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二十大最具成长性企业入选名单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23
标题: 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二十大最具成长性企业入选名单
本帖最后由 水产人生 于 2013-12-6 14:58 编辑

水产前沿网

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二十大最具成长性企业入选名单


  11月18日,由《水产前沿》编辑部、中国水产频道主办的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历时近80天,经过业内及网络初选、网友投票、专家及媒体中选及最后计算得分终选三个环节,最终入选名单揭晓。

二十大最具成长性企业入选名单



下面我们来继续看看详细介绍以及上榜理由!

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十大年度人物入选名单

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二十大最具成长性企业入选名单

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十大年度事件入选名单

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十大前沿技术入选名单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30
水产前沿网

拜耳(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现在,因为拜耳水产团队的努力与卓越表现,拜耳终于对水产版块有了重新的定位和认识,不仅新增了近50人,产品类别也不再局限在虾、蟹、海参等,并有意重点进军鱼类市场。今年发布的8个新产品中,就有4个针对鱼类。随着拜耳对水产领域的重视,今年该版块业绩初步估计同比增长35%。
  
  但拜耳的布局远非如此,在亲虾品质渐渐成为虾病焦点指向时,拜耳计划明年从国外引进新的育苗方法,并将花费30%的精力在育苗研究上,以期从中找到市场机会。此番规划,意味着拜耳已认识到自身对于中国水产养殖市场的价值,且正在不断发掘。
  
  背靠世界500强企业、世界三大动物保健产品生产者、发明者、销售商之一的德国拜耳集团,拜耳发力中国水产养殖市场尤值期待。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33
水产前沿网

大北农集团

  上榜理由

  
今年大北农市值突破200亿,目前应该居于农牧企业板块第一的位置。由于饲料业务重心在养猪业,站在水产的角度来看,对于其发展多少有些隔岸观火的意思。但接下来可能得正视大北农,按照大北农的规划,到2015年将在全国布局10个高档水产饲料生产基地,覆盖华南、华东、华东及华北市场。
  以往大北农主要产销内陆的淡水鱼料,目前唯一的遗憾或许是对特种水产料没有多少底蕴。而位于福建诏安的6万吨虾料生产线,最快也要到2014年才能竣工。

  大北农在猪料行业有成功的经营模式,也透露出会借鉴做猪料的手法做水产料;另外营销模式上也可圈可点,近期谈论较多的“福建模式”,即“遍地开花的人海战术、挖他人墙角的强攻战术和以经销商利润为中心的聚焦战术”,甚至被舆论评为代表中国饲料营销的最高水平。但猪料与水产料毕竟行业特点不同,因此大北农在猪料上的经营优势是否能延续到水产料,还有待观察。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36
水产前沿网

佛山市顺德区旺海饲料实业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旺海现在称得上珠三角地区生鱼料的头号品牌,业内预估今年其生鱼料在4万吨左右,排在第一位。旺海的经营思路很简单,充分发掘身处生鱼核心市场的优势,通过集中力量打造拳头产品,以此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再拉动其它产品在市场覆盖率的经营思路,可说是中小型饲料企业稳健发展的不错案例。在此经营思路下,近两年来,旺海的生鱼料销量保持逐年递增30%-50%的良好势头。
  2013年9月,年设计产能达50万吨的江门旺海正式投产,可辐射100公里以内的珠三角市场,预估将扩大旺海在其它特种水产料上的市场份额。此外,旺海已着手加州鲈料的研究与推广,摩拳擦掌准备开启新一轮攻势。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38
水产前沿网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相比国内水产饲料市场,海大今年在东南亚市场的表现更值得一说,越南子公司晟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虾料销量有望达到6万吨,实现翻倍增长。东南亚的水产饲养环境好于国内,且是全球主要的对虾出口地区,虾苗及虾料需求不容小视。今年海大也加快了对海外市场的布局,计划通过虾苗切入马来西亚市场,并在槟城设立技术服务站点。
  服务营销体系是海大的价值体系,海大多年来一直以此为中心不断投入和完善,今年加强了服务体系的升级建设。在主要核心区域推出服务站模式,以服务型经销商为主体,公司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持,为养殖户提供检测、数据与技术交流服务,从“走出去”点对点的服务模式逐渐转变为“请进来”一对多的高效服务模式,更加快速地提升服务效率。但最终效果还有待观察。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40
水产前沿网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恒兴居虾料老大的地位十几年依然稳固,尤其是在今年养殖市场虾料掉量严重的情况下,销量最大的恒兴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其市场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场在转型,竞争在加剧,在行业发展的拐点,恒兴今年彻底改变以往的赊销模式,从赊销过渡到现金和准现金销售,业绩不减反增,实属难能可贵。

  此外,恒兴虾苗在市场上得到良好的反馈,增长趋势开始愈发明显。不过由于仍处于营销变革的调整期,相对而言今年恒兴在市场上的动作没有往年那么大,但随着恒兴在对虾版块内外兼修其竞争优势,相信仍将延续虾料的王者地位。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41

广东大渔生物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这是一家刚刚组建的公司,但很可能成为中国水产疫苗第一品牌。看看其背后的支撑力量,一方是有水产疫苗研究领域领头羊之称的珠江水产研究所,另一方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中国兽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上市企业。

  合作双方约定,珠江水产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水产疫苗,大渔生物将拥有优先受让权。可以说,大渔生物一开始就手握技术和资金,在生产和销售上有不错的软硬件基础。今年11月底,大渔生物生产车间开展GMP认证,预计认证通过之后,即可投产。

  在人们对水产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采用各种化学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质疑,由水产疫苗替代危害性大的化学药品已势在必行。目前而言,珠江水产研究所拥有仅有的两项已获得国家生产批准文号的水产疫苗,意味着大渔生物在水产疫苗商业化道路上已拔得头筹。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44
水产前沿网

广州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信豚开创了酵母类产品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先河,也以此敲开了水产添加剂市场的大门,并树立了“有料”的市场形象。过去几年,信豚快速发展为业内所共睹,近两年也保持30%左右的增长幅度,目前从企业产品销量和企业规模来讲,应该已经居于行业前列。

  随着国家对饲料行业监管的加强,以及水产饲料行业自身整合的加剧,价值优先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生存和发展。大环境下的信豚也开始调整,先后在扬州、深圳、佛山建立科研基地,并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且每年用5%的效益投入到产品研发上来,由销售拉动型转向研发推动型。

  但不得不说,酵母产品给信豚设置了市场期望值标准,新产品能否突破对信豚而言意义重大。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45
水产前沿网

海南建一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作为海南最大的水产饲料经销商之一,今年,建一水产做了一件有别于所有料商同行的事情,成功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传统行业板登陆上市,其描绘的投资概念是打造以“公司+农户+饲料赊销配送”为特色的生态农业综合服务模式。

  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仅是通过上市规范公司财务,让企业更精于操作资金流。建一水产真正想做的,是以料商身份推动海南罗非鱼全封闭产业链的构建,打造区域品牌。目前,建一水产在构建的节点上已有布局,如“30渠道计划”,在3-5年内培养30个1000亩以上的客户,以及跟海南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可追溯体系,并尝试把加工的罗非鱼片进行内销。而对养殖户更具吸引力的,是建一水产与合作加工厂将分别补贴资金用于收购商品鱼。

  可以说,建一水产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料商生存之道,也撬动了海南罗非鱼饲料经销市场原有的利益分配模式,这种模式一旦打破,他的价值便会体现。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46
水产前沿网

海南海王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海王星是石斑鱼产业的新锐企业,其独特之处在于尝试打造石斑鱼品牌,意味着海王星需要对石斑鱼产业链条进行有效梳理。在高风险的石斑鱼养殖业,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

  掌舵人洪宜展对产业链的谋划和布局已久,从最初的石斑鱼卵、苗供应及养殖,到成立贸易公司销售成鱼,多年的经营使其对全产业链并不陌生。只是此前公司业务在地域上太过分散,难于集中管理。如今,海南文昌铺前镇的万亩养殖基地(合作社形式),足以支撑海王星施展。而海王星也计划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增加饲料生产和石斑鱼加工。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大陆石斑鱼消费市场只是数量和价钱上的流通,还远没形成关注品质或品牌的主流认知。但从近年来消费者对水产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来看,未来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势必会越发凸显,这对已着手准备打造品牌的海王星而言愈加有利。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52
水产前沿网

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卓越的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能把系列养殖模式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实体案例进行推广;二是有系统的营销策略。从“养护”理念到“建立系统观念,促进健康养殖”理念,卓越传教式般地向基层传播自身对养殖的理解,也确实发展了不少“信徒”。

  初步预估,今年卓越的销售额比去年增加25%,增量主要还是来自淡水鱼这一新近开发市场。而在淡水鱼的微生态制剂市场,卓越有个宏大的目标——引导养殖市场将“消毒、杀虫”模式,全部转为“养护”模式。这无疑将撬动渔药企业的奶酪。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54
水产前沿网

诺伟司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水产配方理念上,诺伟司拥有别于传统思路的见解,其背后的力量是位于美国,在动物保健和动物营养方面有全球领导者之称的诺伟司国际集团。在国内水产动物营养领域普遍重视数量营养(如氨基酸平衡、微量元素平衡、能量平衡等)的大环境下,诺伟司率先提出了功能营养替代的理念。而这种设计思路,在国外已是主流。

  某种程度上来说,诺伟司的价值点在于使国内水产技术与全球先进技术对接。价值的体现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剧而明显,因为彼时国内的饲料企业将越来越感觉到技术层面上与国外技术的差距。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55
水产前沿网

青岛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七好有着国内海水鱼料研究领域最专业的队伍,其发展潜力一直为业界看好。2013年重点发力南方石斑鱼饲料市场,表现不俗,据称市场占有率增至8%-10%,苗期饲料市场占有率高达30%-40%。全年饲料销量预计有30%以上的增长。

  但七好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麦康森院士最近称石斑鱼养殖仍普遍使用冰鲜杂鱼,这是身为做饲料营养非常内疚的地方。

  某些迹象表明,七好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其位于青岛莱西市的生产研发基地一期工程投资1.5亿元,设计饲料年产能10万吨,工厂化养殖年产鱼量1000吨,预计2014年完工。但养殖作为一个全新的板块,七好能否驾驭尚不知晓。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0:58
水产前沿网

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贝尔特是国内海洋生物产业的领军企业,从事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功能生物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其自主研发技术“从动物软骨中提取软骨素、胶原蛋白和高钙粉的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一至高荣誉。目前,贝尔特已经攻关完成了海洋蛋白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所有技术性难题,极可能成为国内首家真正实现海洋蛋白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企业,从而在国内蓝色食品领域取得先机。

  随着蓝色海洋经济晋升为国家战略,无疑给贝尔特很大的政策红利,蓝色海洋孕育着许多可能,贝尔特的未来值得期待。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1:01
水产前沿网

深圳正海实业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近几年,传统供应链随着生鲜电商及自媒体的出现而被打乱,各环节都有可能直面消费者。长远来看,未来供销链条的趋势肯定是越来越简单和扁平。传统供应商正海出于占位考虑涉足生鲜电商。

  相比其它生鲜电商的竞争者,正海线下的传统业务与山姆会员店、沃尔玛等500多家商场门店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在全国有13个自营办事处,拥有多个优质海产养殖基地和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海产渠道网络;另外,虽然进入时间偏晚,但长期供货给超市,其对消费者的需求理解相对透彻。这些优势让正海今年10月在为期10天的天猫商城海产预售中,其“鲜动生活”品牌成为首个海鲜电商销售单品突破万份大关的海产品牌。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1:05
水产前沿网

深圳市澳华农牧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澳华认为,现在的养殖环境、养殖模式、营养需求和原料品质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饲料配方应该跟着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出于这样的理解,澳华提出了高端饲料的概念。某种意义上说,高端料是优质原料配方的回归。近几年,澳华在这一水产饲料细分市场上经营得不错。据公司内部统计,2013年水产料销量比2012年增长50%以上,其中虾料、沉水鱼料和膨化料分别同比增长35%、40%和100%。

  未来澳华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当盘子经营到足够大时,配套的采购、研发、技术服务团队等是否能相应跟上。显然澳华已注意到这点,今年除了新增11名博(硕)士,并在汕尾、江门和阳江分别建立研发试验基地,还申请得到国家星火计划、农业部和科技部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支持。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1:06
水产前沿网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宝来利来是国内最大的动物微生态制剂产品供应商,及动物微生态技术及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市场集中在海参、虾蟹领域。2013年在海参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因国家重点新品肽菌素的面市、泰国市场的开辟、水产微生态中小企业和水产养殖一条龙企业在菌粉定制业务上的增加,其水产微生态业务全年30%的增长仍然可期。

  2014年宝来利来将加大力度通过生态养殖合作店密集开发国内市场,通过分销合作开发国外市场,通过菌粉定制整合水产微生态中小企业市场。接下来宝来利来在水产领域的动作值得关注。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1:08
水产前沿网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随着关注重心的回归,作为昔日王者,通威渐渐熟悉了竞争对手的出击节奏。在今年终于将去年积累的局部优势转化为整体胜势,给了资本市场一个不错的回报,除了稳坐水产饲料老大的位置外,其全年利润更是预估同比增长约200%。初步估计,通威在今年虾特料市场整体下滑30%左右的严峻形势下,仍有25%的增幅,而整个水产料板块可能增长10%。

  通威内部的评估,今年应该是跨过了经营拐点,转向盈利拐点。利润大幅增长,除了前两年一直以来的营销改革、加强集中采购平台体系和强化内部绩效管理等措施的实施外,也跟通威在虾特料及膨化料板块的业务比重加大有关,这两个板块的盈利水平相比之前的普通淡水鱼料要高。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1:10

水产前沿网

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良中行作为一家专注于冷冻及冷藏食品供应链服务的专业公司,近两年虽也推出生鲜电商来面对家庭消费,但其优势依然体现在酒店餐饮配送上。

  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对食材原料的标准化将提出要求,会尽可能采购一些可直接满足烹饪的食材。良中行的机会就在这里。多年的采购经验以及渠道优势,良中行基本可以满足客户对小宗(多品种)食材原料的采购需求,也可以通过自身对餐饮行业的理解,按市场需求开发新的食材原料产品形式,再供应给客户。

  但食材多样化意味着没法集中采购,就形不成采购优势,也体现不出原料的成本优势,就可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失利。下一步,良中行是继续走多样化采购,还是重新定位做集中采购,答案值得期待。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1:11
水产前沿网

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作为老牌水产药品企业,今年利洋备受关注的不在药品业务上,而是向市场吹风已久的生态虾苗。今年利洋虾苗正式投入市场,据悉销售达到30亿尾(小苗+大苗,比例1:2),主要销往苗场。

  当下混乱的虾苗市场行业,可说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利洋的优势是多年来在虾病领域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对养殖技术的理解,强大的技术团队和网点将支撑虾苗的售后服务。今年初次试水获得不错的成绩单后,利洋也有信心大干一场,一方面计划通过药店渠道向养殖市场销售虾苗,另一方面对明年在虾苗版块的业绩持乐观态度,预估产销量将翻一番,并将在广西北海、福建建立对虾标粗场。当然,利洋也没有放弃药品业务,今年研发20余种新产品,并对原有产品进行了升级。

  利洋目前拥有142家连锁水产药店,现有的这个平台上,利洋可以加入不同的产品来提高药店的盈利能力。现在,虾苗已经加入,未来利洋还会加入什么?或者说,再往后看,利洋会是怎样的模样。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3-12-6 11:23
水产前沿网

宜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

  来自台湾的宜大在大陆一直保持着虾料机械专家的形象,其制粒机一度成为大陆对虾饲料企业的主流配置。这几年由于关税问题,在大陆发展进步略有缓慢。但去年成立禹鸿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结合当地的代理报关作业及代理税务,进行营销市场拓展以外,还有配套的售后服务,预计在大陆饲料机械市场会有新的突破。

  但也需要看到,大陆的饲料机械企业一直在进步,宜大如果要重新获得主流地位,需要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现在来看,宜大的定位是未来扎根精致化的单机技术,然后部分流程做优化。同时,宜大也推出升级的制粒机,以适应配方调整下对设备的不同需求。

  目前,大陆市场膨化料机械逐渐盛行,成为饲料机械行业主要的市场开发方向,宜大并不打算在此竞争领域中缺席,已开发出三种规格的逆向双轴膨化机,从时产一吨到十吨的机型,计划用稳扎稳打的方式,进军大陆市场。


作者: victor430    时间: 2013-12-6 16:37
有道理{:soso_e100:}
作者: jason_chong    时间: 2014-1-10 16:03

对这方面内容很感兴趣
作者: 平湖渔叟_gh8me    时间: 2014-12-5 19:22
哎!不过如此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