮻鱼在后期有快速增重、前期已生长骨架为主的情况,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盐城地区沿海滩涂养殖鲫鱼也有此情况,10月后是一个快速增重时期。
用于数据中,原始记录表上记载可能有2011年的鱼,具体数量不详。
作者: 知行合一    时间: 2013-9-25 08:45
@江苏丁勇  叶老师回复了

作者: sea-maid    时间: 2013-9-25 09:45
楼主严谨的态度和叶老师的及时回复都让人敬佩!顶一个!
作者: 江苏丁勇    时间: 2013-9-25 10:09
QQ_A8AE47 发表于 2013-9-25 08:12
首先,欢迎大家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非常值得肯定。已经将原始数据上传,大家可以进行计算。其中的一个 ...

2011年的鱼可能比较多。如果具体不详的话,令人遗憾。
另外,不知为何梭鱼成活率为何如此之低?原始数据中鲫鱼规格也和重量也有令人疑惑之处呀。
感谢叶老师的回复,对我还是有用的。改日有机会,我说不定会去该塘实地求证一下。谢谢。
作者: QQ_A8AE47    时间: 2013-9-25 12:47
经过数据核对,现在清楚了问题出现在哪里。数据中的出鱼规格发生了错误,其他数据全部是正确的,如果以放养鱼尾数和最后出鱼总重量计算出鱼时的平均体重为:出鱼平均体重规格为鮻鱼500.71g/尾、鲫鱼为435.05g/尾、3560.55g/尾。
那么,错误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大家可以看那个“数据计算与模块”表格,因为出鱼的平均体重没有参与数据的计算,数据计算只是使用了出鱼总产量,以出鱼总产量计算增重速度、饲料效率等等,出鱼规格不影响其他任何数据的计算结果。
本来应该用出鱼重量/收获尾数计算得到出鱼的平均重量,这样的话需要2个条件:①如果以放养的尾数作为计算依据,那么这里就有个假定条件,就是所有鱼体的成活率就要为100%,按照这样计算下来出鱼平均体重规格为鮻鱼500.71g/尾、鲫鱼为435.05g/尾、3560.55g/尾。而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鱼种都做不到100%的成活率,其结果还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②另一个数据条件是,需要在出鱼时统计实际尾数,而这个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在干塘卖鱼的时候基本没有统计出鱼的尾数,只是统计总重量、统计出鱼的平均重量。因此,在本文数据分析中,出鱼的规格就没有参与数据的计算(可以点击“鮻鱼池塘养殖数据分析表格陈卓”中“数据计算与模块”中的C31、D31、G31既可以发现它没有参与计算,而如果采用=C30收获总重/C18放养尾数就是500.7g/尾了)。
那么这个数据是从何而来的?是依据实际出鱼规格:数据表格中“2012年12号塘出鱼资料”中出鱼规格表B44栏的数据填入的。这是出鱼时抽样统计的平均体重,这也是有误差的。
因此,上述出现的错误在出鱼规格,其他数据完全没有发生错误,且是真实的。如果以放养鱼尾数和最后出鱼总数计算出鱼时的平均体重为:出鱼平均体重规格为鮻鱼500.71g/尾、鲫鱼为435.05g/尾、3560.55g/尾。关于实际出鱼的尾数、平均体重如何合理统计和计算,值得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效的方法。
特为本文中出现的出鱼规格数据错误给他们产生的误解致以真诚的道歉!对不起了。叶元土
2013-9-25

作者: QQ_A8AE47    时间: 2013-9-25 12:52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也非常赞扬大家的认真和仔细。谢谢啦。叶元土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3-9-25 16:20
赞一个!丁兄!
再赞一个!叶老师!
还赞一个!频道论坛!
统统V5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9-25 17:21
赞一个!丁兄!
再赞一个!叶老师!
还赞一个!频道论坛!
统统V5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3-9-25 22:22
   两个认真的人难得相遇。叶老师没有去拼数据或做有目的的修正,沿海池塘基本都是很有特点的,本人在做试验时也发现过这些情况,收获时的个体均重远高于平时的抽样(多用撒网),有时放养后,重未出现过死亡,收获时不见了(什么时候逃了,也不知道),没放的却可以收获一堆货(什么时候进去的也不知道)。做试验不要选海上池塘。
作者: 水中游鱼    时间: 2013-9-26 22:35
美丽白虾 发表于 2013-9-25 22:22
两个认真的人难得相遇。叶老师没有去拼数据或做有目的的修正,沿海池塘基本都是很有特点的,本人在做试验 ...

人生,总是充满意外的惊喜和失落!
作者: 北方狼    时间: 2013-9-28 10:38
还是值得学习的。
作者: my_chb    时间: 2013-9-29 10:31
非常好。。。。。。。。。。。。。。。。
作者: 武二郎    时间: 2013-9-29 15:55
佩服作者的严谨精神
作者: mwzhang886    时间: 2013-9-30 13:48
感谢楼主与叶老师的解答,学习了
作者: 南国之南    时间: 2013-10-3 08:53
需要这种质疑!
作者: 猪唛窦    时间: 2013-10-10 09:03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